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然氨基酸的概念和分类,侧链性质: 2.蛋白质的结构层次和维持其结构的作用力,明确区分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3.明确蛋白质一级结构和环境因素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4.明确区分蛋白质的变性、变构、沉淀: 四、思考题 1.影响蛋白质功能的主要因素有那些? 2. 组成蛋白质氨基酸侧链的性质如何区分? 3.如何区分蛋白质的变性、变构和沉淀? 第三章 维生素和辅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熟悉营养素和维生素的概念和区别: 2.掌握主要维生素的作用和机制:转变成酶辅助因子: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掌握维生素的概念和生理作用,熟悉营养素和维生素的区别: 2.掌握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代谢转变生成的活性形式和发挥生理作用的简明机 理; 3.掌握水溶B族性维生素包括VitB1,VitB2,VitB6,VitB5(泛酸),VitH (生物素),Vit pp,VitB12,VitB9(叶酸)疏辛酸等:它们对应辅酶及酶、 这些维生素的作用机理,在物质代谢中作用:熟悉维生素C的主要生理作用: 熟悉各种水溶性维生素的主要缺乏症; (结合生活实际讲授维生素的作用,例如缺乏维生素C对应的坏血病:提供相 关维生素缺乏对应营养疾病图片)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明确维生素和酶辅助因子的代谢关系: 2.结合酶学部分的内容区分辅酶和辅基: 四思考题 1.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可以转变成那些酶辅助因子? 2.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主要作用和机理? 第四章酶 教学目的要求 1.熟悉酶和核酶: 2.掌握酶的催化特点、动力学特点和影响因素: 3.掌握酶的分子组成、酶的活性中心、必需基团、辅助因子、同工酶和酶原等相 关概念; 4.掌握酶抑制剂的概念和分类;不同抑制剂引起的酶动力学常数的改变: 5.了解酶的分类和系统命名,酶学在医学上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 1.掌握酶的概念,了解核酶(一般讲授): 2.掌握酶的催化特性,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酶专一性及其分类、酶活性对环境 因素的敏感性,酶储存的不稳定性,体内酶活性的区域化分布等(重点讲授, 给出所需要的图表等资料): 3.掌握酶的分子组成,酶的活性中心,酶的辅助因子,辅酶和辅基的区分(重点
5 1.天然氨基酸的概念和分类,侧链性质; 2.蛋白质的结构层次和维持其结构的作用力,明确区分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3.明确蛋白质一级结构和环境因素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4.明确区分蛋白质的变性、变构、沉淀; 四、思考题 1.影响蛋白质功能的主要因素有那些? 2.组成蛋白质氨基酸侧链的性质如何区分? 3.如何区分蛋白质的变性、变构和沉淀? 第三章 维生素和辅酶 一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熟悉营养素和维生素的概念和区别; 2.掌握主要维生素的作用和机制:转变成酶辅助因子; 二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掌握维生素的概念和生理作用,熟悉营养素和维生素的区别; 2.掌握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代谢转变生成的活性形式和发挥生理作用的简明机 理; 3.掌握水溶 B 族性维生素包括 Vit B1, Vit B2, Vit B6, Vit B5(泛酸), Vit H (生物素), Vit pp, Vit B12, Vit B9(叶酸) 硫辛酸等;它们对应辅酶及酶、 这些维生素的作用机理,在物质代谢中作用;熟悉维生素 C 的主要生理作用; 熟悉各种水溶性维生素的主要缺乏症; (结合生活实际讲授维生素的作用,例如缺乏维生素 C 对应的坏血病;提供相 关维生素缺乏对应营养疾病图片)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明确维生素和酶辅助因子的代谢关系; 2.结合酶学部分的内容区分辅酶和辅基; 四 思考题 1.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可以转变成那些酶辅助因子? 2.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E 的主要作用和机理? 第四章 酶 一 教学目的要求 1.熟悉酶和核酶; 2.掌握酶的催化特点、动力学特点和影响因素; 3.掌握酶的分子组成、酶的活性中心、必需基团、辅助因子、同工酶和酶原等相 关概念; 4.掌握酶抑制剂的概念和分类;不同抑制剂引起的酶动力学常数的改变; 5.了解酶的分类和系统命名,酶学在医学上的应用; 二 教学内容和方法 1.掌握酶的概念,了解核酶(一般讲授); 2.掌握酶的催化特性,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酶专一性及其分类、酶活性对环境 因素的敏感性,酶储存的不稳定性,体内酶活性的区域化分布等(重点讲授, 给出所需要的图表等资料); 3.掌握酶的分子组成,酶的活性中心,酶的辅助因子,辅酶和辅基的区分(重点
讲授,并作为难点讲授): 4.掌握酶底物复合物的概念(重点讲授),了解催化循环;熟悉酶催化作用的物 理机制(一般讲授): 5.掌握影响酶催化作用的理化因素和机制:酶浓度、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 影响,单底物酶反应速度的米氏方程,酶的动力学特征常数,H、温度对酶 促反应速度的影响(重点讲授):熟悉米氏常数的测定。 6.掌握酶的抑制作用,明确抑制和变性差异:掌握可逆抑制和不可逆抑制;熟悉 典型的不可逆抑制剂;熟悉各种可逆抑制类型的动力学特点(重点讲授,结合 环境毒害物质事例,例如有机磷农药毒性,重金属离子中毒等讲解不可逆抑制 剂;结合临床药物作用机理,例如抗菌、抗病毒药物,抗炎药物等事例讲授): 7.熟悉酶的激活作用:了解典型的激活剂: 8.掌握同工酶的概念和分类:熟悉同工酶的实例; 9.掌握酶原的概念和激活机制、激活过程的变化;主要实例(重点讲授,结合凝 血机制和药物控制讲授): 10.掌握酶活性调节的主要方式:变构效应,共价修饰,酶含量的调节(重点讲 授,并作为难点讲授,强度这些调节方式、在代谢调节中的作用): 11.了解酶的分类和命名: 12.了解酶在医学中的应用: 酶与代谢障碍疾病发生; 体液和组织中酶活性的变化同疾病发生的联系: 酶制剂用做药物:酶作为药物合理设计的靶点: 酶作为分析工具;合成工具: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酶活性的特点和酶专一性分类: 2. 全酶的组成,辅酶和辅基的区分: 3.酶原激活过程的变化:结构决定功能: 4.酶活性的调节方式: 5.酶的高级结构决定其功能的观点: 四思考题 1.常见理化因素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和机制? 2.体内酶活性有效控制的主要机制? 3.1 简述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和生活事例? 第五章 糖代谢 一、教学的目的要求 了解糖的生理功能、糖的消化吸收:掌握糖酵解、糖的有氧氧化,磷酸戊糖 途径、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的异生与血糖的调节。 二、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掌握糖酵解、有氧氧化(包括三羧酸循环)的概念、反应过程、关键酶及生理 意义。掌握磷酸戊糖途径的概念、生理意义,熟悉生成NADPH和5磷酸和糖的 生成。了解糖原的结构,掌握糖原合成、分解及其调节,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 萄糖的原因。掌握糖异生的概念,糖异生的三步能障反应。掌握乳酸循环及其 生理意义,熟悉甘油、乳酸、氨基酸进行糖异生的途径,熟悉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掌握血糖的定义,了解血糖的正常值,掌握血糖的来源与去路,血糖相对恒定的 原因,熟悉血糖浓度的调节机制,包括激素和器官调节,了解糖耐量现象
6 讲授,并作为难点讲授); 4.掌握酶底物复合物的概念(重点讲授),了解催化循环;熟悉酶催化作用的物 理机制(一般讲授); 5.掌握影响酶催化作用的理化因素和机制:酶浓度、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 影响,单底物酶反应速度的米氏方程,酶的动力学特征常数, pH、温度对酶 促反应速度的影响(重点讲授);熟悉米氏常数的测定。 6.掌握酶的抑制作用,明确抑制和变性差异;掌握可逆抑制和不可逆抑制;熟悉 典型的不可逆抑制剂;熟悉各种可逆抑制类型的动力学特点(重点讲授,结合 环境毒害物质事例,例如有机磷农药毒性,重金属离子中毒等讲解不可逆抑制 剂;结合临床药物作用机理,例如抗菌、抗病毒药物,抗炎药物等事例讲授); 7.熟悉酶的激活作用;了解典型的激活剂; 8.掌握同工酶的概念和分类;熟悉同工酶的实例; 9.掌握酶原的概念和激活机制、激活过程的变化;主要实例(重点讲授,结合凝 血机制和药物控制讲授); 10.掌握酶活性调节的主要方式:变构效应,共价修饰,酶含量的调节(重点讲 授,并作为难点讲授,强度这些调节方式、在代谢调节中的作用); 11.了解酶的分类和命名; 12.了解酶在医学中的应用: 酶与代谢障碍疾病发生; 体液和组织中酶活性的变化同疾病发生的联系; 酶制剂用做药物;酶作为药物合理设计的靶点; 酶作为分析工具;合成工具;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酶活性的特点和酶专一性分类; 2.全酶的组成,辅酶和辅基的区分; 3.酶原激活过程的变化:结构决定功能; 4.酶活性的调节方式: 5.酶的高级结构决定其功能的观点; 四 思考题 1.常见理化因素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和机制? 2.体内酶活性有效控制的主要机制? 3.简述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和生活事例? 第五章 糖代谢 一、教学的目的要求 了解糖的生理功能、糖的消化吸收;掌握糖酵解、糖的有氧氧化,磷酸戊糖 途径、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的异生与血糖的调节。 二、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掌握糖酵解、有氧氧化(包括三羧酸循环)的概念、反应过程、关键酶及生理 意义。 掌握磷酸戊糖途径的概念、生理意义,熟悉生成 NADPH 和 5 磷酸和糖的 生成 。了解糖原的结构,掌握糖原合成、分解及其调节,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 萄糖的原因。掌握糖异生的概念,糖异生的三步能障反应。掌握乳酸循环及其 生理意义,熟悉甘油、乳酸、氨基酸进行糖异生的途径,熟悉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掌握血糖的定义, 了解血糖的正常值,掌握血糖的来源与去路,血糖相对恒定的 原因,熟悉血糖浓度的调节机制,包括激素和器官调节,了解糖耐量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