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 我国食物贸易比较优势结构 1)问题的背景 2)台湾与大陆食物贸易结构变动 3)比较优势与食物贸易结构 4)世界食物贸易结构演变趋势 5)我国食物政策调整的第三种选择 (研究和发表背景) 粮食和食物( grain versus food)
1 第 10 讲、 我国食物贸易比较优势结构 1)问题的背景 2)台湾与大陆食物贸易结构变动 3)比较优势与食物贸易结构 4)世界食物贸易结构演变趋势 5)我国食物政策调整的第三种选择 (研究和发表背景) 粮食和食物(grain versus food)
背景和问题 改革以来我国工业化进程高速推进,伴随 着产业部门间比较优势结构变动。这一过程 对我国粮食和食物经济提出许多全新问题, 其中之一是如何凭藉我国比较优势,在进 步参与世界食物体系进程中,实现我国食物 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转换所需要的政 策调整。 我国食物政策调整,涉及食物与谷物未来 贸易趋势的关系问题。国内外众多研究,集 中在对我国未来谷物需求、供给以及进口量 的分析估测上,但对谷物以外食物则很少提 及。似乎存在一个广为接受的隐含假定,认 定中国未来食物贸易与谷物贸易势必具有 相同走势
2 ——背景和问题 改革以来我国工业化进程高速推进,伴随 着产业部门间比较优势结构变动。这一过程 对我国粮食和食物经济提出许多全新问题, 其中之一是如何凭藉我国比较优势,在进一 步参与世界食物体系进程中,实现我国食物 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转换所需要的政 策调整。 我国食物政策调整,涉及食物与谷物未来 贸易趋势的关系问题。国内外众多研究,集 中在对我国未来谷物需求、供给以及进口量 的分析估测上,但对谷物以外食物则很少提 及。似乎存在一个广为接受的隐含假定,认 定中国未来食物贸易与谷物贸易势必具有 相同走势
这个暗含假定在围绕布朗对中国未来食 物状况预测的讨论中表现出来。例如,布朗 依据对我国以及全球粮食形势的极端分析, 提出“谁来养活中国”问题,并预言中国未 来谷物进口会给世界造成饥荒。 他对中国整个食物供求前景的耸人听闻 的判断,仅仅建立在对中国谷物生产、需求 和贸易的片面观察和分析基础之上,不仅没 有分析,甚至根本未曾提及我国谷物以外其 它主要食物的未来贸易趋势。这反应出作者 的思维逻辑中暗含着一个假定,认为中国未 来谷物贸易趋势与整个食物贸易大体等同
3 这个暗含假定在围绕布朗对中国未来食 物状况预测的讨论中表现出来。例如,布朗 依据对我国以及全球粮食形势的极端分析, 提出“谁来养活中国”问题,并预言中国未 来谷物进口会给世界造成饥荒。 他对中国整个食物供求前景的耸人听闻 的判断,仅仅建立在对中国谷物生产、需求 和贸易的片面观察和分析基础之上,不仅没 有分析,甚至根本未曾提及我国谷物以外其 它主要食物的未来贸易趋势。这反应出作者 的思维逻辑中暗含着一个假定,认为中国未 来谷物贸易趋势与整个食物贸易大体等同
国外许多经济学家和食物经济分析专家 将布朗预言视为笑谈。然而有关发表物中无 人提及布朗分析中上述暗含假定的潜在问 题。相反,类似假定暗含在有关中国食物经 济的许多严肃的经济学分析文献中。 这类研究一般能说明:快速经济增长会使 我国谷物生产的比较优势趋于下降。然而, 研究者往往由此得出中国整个食物部门净 进口将随之显著增大的判断。许多研究人员 认为,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出口方面具 有比较优势,由此创造的外汇收入将足以支 付食物部门的净进口。 有关讨论中国内研究人员和政府官员主 流观点,倾向于强调我国国内谷物生产系统 有能力自行满足未来谷物需求增长。但也经 常看到谷物和食物作为同义词替换使用。结 果谷物与其它食物产品在比较优势和贸易 趋势的可能差异,亦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4 国外许多经济学家和食物经济分析专家 将布朗预言视为笑谈。然而有关发表物中无 人提及布朗分析中上述暗含假定的潜在问 题。相反,类似假定暗含在有关中国食物经 济的许多严肃的经济学分析文献中。 这类研究一般能说明:快速经济增长会使 我国谷物生产的比较优势趋于下降。然而, 研究者往往由此得出中国整个食物部门净 进口将随之显著增大的判断。许多研究人员 认为,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出口方面具 有比较优势,由此创造的外汇收入将足以支 付食物部门的净进口。 有关讨论中国内研究人员和政府官员主 流观点,倾向于强调我国国内谷物生产系统 有能力自行满足未来谷物需求增长。但也经 常看到谷物和食物作为同义词替换使用。结 果谷物与其它食物产品在比较优势和贸易 趋势的可能差异,亦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上述广为流行的认识假定,合理性显然存 在问题,因为它忽视了食物部门内部的结构 属性。 我们知道,食物部门内部包含众多不同食 物产品,生产这些产品的要素比例和成本构 成大不相同。给定我国要素禀赋特征,不同 食物的比较优势及竞争力可能会有显著差 别。虽然我国谷物进口很可能因为国内生产 的比较优势下降而增加,但由此不能推导出 其它主要食物的竞争力亦必然会下降,并与 谷物同时甚至在相同程度上成为净进口产 品。即使面对急剧经济结构转变及较为自由 化的贸易环境,在谷物及部分食物自给率趋 于下降的同时,其它某些食物应有可能保 持、甚至加强其国际市场竞争力
5 上述广为流行的认识假定,合理性显然存 在问题,因为它忽视了食物部门内部的结构 属性。 我们知道,食物部门内部包含众多不同食 物产品,生产这些产品的要素比例和成本构 成大不相同。给定我国要素禀赋特征,不同 食物的比较优势及竞争力可能会有显著差 别。虽然我国谷物进口很可能因为国内生产 的比较优势下降而增加,但由此不能推导出 其它主要食物的竞争力亦必然会下降,并与 谷物同时甚至在相同程度上成为净进口产 品。即使面对急剧经济结构转变及较为自由 化的贸易环境,在谷物及部分食物自给率趋 于下降的同时,其它某些食物应有可能保 持、甚至加强其国际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