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 2006年初审通过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选修 文章写作与修改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 北京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所 =1(生k生35A3 3356v3如33 令方加1甲如 .ic 4.13=1a541 人A“社
致w 同学们 ZHI TONGXUEMEN 亲爱的同学们: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你们已经顺利完成了高中语文必修阶段的学习任 务,一定有不少收获。现在,将要进入高中语文学习的另一个阶段——选 修课的学习。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它们有的侧重 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探索研究,提供了更大的选 择空间。对于雄心满怀的同学们来说,这些选修课程力求能促进你们各自 特长和个性的形成,适应你们兴趣和潜能的发展,进而满足你们未来学习 和就业的需要。 》我们提供给大家的选修课程是丰富多样的。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深 入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现代诗歌散文、外国诗歌散文、中国小说、外 国小说、中外戏剧名作、影视名作,涵泳这些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将极 一大地拓展你们的语文视野,使你们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 都得到提高;阅读中外传记作品,将拉近你们与仁人志士的距离,启迪智 慧;学习先秦诸子的犀利论辩、中国文化经典的深沉哲思,将引领你们走 近先贤圣人,领略这些思想家的风采;语言文宇应用、演讲与辩论、文章 写作与修改,将把你们带到一个奇妙的汉语世界,让你们进一步体会汉语 言文字的无穷魅力;新闻阅读与实践、中国民俗文化,将使你们对语文与 社会生活、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有更深入的理解…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既包括精神的充实,情 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也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养成。选修课程同样指向 这一目标。和必修课程比起来,选修课的学习应当更加开放思想,发展个 性,更加需要主动地学习。这套教科书只是提供了一些资源,一个平台, 大家完全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可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 源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享受语文。这样, 你们的语文水平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并为你们的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 发展奠定基础。 祝你愉快地踏上新的语文学习之旅!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北京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所 2006年6月
前言 这是一本写作课选修教材。因此,这里不打算重复同学们在必修课上已经学过的内 容,而是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和你们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写作的过程究竟是怎样的?希望你们能够在探讨的过程中解剖自己,获得一些 启发。在这里,要特别提醒你们:写作时心中要有读者。这是目前中学生写作中较为薄弱 的一环。读者意识不但是你们写作时的重要取舍标准,而且能够帮助你们丰富写作内容。 第二,写作应该掌握哪些操作要领?这个问题,从理论上说,相当复杂,但我们这里 着眼的是操作的经验,是从我们的写作实践出发,借鉴优秀的写作范例,总结出一些规律 性的知识和方法,希望它们能够适合你们,对你们的写作有所帮助。有些新的写作理念我 们不得不作出必要的解释,希望这些解释不至于太抽象,没有妨碍你们的理解。如果你们 觉得在理解方面存在着一些困难,欢迎提出意见。 第三,高中生学习写作的方式能不能有所改变?我们提倡以自主学习为主,在此基础 上提出问题,展开讨论,相信你们的收获将会更大。有条件的学校,是不是还可以建立论 坛?在论坛上,把问题提出来,把习作贴上去,相互观摩,互相点评,有了这样的互动过 程,课堂上的讨论会更加活跃,你们的写作活动也会更有兴味和动力。 最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情况不同,问题各异,希望使用这本书的同学们能够针对 自己的情况有所选择,有所取舍,不要面面俱到。实践证明,加强针对性,突出重点,是 提高学习效率和写作水平的必要条件。 编者 2006年7月
目录 第一章写作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第一节一写出自己的个性……………………………………………1 第二节联想与想象………………………………………………7 第三节学会沟通……13 第二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20 第一节从素材到写作内容…… 20 第二节材料的有机转化………………………………………………………27 第三节~材料的压缩与扩展………35 第三章认识的深化与成篇 42 第一节捕捉“动情点”……………………………………………42 第二节理性思维的深化…………48 第三节培养创新意识 第四章文章的修改与完善………62 第一节整体的调整………………………………………………………62 第二节局部的完善…………67 第三节语言的锤炼………………………………………………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