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重点 1.食物中毒的表现与预防控制措施。 难点 1.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措施
重难点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重点 难点 1.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措施。 1.食物中毒的表现与预防控制措施
常见类型 食物中毒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因摄入细菌性中毒食品(被致病菌 或其毒素污染的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 感染型 毒素型 细菌污染食品并在该食品 细菌污染食品,在食品上 上大量繁殖,达到中毒数 繁殖并产生有毒的代谢产 量,大量活菌随食物进入 物(外毒素),达中毒量的 人体,侵犯肠粘膜,引起 外毒素随食物进入人体, 胃肠炎症状。 经肠道吸收而发病。 潜伏期一般为8~24小时。 发病跟细菌毒素摄入量多 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 少有关,与活菌是否进入 人体及进入量多少无关。 葡萄球菌中毒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因摄入细菌性中毒食品(被致病菌 或其毒素污染的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 常见类型 食物中毒 感染型 1 • 细菌污染食品并在该食品 上大量繁殖,达到中毒数 量,大量活菌随食物进入 人体,侵犯肠粘膜,引起 胃肠炎症状。 • 潜伏期一般为8~24小时。 • 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 毒素型 2 • 细菌污染食品,在食品上 繁殖并产生有毒的代谢产 物(外毒素),达中毒量的 外毒素随食物进入人体, 经肠道吸收而发病。 • 发病跟细菌毒素摄入量多 少有关,与活菌是否进入 人体及进入量多少无关。 • 葡萄球菌中毒
常见类型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一)沙门菌食物中毒 >病源:B组中的鼠伤寒沙门菌,C组中的猪霍乱沙门菌,D组中的 肠炎沙门菌。 >细菌特,点:20-37℃为最适温度;100℃立即死亡;60℃经1小时 可被杀死;水经氯化物处理5分钟可杀灭其中的沙门菌;不分解蛋 白质,污染食品后无感官性状变化。 >流行特点:多由动物性食品引起,特别是畜肉类及其制品,其 次为禽肉、蛋类、奶类及其制品;夏秋季节流行。 >污染来源:食品原料受到污染;在加工销售环节受污染;带菌 动物在抵抗力下降时细菌进入血液或肌肉导致全身感染
➢ 病源: B组中的鼠伤寒沙门菌,C组中的猪霍乱沙门菌,D组中的 肠炎沙门菌。 ➢ 细菌特点:20-37℃为最适温度;100℃立即死亡;60℃经1小时 可被杀死;水经氯化物处理5分钟可杀灭其中的沙门菌;不分解蛋 白质,污染食品后无感官性状变化。 ➢ 流行特点:多由动物性食品引起,特别是畜肉类及其制品,其 次为禽肉、蛋类、奶类及其制品;夏秋季节流行。 ➢ 污染来源:食品原料受到污染;在加工销售环节受污染;带菌 动物在抵抗力下降时细菌进入血液或肌肉导致全身感染。 (一)沙门菌食物中毒 常见类型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常见类型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一)沙门菌食物中毒 >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12~36小时。潜伏期较短者,病情通常 较重。临床以胃肠炎型症状最为常见,另有发热、腹痛、呕吐、 腹泻(黄绿水样便)等。 >处理:洗胃、催吐、导泻:0.05%的高锰酸钾溶液反复洗胃。 对症处理:补充水分纠正电解质素乱。 >预防: 1.,防止沙门氏菌污染食品; 2.低温储存; 3.彻底加热,杀灭沙门氏菌
➢ 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12~36小时。潜伏期较短者,病情通常 较重。临床以胃肠炎型症状最为常见,另有发热、腹痛、呕吐、 腹泻(黄绿水样便)等。 ➢ 处理:洗胃、催吐、导泻:0.05%的高锰酸钾溶液反复洗胃。 对症处理:补充水分纠正电解质紊乱。 ➢ 预防: 1. 防止沙门氏菌污染食品; 2. 低温储存; 3. 彻底加热,杀灭沙门氏菌。 (一)沙门菌食物中毒 常见类型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