10.原语中使用外来词。原语中使用的外来词,在译入目的语时会失去原来的内涵,因为 大多只能意译。如英语中讲dine a lfresco译成汉语是"在户外进餐”,跟dine outdoors没什 么区别,这就失去原文使用意大利外来语alfresco的特有内涵和异国情调。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叫false friend(假朋友)或false cognate(假同源词),是指两种语 言中形式相同或非常相似,但意义不同的词。如法语单词exp e rience不是"经验"而是"实验”。 英文的eat one'"s words不是"食言"(go back on one"s word/break a promise),是 "认错:道款"(to admit that they were wrong about something they said)。汉语和 英语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语系,因此不存在形式相同的词。但也常常有意义上看似对等其实不对 等的情况。如white coffee不能译为"白咖啡”,而是"加牛奶的咖啡”。此类情况甚多,翻译时 千万不可想当然,应该认真查证。再看这个例子: Last-minute bargain hunters flocked to the shop. 此句子里bargain hunter无关打猎,是店家大廉售时,想要在最后一刻捡便宜者蜂拥而至 的意思。 英文hobby一般翻成“嗜好”,但跟中文"嗜好"的意思稍有不同。学生在会话及作文课时, 如果提到hobby,常会说watching TV、sleeping、eating、window shopping是自己的 hobby。但在英文里这些活动不能算hobby。中文有所谓的不良嗜好(addiction),英文里不 止没有不良hobby,连不够正面、积极的嗜好也不能算hobby。像看电视、吃饭、睡觉、逛 街等,不需要刻意去学,也不用培养兴趣,所以都不算。相对的,bird watching(赏鸟)、gourmet cooking(美食烹饪)meditating(打坐)等才算。骑马(horseback riding)可算是一 种hobby,但hobby horse与马无关,而是别人早就听腻,自己却乐此不疲、老爱谈起的话 题。诸如此类的"假朋友"还有: Chinese rose月季花 American Beauty多年生杂种红玫瑰 From China to Peru天涯海角 Dutch treat各自付费的聚餐 French leave不辞而别 Italian football炸弹 castle in Spain空中楼阁,白日梦 Greek gift害人的礼物 Turkish towel粗面毛巾
10. 原语中使用外来词。原语中使用的外来词,在译入目的语时会失去原来的内涵,因为 大多只能意译。 如英语中讲 dine alf resco 译成汉语是“在户外进餐”,跟 dine outdoors 没什 么区别, 这就失去原文使用意大利外来语 alf resco 的特有内涵和异国情调。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叫 false f riend(假朋友)或 false cognate(假同源词), 是指两种语 言中形式相同或非常相似,但意义不同的词。如法语单词 exp é rience 不是“经验”而是“实验”。 英文的 eat one''s words 不是“食言”(go back on one''s word / break a promise) ,是 “认错;道歉”(to admit that they were wrong about something they said)。 汉语和 英语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语系,因此不存在形式相同的词。但也常常有意义上看似对等其实不对 等的情况。如 white coffee 不能译为“白咖啡”,而是“加牛奶的咖啡”。此类情况甚多,翻译时 千万不可想当然,应该认真查证。再看这个例子: Last-minute bargain hunters flocked to the shop. 此句子里 bargain hunter 无关打猎,是店家大廉售时,想要在最后一刻捡便宜者蜂拥而至 的意思。 英文 hobby 一般翻成“嗜好”, 但跟中文“嗜好”的意思稍有不同。学生在会话及作文课时, 如果提到 hobby,常会说 watching TV、sleeping、eating、window shopping 是自己的 hobby。但在英文里这些活动不能算 hobby。中文有所谓的不良嗜好(addiction),英文里不 止没有不良 hobby, 连不够正面、积极的嗜好也不能算 hobby。 像看电视、吃饭、睡觉、逛 街等,不需要刻意去学,也不用培养兴趣,所以都不算。相对的,bird watching(赏鸟)、gourmet cooking(美食烹饪)、meditating( 打坐)等才算。 骑马(horseback riding)可算是一 种 hobby,但 hobby horse 与马无关,而是别人早就听腻,自己却乐此不疲、老爱谈起的话 题。诸如此类的“假朋友”还有: Chinese rose 月季花 American Beauty 多年生杂种红玫瑰 From China to Peru 天涯海角 Dutch treat 各自付费的聚餐 French leave 不辞而别 Italian football 炸弹 castle in Spain 空中楼阁 , 白日梦 Greek gif t 害人的礼物 Turkish towel 粗面毛巾
minutes会议记录 greens青菜 a bad sailor会晕船的人 under the weather身体不适的 以上这些词语都不可以望文生义,翻译时要特别注意这些陷阱。当然,在翻译时要想把原语 中每一个词的每一层意思都译出来,既不可能,也不可取。针对词层不对等的情况,我们一般采 取以下几种策略: 1,使用上义词。如英语中的shampoo具体说是"用洗发精洗发",而译成汉语一般只是 笼统译成"洗发"。例如: I had a bath and shampooed my hair. 我洗了个澡,还洗了头。 Today there may be no more than 1000 giant pandas left in the wild,restricted to a few mountain strongholds in the Chinese provinces of Sichuan,Shananxi and Gansu. 今天,仍处于野生状态的大熊猫可能只有1000只,仅限于中国的四川、陕西和甘肃省内 的一些山区。 原文里的stronghold,具体的意思是"要塞、城堡”,使人想到濒危动物熊猫所能守住的地 方不多了,而译文只是把mounta in stronghold,笼统地译为"山区”,因为如果直译为"山上 的城堡”,可能会引起误解。 2,使用中性或表现力较弱的词。如: Many of the species growing wild here are familiar to us as plants cultivated in European gardens -species like this exotic lily. 这里野生的许多种类我们很熟悉,是欧洲园林内种植的种类一一像这一奇异的百合花等种 类。 英语里的exotic是用来形容从遥远的国度来的不同寻常,非常有趣的东西,在汉语里没有 对等词。 因此,译文难免要失去原文的表达意思。 3,文化概念替代法。原语中有特殊文化内涵的词语在目的语中没有对等的词语,但可以用
minutes 会议记录 greens 青菜 a bad sailor 会晕船的人 under the weather 身体不适的 以上这些词语都不可以望文生义,翻译时要特别注意这些陷阱。当然,在翻译时要想把原语 中每一个词的每一层意思都译出来,既不可能,也不可取。针对词层不对等的情况,我们一般采 取以下几种策略: 1.使用上义词。 如英语中的 shampoo 具体说是“用洗发精洗发”,而译成汉语一般只是 笼统译成“洗发”。例如: I had a bath and shampooed my hair. 我洗了个澡,还洗了头。 Today there may be no more than 1000 giant pandas lef t in the wild, restricted to a few mountain strongholds in the Chinese provinces of Sichuan, Shananxi and Gansu. 今天,仍处于野生状态的大熊猫可能只有 1000 只,仅限于中国的四川、陕西和甘肃省内 的一些山区。 原文里的 stronghold,具体的意思是“要塞、城堡”,使人想到濒危动物熊猫所能守住的地 方不多了,而译文只是把 mountain stronghold,笼统地译为“山区”,因为如果直译为“山上 的城堡”,可能会引起误解。 2.使用中性或表现力较弱的词。如: Many of the species growing wild here are familiar to us as plants cultivated in European gardens — species like this exotic lily. 这里野生的许多种类我们很熟悉,是欧洲园林内种植的种类——像这一奇异的百合花等种 类。 英语里的 exotic 是用来形容从遥远的国度来的不同寻常,非常有趣的东西,在汉语里没有 对等词。 因此,译文难免要失去原文的表达意思。 3.文化概念替代法。原语中有特殊文化内涵的词语在目的语中没有对等的词语,但可以用
一个在目的语读者中能产生相同效应的词语来替代。如向外国人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可以说 这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Chinese Romeo and Juliet),介绍"七月七夕",可以说这是中 国的情人节”(Chinese Valentine'"sDay)。这样做的好处是使目的语读者马上能联系到自己 所熟悉的文化概念,从而产生与原语读者一样的效应。类似的情况,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如: 猫哭老鼠假慈悲一to shed crocodile tears,红眼病一be green-eyed,开门红一一get off to a good start,红白喜事一一weddings and funerals,红板一一honor board。这些词语如 果直译都很难达到以这项达到的交际目的,因为英语读者难以理解其文化内涵。 4.直接使用外来词或外来词加注释。在处理有特殊文化内涵的词项、现代概念和行话时可 直接用外来语或外来词加注释。现在我们汉语中也经常直接使用外来词,CD,DVD,CT都是 大家熟悉的。英文报刊中在介绍有中国文化特殊内涵的词语时,也经常直接用拼音,然后加注释 方法。如:Mo-er,a black tree fungus used in the preparation of a hot bean curd recipe called Ma-po dou-fu was found by Dale E.Hammerschmidt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edical School to interfere with normal clotting in a person"'s blood. (UPI)这里"木耳”、“麻婆豆腐"都是采用音译加注释的方法。 5.用非相关的词进行解释性翻译。如果原语的概念在目的语中未被词化,在某些语境中仍 可以用解释性翻译。如:.the lower mixⅸed broadleaf forests.are the areas most accessible to and disturbed by Man.(偶尔也见于)较低地区的混合阔叶森林之中,因为 这些地区是人类最容易进入、干扰最多的地方。对于accessible to,只好用"容易进入"这种 解释性的翻译。这样翻译的好处在于,能够将原文词义表达得比较精确,但很难再现原词表现力 和联想意义。 6.省略不译。将一两个无关大局又需要大量解释的词项省略不译,有时反而使译文更流畅, 可读性更强。如: The panda"'s mountain home is rich in plant life and gave us many of the trees, shrubs and herbs most prized in European gardens. 熊猫的山区定居地有着丰富的植物种类,有着欧洲园林所珍视的许多树木。 原文是给英美读者看的,译文是给中国读者看的,省去gave us不译,反而使译文更流畅。 另外把the trees,shrubs and herbs(树、灌木和草本植物)化简为"树木",也使译文更简 练。不过这种方法不可滥用,因为,词汇省略必然要造成语义损失,只有在译文的通顺流畅,比 某些无关紧要的语义损失更重要时才可以用。 7,用图示的方式。如英语中的Mid Bus,实际上是学校接送学生的车,在汉语里找不到 对等词,不能想当然译成”中巴”,解释起来也很费事,用图示就一目了然。 不过,在我们强调词层不对等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自然现象的 描述还是存在许多不谋而合之处,即不同文化的"文化共核”(cultural common core)。如汉 语中描述自然现象的词:风、雨、云、雾、太阳、地球、月亮,大、小、冷、热等都可以在英语 语言文化中找到对等的表述:wind,rain,cloud,fog,sun,earth,moon,big,small,cold
一个在目的语读者中能产生相同效应的词语来替代。如向外国人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可以说 这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Chinese Romeo and Juliet),介绍“七月七夕”,可以说这是“中 国的情人节”(Chinese Valentine''s Day)。 这样做的好处是使目的语读者马上能联系到自己 所熟悉的文化概念,从而产生与原语读者一样的效应。类似的情况,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如: 猫哭老鼠假慈悲—to shed crocodile tears,红眼病—be green-eyed,开门红——get off to a good start,红白喜事——weddings and funerals,红板——honor board 。这些词语如 果直译都很难达到以这项达到的交际目的,因为英语读者难以理解其文化内涵。 4.直接使用外来词或外来词加注释。在处理有特殊文化内涵的词项、现代概念和行话时可 直接用外来语或外来词加注释。现在我们汉语中也经常直接使用外来词,CD,DVD,CT 都是 大家熟悉的。英文报刊中在介绍有中国文化特殊内涵的词语时,也经常直接用拼音,然后加注释 方法。如:Mo-er, a black tree fungus used in the preparation of a hot bean curd recipe called Ma-po dou-fu was found by Dale E . Hammerschmidt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edical School to interfere with normal clotting in a person''s blood . ( UPI ) 这里“木耳”、“麻婆豆腐”都是采用音译加注释的方法。 5.用非相关的词进行解释性翻译。如果原语的概念在目的语中未被词化,在某些语境中仍 可以用解释性翻译。如:.the lower mixed broadleaf forests.are the areas most accessible to and disturbed by Man. (偶尔也见于)较低地区的混合阔叶森林之中,因为 这些地区是人类最容易进入、干扰最多的地方。 对于 accessible to,只好用“容易进入”这种 解释性的翻译。这样翻译的好处在于,能够将原文词义表达得比较精确,但很难再现原词表现力 和联想意义。 6.省略不译。将一两个无关大局又需要大量解释的词项省略不译,有时反而使译文更流畅, 可读性更强。如: The panda''s mountain home is rich in plant life and gave us many of the trees, shrubs and herbs most prized in European gardens. 熊猫的山区定居地有着丰富的植物种类,有着欧洲园林所珍视的许多树木。 原文是给英美读者看的,译文是给中国读者看的,省去 gave us 不译,反而使译文更流畅。 另外把 the trees, shrubs and herbs (树、灌木和草本植物)化简为“树木”,也使译文更简 练。不过这种方法不可滥用,因为,词汇省略必然要造成语义损失,只有在译文的通顺流畅,比 某些无关紧要的语义损失更重要时才可以用。 7.用图示的方式。 如英语中的 Mid Bus,实际上是学校接送学生的车,在汉语里找不到 对等词,不能想当然译成“中巴”,解释起来也很费事,用图示就一目了然。 不过,在我们强调词层不对等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自然现象的 描述还是存在许多不谋而合之处,即不同文化的“文化共核”(cultural common core)。如汉 语中描述自然现象的词:风、雨、云、雾、太阳、地球、月亮 ,大、小、冷、热等都可以在英语 语言文化中找到对等的表述:wind, rain, cloud, fog, sun, earth, moon, big, small, cold
ot等。血缘关系如: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及成语"血浓于水"等,在英语中都有对等的表 达:father,mother,son,daughter,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等。尤其是科技词汇 和专有名词,更容易找到对等的翻译。如:物理、化学、数学、联合国、欧元、香港等,均可在 英语中找到对等的翻译:physics,chemistry,mathematics,the United Nations,Euro, Hong Kong等。正因为有诸如此类的文化共核的存在,才使得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 流成为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共核也方便了译桥两畔的译者,它使目的的语(target language)的语言层次及目的语读者的理解效果,与原语(source language)的语言层次和 原语读者的理解效果,达到较完美的一致。再请看下面各组对等译法的实例: 1.单词: television电视 electricity电 wheat小麦 I我 winter冬 2.成语 skin and bones皮包骨头 in deep water水深火热 at one"s fingertips了如指掌 充耳不闻turn a deaf ear to 颠倒黑白talk black into white 破釜沉舟burn one"s boat 3.谚语 Practice makes perfect.孰能生巧。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 Ill news travels fast.恶事传千里。 欲速则不达More haste,less speed
hot 等。 血缘关系如: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及成语“血浓于水”等,在英语中都有对等的表 达:father, mother, son, daughter,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等。尤其是科技词汇 和专有名词,更容易找到对等的翻译。如:物理、化学、数学、联合国、欧元、香港等,均可在 英语中找到对等的翻译:physics, chemistry, mathematics, the United Nations, Euro, Hong Kong 等。正因为有诸如此类的文化共核的存在,才使得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 流成为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共核也方便了译桥两畔的译者, 它使目的的语(target language)的语言层次及目的语读者的理解效果,与原语(source language)的语言层次和 原语读者的理解效果,达到较完美的一致。再请看下面各组对等译法的实例: 1.单词: television 电视 electricity 电 wheat 小麦 I 我 winter 冬 2.成语 skin and bones 皮包骨头 in deep water 水深火热 at one''s fingertips 了如指掌 充耳不闻 turn a deaf ear to 颠倒黑白 talk black into white 破釜沉舟 burn one''s boat 3.谚语 Practice makes perfect. 孰能生巧。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趁热打铁。 Ill news travels fast. 恶事传千里。 欲速则不达 More haste, less speed
当了婆婆忘了本The mother-in-law does not remember that she was a daughter-in-law. 4.句子 He went through fire and flood to save his mother. 他赴汤蹈火去救他母亲。 You have a lucky star above you. 你真是福星高照。 扪心自问,他不得不承认自己错了。 By searching his heart,he could not but admit that he was in the wrong. 这些国家的经济形势每况愈下。 The economic situation in these countries is on the down grade. 由于对等译法能使译文与原文所产生的效果贴近,因此,深受译者和译文读者的欢迎。 1,词义的选择 2.词义的引申 相关链接 词汇意义的理论原则:如欲判断词语的意义,或有效使用词典,便须牢记一系列有关意义的 基本理论原则。首先,任何语境中词汇单位的正确意义,一般应当是最符合该语境的那个意义。 就某种意义而言,这也就是说,对词语的正确解释即是给整个语境贡献最少的那个解释。换言之, 正确的理解最大限度地依赖于语境,而不是最大限度地依赖于孤立的词语。第二个理论原则是, 在任何一个语境里,一个词汇单位只可能有一个意义,而不会有几个意义。通常,只有一种语境 是这个原则的例外,在这种语境里,有标记表明某个词汇单位具有两个以上意义,但有时标记不 很明显。这种现象叫作"双关语”。例如《约翰福音》(第4章)中的living water(活水)。就 具有双关语义,一为”井水”(或译"泉水”),一为"生命之水"。第三个原则可看作解释原则,是 指词汇单位的字面意义即“无标记”意义应被认作正确的意义,除非语境表明具有另一个意义。有 些人总是在话语中寻找隐藏的意义,但他们多半会由于自己的求新欲望而受骗上当。这些人必须 把本原则引为借鉴。词汇意义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指语言里不存在完全同义的表达形式。两个 不同的单词可以用来指同一所指物:例如,keep off the grass(不要踏草)和keep off the
当了婆婆忘了本 The mother-in-law does not remember that she was a daughter-in-law. 4.句子 He went through fire and flood to save his mother. 他赴汤蹈火去救他母亲。 You have a lucky star above you. 你真是福星高照。 扪心自问,他不得不承认自己错了。 By searching his heart, he could not but admit that he was in the wrong. 这些国家的经济形势每况愈下。 The economic situation in these countries is on the down grade. 由于对等译法能使译文与原文所产生的效果贴近,因此,深受译者和译文读者的欢迎。 1.词义的选择 2.词义的引申 相关链接 词汇意义的理论原则:如欲判断词语的意义,或有效使用词典,便须牢记一系列有关意义的 基本理论原则。首先,任何语境中词汇单位的正确意义,一般应当是最符合该语境的那个意义。 就某种意义而言,这也就是说,对词语的正确解释即是给整个语境贡献最少的那个解释。换言之, 正确的理解最大限度地依赖于语境,而不是最大限度地依赖于孤立的词语。第二个理论原则是, 在任何一个语境里,一个词汇单位只可能有一个意义,而不会有几个意义。通常,只有一种语境 是这个原则的例外,在这种语境里,有标记表明某个词汇单位具有两个以上意义,但有时标记不 很明显。这种现象叫作“双关语”。例如《约翰福音》(第 4 章)中的 living water (活水)。就 具有双关语义,一为“井水”(或译“泉水”),一为“生命之水“。第三个原则可看作解释原则,是 指词汇单位的字面意义即“无标记”意义应被认作正确的意义,除非语境表明具有另一个意义。有 些人总是在话语中寻找隐藏的意义,但他们多半会由于自己的求新欲望而受骗上当。这些人必须 把本原则引为借鉴。词汇意义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指语言里不存在完全同义的表达形式。两个 不同的单词可以用来指同一所指物:例如, keep off the grass (不要踏草)和 keep off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