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4164111-2014 表2理论教学基本要求与设计 章、节 基要求 重点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的概念及 1.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的概念与研究 研究内容 内容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的任务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的任务与作 作用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我国食品卫生工作的发展历 3.我国动物性食品卫生工作的现 史及法制化: 状。 绪论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所面临的 1.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概 和发展前景。 今 2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的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与技巧 任务和作用 据动物性食品卫牛学的据 以当前困内动物性食品安全 3.动物性食品卫生学与 研究内容、 面临的形势和 引出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的 其他学科的关系 前景: 本概念, 对 科属性及作用进 4.食品卫生工作的发展 熟悉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的任 述,明确本学科在食品安全中的地 历史 务、作用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位和国内动物性食品安全方面的 5.我国食品卫生工作的 ,了解我国食品卫生工作的月 问题及前景。 法制化 法制化进程 以食品安全案例为切入点,采 6.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可 用综合分析法,讲解保障动物性食 面临的形势和发展前景 品安全的重要性, 动物性食品卫生 学的作用、我国动物性食品历史和 法制化进程,阐述当前国内动物性 食品安全方面面临的形势和发展 前景,使学生对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的学科属性和研究目标有较为全 面的认识。 4
KC4164111-2014 4 表 2 理论教学基本要求与设计 章、节 基本要求 重点 绪论 1.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概 念 2.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的 任务和作用 3.动物性食品卫生学与 其他学科的关系 4.食品卫生工作的发展 历史 5.我国食品卫生工作的 法制化 6.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所 面临的形势和发展前景 1.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的概念及 研究内容; 2.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的任务、 作用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我国食品卫生工作的发展历 史及法制化; 4.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所面临的形 和发展前景。 1.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的概念与研究 内容; 2.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的任务与作 用; 3.我国动物性食品卫生工作的现 状。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与技巧 1.掌握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的概 念、研究内容、面临的形势和发 展前景; 2.熟悉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的任 务、作用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了解我国食品卫生工作的历 史、法制化进程。 以当前国内动物性食品安全 问题引出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的基 本概念,对学科属性及作用进行阐 述,明确本学科在食品安全中的地 位和国内动物性食品安全方面的 问题及前景。 以食品安全案例为切入点,采 用综合分析法,讲解保障动物性食 品安全的重要性,动物性食品卫生 学的作用、我国动物性食品历史和 法制化进程,阐述当前国内动物性 食品安全方面面临的形势和发展 前景,使学生对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的学科属性和研究目标有较为全 面的认识
KC4164111-2014 章、节 本章基本要求 本章重点 1食品污垫的概今 2.动物性食品污染的分类 3,动物性食品污染的来源和 径 4.动物性食品卫生质量评价体 1动物性食品污染的概念、分类: 系 2动物性食品污染的来源与途径: 5.食品安全与食品防护 3.的动物性食品生物性和化学性污 6.食品安全性请理学平价程 垫的评价指标。 7.动物性食品生物性污染的 第一篇动物性食品污 价指 染与控制 8.动物性食品化学性污染的评 第1章动物性食品污 价指标 染及安全性评价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与技巧 掌握动物性食品污染的概念 采用实际案例说明食品污 1】动物性食品污染相 类、来源及途径:动物性食品 的危害和防止食品污染的重要性, :物性和化学性污染的平价指 进而引入本章内容。以食品污染的 12动物性食品的安全 概念入手,若重是学生掌握动物性 性评价 )孰器动物性食品污热的倍害 食品污边的分类、来源与涂径、食 食品安全与食品防护 品污染的评价指标:学生为 食品 会对动 物性食品进行安全 染的危害及食品 安全与食品防打 平价的过程和内容,以及评价指 有较为清楚的认识。 标的选轻和结果分析: 桶时教师引导的方式对动物性食 了解动物性食品卫生质量的平品安全性评价的内容、动物性食品 价体系及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价程卫生质量评价体系和食品安全性 理学评价程 有较为清楚的 解和认识,为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 。 音。背 基本要求 面占 第2章动物性食品的 食源性感染的概念和危害 食源性感染、 食物中毒,微生彻 生物性污染与控制 动物性食品腐败变质的菌相及 引起食品腐败的影响因素: 2.】食源性感染 其食品卫生意义: 2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特点和重要 22微生物污染与动物 3影响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 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性食品腐败变质 4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概念 、分 3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特征 24 动物作 食物中 常见 田南性食物中毒: 2.5生物性食物中毒的 常见的真菌毒素中毒: 流行病学及其预防措施 7.内分泌腺中毒: .生物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及 其预防措施
KC4164111-2014 5 章、节 本章基本要求 本章重点 第一篇 动物性食品污 染与控制 第 1 章 动物性食品污 染及安全性评价 1.1 动物性食品污染概 述 1.2 动物性食品的安全 性评价 1.食品污染的概念 2.动物性食品污染的分类 3.动物性食品污染的来源和途 径 4.动物性食品卫生质量评价体 系 5.食品安全与食品防护 6.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7.动物性食品生物性污染的评 价指标 8.动物性食品化学性污染的评 价指标 1.动物性食品污染的概念、分类; 2.动物性食品污染的来源与途径; 3.的动物性食品生物性和化学性污 染的评价指标。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与技巧 1.掌握动物性食品污染的概念、 分类、来源及途径;动物性食品 生物性和化学性污染的评价指 标; 2.熟悉动物性食品污染的危害、 食品安全与食品防护; 3.学会对动物性食品进行安全性 评价的过程和内容,以及评价指 标的选择和结果分析; 4.了解动物性食品卫生质量的评 价体系及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价程 序。 采用实际案例说明食品污染 的危害和防止食品污染的重要性, 进而引入本章内容。以食品污染的 概念入手,着重是学生掌握动物性 食品污染的分类、来源与途径、食 品污染的评价指标;学生对食品污 染的危害及食品安全与食品防护 有较为清楚的认识。 通过教师引导的方式对动物性食 品安全性评价的内容、动物性食品 卫生质量评价体系和食品安全性 毒理学评价程序有较为清楚的了 解和认识,为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 础。 章、节 基本要求 重点 第 2 章 动物性食品的 生物性污染与控制 2.1 食源性感染 2.2 微生物污染与动物 性食品腐败变质 2.3 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2.4 动物性食物中毒 2.5 生物性食物中毒的 流行病学及其预防措施 1.食源性感染的概念和危害; 2.动物性食品腐败变质的菌相及 其食品卫生意义; 3.影响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 4.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概念、分 类、特征; 5.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6.常见的真菌毒素中毒; 7.内分泌腺中毒; 8.生物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及 其预防措施。 1.食源性感染、食物中毒,微生物 引起食品腐败的影响因素; 2.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特点和重要 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KC4164111-2014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与技巧 1.掌握食源性感染和食物中毒的 由生物性因素是影响动物性 慨念、影响食品腐败的因素、微 食品安全的重要原因引入本章内 生物性食物中毒的分类与流行特 容,以理论教学为主要方式,通过 点、常见的引起食物中毒的微生 举例、图片演示等形式,使学生着 重掌握食源性感染和食 毒的 2熟悉食源性感染的危害、微 概念、影响食品腐败的因素、微生 物污染与动物性食品腐败变质的物性食物中毒的分类与流行特点、 关系, 常见的引起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对 ;了解常见微生物性合物中蠹的 控制生物性合物中毒的基木措楠 特征 动物性食物 生物书 有基本的了解。 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及其预防持 章、节 基木要求 重点 食品中有害化学物质的来源 食品有苦化学物 质的来源、进入 污染物进入动物性食品和 动物和人体的途径: 体的途径: 2.化学性污染物对动物性食品的污 3.生物富集、化学污染物的特点: 染中环境毒物、生物富集、食品残 4.农药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 害与控制: 常见农药、有害金属对动物性食 有苦金属对动物性食品的污 品的污染和控刺: 第3章动物性食品的 危害和控制: 4.食品重要非金属有害化合物、常 化学性污染与控制 5非金属有害化合物对动物性食用食品添加剂、常见食品包装材料 31概袜 品的污染、危害和控制 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和控先制。 32农药对动物性食品 食品添加及对动物性食品白 的污染 33有害金属对动物性 ,食品包装材料的污染与控制: 食品的污染 .动物性食品化学性污染的控制 34非金属有害化合物 惜施 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 3.5 食品添加剂及其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与技巧 动物性食品的污染 1.掌握动物性食品化学性毒物污 由化学性因素是影响动物性食品 3.6食品包装材料的污 热的分类、来源、危害:常见化 安全的重要原因引入本章内容。通 染及控制 性毒物污染动物性食品的危 过列举农药、有害金属、非金属化 37动物性食品化学相 及对化学毒物污染食品的控制 合物对人类健康损害的案例,讲解 污染的控制措施 长常见常用农 有苦金 害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 非金属化合物造成危害的主要特 品,进而进入人体的途径、常见化 学有害物的危害及防控措施,使学 ,了解动物性食品受到常用农生了解有害化学物质对食品的危 药、有宋金属、非金属化合物 害,堂握重题有宋化学物质对食品 食品添加剂和包装材料等污染 和人类的危害,以及防控的方法和 背施
KC4164111-2014 6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与技巧 1.掌握食源性感染和食物中毒的 概念、影响食品腐败的因素、微 生物性食物中毒的分类与流行特 点、常见的引起食物中毒的微生 物; 2.熟悉食源性感染的危害、微生 物污染与动物性食品腐败变质的 关系; 3.了解常见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 特征、动物性食物中毒、生物性 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及其预防措 施。 由生物性因素是影响动物性 食品安全的重要原因引入本章内 容,以理论教学为主要方式,通过 举例、图片演示等形式,使学生着 重掌握食源性感染和食物中毒的 概念、影响食品腐败的因素、微生 物性食物中毒的分类与流行特点、 常见的引起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对 控制生物性食物中毒的基本措施 有基本的了解。 章、节 基本要求 重点 第 3 章 动物性食品的 化学性污染与控制 3.1 概述 3.2 农药对动物性食品 的污染 3.3 有害金属对动物性 食品的污染 3.4 非金属有害化合物 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 3.5 食品添加剂及其对 动物性食品的污染 3.6 食品包装材料的污 染及控制 3.7 动物性食品化学性 污染的控制措施 1.食品中有害化学物质的来源; 2. 污染物进入动物性食品和人 体的途径; 3.生物富集、化学污染物的特点; 4.农药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危 害与控制; 5.有害金属对动物性食品的污 染、危害和控制; 6.非金属有害化合物对动物性食 品的污染、危害和控制; 7.食品添加剂及对动物性食品的 污染; 8.食品包装材料的污染与控制; 9.动物性食品化学性污染的控制 措施。 1.食品有害化学物质的来源、进入 动物和人体的途径; 2.化学性污染物对动物性食品的污 染中环境毒物、生物富集、食品残 毒等概念; 3.常见农药、有害金属对动物性食 品的污染和控制; 4.食品重要非金属有害化合物、常 用食品添加剂、常见食品包装材料 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和控制。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与技巧 1.掌握动物性食品化学性毒物污 染的分类、来源、危害;常见化 学性毒物污染动物性食品的危害 及对化学毒物污染食品的控制; 2.熟悉常见常用农药、有害金属、 非金属化合物造成危害的主要特 征; 3.了解动物性食品受到常用农 药、有害金属、非金属化合物、 食品添加剂和包装材料等污染的 危害。 由化学性因素是影响动物性食品 安全的重要原因引入本章内容。通 过列举农药、有害金属、非金属化 合物对人类健康损害的案例,讲解 化学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食 品,进而进入人体的途径、常见化 学有害物的危害及防控措施,使学 生了解有害化学物质对食品的危 害,掌握重要有害化学物质对食品 和人类的危害,以及防控的方法和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