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6—1离子键理论 26-3金属键理论(简介) §6-2共价键理论 §6-4分子间作用力
§6—1 离子键理论 §6—2 共价键理论 §6—3 金属键理论(简介) §6—4 分子间作用力 第六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掌握了原子的结构。那么 原子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形成分子,形成分子 以后分子的空间构型与分子的性质有何关系? 这就是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只有了解 了分子的结构才能了解分子的性质。 本章研究问题的思路: ①原子一原子之间作用力即化学键。 ②原子一原子之间相对位置即空间构型。 ③分子的空间构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之关系,即结构决定性质
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掌握了原子的结构。那么 原子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形成分子,形成分子 以后分子的空间构型与分子的性质有何关系? 这就是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只有了解 了分子的结构才能了解分子的性质。 本章研究问题的思路: ①原子—原子之间作用力即化学键。 ②原子—原子之间相对位置即空间构型。 ③分子的空间构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之关系,即结构决定性质
§6—1离子键理论 1.离子键的定义与形成 定义:原子间发生电子得失,形成正、负离子,并 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Nac的形成: nNa -he nNat nAcl ncl t ne n ch 形成过程:a电负性小的活泼金属原子与电负性大的活 泼非金属原子相遇,由于电负性差较大,所以发生电子 得失,形成具有稳定结构的正负离子 b正负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稳定的化学键
§6—1 离子键理论 1. 离子键的定义与形成 定义:原子间发生电子得失,形成正、负离子,并 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NaCl的形成: nNa_______n Na+ - ne nCl_______n Cl + ne - nNaCl 形成过程:a 电负性小的活泼金属原子与电负性大的活 泼非金属原子相遇,由于电负性差较大,所以发生电子 得失,形成具有稳定结构的正负离子。 b 正负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稳定的化学键
从能量的角度看离子键的形成 Na+与C之间强烈的静电作用力,这种作用 力,既包含正、负离子间的引力,同时也有外层 电子之间和原子核之间的排斥力。当引力和斥力 达平衡时,正、负离子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体 系能量最低,正负离子之间形成了化学键(离子 键)。以Nac形成的势能曲线为例说明Nac的 形成。 异号电荷静电吸引 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的排斥
从能量的角度看离子键的形成 Na+与Cl-之间强烈的静电作用力,这种作用 力,既包含正、负离子间的引力,同时也有外层 电子之间和原子核之间的排斥力。当引力和斥力 达平衡时,正、负离子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体 系能量最低,正负离子之间形成了化学键(离子 键)。以NaCl形成的势能曲线为例说明NaCl的 形成。 M+ L- 异号电荷静电吸引 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的排斥
正负离子在接近平衡位置R=R时, 引力和斥力平衡形成离子键。 80 Nat cl- 250 -500 2R4 8 1012 R R102 pm Nac|势能曲线
V/KJ.mol -1 80 0 -500 R/102pm 2 4 6 8 10 12 -250 NaCl势能曲线 R0 Na+ + Cl- ∴正负离子在接近平衡位置R=R0时, 引力和斥力平衡形成离子键。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