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焦磷酸化合物 腺苷—O—P—0~,P—O~P—O AMP 腺一磷 O OH ADP 腺二磷 无机焦磷酸 ATP 腺三磷 (3)烯醇式磷酸化合物 COoH O O~P—O CH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 COOH O P O O O ~ CH2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O P O O O P O O OH O P O O P O O O 腺苷 ~ P O O O O ~ 1 2 3 AMP 腺一磷 ADP 腺二磷 ATP 腺三磷 无机焦磷酸 β γ (2) 焦磷酸化合物 (3) 烯醇式磷酸化合物
2、氮磷键型 HOOC-CH2NCNP-0 HOOC-CH-(CH23NCNP-0 CH3 NH H O H2N H NH H O 磷酸肌酸 磷酸精氨酸
2、氮磷键型 CH2 N CH3 C NH N H P O O O ~ (CH2 ) 3 N H C NH N H P O O O HOOC CH ~ 磷酸肌酸 磷酸精氨酸 HOOC H2 N
3、硫酯键型 NH H 0===S-O O—CH R—C~SCoA 3′-磷酸腺苷-5′-磷酰硫酸 (活性硫酸基) 酰基辅酶A O—P=0
3、硫酯键型 N N N H N NH2 O O OH H H H H CH2 P O O O P O O O O S O O ~ 3 6 O -磷酸腺苷- (活性硫酸基) 3′ 5′ -磷酰硫酸 R C O ~SCoA 酰基辅酶A
4、甲硫键型 H2C~S—CH2—CH2— CH--COOH 腺苷 NH S-腺苷蛋氨酸 (活性蛋氨酸)
4、甲硫键型 H3 C~S CH2 CH2 CH NH2 COOH 腺苷 S-腺苷蛋氨酸 (活性蛋氨酸)
二、ATP的特殊作用 ATP在细胞的酶促磷酸基团转移中是一个“共同 中间体”。 ATP可以接受在它以上的化合物的磷酸基团,所 形成的ATP又可将磷酸基团转移给其他的受体, 形成在ATP以下的磷酸化合物
二、ATP的特殊作用 ➢ ATP在细胞的酶促磷酸基团转移中是一个“共同 中间体”。 ➢ ATP可以接受在它以上的化合物的磷酸基团,所 形成的ATP又可将磷酸基团转移给其他的受体, 形成在ATP以下的磷酸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