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讲稿 (封皮) 教研室:第二临床护理教研室 课程名称:急救护理学 授课对象:2013级护理本科(英语方向) 总学时:54 选用教材:《急救护理学》,许虹主编 教师姓名及职称:王丹丹讲师 授课时间:2016年3月一6月
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讲稿 (封皮) 教研室:第二临床护理教研室 课程名称:急救护理学 授课对象:2013 级护理本科(英语方向) 总学时:54 选用教材:《急救护理学》,许虹主编 教师姓名及职称:王丹丹 讲师 授课时间:2016 年 3 月—6 月
护理学院讲稿(首页) 授课时间:2016年4月7日(周四)2单元 教材内容第十章重症患者监护技 致学任务或通过学习1U内常用重症监测 (章、节) 术 教学目标 技术的目的、适应症、禁忌症 第 节循环系统监护技 操作步骤和监护要点,为重莉 患者实施救护工作莫定理论县 础。 第二节 呼吸系统监护技 术 第三节其它监护技术 心电图、有创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动脉血气和酸碱度、经皮 重点难点 脉搏氧饱和度、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和有创颅内压的监护要点。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方法 1提问方式第十章重症患者监护技术 应用多媒体课件 导课 第一节循环系统监护技术 1.讲授法 2.强调学习 、心电图监护 2.启发法 目标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3,谈论法 三、中心静脉压监测 词讨论 四、肺动脉压监测 4课后小结 第二节呼吸系统监护技术 5布留作业 ·、动脉血气和酸碱度监测 二、经皮脉搏氧饱和度监测 第三节其它监护技术 作业和 作业: 学生学习1.叙述心电图监护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2.叙述脉搏氧饱和度监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急救护理学》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张波桂莉,人民卫生出版社 2.《急救护理学》十二五规划救材,主编:万秀丽,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了解1CU内常用重症监测技术的日的、适应 课后小结 症、禁忌症、操作步骤和监护婴点,掌握心电图监护和脉搏氧饱和度监测的 方法和注意事项
护理学院讲稿(首页) 授课时间:2016 年 4 月 7 日(周四)2 单元 教材内容 (章、节) 第十章 重症患者监护技 术 第一节 循环系统监护技 术 第二节 呼吸系统监护技 术 第三节 其它监护技术 教学任务或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 ICU 内常用重症监测 技术的目的、适应症、禁忌症、 操作步骤和监护要点,为重症 患者实施救护工作奠定理论基 础。 重点难点 心电图、有创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动脉血气和酸碱度、经皮 脉搏氧饱和度、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和有创颅内压的监护要点。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方法 1.提问方式 导课 2.强调学习 目标 3.讲授并插 入提问 与 讨论 4.课后小结 5.布置作业 第十章 重症患者监护技术 第一节 循环系统监护技术 一、心电图监护 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三、中心静脉压监测 四、肺动脉压监测 第二节 呼吸系统监护技术 一、动脉血气和酸碱度监测 二、经皮脉搏氧饱和度监测 第三节 其它监护技术 应用多媒体课件 1.讲授法 2.启发法 3.谈论法 作业和 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作业: 1.叙述心电图监护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叙述脉搏氧饱和度监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急救护理学》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张波 桂莉,人民卫生出版社 2.《急救护理学》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万秀丽,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课后小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了解 ICU 内常用重症监测技术的目的、适应 症、禁忌症、操作步骤和监护要点,掌握心电图监护和脉搏氧饱和度监测的 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十意重岸鬼者监护技术 第 循环系统监护技术 循环系统监护主要包括有创和无创两种监测方法。 一、心电图监护 1,目的监测心脏的电活动,及时发现和识别心律失常:判断药物治疗 心律失常的效果:调节和监测起搏器的起搏功能:监测心脏有无缺血 性损害:判断心脏电复律的效果。 2.适应症心律失常:电解质素乱:缺血性心脏病:严重创伤和休克: 大中型手术的术中和术后监护。 3.操作步骤 (1)准备用物,包括床旁心电监护仪及其导线,电极片和酒精棉球。 (2)将心电监护的导线插头插入心电监护仪的心电插孔内,连接地线 和电源,将电极片扣入电极头 (3)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暴露监护区域,评估患者监护区域的皮 肤清洁情况。 (4)用酒精棉球清洁监护区域的皮肤,以祛除皮肤表面的汗渍,防止 电极片与皮肤接触不良(患者皮肤角质较厚时,可用申极片上的砂月 擦拭志者的皮肤:胸毛浓密者应备皮祛除胸毛) (5)待监护区域的皮肤表面酒精挥发后,粘贴电极片。 (6)打开监护仪开关,选择需要显示的导联,调节心电监护的报警参 数。 (7)整理、固定导线,记录监测结果。 4.注意事项 (1)床旁心电图监测是利用皮肤电极片将监测到的心脏搏动信号转变 为电信号,然后通过导线引入到监护仪内,所以电极的安放应尽量减 少电极与皮肤接触不良,以避免造成皮肤一电极间的阻抗增高,使监 测心电图的信号幅度降低。 (2)心电监护仪的地线应妥善连接,并在电源连接前连接好,否则会 干扰心电监测的波形,甚至发生电击危害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3)电极片应根据监护仪的要求放置。 5.监护要点 (1)妥善安放电极。避免安放在骨隆突处:避免肌肉活动干扰心电图 曲线,形成心电监测伪差。同时不影响心脏听诊、心电图检查和心脏 电除颤。 (2)护士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需要监测的导联。选择肢体导联进行监 测可以及时发现心律失常。 (3)每3天更换一次电极片及监护部位。当电极片脱落、接触不良或 检测图形出现干扰时也应及时更换电极片。 一、有剑动脉血监别 1.目的实时了解动脉血压变化:了解志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心室后负 荷和周围血管阻力。 2适应症大中型手术的术中和术后监护:严重创伤、休克、心功能衰 竭和高血压:监测和判断血管活性药物的治疗效果
第十章 重症患者监护技术 第一节 循环系统监护技术 循环系统监护主要包括有创和无创两种监测方法。 一、心电图监护 1. 目的 监测心脏的电活动,及时发现和识别心律失常;判断药物治疗 心律失常的效果;调节和监测起搏器的起搏功能;监测心脏有无缺血 性损害;判断心脏电复律的效果。 2. 适应症 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缺血性心脏病;严重创伤和休克; 大中型手术的术中和术后监护。 3. 操作步骤 (1)准备用物,包括床旁心电监护仪及其导线,电极片和酒精棉球。 (2)将心电监护的导线插头插入心电监护仪的心电插孔内,连接地线 和电源,将电极片扣入电极头。 (3)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暴露监护区域,评估患者监护区域的皮 肤清洁情况。 (4)用酒精棉球清洁监护区域的皮肤,以祛除皮肤表面的汗渍,防止 电极片与皮肤接触不良(患者皮肤角质较厚时,可用电极片上的砂片 擦拭患者的皮肤;胸毛浓密者应备皮祛除胸毛)。 (5)待监护区域的皮肤表面酒精挥发后,粘贴电极片。 (6)打开监护仪开关,选择需要显示的导联,调节心电监护的报警参 数。 (7)整理、固定导线,记录监测结果。 4. 注意事项 (1)床旁心电图监测是利用皮肤电极片将监测到的心脏搏动信号转变 为电信号,然后通过导线引入到监护仪内,所以电极的安放应尽量减 少电极与皮肤接触不良,以避免造成皮肤—电极间的阻抗增高,使监 测心电图的信号幅度降低。 (2)心电监护仪的地线应妥善连接,并在电源连接前连接好,否则会 干扰心电监测的波形,甚至发生电击危害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3)电极片应根据监护仪的要求放置。 5. 监护要点 (1)妥善安放电极。避免安放在骨隆突处;避免肌肉活动干扰心电图 曲线,形成心电监测伪差。同时不影响心脏听诊、心电图检查和心脏 电除颤。 (2)护士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需要监测的导联。选择肢体导联进行监 测可以及时发现心律失常。 (3)每 3 天更换一次电极片及监护部位。当电极片脱落、接触不良或 检测图形出现干扰时也应及时更换电极片。 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1.目的 实时了解动脉血压变化;了解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心室后负 荷和周围血管阻力。 2.适应症 大中型手术的术中和术后监护;严重创伤、休克、心功能衰 竭和高血压;监测和判断血管活性药物的治疗效果
3.禁悬症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穿刺血管侧枝循环功能障碍: 穿刺部位感染、损伤 4操作步 5.注意事项 (1)有创动脉压监测可选用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和足背动脉等 但首洗格动脉。 (2)有创动脉压的正常值为100一140160一90mmHg,通常较袖带厅 高5~20mmHg (3)动脉置管在压力连接管间增加一个三通管(或应用带安全采血装 置的压力传感器套装),可用于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 (4)压力连接管越长、直径越大、弹性越好或管道内有小气泡均会增 加测压管道的共振和顺应性,使测量值偏高:而管道内大量气体会降 低顺应性,使测量值偏低 三、中心静脉压监测 L.目的中心静脉压(CVP)是指胸腔内上下腔静脉内的压力。监测CVP 可以间接推测右心室前负荷和循环血量变化,判断心脏收缩功能和肾 脏推泄功能,间接推测容量治疗的效果。 2适应症大中型手术的术中和术后监护:严重创伤、休克、心功能 竭和肾功能衰渴:监测和判断容量治疗效果。 3禁忌症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穿测部位感染、损伤。 4.操作步骤 5.注意事项 (1)中心静脉压监测通常采用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和颈外静脉进行 穿刺,因为这样留置的线路最短,但无论事种置管方法都应将导管尖 端送至胸腔内 (2)经锁骨下静脉、贵要静脉、颈内静脉和颈外静脉置管测量的是上 腔静脉内的压力,经股静脉置管测量的下腔静脉的压力。上腔静脉测 较下腔静脉测压更能准确反映右心房压力,尤其在腹内压增高等情 况下 (3)CVP正常值为5~12cmH20,主要反映右心室前负荷和血容量 (4)应选用至少两头管腔中心静脉置管,其中一腔为输液通路,一腔 为CVP测压通路。这是因为若使用同一条静脉通路,监测CVP时管 路可能会中断血管活性药物输入,从而导致患者血压出现急剧变化。 (5)中心静脉压监测可与有创动脉压监测共用一个换能器。 6监护要点 (1)观察有无穿刺并发症。穿刺后护士应仔细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有无 出血、血肿和感染:有无淋巴导管损伤、气胸和血胸征象,一旦发现 应立即通知医生。 (2)穿制部位应要善固定,防止中心,静脉导符脱落或者白行拔除 (3)穿刺部位的敷料应保持清洁干燥 如有潮湿, 脱落应立即更换 (4)严格无菌操作,并保持管道密闭,防止空气进入。定时用肝素盐 水冲洗,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5)管道不通畅时切勿加压冲洗,而应用含有肝素盐水的注射器缓慢 回抽,防止血栓脱落引起肺、脑栓塞
3. 禁忌症 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穿刺血管侧枝循环功能障碍; 穿刺部位感染、损伤。 4. 操作步骤 5. 注意事项 (1)有创动脉压监测可选用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和足背动脉等, 但首选桡动脉。 (2)有创动脉压的正常值为 100~140/60~90mmHg,通常较袖带压 高 5~20 mmHg。 (3)动脉置管在压力连接管间增加一个三通管(或应用带安全采血装 置的压力传感器套装),可用于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 (4)压力连接管越长、直径越大、弹性越好或管道内有小气泡均会增 加测压管道的共振和顺应性,使测量值偏高;而管道内大量气体会降 低顺应性,使测量值偏低。 三、中心静脉压监测 1.目的 中心静脉压(CVP)是指胸腔内上下腔静脉内的压力。监测 CVP 可以间接推测右心室前负荷和循环血量变化,判断心脏收缩功能和肾 脏排泄功能,间接推测容量治疗的效果。 2.适应症 大中型手术的术中和术后监护;严重创伤、休克、心功能衰 竭和肾功能衰竭;监测和判断容量治疗效果。 3.禁忌症 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穿测部位感染、损伤。 4. 操作步骤 5. 注意事项 (1)中心静脉压监测通常采用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和颈外静脉进行 穿刺,因为这样留置的线路最短,但无论哪种置管方法都应将导管尖 端送至胸腔内 (2)经锁骨下静脉、贵要静脉、颈内静脉和颈外静脉置管测量的是上 腔静脉内的压力,经股静脉置管测量的下腔静脉的压力。上腔静脉测 压较下腔静脉测压更能准确反映右心房压力,尤其在腹内压增高等情 况下。 (3)CVP 正常值为 5~12cmH2O,主要反映右心室前负荷和血容量 (4)应选用至少两头管腔中心静脉置管,其中一腔为输液通路,一腔 为 CVP 测压通路。这是因为若使用同一条静脉通路,监测 CVP 时管 路可能会中断血管活性药物输入,从而导致患者血压出现急剧变化。 (5)中心静脉压监测可与有创动脉压监测共用一个换能器。 6.监护要点 (1)观察有无穿刺并发症。穿刺后护士应仔细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有无 出血、血肿和感染;有无淋巴导管损伤、气胸和血胸征象,一旦发现 应立即通知医生。 (2)穿刺部位应妥善固定,防止中心静脉导管脱落或患者自行拔除。 (3)穿刺部位的敷料应保持清洁干燥,如有潮湿、脱落应立即更换, (4)严格无菌操作,并保持管道密闭,防止空气进入。定时用肝素盐 水冲洗,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5)管道不通畅时切勿加压冲洗,而应用含有肝素盐水的注射器缓慢 回抽,防止血栓脱落引起肺、脑栓塞
(6)监测体位一般为平卧位,也可取半卧位,但换能器应与第四肋间 脑中线平客,电者改弯体位时应重新校正零占 (7)中心静脉置管可保留时间为30天,但中心静脉置管测压时间 股不宜超过7天。 第二节呼吸系统监护技术 一、动脉血气和酸碱度监测 L.目的通过监测动脉血酸碱度(pHvalue,pH)、标准碳酸氢根(standarc bicarbonate,SB)、实际碳酸氢根(actual bicarbonate,AB)、碱剩余 (ba excess,.BE、氧分压(pressure of arterial oxygen,PaO2), 二氧化 压(pressure of arterial carbon dioxide,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 (saturation of oxegen in arterial blood,.SaO2)、动脉血氧分压/吸氧浓 度(PaO2/FiO2)和肺泡一动脉氧分压差(difference of alveoli-arterial 2适应症酸碱失衡: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严重创伤和休克:大中型 手术的术中和术后监护。 3.操作步骤 正常值: pH7.357.45 SB 21~27mmol/L PaCO2 35~45mmHg Pa02 85~105mmHg Sa0296100% 二、经皮脉薄氧饱和度监测 1.目的利用血氧饱和度测定探头,监测忠者指(趾)端等小动脉波动 时氧合血红蛋白占血红蛋白的百分数(SO2),判断患者组织的氧供 情况。 2.适应症严重创伤和休克:大中型手术的术中和术后监护。 3.禁忌症监测部位损伤、感染或循环障碍。 4.操作步骤 (1)准备心电监护仪,将血氧饱和度的导线插头插入心电监护仪的氧 饱和度插孔内。 (2)将传感器固定在指(趾)端。 (3)打开监护仪开关,调节心电监护的报警参数。 (4)整理、固定导线,记录监测结果。 5.注意事项 (1)Sp02正常范围是95~100%.Sp02<90%提示患者存在低氧血症 患者体温过低(<35℃)、休克或血压降低均可导致末梢循环障碍,会 导致检测信号下降。另外,血液中存在高铁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 可使监测值偏高: 而高血脂、指甲上涂有 甲油或体内注射亚甲兰等 染料可 监测值偏低 (2)心电监护仪的地线应妥善连接,否则会干扰监测的波形,甚至损 害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3)根据传感器的规格和形状选择监测部位,如指(趾)甲床、耳垂
(6)监测体位一般为平卧位,也可取半卧位,但换能器应与第四肋间 腋中线平齐,患者改变体位时应重新校正零点。 (7)中心静脉置管可保留时间为 30 天,但中心静脉置管测压时间一 般不宜超过 7 天。 第二节 呼吸系统监护技术 一、动脉血气和酸碱度监测 1.目的 通过监测动脉血酸碱度(pH value,pH)、标准碳酸氢根(standard bicarbonate,SB)、实际碳酸氢根(actual bicarbonate,AB)、碱剩余(base excess,BE)、氧分压(pressure of arterial oxygen,PaO2)、二氧化碳 压(pressure of arterial carbon dioxide,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 (saturation of oxegen in arterial blood,SaO2)、动脉血氧分压/吸氧浓 度(PaO2/FiO2)和肺泡—动脉氧分压差(difference of alveoli-arterial oxygen pressure,A-aDO2)等指标,分析判断患者通气和换气功能; 判断、调节呼吸器的治疗效果。 2.适应症 酸碱失衡;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严重创伤和休克;大中型 手术的术中和术后监护。 3. 操作步骤 正常值: pH 7.35~7.45 SB 21~27mmol/L PaCO2 35~45mmHg PaO2 85~105mmHg SaO2 96~100% 二、经皮脉搏氧饱和度监测 1.目的 利用血氧饱和度测定探头,监测患者指(趾)端等小动脉波动 时氧合血红蛋白占血红蛋白的百分数(SpO2),判断患者组织的氧供 情况。 2.适应症 严重创伤和休克;大中型手术的术中和术后监护。 3.禁忌症 监测部位损伤、感染或循环障碍。 4.操作步骤 (1)准备心电监护仪,将血氧饱和度的导线插头插入心电监护仪的氧 饱和度插孔内。 (2)将传感器固定在指(趾)端。 (3)打开监护仪开关,调节心电监护的报警参数。 (4)整理、固定导线,记录监测结果。 5. 注意事项 (1)SpO2 正常范围是 95~100%。SpO2<90%提示患者存在低氧血症。 患者体温过低(<35℃)、休克或血压降低均可导致末梢循环障碍,会 导致检测信号下降。另外,血液中存在高铁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 可使监测值偏高;而高血脂、指甲上涂有指甲油或体内注射亚甲兰等 染料可使监测值偏低。 (2)心电监护仪的地线应妥善连接,否则会干扰监测的波形,甚至损 害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3)根据传感器的规格和形状选择监测部位,如指(趾)甲床、耳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