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讲稿 (封皮) 教研室:第二临床护理教研室 课程名称:急救护理学 授课对像:2013级护理本科(英语方向) 总学时:54 选用教材:《急救护理学》,许虹主编 教师姓名及职称:王丹丹讲师 授课时间:2016年3月一6月
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讲稿 (封皮) 教研室:第二临床护理教研室 课程名称:急救护理学 授课对象:2013 级护理本科(英语方向) 总学时:54 选用教材:《急救护理学》,许虹主编 教师姓名及职称:王丹丹 讲师 授课时间:2016 年 3 月—6 月
护理学院讲稿(首页) 授课时间:2016年3月31日(周四)2单元 教材内容第八章重症监护病房的组教学任务或通过学习重症监护病房的发展 (章、节) 织与管理 教学目标 历史、设晋布局、人员配置 第一节概述 护理质量管理、 CU护理文件 的书写、ICU伦理及法律等 第一节IC的设署与布局 对ICU的组织与管理有清晰的 第三节ICU的护理管理 认识,为进一步学习1CU监护 第四节ICU的护理工作 内容及技术等莫定理论基础。 第五节1C感染的预防与 控制 第六节ICU的伦理、法律 ICU设置及布局要求、人员配置及护士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ICU质量管理 重点难点 的原则和内容、ICU收治对象:ICU护理文件书写的要求:ICU伦理和法律 问顾。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方法 1.提问方式第八章重症监护病房的组织与管理 应用多媒体课件 导课 1.讲授法 2.强调学习 第一节概述 2.启发法 第一节IC的设置与布局 3谈论法 第三节ICU的护理管理 入提问与 第四节ICU的护理工作 计论 第五节ICU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4.课后小结 第六节ICU的伦理、法律 5.布置作业 作业和 作业: 学生学习 1.如何做好ICU感染的预防、控制与管理? 参考文献】 2.如何认识和理解护理程序在ICU整体护理中的应用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急救护理学》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绵:张被挂莉,人民卫生出版社 2.《急救护理学》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万秀丽,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了解重症监护病房的发展历史、设置布局、 课后小结 员配置、护理质量管理,熟悉ICU护理文件的书写、ICU伦理及法律等,对 1CU的组织与管理有清晰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ICU监护内容及技术等奠定 理论基础
护理学院讲稿(首页) 授课时间:2016 年 3 月 31 日(周四)2 单元 教材内容 (章、节) 第八章 重症监护病房的组 织与管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ICU 的设置与布局 第三节 ICU 的护理管理 第四节 ICU 的护理工作 第五节 ICU 感染的预防与 控制 第六节 ICU 的伦理、法律 教学任务或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重症监护病房的发展 历史、设置布局、人员配置、 护理质量管理、ICU 护理文件 的书写、ICU 伦理及法律等, 对 ICU 的组织与管理有清晰的 认识,为进一步学习 ICU 监护 内容及技术等奠定理论基础。 重点难点 ICU 设置及布局要求、人员配置及护士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ICU 质量管理 的原则和内容、ICU 收治对象;ICU 护理文件书写的要求;ICU 伦理和法律 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方法 1.提问方式 导课 2.强调学习 目标 3.讲授并插 入提问 与 讨论 4.课后小结 5.布置作业 第八章 重症监护病房的组织与管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ICU 的设置与布局 第三节 ICU 的护理管理 第四节 ICU 的护理工作 第五节 ICU 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第六节 ICU 的伦理、法律 应用多媒体课件 1.讲授法 2.启发法 3.谈论法 作业和 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作业: 1.如何做好 ICU 感染的预防、控制与管理? 2.如何认识和理解护理程序在 ICU 整体护理中的应用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急救护理学》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张波 桂莉,人民卫生出版社 2.《急救护理学》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万秀丽,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课后小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了解重症监护病房的发展历史、设置布局、人 员配置、护理质量管理,熟悉 ICU 护理文件的书写、ICU 伦理及法律等,对 ICU 的组织与管理有清晰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 ICU 监护内容及技术等奠定 理论基础
第八章重症监护病房的组织与管理 重症监护医学是以救治各类危重症及多系统功能障碍患者、提高抢 成功率、降低总医疗费用、减少住院天数为主要目的的诊疗体系,它 是随着重症监护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充实和丰富以及重症监护技术的不 断更新与完盖,逐步建立起来的」 第一节概述 重症监护病房又称加强治疗中心、 加强监护病房、深切治疗部等,是 危重症患者集中监护治疗的场所,它集中了必要的仪器和设备,集中 了多科专家及经过专门训练的护士,对各科急危重症患者集中加强治 疗和护理。 1952年,丹表哥本哈根发生了脊髓灰质炎大流行,许多患者伴有呼明 肌麻痹,不能自主呼吸,最后麻醉科医生与内科医生共同努力,建 人工气道和人工通气的方法,集中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加强监护和治 疗,堪称世界上最早用于监护呼吸衰竭患者的“监护病房”。 我国的1CU起步较晚,1982年北京协和医院设立了第一张1CU病床 1984年正式成立了作为独立专科的综合性1CU:2003年中华医学会和 中华护理学会重症监护委员会正式成立,标志着危重病医学和护理的 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第二节1CU的设置与布局 一、ICU的规模与模式 (一)1CU的规模 C】的庆位数量应以医院点床位数的1一2为官,此比例可根据医 院的实际需要适当增加。从医疗运作角度考虑,每个1CU管理单元 8一12张床位为宜,既能保证工作效率高,又能减少院内感染。床位使 用率以65%~75%为宜,超过80%则表明1CU的床位数不能满足医院 的临床需要,应该扩大规模。 (二)ICU的模式 1.专科1CU专门收治某个专科危重患者,针对监护治疗单一脏器或 能而设立的。 2综合1CU收治医院各科室的危重患者,以监测和支持患者所有脏 器功能为主要任务。 二、1CU的布局与设置 (一)1CU的布局 1CU的整体布局应该使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 污物处理区域 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减少彼此之间的互 相干扰,并利于感染的控制。 (二)ICU的设置 1设置原则 一是方便者的转云、拾查及治疗,一是接折病区、手 术室、化验室和血库等辅助科室 三是最大限度减少各种干扰和交叉 感染。 2.设置要求 (1)建筑装饰:必须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防静 电、容易清洁和符合防火要求的总原则
第八章 重症监护病房的组织与管理 重症监护医学是以救治各类危重症及多系统功能障碍患者、提高抢救 成功率、降低总医疗费用、减少住院天数为主要目的的诊疗体系,它 是随着重症监护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充实和丰富以及重症监护技术的不 断更新与完善,逐步建立起来的。 第一节 概述 重症监护病房又称加强治疗中心、加强监护病房、深切治疗部等,是 危重症患者集中监护治疗的场所,它集中了必要的仪器和设备,集中 了多科专家及经过专门训练的护士,对各科急危重症患者集中加强治 疗和护理。 1952 年,丹麦哥本哈根发生了脊髓灰质炎大流行,许多患者伴有呼吸 肌麻痹,不能自主呼吸,最后麻醉科医生与内科医生共同努力,建立 人工气道和人工通气的方法,集中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加强监护和治 疗,堪称世界上最早用于监护呼吸衰竭患者的“监护病房”。 我国的 ICU 起步较晚,1982 年北京协和医院设立了第一张 ICU 病床; 1984 年正式成立了作为独立专科的综合性 ICU;2003 年中华医学会和 中华护理学会重症监护委员会正式成立,标志着危重病医学和护理的 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第二节 ICU 的设置与布局 一、ICU 的规模与模式 (一)ICU 的规模 ICU 的床位数量应以医院总床位数的 1%~2%为宜,此比例可根据医 院的实际需要适当增加。从医疗运作角度考虑,每个 ICU 管理单元以 8~12 张床位为宜,既能保证工作效率高,又能减少院内感染。床位使 用率以 65%~75%为宜,超过 80%则表明 ICU 的床位数不能满足医院 的临床需要,应该扩大规模。 (二)ICU 的模式 1.专科 ICU 专门收治某个专科危重患者,针对监护治疗单一脏器功 能而设立的。 2.综合 ICU 收治医院各科室的危重患者,以监测和支持患者所有脏 器功能为主要任务。 二、ICU 的布局与设置 (一)ICU 的布局 ICU 的整体布局应该使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 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减少彼此之间的互 相干扰,并利于感染的控制。 (二)ICU 的设置 1.设置原则 一是方便患者的转运、检查及治疗,二是接近病区、手 术室、化验室和血库等辅助科室,三是最大限度减少各种干扰和交叉 感染。 2.设置要求 (1)建筑装饰:必须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防静 电、容易清洁和符合防火要求的总原则
(2)床单位:1CU开放式病床每床的占地面积为15一18m2,每个1CU 层少配冬一个单间病房,面积为1 一25m2。在人力涤酒东足的情况下 多设计单间或分隔式病房,床单位在设计时应确保患者能尽可能地在 医护人员视线范围之内。 (3)环境设施:包括温度湿度、灯光照明、噪音等。 1)温度、湿度:ICU病室的温度应维持在24士15℃左右,湿度为50% 0%。有条件老应安转空气净化系统,保证通风,独立控制常内的温 度和湿度 2)采光、照明:1CU应设有全室照明和局部照明 3)噪音:CU除了志者的呼叫信号、监护仪器的报警声外,电话铃声 打印机等仪器发出的声音等均属于ICU的噪音。 (4)辅助用房:辅助用房面积与病房面积之比应达到1.51以上。 (5)其他:ICU应安装感应式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单间每床 套,开放式病床至少每2床1套。 (三)1CU的设备 1.监测治疗设备 2.诊断仪器设备 3.抢救和护理设备要有装备齐全的急救车 4,其他辅助设备 5.后勒装备 三、ICU的人员配置 对于一般综合性ICU,医生与床位的比例达到(1.5~2):1,护士与床 位的比例要达到(3一4):1 第三节ICU的护理管理 一、IU的收治对象 所有需要监测及脏器功能支持、随时有生命危险的患者均为ICU的收 治对象。主要包括: 1.急需行心肺脑复苏及复苏后的患者。 2.有严重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不稳 定型心纹痛的患者 3.严重多发伤、复合伤志者。 4严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的患者。 5.甲状腺、肾上腺和垂体等内分泌危象的患者。 6.脏器移植术后、大手术后需要监护救治的患者 7急性物理、化学因素导致的急危重症,如中毒、淹溺、电击伤、中暑 蛇或虫咬伤等患者。 8创伤、休克、感染、大出血,突然昏迷、抽搐、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等各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的忠者。 二、不适宜的ICU收治对象 自然死亡死期、无急性恶化的慢性病 传染病、精神 其他救治无望或因某种原因放弃治疗的忠者。 三、患者的收治与转出 任何需要进入ICU的患者原则上均应仅由ICU医师会诊后决定,或由 专门的抢救组负责人决定,反之,在ICU医师认为患者应当转出时
(2)床单位:ICU 开放式病床每床的占地面积为 15~18m2,每个 ICU 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面积为 18~25m2。在人力资源充足的情况下, 多设计单间或分隔式病房,床单位在设计时应确保患者能尽可能地在 医护人员视线范围之内。 (3)环境设施:包括温度湿度、灯光照明、噪音等。 1)温度、湿度:ICU 病室的温度应维持在 24±1.5℃左右,湿度为 50%~ 60%。有条件者应安装空气净化系统,保证通风,独立控制室内的温 度和湿度。 2)采光、照明:ICU 应设有全室照明和局部照明。 3)噪音:ICU 除了患者的呼叫信号、监护仪器的报警声外,电话铃声、 打印机等仪器发出的声音等均属于 ICU 的噪音。 (4)辅助用房:辅助用房面积与病房面积之比应达到 1.5:1 以上。 (5)其他:ICU 应安装感应式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单间每床 1 套,开放式病床至少每 2 床 1 套。 (三)ICU 的设备 1.监测治疗设备 2.诊断仪器设备 3.抢救和护理设备 要有装备齐全的急救车 4.其他辅助设备 5.后勤装备 三、ICU 的人员配置 对于一般综合性 ICU,医生与床位的比例达到(1.5~2):1,护士与床 位的比例要达到(3~4):1 第三节 ICU 的护理管理 一、ICU 的收治对象 所有需要监测及脏器功能支持、随时有生命危险的患者均为 ICU 的收 治对象。主要包括: 1.急需行心肺脑复苏及复苏后的患者。 2.有严重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不稳 定型心绞痛的患者。 3.严重多发伤、复合伤患者。 4.严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的患者。 5.甲状腺、肾上腺和垂体等内分泌危象的患者。 6.脏器移植术后、大手术后需要监护救治的患者。 7.急性物理、化学因素导致的急危重症,如中毒、淹溺、电击伤、中暑、 蛇或虫咬伤等患者。 8.创伤、休克、感染、大出血,突然昏迷、抽搐、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等各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 二、不适宜的 ICU 收治对象 包括恶性肿瘤晚期、脑死亡、自然死亡濒死期、无急性恶化的慢性病、 传染病、精神病、其他救治无望或因某种原因放弃治疗的患者。 三、患者的收治与转出 任何需要进入 ICU 的患者原则上均应仅由 ICU 医师会诊后决定,或由 专门的抢救组负责人决定,反之,在 ICU 医师认为患者应当转出时
任何专科均不得以任何借口拒收患者。一般住1CU的时间平均3~5 四、1CU的职责及与专科间的关系 专业化的ICU是完全独立的科室,ICU医师将全权负责患者的医疗工 作,但与专科联系最密切和最广泛的科室,因此专科医师应参与并协 助ICU的治疗,无论在任何时候,ICU医师请求专科会诊时,专科医 历的应及时杨 五、ICU的质量管理 (一)1CU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1.以质量为第一的原则 )随防为主的原面 3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 4.以数据为依据的原则 5.标准化的原则 6.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 (二)1CU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LCU物资信息和人力资源管理 )1C1】T作制度管理 CU的岗位责任和培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抢救制度、质量管理监 控制度、仪器使用保管制度、探视制度等 六、ICU的护理书写 (一)1CU监护记录的特点 1.有反映患者全身重要脏器功能状态的完整记录 2.有连续地 动态地反映病情的记录 3.ICU监护记录单多为表格形式 4.有各项监测指标 (二)获取监测信息的途径 1询问病史 2.密切观察 (1)临床观察:通过临床观察了解患者的意识、瞳孔、口唇、皮肤颜 色、各种引流管的量、性质、颜色等。 (2)观察监护仪上数据或图像显示 3.体格检查 4实哈室勒根 (三)ICU护理文件书写的要求 1.及时 2.准确 3.简明 4.完整 第四节1CU的护理工作 一、ICU的护理理念、目标 ICU的护理理念是让患者获得全身心的照顾、保护志者尊严、遵循预 防护理及危机处理,从而实现让患者得到安全的、有效的、以患者为 中心的、适时的、高效率的和公平、公正的护理,以使其脱离危重状
任何专科均不得以任何借口拒收患者。一般住 ICU 的时间平均 3~5 天,病情复杂者 2~4 周。 四、ICU 的职责及与专科间的关系 专业化的 ICU 是完全独立的科室,ICU 医师将全权负责患者的医疗工 作,但与专科联系最密切和最广泛的科室,因此专科医师应参与并协 助 ICU 的治疗,无论在任何时候,ICU 医师请求专科会诊时,专科医 师均应及时到场。 五、ICU 的质量管理 (一)ICU 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1.以质量为第一的原则 2.预防为主的原则 3.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 4.以数据为依据的原则 5.标准化的原则 6.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 (二)ICU 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1.ICU 物资信息和人力资源管理 2.ICU 工作制度管理 ICU 的岗位责任和培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抢救制度、质量管理监 控制度、仪器使用保管制度、探视制度等 六、ICU 的护理书写 (一)ICU 监护记录的特点 1.有反映患者全身重要脏器功能状态的完整记录 2.有连续地、动态地反映病情的记录 3.ICU 监护记录单多为表格形式 4.有各项监测指标 (二)获取监测信息的途径 1.询问病史 2.密切观察 (1)临床观察:通过临床观察了解患者的意识、瞳孔、口唇、皮肤颜 色、各种引流管的量、性质、颜色等。 (2)观察监护仪上数据或图像显示 3.体格检查 4.实验室数据 (三)ICU 护理文件书写的要求 1.及时 2.准确 3.简明 4.完整 第四节 ICU 的护理工作 一、ICU 的护理理念、目标 ICU 的护理理念是让患者获得全身心的照顾、保护患者尊严、遵循预 防护理及危机处理,从而实现让患者得到安全的、有效的、以患者为 中心的、适时的、高效率的和公平、公正的护理,以使其脱离危重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