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给大陆食物贸易研究提供一个比较对 象,首先观察台湾过去三十年来食物贸易结 构演变。由于台湾与大陆同样具有人均耕地 较少的特征,它在工业化期间食物贸易变动 情况对于认识大陆现今及未来食物贸易演 变趋势不无参考价值 50-60年代以来,台湾经济经历了急剧转 型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1955年197美 元增长到1995年12439美元;农业GDP比 重由47.7%下降到3.5%。经济起飞时期,台 湾总起来看是一个较为开放经济;劳动力丰 富,但人均可耕地资源匮乏。依据传统观点, 台湾工业化应当伴随食物部门比较优势下 降的过程
6 为给大陆食物贸易研究提供一个比较对 象,首先观察台湾过去三十年来食物贸易结 构演变。由于台湾与大陆同样具有人均耕地 较少的特征,它在工业化期间食物贸易变动 情况对于认识大陆现今及未来食物贸易演 变趋势不无参考价值。 50-60 年代以来,台湾经济经历了急剧转 型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 1955 年 197 美 元增长到 1995 年 12439 美元;农业 GDP 比 重由 47.7%下降到 3.5%。经济起飞时期,台 湾总起来看是一个较为开放经济;劳动力丰 富,但人均可耕地资源匮乏。依据传统观点, 台湾工业化应当伴随食物部门比较优势下 降的过程
这一预测部分得到证实。台湾谷物贸易由 1965年从小规模净出口部门,到70年代变 为净进口部门;90年代谷物年净进口值达到 近10亿美元之巨。奶制品和饲料也是重要 净进口对象。主要由于谷物进口增长,以卡 路里度量的食物自给率由1965年118.5% 下降到1990年约40%。 但食物出口也大幅增长。以价值计算食物 部门直至90年代中期保持净出口地位(SITC 的0类产品)。三类食物对出口贡献卓著: 1)“肉类及其制品”(SITC:01) 2)“水产品”(SITC:03) 3)“水果与蔬菜”(SITC:05)
7 这一预测部分得到证实。台湾谷物贸易由 1965 年从小规模净出口部门,到 70 年代变 为净进口部门;90 年代谷物年净进口值达到 近 10 亿美元之巨。奶制品和饲料也是重要 净进口对象。主要由于谷物进口增长,以卡 路里度量的食物自给率由 1965 年 118.5% 下降到 1990 年约 40%。 但食物出口也大幅增长。以价值计算食物 部门直至90年代中期保持净出口地位(SITC 的 0 类产品)。三类食物对出口贡献卓著: 1)“肉类及其制品”(SITC:01); 2)“水产品”(SITC:03) 3)“水果与蔬菜”(SITC: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