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电解质溶液0a §4—1·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4-2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4-3盐的水解 §4-4酸碱理论的发展 s45难溶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
第四章 电解质溶液 (8学时) §4—1·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4-2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4-3 盐的水解 §4—4酸碱理论的发展 §4—5难溶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非电解质溶液:依数性:四大性质只与溶质的粒子 数有关,而与溶质本质无关。 易溶强电解质溶液:1、强电 强电解质 解质溶液理论 电解质溶液 难溶强电解质:5、难溶强电 溶液 解质溶液-沉淀溶液平衡。 弱电解质2、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溶液 3、盐的水解 4、酸碱理论的发展
非电解质溶液:依数性:四大性质只与溶质的粒子 数有关,而与溶质本质无关。 电解质 溶 液 强电解质 溶液 弱电解质 溶液 易溶强电解质溶液:1、强电 解质溶液理论 难溶强电解质:5、难溶强电 解质溶液---沉淀溶液平衡。 2、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3、盐的水解 4、酸碱理论的发展
§4—1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1存在的实际问题:(在强电解质溶液中) 前面已学习了非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理论, 对于强电解质溶液来说,运用该理论时,与实际 结果出现了偏差。 例如:运用依数性解决Kc|~H2O 已知:H2O:K=186(273K) KC水溶液:m=020mokg-1 求:该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
§4—1·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1 存在的实际问题:(在强电解质溶液中) 前面已学习了非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理论, 对于强电解质溶液来说,运用该理论时,与实际 结果出现了偏差。 例如:运用依数性解决KCl~H2O。 ❖ 已知:H2O:Kf=1.86 (273K) KCl水溶液:m=0.20mol·㎏-1 . 求:该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
理论计算: 1、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依数性计算: NT=Km=1.86×0.20=0.372K 2、根据强电解质完全电离: 粒子质量浓度m=2m=040 mol kg-1 AT2=Km=1.86×0.40=0.744K 而实际测得:0673K (介于0372~0.744之间。) 以上事实如何解释呢?有人提出了新的理 论,即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 理论计算: 1、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依数性计算: ∆Tf=Kf .m=1.86×0.20=0.372K 2、 根据强电解质完全电离: 粒子质量浓度m,=2m=0.40mol·㎏-1 ∆Tf ’=Kf ·m’=1.86×0.40=0.744K ❖ 而实际测得:0.673K (介于0.372~0.744 之间。) 以上事实如何解释呢?有人提出了新的理 论,即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2离子氛和离子强度、活度和活度系数: 1923年, Debye和 Huckel提出了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但因离子间的相 互作用,离子的行动并不完全自由。因此溶液真正表 现出的离子浓度总是低于完全电离时的浓度,于是出 现了上述与实验结果相矛盾的问题。就此提出了三个 问题: 离子的行动为什么不完全自由 离子氛形成 的结果 离子的相互作用大小如何衡量 离子强度 电解质溶液中实际发挥作用的浓度怎样计算: 有效浓度(活度)和活度系数
2 离子氛和离子强度、活度和活度系数: 1923年,Debye和Huckel提出了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但因离子间的相 互作用,离子的行动并不完全自由。因此溶液真正表 现出的离子浓度总是低于完全电离时的浓度,于是出 现了上述与实验结果相矛盾的问题。就此提出了三个 问题: 离子的行动为什么不完全自由 ——— 离子氛形成 的结果. 离子的相互作用大小如何衡量——— 离子强度 电解质溶液中实际发挥作用的浓度怎样计算: ———有效浓度(活度)和活度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