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 选修 文 语言文字应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 北京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所 由金 ⊙ 原馬馬马 k曾黝系為为 J歌受 人点表“社
致 同学们 ZHI TONGXUEMEN 亲爱的同学们: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你们已经顺利完成了高中语文必修阶段的学习任 务,相信你们一定有不少收获。现在,你们将进入高中语文学习的另一个阶 段——选修课程的学习。与必修课程相比,选修课程将为你们提供更大的选 择空间。对于雄心满怀的你们来说,这些选修课程无疑是雨露与甘泉,是知 己与希望,是理想与桥梁,你们可以在其中一展身手,发展特长。 一我们提供给你们的选修课程是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侧重文学作品的阅 读欣赏,注意语言知识的积累运用,同时重视高尚人格和人文精神的养成。 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深入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外国诗歌散文、中国小 说、外国小说、中外戏剧名著,涵泳这些古今中外名家名篇,将极大地拓展 你们的语文视野,使你们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都能得到提 高。而阅读中外传记作品,将拉近你们与仁人志士的距离,启迪你们的智 慧;先秦诸子的犀利论辩、深沉哲思,将引领你们走近先贤圣人,领略这些 思想家的不朽风采;语言文字应用,将把你们带到一个奇妙的汉语世界,让
你们进一步体会汉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既包括精神的充实,情 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也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养成。在这里,教科书只 是给你们提供了一种资源,一个平台,你们可以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可 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拓展视野,在更广阔 的范围内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享受语文。这样,你们的语文水平就会在 潜移默化中提高。 祝你们愉快地踏上新的语文学习之旅!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北京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所 2005年6月
编者的话 《语言文字应用》是高中阶段的一门语文选修课。这门课程有以下几个主要特色: 是在学习内容上注意了“前后呼应”。课程的内容并不是“另起炉灶”,而充分注意与初中 和高中语文课程中相关知识衔接,这是这门课的切入点;也不是“炒冷饭”,特别注意进 步提高中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这是这门课的落脚点。二是在教学形式上突出了“动 脑动手”。课程尝试把过去“告诉式”的讲课转变为“参与式”的活动:每篇“课文”都 是联系日常生活中语言文字现象的“实例”,是需要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动脑动手参与才 能完成的“任务”。三是在专题选择上考虑了“自由取舍”。教材共有6课23节,内容包 括“认识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语言艺术”等专题。有条件的学校和老师不妨 多讲点,有能力的学生不妨多学点(包括自学),其他学校和学生则可以突出重点、抓住 难点,甚至“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四是在课程安排上体现了“抓大放小”。每一课除 引子”外,都安排了三个板块:“课堂活动”、“工具箱(知识链接)”和“小试身手(思 考练习)”,其中的重点是针对一个具体的语言文字现象所开展的课堂活动。这不但能收到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效果,而且能给同学们学习方法上的启发,留出深入思考探 究的空间。五是在学习目标上注重了“有效有用”。从一方面看,教材内容都是最重要的 语言文字知识,是合格的高中生必须具备的语言文字能力,更不用说也考虑到了高中生升 学考试的实际需要。从另一方面看,希望通过这门课的教学也能使同学们创造性地运用所 学的科学方法,灵活地解决语言文字应用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从而为真正具备较高水平 的文化素质和文明修养打下基础。 对于如何使用这本书和学好这门课,我们有几点建议:一是要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 基础知识。作为高中二年级以后开设的选修课,当然深度和广度都要超出以前(包括初 中和高中必修课)学过的一些内容。但是这些新的东西都不脱离以前学过的语言文字知 识,而且对中学语言文字知识起了梳理和整合的作用。所以建议同学们在上这门课之前 最好能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比如拼音中的声母韵母,容易读错的音和容易写 错的字,常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主语、宾语和名词、动词等语法概念,比喻、借代等 修辞手法等。这些基本知识在课堂活动中会用得上,对于接受新的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基础。二是要培养学习语言文字知识的兴趣。很多同学一听到“字词句”就头疼,觉得 没意思。这跟过去语言文字教学内容枯燥、方法死板有关系,也跟同学们没有真正走进
语言文字的神奇世界有关系。其实语言文字现象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语言文字 中有无穷的奥妙。比如古人和今人为什么说不同的话,方言是怎么形成的,声音为什么 可以拼出来,汉字为什么不改用拼音字母,一个词为什么会有好多意思,语法是谁规定 的等。如果你想知道别人的答案,如果你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那你就一定会有浓厚的兴 趣参加到这门课的学习中来了。三是要下点探究语言文字现象的功夫。有的同学对“学 语文”有误解,好像只能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没有什么可以“研究”的。 其实这正是在学习中浅尝辄止和不求甚解的表现。如果真正钻进去,真正动脑子,真正 下功夫,你就会发现,语言文字中还有许许多多未知的现象。比如汉语和外语是不是完 全不同,句子是否合格由什么决定,人靠什么理解一句话的意思,怎么才能让计算机听 懂人说的话等。这些东西就不光需要去听、去记,更需要去调查、去试验、去探究。 本书的主编是北京大学的教师,参加编写工作的也都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博士和硕士 研究生。除了前面列出的几位主要编写者外,殷何辉、陈园媛、唐艳艳、艾彦、梁雨、唐 琪佳、王嫒、洪琰、李洪彦、张峤影等也曾为编写教材做过不少工作。虽然教材编写者都 是研究汉语言文字学的学者和研究生,但毕竟大多数人都没有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经验; 此外由于编写时间比较紧,教材初稿也只是在小范围内征求了一些专家和中学老师的意 见。为此我们衷心希望使用这本教材的中学老师和同学们,把你们在学习中的体会和经 验,把你们更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把你们对这本教材的意见和建议,写信告诉我们。我 们将根据你们的意见对教材作进一步修订。我们的通信地址是:北京100871,北京大学 中文系。另外我们将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和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的网页上开辟专门 的“高中语文选修课讨论”的专栏(网址是http://chinese.pkueducn,http://ccl. pku.cdu.cn),欢迎各地有条件的老师和同学上网跟我们联系,并随时发表你们的学习心 得和各种意见。 我们真诚地希望:在你看到这本书第一眼的时候就能喜欢它:在你学完这本书最后 课的时候,会更喜欢它。我们同样真诚地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你学习生活中最贴心的一位 朋友,成为你攀登知识高峰时最坚实的一级阶梯。 本书主编:陆俭明沈阳 2005年6月,于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