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第一次粮食过剩和85粮改 ,初期农业改革政策及其影响 第一次粮食相对过剩 ,85粮改挑战统购统销 四,粮改政策流产和与双轨制形成
1 第三讲、第一次粮食过剩和 85 粮改 一,初期农业改革政策及其影响 二,第一次粮食相对过剩 三,85 粮改挑战统购统销 四,粮改政策流产和与双轨制形成
初期农业改革政策 1)包干到户与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有效激励机制(农业生产特点) 产权实现或回归 连带效应 2)减少粮食征购数量、提高收购价格(统 购提高20%和超购提高50%) 减轻负担、修养生息 边际调节作用 3)放开粮食集市市场 ——价格和市场余量调节作用
2 初期农业改革政策 1)包干到户与联产承包责任制 ——有效激励机制(农业生产特点) ——产权实现或回归 ——连带效应 2)减少粮食征购数量、提高收购价格(统 购提高 20%和超购提高 50%) ——减轻负担、修养生息 ——边际调节作用 3)放开粮食集市市场 ——价格和市场余量调节作用
第一次粮食过剩 早期“卖粮难”现象和应对措施 第一次粮食相对过剩的原因和判断形成 相对过剩即供大于求的概念常识 相对于特定市场需求而不是抽象的需要 相对于特定时期而不等于永远供大于求
3 第一次粮食过剩 早期“卖粮难”现象和应对措施 第一次粮食相对过剩的原因和判断形成 相对过剩即供大于求的概念常识 ——相对于特定市场需求而不是抽象的需要 ——相对于特定时期而不等于永远供大于求
85粮改:第一次攻坚 发展组报告分析建议 85粮改主要措施 1)取消统购统销,改为合同定购 市场化取向、短期机遇与长期方向关系 2)“倒三七”定价收购(三成按原来定购价, 七成按原来超购价) 这一加权平均价高于定购价,但是低于原来 边际价格,并且没有对通货膨胀或市场粮价的某种指 数化调节机制。好看,但是激励方向显而易见。 3)定购以外可以自由上市,并保证如果价 格低于原来统购价,则国家敞开收购 一这一承诺当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但是对后 来政策变动具有指示意义
4 85 粮改:第一次攻坚 发展组报告分析建议 85 粮改主要措施 1)取消统购统销,改为合同定购 ——市场化取向、短期机遇与长期方向关系 2)“倒三七”定价收购(三成按原来定购价, 七成按原来超购价) ——这一加权平均价高于定购价,但是低于原来 边际价格,并且没有对通货膨胀或市场粮价的某种指 数化调节机制。好看,但是激励方向显而易见。 3)定购以外可以自由上市,并保证如果价 格低于原来统购价,则国家敞开收购 ——这一承诺当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但是对后 来政策变动具有指示意义
1985年粮食经济的反应 第一、粮食产量调减 第二、订购任务完成不顺利 第三、粮食市场价格在1985年下半年回升, 但是全年仍然比1984年略有降低,周期性 相对过剩处于阶段性转折时期
5 1985 年粮食经济的反应 第一、 粮食产量调减 第二、 订购任务完成不顺利 第三、粮食市场价格在 1985 年下半年回升, 但是全年仍然比 1984 年略有降低,周期性 相对过剩处于阶段性转折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