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讲稿 (封皮) 教研室:第二临床护理教研室 课程名称:急救护理学 授课对像:2013级护理本科(英语方向) 总学时:54 选用教材:《急救护理学》,许虹主编 教师姓名及职称:王丹丹讲师 授课时间:2016年3月一6月
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讲稿 (封皮) 教研室:第二临床护理教研室 课程名称:急救护理学 授课对象:2013 级护理本科(英语方向) 总学时:54 选用教材:《急救护理学》,许虹主编 教师姓名及职称:王丹丹 讲师 授课时间:2016 年 3 月—6 月
护理学院讲稿(首页) 授课时间:2016年3月3日(周四)第2单元 教材内容 第二章院前急救的组教学任务或了解:院前急救的组织体系和 (章、节) 织与管理 教学目标 急救护理管理。 第一节概述 熟悉:院前急救的质量标准 第二节院前急救的组纷 掌握:院前急救的概念、工作 体系 特点、任务和原则: 1.院外急数的据今、含义」 重点难点 院外急救的特点、 任务。 院前急救的原则。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方法 1提问方式导 第二章院前急救的组织与管理 应用多媒体课件 第一节概述 1.讲授法 2.强调学习目 院前急救组织的质量标准 2启发 院前急救的特点、任务和原则 3.谈论法 3.讲授并插入 第二节院前急数的组织体系 提问与讨论 一、国外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 4课后小结 我国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 5.布置作业 院前急救的护理管理 作业和 作业 学生学习参 1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考文献 2叙迷院前急救药品、 器械和医疗设备应如何管理? 参考文献: 1.《急救护理学》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张波桂莉,人民卫生出版社 2.《急救护理学》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万秀丽,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通过学习要求同学掌握:院前急救的概念、工作特点、任务和原则 课后小结
护理学院讲稿(首页) 授课时间:2016 年 3 月 3 日(周四)第 2 单元 教材内容 (章、节) 第二章 院前急救的组 织与管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院前急救的组织 体系 教学任务或 教学目标 了解:院前急救的组织体系和 急救护理管理。 熟悉:院前急救的质量标准。 掌握:院前急救的概念、工作 特点、任务和原则; 重点难点 1.院外急救的概念、含义。 2.院外急救的特点、任务。 3.院前急救的原则。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方法 1.提问方式导 课 2.强调学习目 标 3.讲授并插入 提问与讨论 4.课后小结 5.布置作业 第二章 院前急救的组织与管理 第一节 概述 一、院前急救组织的质量标准 二、院前急救的特点、任务和原则 第二节 院前急救的组织体系 一、国外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 二、我国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 三、院前急救的护理管理 应用多媒体课件 1.讲授法 2.启发法 3.谈论法 作业和 学生学习参 考文献 作业: 1.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2.叙述院前急救药品、器械和医疗设备应如何管理? 参考文献: 1.《急救护理学》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张波 桂莉,人民卫生出版社 2.《急救护理学》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万秀丽,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课后小结 通过学习要求同学掌握:院前急救的概念、工作特点、任务和原则;
第二章院前急救的组织与管理 院前急救的目的 维持患者生命、 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急、重、危伤病员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救护 止再损伤、减轻志 包括患者发生伤情的现场救护、转坛及途中救护。 者痛苦,为讲一我 院前急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公众参与。 治疗创浩条件】 院前急救包括的4层含义: 意义提高抢数成 1患者的病情紧急 ,必须进行及时抢救 动率及减少伤残 2患者发病地点在医院以外,急数的时间是在进入医院以前。 率、死亡率。 3.患者进入医院前的初期救治,以抢救生命为主,而不是救治的全过程。步骤包括: 4,经抢救的患者需要及时、安全地运送到就近医院进行延续、系统救治。 呼 现场急救 第一节概述 安全转运和途中栽 院前急敕组织的质量标 共性环节包括: 1,通讯2.运输工具3急救技术4急救器材装备5.急救网络6.调度管理 (一)通讯网络:构成 通讯:院前急救的灵魂 我国的急救呼教号码是:120 香港(英国):999,美国:911,法国:15,日本:119,德国:110 (二)运输工具 普通型救护车 监护型数护车 特种救护车 急救通讯指挥车 升飞机 快艇 (三)专业急救人员 (四)急救用品 急救物品配备:临时够用即可。 (五)加强急救网络建设 1急教中心的设置原则:一个城市原则上只能设置一个急救中心。 2急救车辆与人员配备:一般按5万一10万人口配备1辆急救车为宜 3.急救半径和院前急救反应时间 急救网络建设 急救半径:是指急救单元所执行院前急救服务区域的半径,它代表了 急救单元:是指由 院前急救的服务范围的最长直线辐射距离。 急数通讯设备、急 城市急救半径≤5000m(5km) 救运输工具、急救 农村急教半径≤15000m(15km) 医拧设各、急数费 院前急救反应时间 品和相应的急数 是指从医疗急救呼救开始,到急救单元抵达现场并展开抢救所需要的 员组成的,能够中 时间。包括通讯时间、出发时间、到达现场途中时间、到达志者身边 独完成院前急救任 时间。平均急救反应时间≤15min 务的基本单位。 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是衡量EMSS功效的重要指标
第二章 院前急救的组织与管理 院前急救(prehospital emergency medical care)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急、重、危伤病员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救护, 包括患者发生伤情的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 院前急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公众参与。 院前急救包括的 4 层含义: 1.患者的病情紧急、危重,必须进行及时抢救。 2.患者发病地点在医院以外,急救的时间是在进入医院以前。 3.患者进入医院前的初期救治,以抢救生命为主,而不是救治的全过程。 4.经抢救的患者需要及时、安全地运送到就近医院进行延续、系统救治。 第一节 概 述 一、院前急救组织的质量标准 共性环节包括: 1.通讯 2.运输工具 3 急救技术 4.急救器材装备 5.急救网络 6.调度管理 (一)通讯网络:构成 通讯:院前急救的灵魂 我国的急救呼救号码是:120 香港(英国):999,美国:911,法国:15,日本:119,德国:110 (二)运输工具 普通型救护车 监护型救护车 特种救护车 急救通讯指挥车 直升飞机 快艇 (三)专业急救人员 (四)急救用品 急救物品配备:临时够用即可。 (五)加强急救网络建设 1.急救中心的设置原则:一个城市原则上只能设置一个急救中心。 2.急救车辆与人员配备:一般按 5 万—10 万人口配备 1 辆急救车为宜。 3.急救半径和院前急救反应时间 急救网络建设 急救半径:是指急救单元所执行院前急救服务区域的半径,它代表了 院前急救的服务范围的最长直线辐射距离。 城市急救半径≤5000m(5km) 农村急救半径≤15000m(15km) 院前急救反应时间 是指从医疗急救呼救开始,到急救单元抵达现场并展开抢救所需要的 时间。包括通讯时间、出发时间、到达现场途中时间、到达患者身边 时间。平均急救反应时间≤15min 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是衡量 EMSS 功效的重要指标。 院前急救的目的: 维持患者生命、防 止再损伤、减轻患 者痛苦,为进一步 治疗创造条件。 意义:提高抢救成 功率及减少伤残 率、死亡率。 步骤包括: 呼救 现场急救 安全转运和途中救 护 急救单元:是指由 急救通讯设备、急 救运输工具、急救 医疗设备、急救药 品和相应的急救人 员组成的,能够单 独完成院前急救任 务的基本单位
急救半径和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是反映院前急救质量最为重要的指标 二、院前急救的特点、任务和原则 (一)院前急救的特点 1.社会性强、随机性强 2.时间紧急(病情和心情):时间就是生命 3.病种复杂多样 4现场急救以对症治疗为主 5.急救环境和条件差 6.流动性大 7对急救人员素质要求高 (二)院前急救的任务 1.对呼救患者的现场急救和运送(主要和经常性任务) 2灾害或战争时对遇难者院前急救 3特殊任务时教护值班 4.通讯网络中心的枢纽任务 5.急救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急救意识。 呼教患者分类 急救患者(10%15%):短时间内有生命危哈的电者就地拾救 现场救护目的: 挽救患者生命或维持其生命体征后运送 (三)院前急救原则 基本原则:先救命,后治病。 强调速度,必须遵循以对症治疗为主的原则。 “急救白金十分钟”理念 1,立即使伤(病)员脱离险区 并快速评估病情 2坚持先救命后治病的总原则 3.急教与呼救并重 4争分夺秒,就地取材 5.保留并正确保存离断肢体,随患者一同送往医院 6先数治后坛送,静坛与医护致性 7加强途中监护并详细记录 第二节院前急救的组织体系 一、国外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 (一)華国 (二)英国 (三)日本 (四)德国 二、我国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急散模式: (一)北京排式(院前型) (二)上海模式(集中性院前指挥型) (三)广州模式 (单纯性院前指挥型) (四)重庆模式(院前附属医院型) (五)香港棋式(附属消防型) 三、院前急教的护理管理
急救半径和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是反映院前急救质量最为重要的指标。 二、院前急救的特点、任务和原则 (一)院前急救的特点 1.社会性强、随机性强 2.时间紧急(病情和心情):时间就是生命 3.病种复杂多样 4.现场急救以对症治疗为主 5.急救环境和条件差 6.流动性大 7.对急救人员素质要求高 (二)院前急救的任务 1.对呼救患者的现场急救和运送(主要和经常性任务) 2.灾害或战争时对遇难者院前急救 3.特殊任务时救护值班 4.通讯网络中心的枢纽任务 5.急救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急救意识。 呼救患者分类 急救患者(10%~15%):短时间内有生命危险的患者 就地抢救 现场救护目的:挽救患者生命或维持其生命体征后运送 (三)院前急救原则 基本原则:先救命,后治病。 强调速度,必须遵循以对症治疗为主的原则。 “急救白金十分钟”理念 1.立即使伤(病)员脱离险区,并快速评估病情 2.坚持先救命后治病的总原则 3.急救与呼救并重 4.争分夺秒,就地取材 5.保留并正确保存离断肢体,随患者一同送往医院 6.先救治后运送,搬运与医护一致性 7.加强途中监护并详细记录 第二节 院前急救的组织体系 一、国外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 (一)美国 (二)英国 (三)日本 (四)德国 二、我国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急救模式: (一)北京模式(院前型) (二)上海模式(集中性院前指挥型) (三)广州模式(单纯性院前指挥型) (四)重庆模式(院前附属医院型) (五)香港模式(附属消防型) 三、院前急救的护理管理
(一)院前急救护理人员的组织管理 1,具有高尚的医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2坚守岗位,能随时准备赶赴现场 3,掌握检伤分诊技术,实施有效救护 4.掌捏常见急危重症的救护理论和技术 5堂挥急数药品的作用机制、给药涂径和注意事项 (二)院前急教药品、器械、医疗设备的管理 1急救药品 2.医疗器减
(一)院前急救护理人员的组织管理 1.具有高尚的医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2.坚守岗位,能随时准备赶赴现场 3.掌握检伤分诊技术,实施有效救护 4.掌握常见急危重症的救护理论和技术 5.掌握急救药品的作用机制、给药途径和注意事项 (二)院前急救药品、器械、医疗设备的管理 1.急救药品 2.医疗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