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历史时期粮食生产结构与效率特点 换一个角度看历史 二.主谷式农业类型 、小型化生产规模 四、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 五、结构特征的初始原因推测 六.粮食生产效率结构和变动趋势
1 第一讲,历史时期粮食生产结构与效率特点 一.换一个角度看历史 二.主谷式农业类型 三、小型化生产规模 四、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 五、结构特征的初始原因推测 六.粮食生产效率结构和变动趋势
、换一个角度看历史 工业化以前我国是农业社会,粮食生产在经济中具有支配 地位。农业社会粮食生产的结构和效率特征,对于说明新中 国粮食制度和政策安排,理解当代粮食体制和政策的改革演 变过程,具有重要的认识启示作用。 传统农业社会是以金属材料的手工工具为主要生产手段, 以种植、畜牧、饲养作为支配性经济活动方式的社会经济形 态。农业社会是从原始采集和狩猎经济进化而来的。工业革 命以前人类文明成就主要是在农业社会基础上孕育发生的。 这些成就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知识、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 人类几个主要文明发源地与农业革命发源地大体吻合。我国 农业社会大体发韧于夏商周三代,秦汉以后进入发达阶段, 并在唐宋明清时代进入高度成熟时期。 本讲以西欧国家前工业化时代的经济状态为比较参照系, 对我国秦汉到明清农业社会粮食生产和效率的结构性特点 做粗略观察和探讨
2 一、换一个角度看历史 工业化以前我国是农业社会,粮食生产在经济中具有支配 地位。农业社会粮食生产的结构和效率特征,对于说明新中 国粮食制度和政策安排,理解当代粮食体制和政策的改革演 变过程,具有重要的认识启示作用。 传统农业社会是以金属材料的手工工具为主要生产手段, 以种植、畜牧、饲养作为支配性经济活动方式的社会经济形 态。农业社会是从原始采集和狩猎经济进化而来的。工业革 命以前人类文明成就主要是在农业社会基础上孕育发生的。 这些成就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知识、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 人类几个主要文明发源地与农业革命发源地大体吻合。我国 农业社会大体发韧于夏商周三代,秦汉以后进入发达阶段, 并在唐宋明清时代进入高度成熟时期。 本讲以西欧国家前工业化时代的经济状态为比较参照系, 对我国秦汉到明清农业社会粮食生产和效率的结构性特点 做粗略观察和探讨
二、主谷式农业 概念 又称“跛足农业”、“单一种植”、“低层次平面垦植”等: (1)种植业生产与畜牧业关系上,种植业占绝对支配地位 (2)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关系上,粮食占绝对支配地位。 (3)与西欧中世纪“谷草式农业”类型形成对照。 农业生产等于“种田种地” 《汉书·食货志》:“辟土殖谷曰农”, 《管子》:“行其田野,视其耕耘,计其农事,而饥饱之国可知也”, 该书的一个著名公式:“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 国富则兵疆,兵疆者战胜,战胜者地广。”因而,“彼守国者,守谷 而已矣”2。吕不韦:“农攻粟”。贾谊说:“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晁错认为:“耕而食之”。二十世纪日常把农民称作“种田人” 1《管子·治国》 2管仲语,引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十一市耀
3 二、主谷式农业 概念 又称“跛足农业”、“单一种植”、“低层次平面垦植”等: (1)种植业生产与畜牧业关系上,种植业占绝对支配地位; (2)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关系上,粮食占绝对支配地位。 (3)与西欧中世纪“谷草式农业”类型形成对照。 农业生产等于“种田种地” 《汉书·食货志》:“辟土殖谷曰农”, 《管子》:“行其田野,视其耕耘,计其农事,而饥饱之国可知也”, 该书的一个著名公式:“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 国富则兵疆,兵疆者战胜,战胜者地广。”1因而,“彼守国者,守谷 而已矣”2。吕不韦:“农攻粟”。贾谊说:“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晁错认为:“耕而食之”。二十世纪日常把农民称作“种田人”。 1 《管子·治国》。 2 管仲语,引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十一市耀二
收入结构和食物结构 基本农耕区城内,食物以谷物、蔬菜等种植业产品占绝对支配地 位;肉类乳酷等畜产品或不能为普通人经常食用、或不构成人们正常 饮食来源。“肉食者”、“鱼肉人民”、“酒池肉林”、“朱门酒肉臭”, 都是揭露权势阶层剥削人民和生活奢侈的代用词语。孟子说:“鸡豚 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日常语汇中“进餐”和 吃饭”是同义语。 西欧的比较背景 古罗马时代动物生产地位重要性就不在作物种植业之下。中世纪 西欧继承了谷草式农业生产结构特点。经济史家指出,西欧中世纪农 业把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起来的传统,是西方在技术和文明上区别于 远东的最重要基础。 除大片永久性草地,实行三圃制和二圃制耕作法,“收获后田地及 闲田都变成全村牲口的公共牧场”。畜产品是基本食物来源之一。每 年年底,人们要宰杀一批牲畜,处理、贮藏畜肉作为冬天食物。一般 劳动群众也能经常获得肉食。据经济史家估计,一个有20英亩耕的 自由佃农,全家每年食肉800磅。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描写了 一位贫穷寡妇饮食结构:“她不喝酒,桌上的食物无非是黑白两色, 牛奶和粗面包是不会缺乏的,还有烤腌肉以及不时一两个鸡蛋
4 收入结构和食物结构 基本农耕区城内,食物以谷物、蔬菜等种植业产品占绝对支配地 位;肉类乳酷等畜产品或不能为普通人经常食用、或不构成人们正常 饮食来源。 “肉食者”、“鱼肉人民”、“酒池肉林”、“朱门酒肉臭”, 都是揭露权势阶层剥削人民和生活奢侈的代用词语。孟子说:“鸡豚 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日常语汇中“进餐”和 “吃饭”是同义语。 西欧的比较背景 古罗马时代动物生产地位重要性就不在作物种植业之下。中世纪 西欧继承了谷草式农业生产结构特点。经济史家指出,西欧中世纪农 业把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起来的传统,是西方在技术和文明上区别于 远东的最重要基础。 除大片永久性草地,实行三圃制和二圃制耕作法,“收获后田地及 闲田都变成全村牲口的公共牧场”。畜产品是基本食物来源之一。每 年年底,人们要宰杀一批牲畜,处理、贮藏畜肉作为冬天食物。一般 劳动群众也能经常获得肉食。据经济史家估计,一个有 20 英亩耕的 自由佃农,全家每年食肉 800 磅。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描写了 一位贫穷寡妇饮食结构:“她不喝酒,桌上的食物无非是黑白两色, 牛奶和粗面包是不会缺乏的,还有烤腌肉以及不时一两个鸡蛋
主谷式农业结构与动物生产 在基本农耕区也广泛存在动物生产。然而,在动物生产与种植业 生产的关系上,前者总量规模远远小于后者;并且规模较小的动物生 产在经济内容上也较为紧密地和作物生产结合在一起,牛马之属主要 是用作耕作、运输及其它用途的役畜。如汉代龚遂当渤海太守时,劝 导人们“卖剑买牛,卖刀买犊”,从事农业生产,完全把牛看作生产 资料
5 主谷式农业结构与动物生产 在基本农耕区也广泛存在动物生产。然而,在动物生产与种植业 生产的关系上,前者总量规模远远小于后者;并且规模较小的动物生 产在经济内容上也较为紧密地和作物生产结合在一起,牛马之属主要 是用作耕作、运输及其它用途的役畜。如汉代龚遂当渤海太守时,劝 导人们“卖剑买牛,卖刀买犊”,从事农业生产,完全把牛看作生产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