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极好 很好 中等 稍差 差 很差 如果给某项指标打 9 或 9 以下的分数,就必须指出缺陷。不能不说明原因而给产品低分。 最终评定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现以 38%含脂肪率的稀奶油为例说明: 项目 评分 权重 得分 香味与滋味 12 4 48 外观与结构 9 5 45 包装 15 1 48 小计 10 108 加权平均分为 108÷10=10.8 分。该产品的最终评分为 10.8 分,属于“很好”一级的产品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极好 很好 中等 稍差 差 很差 如果给某项指标打 9 或 9 以下的分数,就必须指出缺陷。不能不说明原因而给产品低分。 最终评定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现以 38%含脂肪率的稀奶油为例说明: 项目 评分 权重 得分 香味与滋味 12 4 48 外观与结构 9 5 45 包装 15 1 48 小计 10 108 加权平均分为 108÷10=10.8 分。该产品的最终评分为 10.8 分,属于“很好”一级的产品
实验二 掺假掺杂乳的检验 一、掺水乳的检测方法 (一)联苯胺法 1. 原理:正常乳完全不含硝酸盐,而一般水(包括河水及井水)中所含的硝酸盐与硫 酸作用后生成的硝酸,可使联苯胺氧化而呈蓝色物。 2. 试剂 (1)20%氯化钙溶液 (2)联苯胺硫酸溶液:取 20mg 联苯胺溶解于 20ml 稀硫酸(1:3)中,再用硫酸加 至 100ml 3. 仪器:锥形瓶、量筒、酒精灯 4. 操作方法 (1)取 20ml 乳样于 100ml 锥形瓶中,加入 0.5ml20%氯化钙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至 凝固,冷却,过滤; (2)在白瓷皿内加入 2ml 联苯硫酸溶液,再取过滤液沿瓷皿边缘滴入不敷出 2-3 滴, 观察反应。 5. 结果判定:若在液体接触处呈蓝色,说明也中有硝酸盐存在,可判为掺水乳。 (二)硝酸银法 1. 原理:正常乳中氯化物含量很低,一般不超过 0。14%,但各种天然水中都含有很多 的氯化物,故掺水乳中氯化物含量随掺水量增多而增高,利用硝酸银与氯化物反应可检测之, 其反应式如下: AgNO3 + Cl- → AgCl↓ + NO3 - 检验时,先在被检乳中加 2 滴 10%重铬酸钾溶液,硝酸银与乳中氯化物反应完后,剩 余的硝酸银便与重铬酸钾反应生成黄色的重铬酸银: 2AgNO3 + K2Cr2O7 → Ag2Cr2O7 + 2KNO3 由于氯化物的含量不同,则反应后的颜色也有差异,据此鉴别乳中是否掺水。 2. 试剂:(1)10%重铬酸钾溶液(2)0.5%硝酸银溶液 3. 仪器:吸管、试管 4. 操作方法:取 2ml 乳样放入试管中,加入 2 滴 10%重铬酸钾溶液,摇匀,再加入
实验二 掺假掺杂乳的检验 一、掺水乳的检测方法 (一)联苯胺法 1. 原理:正常乳完全不含硝酸盐,而一般水(包括河水及井水)中所含的硝酸盐与硫 酸作用后生成的硝酸,可使联苯胺氧化而呈蓝色物。 2. 试剂 (1)20%氯化钙溶液 (2)联苯胺硫酸溶液:取 20mg 联苯胺溶解于 20ml 稀硫酸(1:3)中,再用硫酸加 至 100ml 3. 仪器:锥形瓶、量筒、酒精灯 4. 操作方法 (1)取 20ml 乳样于 100ml 锥形瓶中,加入 0.5ml20%氯化钙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至 凝固,冷却,过滤; (2)在白瓷皿内加入 2ml 联苯硫酸溶液,再取过滤液沿瓷皿边缘滴入不敷出 2-3 滴, 观察反应。 5. 结果判定:若在液体接触处呈蓝色,说明也中有硝酸盐存在,可判为掺水乳。 (二)硝酸银法 1. 原理:正常乳中氯化物含量很低,一般不超过 0。14%,但各种天然水中都含有很多 的氯化物,故掺水乳中氯化物含量随掺水量增多而增高,利用硝酸银与氯化物反应可检测之, 其反应式如下: AgNO3 + Cl- → AgCl↓ + NO3 - 检验时,先在被检乳中加 2 滴 10%重铬酸钾溶液,硝酸银与乳中氯化物反应完后,剩 余的硝酸银便与重铬酸钾反应生成黄色的重铬酸银: 2AgNO3 + K2Cr2O7 → Ag2Cr2O7 + 2KNO3 由于氯化物的含量不同,则反应后的颜色也有差异,据此鉴别乳中是否掺水。 2. 试剂:(1)10%重铬酸钾溶液(2)0.5%硝酸银溶液 3. 仪器:吸管、试管 4. 操作方法:取 2ml 乳样放入试管中,加入 2 滴 10%重铬酸钾溶液,摇匀,再加入
4ml0.5%硝酸银溶液,摇匀,观察颜色,同时用正常乳作对照。 5. 结果判定:正常乳呈柠檬黄色;掺水乳呈不同程度的砖红色,此法反应比较灵敏, 在乳中掺水 5%即可检出。 (三)计算法 1. 原理:利用测得乳样的比重和含脂率,计算出总固体和非脂固体,再采牛舍乳样测 得其比重和含脂率,计算出总固体和非脂固体,两者相比较,即可确定市售乳掺水情况。 2. 计算 E-E1 掺水量(%)= ×100% E 式中:E——牛舍乳样或标准规定的非脂固体含量 E1——被测乳样中的非脂固体含量 (四)乳清比重的测定 1. 原理:牛乳中的乳糖和矿物质的含量比较稳定,变化较小,一般牛乳的乳清比重为 1.027-0.030,若降至 1.027 以下,便可估计为掺水。 2. 试剂:20%醋酸 3. 仪器:与本实验中测定全乳的比重相同 4. 操作方法: (1)样品处理:取 200ml 乳样于烧杯中,加入 4ml20%的醋酸,在 40℃下放置使乳中 酪蛋白凝固,用 2 层纱布和一层滤纸抽滤,其乳清待测。 (2)测定:与本实验中全乳比重测定方法相同。 5. 结果判定:乳清比重低于 1.027 者为掺水乳。 (五)冰点测定法 见实验二生鲜牛乳的卫生检验。 二、掺淀粉(米汁)、豆浆乳的检验 掺水后牛奶变稀薄,为了增加乳的稠度,作伪者常向乳中加入淀粉、米汁或豆浆等胶体 物质,从而达到掩盖掺水的目的。 (一)掺淀粉和米汁乳的检测方法 1. 原理:一般淀粉中都存在着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 2 种结构,其中直链淀粉可与碘生
4ml0.5%硝酸银溶液,摇匀,观察颜色,同时用正常乳作对照。 5. 结果判定:正常乳呈柠檬黄色;掺水乳呈不同程度的砖红色,此法反应比较灵敏, 在乳中掺水 5%即可检出。 (三)计算法 1. 原理:利用测得乳样的比重和含脂率,计算出总固体和非脂固体,再采牛舍乳样测 得其比重和含脂率,计算出总固体和非脂固体,两者相比较,即可确定市售乳掺水情况。 2. 计算 E-E1 掺水量(%)= ×100% E 式中:E——牛舍乳样或标准规定的非脂固体含量 E1——被测乳样中的非脂固体含量 (四)乳清比重的测定 1. 原理:牛乳中的乳糖和矿物质的含量比较稳定,变化较小,一般牛乳的乳清比重为 1.027-0.030,若降至 1.027 以下,便可估计为掺水。 2. 试剂:20%醋酸 3. 仪器:与本实验中测定全乳的比重相同 4. 操作方法: (1)样品处理:取 200ml 乳样于烧杯中,加入 4ml20%的醋酸,在 40℃下放置使乳中 酪蛋白凝固,用 2 层纱布和一层滤纸抽滤,其乳清待测。 (2)测定:与本实验中全乳比重测定方法相同。 5. 结果判定:乳清比重低于 1.027 者为掺水乳。 (五)冰点测定法 见实验二生鲜牛乳的卫生检验。 二、掺淀粉(米汁)、豆浆乳的检验 掺水后牛奶变稀薄,为了增加乳的稠度,作伪者常向乳中加入淀粉、米汁或豆浆等胶体 物质,从而达到掩盖掺水的目的。 (一)掺淀粉和米汁乳的检测方法 1. 原理:一般淀粉中都存在着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 2 种结构,其中直链淀粉可与碘生
成稳定的络合物,呈现深蓝色,藉此对乳中加入的淀粉或米汁进行检测。 2. 试剂 (1)碘溶液:将 2g 碘和 4g 碘化钾溶解并定容至 100ml 即可 (2)20%醋酸 3. 仪器 (1)试管 (2)1ml、5ml 吸管 4. 操作方法 (1)甲法:适用于加入淀粉或米汁较多的情况。取 5ml 乳样入试管中,稍煮沸,待冷 却后,加入 3-5 滴碘溶液,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 (2)乙法:适用于加入淀粉、米汁较少的情况。取 5ml 乳样注入试管中,再加入 0.5ml20% 醋酸,充分混合后过滤于另一试管中,适当加热煮沸,以后操作同甲法。 5. 结果判定:如果牛奶中掺有淀粉、米汁,则出现蓝色或蓝青色;如掺入糊精类,则 为紫红色。 (二)掺豆浆乳的检测方法 1. 原理:豆浆中含有皂角素,可溶于热水或酒精中,然后可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生成黄色化合物,据此进行检测。 2. 试剂 ①醇醚混合液:乙醇和乙醚等量混合 ②25%氢氧化钠(钾)溶液 3. 仪器 ①200×20mm 试管 ②2ml、5ml 试管 4. 操作方法:取 2ml 乳样于试管中,加入 3ml 醇醚混合液,充分混匀,加入 5ml25%氢 氧化钾(钠)液,混匀,在 5-10min 内观察颜色变化。同时用纯牛乳做对照实验。 5. 结果判定:如掺入 10%以上豆浆,则试管中液体呈微黄色;纯牛乳呈乳白色。 三、牛乳中掺碱的检测 为了掩盖牛乳的酸败、降低牛乳的酸度,作伪者向生鲜牛乳中加入少量的碱,但加碱 后的牛奶滋味不味,也宜于腐败菌生长,同时还将乳中某些维生素破坏,因此,对生鲜牛乳 中掺碱的检测具有一定的卫生学意义。 (一)玫瑰红酸定性法
成稳定的络合物,呈现深蓝色,藉此对乳中加入的淀粉或米汁进行检测。 2. 试剂 (1)碘溶液:将 2g 碘和 4g 碘化钾溶解并定容至 100ml 即可 (2)20%醋酸 3. 仪器 (1)试管 (2)1ml、5ml 吸管 4. 操作方法 (1)甲法:适用于加入淀粉或米汁较多的情况。取 5ml 乳样入试管中,稍煮沸,待冷 却后,加入 3-5 滴碘溶液,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 (2)乙法:适用于加入淀粉、米汁较少的情况。取 5ml 乳样注入试管中,再加入 0.5ml20% 醋酸,充分混合后过滤于另一试管中,适当加热煮沸,以后操作同甲法。 5. 结果判定:如果牛奶中掺有淀粉、米汁,则出现蓝色或蓝青色;如掺入糊精类,则 为紫红色。 (二)掺豆浆乳的检测方法 1. 原理:豆浆中含有皂角素,可溶于热水或酒精中,然后可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生成黄色化合物,据此进行检测。 2. 试剂 ①醇醚混合液:乙醇和乙醚等量混合 ②25%氢氧化钠(钾)溶液 3. 仪器 ①200×20mm 试管 ②2ml、5ml 试管 4. 操作方法:取 2ml 乳样于试管中,加入 3ml 醇醚混合液,充分混匀,加入 5ml25%氢 氧化钾(钠)液,混匀,在 5-10min 内观察颜色变化。同时用纯牛乳做对照实验。 5. 结果判定:如掺入 10%以上豆浆,则试管中液体呈微黄色;纯牛乳呈乳白色。 三、牛乳中掺碱的检测 为了掩盖牛乳的酸败、降低牛乳的酸度,作伪者向生鲜牛乳中加入少量的碱,但加碱 后的牛奶滋味不味,也宜于腐败菌生长,同时还将乳中某些维生素破坏,因此,对生鲜牛乳 中掺碱的检测具有一定的卫生学意义。 (一)玫瑰红酸定性法
1. 原理:鲜牛乳中加碱后,氢离子浓度发生变化,可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由颜色的不 同,判断加碱量的多少。 2. 试剂:0.05%玫瑰红酸乙醇溶液 3. 操作方法:取 5ml 乳样于试管中,加入 5 滴玫瑰红乙醇溶液,用手指堵住管口,摇 匀,观察结果,同时用已知未掺碱乳做空白对照试验。 4. 结果判定:掺入碱时呈玫瑰红色,且掺入越多,玫瑰色越深;未掺碱者呈黄色。 (二)牛乳灰分碱度测定法 1. 原理:牛乳中加入的碳酸钠和有机酸钠盐经高温灼烧后,均能转化为氧化钠,溶于 水后形成氢氧化钠,其含量可用标准酸滴定求出。 2. 试剂:0.1N 盐酸标准溶液、1%酚酞指示液 3. 仪器 (1)高温电炉(1000℃) (2)电热恒温水浴锅 (3)瓷坩锅 (4)锥形瓶、玻璃漏 斗 4. 操作方法 (1)取 20ml 乳样于瓷坩名优中,置水浴上蒸干,然后在电炉上灼烧成灰。 (2)灰分用 50ml 热水分数次浸渍,并用玻璃棒捣碎灰块,过滤,滤纸及灰分残块用 热水冲洗。 (3)滤液中加入 3-5 滴酚酞指示剂,用 0.1N 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粉红色,在 30s 内不 褪色为止。 5.计算 V×0.0106 X= ×(100-0.025) 25×1.030 式中:X——被检测牛乳中碳酸钠含量,% V——滴定所消耗 0.1N 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0.0106——1ml0.1N 盐酸标准溶液相当于碳酸氢钠的质量,g 1.030——正常牛乳的平均比重 0.025——正常牛乳中碳酸氢钠含量,% 四、牛乳中掺中性盐及弱碱性盐的检测 牛乳中掺入中性盐或弱碱性盐,是为了增加乳的比重或中和牛乳的酸度,以掩盖乳中
1. 原理:鲜牛乳中加碱后,氢离子浓度发生变化,可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由颜色的不 同,判断加碱量的多少。 2. 试剂:0.05%玫瑰红酸乙醇溶液 3. 操作方法:取 5ml 乳样于试管中,加入 5 滴玫瑰红乙醇溶液,用手指堵住管口,摇 匀,观察结果,同时用已知未掺碱乳做空白对照试验。 4. 结果判定:掺入碱时呈玫瑰红色,且掺入越多,玫瑰色越深;未掺碱者呈黄色。 (二)牛乳灰分碱度测定法 1. 原理:牛乳中加入的碳酸钠和有机酸钠盐经高温灼烧后,均能转化为氧化钠,溶于 水后形成氢氧化钠,其含量可用标准酸滴定求出。 2. 试剂:0.1N 盐酸标准溶液、1%酚酞指示液 3. 仪器 (1)高温电炉(1000℃) (2)电热恒温水浴锅 (3)瓷坩锅 (4)锥形瓶、玻璃漏 斗 4. 操作方法 (1)取 20ml 乳样于瓷坩名优中,置水浴上蒸干,然后在电炉上灼烧成灰。 (2)灰分用 50ml 热水分数次浸渍,并用玻璃棒捣碎灰块,过滤,滤纸及灰分残块用 热水冲洗。 (3)滤液中加入 3-5 滴酚酞指示剂,用 0.1N 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粉红色,在 30s 内不 褪色为止。 5.计算 V×0.0106 X= ×(100-0.025) 25×1.030 式中:X——被检测牛乳中碳酸钠含量,% V——滴定所消耗 0.1N 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0.0106——1ml0.1N 盐酸标准溶液相当于碳酸氢钠的质量,g 1.030——正常牛乳的平均比重 0.025——正常牛乳中碳酸氢钠含量,% 四、牛乳中掺中性盐及弱碱性盐的检测 牛乳中掺入中性盐或弱碱性盐,是为了增加乳的比重或中和牛乳的酸度,以掩盖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