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鸡白痢 雏鸡败血症、肺炎、肠炎、肝变性、土黄色、出血、肾肿大、卵黄吸收不全,泄殖腔积 有白色糊状粪便。 成鸡白痢以卵黄性腹膜炎、腹水、卵子变性、坏死、变形、变色为主、或肝破裂、心包 炎。 3、副伤寒和伤寒 前者与雏鸡白痢相似。后者在雏鸡与白痢相似 ,在成鸡主要是青铜色肝肿大。 诊断 (15 分钟) (一)现场诊断 1、流行病学:年龄、季节、条件、发病率、死亡率、病史等。 2、临床症状 3、病理剖检 (二)实验室诊断 1、细菌分离鉴定 2、血清学 主要是鸡白痢,用凝集试验。 (三)鉴别诊断 鸡白痢——法氏囊病、球虫病 猪副伤寒——猪瘟、猪痢疾、链球菌病 防制 (20 分钟) 1、治疗 猪副伤寒:氯霉素口服,20 ㎎/㎏体重,每天 4 次,连用于 5~7 天,首次 剂量加倍。肌注剂量减半。庆大、磺胺、痢特灵、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新霉素等亦可用, 最好做药敏试验。注意对症治疗。 鸡白痢:痢特灵、土霉素、氯霉素均可。 2、预防 1)猪副伤寒疫苗或二联苗,断奶时接种,效果不理想。 2)鸡、猪均可用药物预防(拌料)。 逐渐以疫苗取代药物 3)一般卫生、防疫措施。 4)鸡白痢特殊措施 检疫淘汰阳性种鸡,每年 2~3 次,阳性率常在 20%~40%, 检过后可达 10%,当 3%时为合格,坚持净化种鸡群。 5)微生态制剂 为沙门氏菌制剂,已上市 2 年。P59 叙述 CE 时交代不清。 公共卫生 (3 分钟) 防止人的食物中毒(胃肠炎)。英国 70%食物中毒属沙门氏菌。 本节重点 (5 分钟) 1、 行特点。 2、 型症状和病变。 3、 别诊断。 4、 白痢净化措施。 思考题:
2、鸡白痢 雏鸡败血症、肺炎、肠炎、肝变性、土黄色、出血、肾肿大、卵黄吸收不全,泄殖腔积 有白色糊状粪便。 成鸡白痢以卵黄性腹膜炎、腹水、卵子变性、坏死、变形、变色为主、或肝破裂、心包 炎。 3、副伤寒和伤寒 前者与雏鸡白痢相似。后者在雏鸡与白痢相似 ,在成鸡主要是青铜色肝肿大。 诊断 (15 分钟) (一)现场诊断 1、流行病学:年龄、季节、条件、发病率、死亡率、病史等。 2、临床症状 3、病理剖检 (二)实验室诊断 1、细菌分离鉴定 2、血清学 主要是鸡白痢,用凝集试验。 (三)鉴别诊断 鸡白痢——法氏囊病、球虫病 猪副伤寒——猪瘟、猪痢疾、链球菌病 防制 (20 分钟) 1、治疗 猪副伤寒:氯霉素口服,20 ㎎/㎏体重,每天 4 次,连用于 5~7 天,首次 剂量加倍。肌注剂量减半。庆大、磺胺、痢特灵、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新霉素等亦可用, 最好做药敏试验。注意对症治疗。 鸡白痢:痢特灵、土霉素、氯霉素均可。 2、预防 1)猪副伤寒疫苗或二联苗,断奶时接种,效果不理想。 2)鸡、猪均可用药物预防(拌料)。 逐渐以疫苗取代药物 3)一般卫生、防疫措施。 4)鸡白痢特殊措施 检疫淘汰阳性种鸡,每年 2~3 次,阳性率常在 20%~40%, 检过后可达 10%,当 3%时为合格,坚持净化种鸡群。 5)微生态制剂 为沙门氏菌制剂,已上市 2 年。P59 叙述 CE 时交代不清。 公共卫生 (3 分钟) 防止人的食物中毒(胃肠炎)。英国 70%食物中毒属沙门氏菌。 本节重点 (5 分钟) 1、 行特点。 2、 型症状和病变。 3、 别诊断。 4、 白痢净化措施。 思考题:
1、沙门氏杆菌病病原有何特点? 2、各类动物沙门氏菌病最突出特点是什么? 3、预防沙门氏菌病应注意哪些问题? 五、巴氏杆菌病(Pasteurellosis) (2 学时) 讲义:P56-62、教材:P67-74、吴清民 P:176-182 提问及复习: 1、 猪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有哪些? 2、 鸡白痢有哪两种类型?各有何表现? 3、 如何净化鸡群中的鸡白痢? 彩图:范国雄 鸡的疾病、吴清民 概念 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临床特 征依动物种类的不同而异,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但常为散发。 病原 分类: 主要是多杀性巴氏杆菌,其次有溶血性巴氏杆菌,但较为少见。巴氏杆菌共有三 个属: 巴氏杆菌属:多杀性巴氏杆菌,溶血性巴氏杆菌。 嗜血杆菌属:嗜血杆菌。 放线杆菌属:放线杆菌。 而鸭疫巴氏杆菌分类地位现为里莫氏菌,与巴氏杆菌同样,另立一新属。 1. 形态特征:多杀性巴氏杆菌为小球杆菌,0.3~0.4um,无芽孢,有荚膜,两极着色, 革兰氏阴性。 2. 培养特性:普通琼扩,血液平板(不溶血)肉汤,麦康盖(不生长),菌株在 45℃折 射光下有荧光。 3. 血清型:A、B、C、E、F5 个血清型(荚膜抗原),我国有 A、B、D 三型。 按 O 抗原有 12 个血清型,书写时 O 抗原在前,用阿拉伯数字,K 抗原在后,用大写英 文字母,如 5:A。用琼扩测耐热抗原可分为 16 型,写时耐热抗原(数字)在后,K 抗 原在前(英文大写字母) 牛: 多为 6:B; 猪:多为 5:A 和 6:B; 家禽:多为 5:A 和 8A; 兔: 7: A,但有时也可相互感染。 4. 抵抗力 较弱,消毒药、消毒方法,多种抗菌药物均有效。链、四环、氯、磺胺效果 最好。 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牛、猪(多发)、鸡、兔、鹿、羊等多种动物均易感染,一般只对本种 动物相应血清型的细菌敏感,人对多种血清型的巴氏杆菌敏感,但多为局部感染。成年鸡、 猪、牛和幼龄兔、鸭、羊易感性高
1、沙门氏杆菌病病原有何特点? 2、各类动物沙门氏菌病最突出特点是什么? 3、预防沙门氏菌病应注意哪些问题? 五、巴氏杆菌病(Pasteurellosis) (2 学时) 讲义:P56-62、教材:P67-74、吴清民 P:176-182 提问及复习: 1、 猪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有哪些? 2、 鸡白痢有哪两种类型?各有何表现? 3、 如何净化鸡群中的鸡白痢? 彩图:范国雄 鸡的疾病、吴清民 概念 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临床特 征依动物种类的不同而异,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但常为散发。 病原 分类: 主要是多杀性巴氏杆菌,其次有溶血性巴氏杆菌,但较为少见。巴氏杆菌共有三 个属: 巴氏杆菌属:多杀性巴氏杆菌,溶血性巴氏杆菌。 嗜血杆菌属:嗜血杆菌。 放线杆菌属:放线杆菌。 而鸭疫巴氏杆菌分类地位现为里莫氏菌,与巴氏杆菌同样,另立一新属。 1. 形态特征:多杀性巴氏杆菌为小球杆菌,0.3~0.4um,无芽孢,有荚膜,两极着色, 革兰氏阴性。 2. 培养特性:普通琼扩,血液平板(不溶血)肉汤,麦康盖(不生长),菌株在 45℃折 射光下有荧光。 3. 血清型:A、B、C、E、F5 个血清型(荚膜抗原),我国有 A、B、D 三型。 按 O 抗原有 12 个血清型,书写时 O 抗原在前,用阿拉伯数字,K 抗原在后,用大写英 文字母,如 5:A。用琼扩测耐热抗原可分为 16 型,写时耐热抗原(数字)在后,K 抗 原在前(英文大写字母) 牛: 多为 6:B; 猪:多为 5:A 和 6:B; 家禽:多为 5:A 和 8A; 兔: 7: A,但有时也可相互感染。 4. 抵抗力 较弱,消毒药、消毒方法,多种抗菌药物均有效。链、四环、氯、磺胺效果 最好。 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牛、猪(多发)、鸡、兔、鹿、羊等多种动物均易感染,一般只对本种 动物相应血清型的细菌敏感,人对多种血清型的巴氏杆菌敏感,但多为局部感染。成年鸡、 猪、牛和幼龄兔、鸭、羊易感性高
2、传染源 患病和带菌动物为外源感染的传染源。病原存在于动物上呼吸道,尤其 是扁桃体,带菌率很高,为常在菌,也可见于患病动物血液、肝、脾等组织。因此也可产生 内源性感染。正常动物带菌率:人 60%、牛 45%、羊 52%、猪 63%、鸡和兔 30~70%。 3、传播途径 多途径,水平传播。 4、发病诱因 多种诱因:饲管、卫生、劳役、其他病、营养、气候。 5、流行特点 散发,急性,与季节有关,鸭可呈地方流行性。气候多变的春秋及潮湿 闷热夏季均多见。 症状 动物种类不同,表现不同,病名也各异。 (一)牛出败 潜伏期 3 天左右,病死率 80%,分三型。 1、败血型 水牛多见。常突然发生。有些病例可见体温升高至 41~42℃,神郁,不 食不倒,鼻镜干燥,随后腹痛下痢,粪便呈糊状,带有粘液、血液及坏死组织碎片,腥臭难 闻,血尿。1 天内死亡,鼻孔出血。死前体温下降。 2、浮肿型 牦牛多见。突出症状是头、颈、咽喉部及前胸皮肤水肿,先红肿热痛, 后不热不痛。舌外露、肿大、暗紫,呼吸高度困难,常窒息死亡,病程 1 天左右。 3、肺炎型 主要表现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发热,咳喘,呼吸困难,有鼻漏,便 秘或下痢,带血,病程 3-7 天。 羊:幼龄多见,自学,山羊更严重。 (二)猪肺疫 潜伏期 3 天左右,长者 2 周。中小猪多见;常发生于秋冬或冬春之交,根 据病程可分为三型。多继发或并发于其他病如猪瘟,喘气病等。 1、最急性 俗称“锁喉风”,“肿脖瘟”。临床特点是突然死亡,无症状。死亡稍慢者 可见体温升高至 41~42℃,废食,呼吸困难,张口喘气,喘鸣,口鼻分泌白沫,衰竭卧地 或犬坐姿势。颈部,腹侧红、肿、热、硬,耳根、四肢内侧及腹部皮肤有红色斑块。可视粘 膜发绀。病程 1~2 天,病死率 90﹪以上。 2、急性型 最常见,典型的“肺疫”表现。除了最急型的那些症状外,突出症状是 胸膜肺炎症状:温度升高,痉挛性咳嗽,流鼻涕,呼吸高度困难,胸部触诊有剧痛感。张口 吐舌、犬坐、粘膜发绀,粘脓性眼眵,先便秘后腹泻。皮肤有淤血或出血点。常因心力衰竭 和窒息而死亡,病程 1 周,病死率 70﹪左右。不死者转为慢性。 3、慢性 长期持续性咳嗽、喘、流涕、慢性肠炎,关节肿、痂疹,发育不良,病程 2 周左右,病死率 60~70﹪。 (三)禽霍乱 是鸡、鸭的常见病,鹅较为少见,有季节性和诱发性。 1、鸡霍乱 2 个月以上鸡多见,尤其是肥胖、高产鸡,多为散发,潜伏期 1 天~1 周,常见为急性和最急性。 (1)最急性 多见于流行初期,高产鸡常突然发病,很快倒地拍翅、抽搐而死。有时 刚产完卵或正在采食,突然发病死亡。有时突然从栖息的树上、架上掉下死亡。常看不到症 状。流行初期多见。慢性型意义不大。 (2)、急性型 最常见,症状明显,先沉郁,温度升至 43℃以上,呆立,或伏卧,闭 目打盹,不食。喜饮后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口鼻流粘液、不断吞咽,甩头,鸡冠发紫,有 时肿胀。拉黄、白、绿色稀粪,病程 1 天左右。病死率 90%以上
2、传染源 患病和带菌动物为外源感染的传染源。病原存在于动物上呼吸道,尤其 是扁桃体,带菌率很高,为常在菌,也可见于患病动物血液、肝、脾等组织。因此也可产生 内源性感染。正常动物带菌率:人 60%、牛 45%、羊 52%、猪 63%、鸡和兔 30~70%。 3、传播途径 多途径,水平传播。 4、发病诱因 多种诱因:饲管、卫生、劳役、其他病、营养、气候。 5、流行特点 散发,急性,与季节有关,鸭可呈地方流行性。气候多变的春秋及潮湿 闷热夏季均多见。 症状 动物种类不同,表现不同,病名也各异。 (一)牛出败 潜伏期 3 天左右,病死率 80%,分三型。 1、败血型 水牛多见。常突然发生。有些病例可见体温升高至 41~42℃,神郁,不 食不倒,鼻镜干燥,随后腹痛下痢,粪便呈糊状,带有粘液、血液及坏死组织碎片,腥臭难 闻,血尿。1 天内死亡,鼻孔出血。死前体温下降。 2、浮肿型 牦牛多见。突出症状是头、颈、咽喉部及前胸皮肤水肿,先红肿热痛, 后不热不痛。舌外露、肿大、暗紫,呼吸高度困难,常窒息死亡,病程 1 天左右。 3、肺炎型 主要表现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发热,咳喘,呼吸困难,有鼻漏,便 秘或下痢,带血,病程 3-7 天。 羊:幼龄多见,自学,山羊更严重。 (二)猪肺疫 潜伏期 3 天左右,长者 2 周。中小猪多见;常发生于秋冬或冬春之交,根 据病程可分为三型。多继发或并发于其他病如猪瘟,喘气病等。 1、最急性 俗称“锁喉风”,“肿脖瘟”。临床特点是突然死亡,无症状。死亡稍慢者 可见体温升高至 41~42℃,废食,呼吸困难,张口喘气,喘鸣,口鼻分泌白沫,衰竭卧地 或犬坐姿势。颈部,腹侧红、肿、热、硬,耳根、四肢内侧及腹部皮肤有红色斑块。可视粘 膜发绀。病程 1~2 天,病死率 90﹪以上。 2、急性型 最常见,典型的“肺疫”表现。除了最急型的那些症状外,突出症状是 胸膜肺炎症状:温度升高,痉挛性咳嗽,流鼻涕,呼吸高度困难,胸部触诊有剧痛感。张口 吐舌、犬坐、粘膜发绀,粘脓性眼眵,先便秘后腹泻。皮肤有淤血或出血点。常因心力衰竭 和窒息而死亡,病程 1 周,病死率 70﹪左右。不死者转为慢性。 3、慢性 长期持续性咳嗽、喘、流涕、慢性肠炎,关节肿、痂疹,发育不良,病程 2 周左右,病死率 60~70﹪。 (三)禽霍乱 是鸡、鸭的常见病,鹅较为少见,有季节性和诱发性。 1、鸡霍乱 2 个月以上鸡多见,尤其是肥胖、高产鸡,多为散发,潜伏期 1 天~1 周,常见为急性和最急性。 (1)最急性 多见于流行初期,高产鸡常突然发病,很快倒地拍翅、抽搐而死。有时 刚产完卵或正在采食,突然发病死亡。有时突然从栖息的树上、架上掉下死亡。常看不到症 状。流行初期多见。慢性型意义不大。 (2)、急性型 最常见,症状明显,先沉郁,温度升至 43℃以上,呆立,或伏卧,闭 目打盹,不食。喜饮后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口鼻流粘液、不断吞咽,甩头,鸡冠发紫,有 时肿胀。拉黄、白、绿色稀粪,病程 1 天左右。病死率 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