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棉花一纺织品两阶段模型 Pt P Qt( c 假定纺织品完全出口,国外纺织品价格 Pt和国内纺织品供给线St决定国内纺织品 均衡产量(Qt)。派生要素需求决定国内棉 花消费量(Qc1),(可以用不同单位度量棉花和纺织品数 量,因而理论上可以用纺织品国内产量对应的Qt点表达任意数量棉 花消费量)。国际市场棉花价格为PC,国内棉花 供给线为Sc,决定了Q2棉花国内产量和 Qc2Qc1进口量。模型描述了一个劳动密集 经济的结构特点:进口棉花原料,出口纺织 品,其经济逻辑在于纺织加工劳动密集。与 我国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具有类似性
6 图 1、棉花—纺织品两阶段模型 假定纺织品完全出口,国外纺织品价格 Pt 和国内纺织品供给线 St 决定国内纺织品 均衡产量(Qt )。派生要素需求决定国内棉 花消费量(QC1),(可以用不同单位度量棉花和纺织品数 量,因而理论上可以用纺织品国内产量对应的 Qt 点表达任意数量棉 花消费量)。国际市场棉花价格为 PC,国内棉花 供给线为 SC,决定了 QC2 棉花国内产量和 QC2QC1 进口量。模型描述了一个劳动密集 经济的结构特点:进口棉花原料,出口纺织 品,其经济逻辑在于纺织加工劳动密集。与 我国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具有类似性。 Pc Pt P St Sc Qc2 Qt(Qc1) Q
图2、低价干预放大紧缺效应 P B Pc Qc3 Qc2 Qt(Qcl 低价干预把国内棉价从PC压低到Pdc,效 果:(1)国内产量由QC2降低到Qc3。(2) 假定进口不变,则国内棉花供求出现相当于 Q2Qc3的缺口,进口压力上升。(3)价格 干预使生产者下降了相当于长方形A代表 的收入;这部分转移收入成为租,通常会耗 散为棉花流通垄断企业和纺织企业的较大 利润。(4)生产者剩余三角形B构成社会福 利“死负荷损失”。(5)对A寻租动机会刺 激纺织业加工能力扩大,又需要“强行压 锭
7 图 2、低价干预放大紧缺效应 低价干预把国内棉价从 PC压低到 Pdc,效 果:(1)国内产量由 QC2 降低到 QC3 。(2) 假定进口不变,则国内棉花供求出现相当于 QC2QC3 的缺口,进口压力上升。(3)价格 干预使生产者下降了相当于长方形 A 代表 的收入;这部分转移收入成为租,通常会耗 散为棉花流通垄断企业和纺织企业的较大 利润。(4)生产者剩余三角形 B 构成社会福 利“死负荷损失”。(5)对 A 寻租动机会刺 激纺织业加工能力扩大,又需要“强行压 锭”。 Pc Pt P St Sc Qc3 Qc2 Q t (Q c1 ) Q Pdc A B
行政定价过高放大过剩 P Pt Pc Qc3 Qc2 Qt(Qc1) Pc提到Pd,国内产量由Qc3上升到QC2 效果:1)假定纺织业棉花需求和进口不变, 出现Qc3Qc2过剩。2)国内棉价成本提升使 纺织业供给曲线从St左移到Sn,纺织品需 求量(由Sn与国际纺织品价格交点决定) 对应棉花需求量由Qc1下降到Qc2;仍假定 棉花进口不变,出现(QcQc2)+(QC2Qc1) 过剩:前者由产量效应实现,后者由纺织品 需求替代效应实现。3)国内价格提升,进 口棉会替代国产棉,棉花进口量会上升,增 加相对过剩程度
8 行政定价过高放大过剩 PC 提到 Pdc,国内产量由 QC3 上升到 QC2。 效果:1)假定纺织业棉花需求和进口不变, 出现 QC3QC2 过剩。2)国内棉价成本提升使 纺织业供给曲线从 St 左移到 St1,纺织品需 求量(由 St1 与国际纺织品价格交点决定) 对应棉花需求量由 QC1 下降到 QC2;仍假定 棉花进口不变,出现(QC3QC2)+(QC2QC1) 过剩:前者由产量效应实现,后者由纺织品 需求替代效应实现。3)国内价格提升,进 口棉会替代国产棉,棉花进口量会上升,增 加相对过剩程度。 QC2 Pt Q c Pdc Pc St1 St Sc QC3 Qt(QC1)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