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乳的卫生检验 [实验目的]掌握学会乳的相对密度、脂肪、新鲜度的检验,熟悉乳中三聚氰胺及掺假 掺杂乳的检验,了解生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的卫生标准。 自从“三聚氯胺奶粉事件“”后,国家对乳及乳制品的质量安全更加重视,特别是在2008 年、2010年颁布了众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检测标准,以下实验方法大部分都是参照这些最 新的法规和标准编写的。 一、乳的采样规则和检验程序 (一)生乳的采样规则及检验程序 1取性却则每次取样量最少为250mL,取样时题将生到混合均句。取混合样品时】 可采取在同一个样品瓶中混匀即可。在贮乳缸取样应开动搅拌器。 一般取样量为0.2%一1% 牛乳样品应贮于2℃一6℃,以防变质。 2.检验试样的准备样品应置于15℃~20℃水中,保温10min~15min,然后充分摇 匀。冰冻乳应预先加温培化,升温到20℃时充分摇匀后再取样。 3检哈程序 (1)验收牛乳时,应先做感官鉴定,是否有异常气味,如酸味、牛粪味、腥味和煮熟 乳气味等。用搅拌棒搅匀牛乳时,观察下列异常点。 ①色泽是否带红色、绿色或明显的黄色: ②是否有大量杂质,如煤屑、豆渣、牛粪、尘埃和昆虫等: ③牛乳是否发黏或呈凝块。 (2)测定相对密度和脂肪,按公式求出牛乳的近似成分,或测定其干物质。 (3)测定酸度 (4)当有疑问时,按具体情况检查有无防腐剂、掺杂物和病牛乳等。 (5)各项简单的试验与检验,均于验收牛乳时进行,并作出牛乳等级的决定。如有疑 问或争执时,其正式鉴定应由乳制品加工企业化验室或检验科按所采样品进行检验。 (二)巴氏消毒、灭菌乳的采样规则及检验程序 1.采样规则 (1)产品应按生产班次分批,连续生产不能分别按班次者,则按生产日期分批。 (2)产品应分批编号,按批号取样检验。取样量为1万瓶(袋)以下者抽2瓶(袋), 1~5万瓶(袋)每增加1万瓶(袋)增抽1瓶(袋),5万瓶(袋)以上者每增加2万瓶(袋) 增抽1瓶(袋)。所取样品应贴上标签,标明下列各项。 ①产品名称: ②工厂名称及生产日期: ③采样日期及时间: ④产品数量及批号。 (3)厂外取样气温在20℃以上时,应备冷藏箱。冷藏温度在2℃~6℃,所取样品应及 时检验。如果在1h以内不能检验者,应贮于2C一6℃的冷库或冰箱内。 2.检验程序 (1)所取各批样品均应进行容量或重量鉴定。其容量或重量与标签上标明之容量或重 量差不应超过1.5%。 (2)每批样品中至少有,1瓶做微生物检验,其余做感官和理化检验
实验七 乳的卫生检验 [实验目的] 掌握学会乳的相对密度、脂肪、新鲜度的检验,熟悉乳中三聚氰胺及掺假 掺杂乳的检验,了解生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的卫生标准。 自从“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国家对乳及乳制品的质量安全更加重视,特别是在 2008 年、2010 年颁布了众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检测标准,以下实验方法大部分都是参照这些最 新的法规和标准编写的。 一、乳的采样规则和检验程序 (一)生乳的采样规则及检验程序 1.取样规则 每次取样量最少为 250 mL,取样时要将牛乳混合均匀。取混合样品时, 可采取在同一个样品瓶中混匀即可。在贮乳缸取样应开动搅拌器。一般取样量为 0.2%~1‰。 牛乳样品应贮于 2℃~6℃,以防变质。 2.检验试样的准备 样品应置于 15℃~20℃水中,保温 10 min~15 min,然后充分摇 匀。冰冻乳应预先加温熔化,升温到 20℃时充分摇匀后再取样。 3. 检验程序 (1)验收牛乳时,应先做感官鉴定,是否有异常气味,如酸味、牛粪味、腥味和煮熟 乳气味等。用搅拌棒搅匀牛乳时,观察下列异常点。 ① 色泽是否带红色、绿色或明显的黄色; ② 是否有大量杂质,如煤屑、豆渣、牛粪、尘埃和昆虫等; ③ 牛乳是否发黏或呈凝块。 (2)测定相对密度和脂肪,按公式求出牛乳的近似成分,或测定其干物质。 (3)测定酸度。 (4)当有疑问时,按具体情况检查有无防腐剂、掺杂物和病牛乳等。 (5)各项简单的试验与检验,均于验收牛乳时进行,并作出牛乳等级的决定。如有疑 问或争执时,其正式鉴定应由乳制品加工企业化验室或检验科按所采样品进行检验。 (二)巴氏消毒、灭菌乳的采样规则及检验程序 1. 采样规则 (1)产品应按生产班次分批,连续生产不能分别按班次者,则按生产日期分批。 (2)产品应分批编号,按批号取样检验。取样量为 1 万瓶(袋)以下者抽 2 瓶(袋), 1~5 万瓶(袋)每增加 1 万瓶(袋)增抽 1 瓶(袋),5 万瓶(袋)以上者每增加 2 万瓶(袋) 增抽 1 瓶(袋)。所取样品应贴上标签,标明下列各项。 ① 产品名称; ② 工厂名称及生产日期; ③ 采样日期及时间; ④ 产品数量及批号。 (3)厂外取样气温在 20℃以上时,应备冷藏箱。冷藏温度在 2℃~6℃,所取样品应及 时检验。如果在 1 h 以内不能检验者,应贮于 2℃~6℃的冷库或冰箱内。 2. 检验程序 (1)所取各批样品均应进行容量或重量鉴定。其容量或重量与标签上标明之容量或重 量差不应超过±1.5%。 (2)每批样品中至少有,1 瓶做微生物检验,其余做感官和理化检验
(3)相对密度、酸度、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为每批必检项目,脂肪、全乳固体、杂质 度、致病菌和有毒有苦物质应由工厂乳制品加工企业化验室和卫生防疫部门定期抽检。 二、生乳、巴氏杀菌乳和灭菌乳的卫生检验 (一)感官检查 检测方法参照GB19301一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乳》、GB19645-2010《食品安 全国家标准巴氏杀菌乳》、GB25190一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灭菌乳》. L.检验方法取适量试样置于50mL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组织状态。闻其 气味,用温开水漱口 品尝滋味 2结果判定合格乳呈乳白色或微黄色。具有乳固有的香味,无异味。呈均匀一致液 体,无凝块、无沉淀、无正常视力可见异物。 (二)生乳相对密度的测定 按GB5413,3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乳相对密度的测定》进行测定。 1、原理使用密度计检测试样,根据读数经查表可得相对密度的结果。 主要仪器 (1)密度汁:20℃4℃。 (2)温度计:0℃~100℃ (3)玻离圆筒或200mL250mL量筒:圆筒高度应大于密度计的长度,其直径大小 应使在沉入密度计时其周边和圆筒内壁的距离不小于5mm。 3.分析步骤 (1)取混匀并调节温度为10℃一25℃的乳样,小心倒入玻璃圆筒内,勿使其产生泡沫 并测量试样温度。 (2)小心将密度计放入乳样中到相当于密度计刻度30°处,然后让其自然浮动,但不能 与筒内壁接钟。 (3)静止2m ~3min,眼睛平视生乳液面高度,读取数值 (4)根据试样的温度和密度计读数查表8-2-1换算成20℃时的读数。相对密度与乳稠 计刻度关系如式(7-21)。 0=0+1.00 .(7-2-1) 式中:p2”一试样的相对密度: -乳码计读数。 当用20℃4℃乳稠计、温度在20℃时,读数代入式(7-21)即可算出相对密度:测量 时试样温度不在20℃时,要查表8-2-1换算成20℃时的读数,再代入式(7-2-1)。 表7-2乳调计读数变为温度20℃时的度数换算表 乳 牛乳温度 计读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32425 数 52332352362723924024224246248250 52254255258260 26 524724.925025225425625826026226426626827.0 27 25.125325425625.725.926126.326526.827.027227.527.727.928. 26.026126.326526.626.827.027.327527.828.028228.528.729.0292 29 26.927.127.327527.627.828028.328528829029229.529.7300302
(3)相对密度、酸度、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为每批必检项目,脂肪、全乳固体、杂质 度、致病菌和有毒有害物质应由工厂乳制品加工企业化验室和卫生防疫部门定期抽检。 二、生乳、巴氏杀菌乳和灭菌乳的卫生检验 (一)感官检查 检测方法参照 GB 19301—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生乳》、GB 19645—2010《食品安 全国家标准 巴氏杀菌乳》、GB 2519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 1. 检验方法 取适量试样置于 50 mL 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组织状态。闻其 气味,用温开水漱口,品尝滋味。 2. 结果判定 合格乳呈乳白色或微黄色。具有乳固有的香味,无异味。呈均匀一致液 体,无凝块、无沉淀、无正常视力可见异物。 (二)生乳相对密度的测定 按 GB 5413.33—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生乳相对密度的测定》进行测定。 1.原理 使用密度计检测试样,根据读数经查表可得相对密度的结果。 2.主要仪器 (1)密度汁:20℃∕4℃。 (2)温度计:0℃~100℃ (3)玻璃圆筒或 200 mL~250 mL 量筒:圆筒高度应大于密度计的长度,其直径大小 应使在沉入密度计时其周边和圆筒内壁的距离不小于 5 mm。 3.分析步骤 (1)取混匀并调节温度为 10℃~25℃的乳样,小心倒入玻璃圆筒内,勿使其产生泡沫 并测量试样温度。 (2)小心将密度计放入乳样中到相当于密度计刻度 30°处,然后让其自然浮动,但不能 与筒内壁接触。 (3)静止 2 min~3 min,眼睛平视生乳液面高度,读取数值。 (4)根据试样的温度和密度计读数查表 8-2-1 换算成 20℃时的读数。相对密度与乳稠 计刻度关系如式(7-2-1)。 ρ4 20 = 1000 X + 1.000 ………………………………………(7-2-1) 式中:ρ4 20——试样的相对密度; X——乳稠计读数。 当用 20℃/4℃乳稠计、温度在 20℃时,读数代入式(7-2-1)即可算出相对密度;测量 时试样温度不在 20℃时,要查表 8-2-1 换算成 20℃时的读数,再代入式(7-2-1)。 表 7-2-1 乳稠计读数变为温度 20℃时的度数换算表 乳 稠 计 读 数 牛乳温度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5 23.3 23.5 23.6 23.7 23.9 24.0 24.2 24.4 24.6 24.8 25.0 25.2 25.4 25.5 25.8 26.0 26 24.2 24.4 24.5 24.7 24.9 25.0 25.2 25.4 25.6 25.8 26.0 26.2 26.4 26.6 26.8 27.0 27 25.1 25.3 25.4 25.6 25.7 25.9 26.1 26.3 26.5 26.8 27.0 27.2 27.5 27.7 27.9 28.1 28 26.0 26.1 26.3 26.5 26.6 26.8 27.0 27.3 27.5 27.8 28.0 28.2 28.5 28.7 29.0 29.2 29 26.9 27.1 27.3 27.5 27.6 27.8 28.0 28.3 28.5 28.8 29.0 29.2 29.5 29.7 30.0 30.2
3027.928128.328528.628.829029.329529830.030230.530731.0312 28829.029129429.629.830.030.330530.831031231531.7320323 302 30.4 6 3073103123531832032325 33 30.730831.131331.531.732.032.232532.8330333 335 53834.1 31.731.932.132332.532.733033.233533834.034334434835.135.3 35 32632833.133333.533.734.034.234534.735.035335.535.836136.3 36 35.533834.034334.534.734935235.635.736036236.536737.037.3 计算举例:牛乳试样温度为18℃,用20℃4℃的乳稠计测得读数为28°,换算成温度 20℃时的相对密度,查表7-2-1(18℃,28读数)应为27.5°,代入式(7-2-1)计算得20℃ 时的牛乳相对密度为1.0275。 (三)生乳冰点的测定 按GB541338-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乳冰点的测定)进行测定。 1.足义 生乳冰点FPD():使用本标准规定测符的数值为原料 乳的冰点,单位以摄氏千分之一度(m℃)表示。 2.原理样品管中放入一定量的乳样,置于冷阱中,于冰点以下制冷。当被测乳样制冷 到一3℃时,讲行引品,结冰后通过连续释放热量,使乳样温度回升至最高点。并在短时间 内保持恒定,为冰点温度平台,该温度即为该乳样的冰, 点值。 3.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 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或以上规格,水为GB 6682规定的一级水。 (1)氯化钠(NaC1):磨细后置于干燥炉中,130℃±5℃干燥24h以上,于干燥器中冷 却至室温。 3乙.一醇(CH0h) (3)校准液:选择两种不同冰点的氯化钠标准溶液 氯化钠标准溶液与被测牛奶样品 的冰点值相近,且所选择的两份氯化钠标准溶液的冰点值之差不得少于100m℃,表7-32 ①校准液A(20℃~25℃室温下):称取6.731g(精确至0.0001g)氯化钠,溶于少量 水中,定容至1000mL容量瓶中。其冰点值为-0.400℃。 ②校准液B(20℃室温下):称取9.422g(精确至0.0001g)氯化钠,溶于少量水中, 定容至1000mL容量瓶中。其冰点值为-0.557℃ 表7-22 氯化钠标准溶液的冰点(20℃) 氯化钠溶液(gL) 氯化钠溶液(gg) 冰点(m℃) 6.731 6.763 -4000 6868 6.901 -4080 158 7.625 8.615 8.662 -510.0 8.650 8697 -512.0 878 8.835 -520.0 895g 9.008 -530.0 98 9. -550.0 9.422 9.475 -557.0 10.161 10.220 -600.0
30 27.9 28.1 28.3 28.5 28.6 28.8 29.0 29.3 29.5 29.8 30.0 30.2 30.5 30.7 31.0 31.2 31 28.8 29.0 29.2 29.4 29.6 29.8 30.0 30.3 30.5 30.8 31.0 31.2 31.5 31.7 32.0 32.2 32 29.8 30.0 30.2 30.4 30.6 30.7 31.0 31.2 31.5 31.8 32.0 32.3 32.5 32.8 33.0 33.3 33 30.7 30.8 31.1 31.3 31.5 31.7 32.0 32.2 32.5 32.8 33.0 33.3 33.5 33.8 34.1 34.3 34 31.7 31.9 32.1 32.3 32.5 32.7 33.0 33.2 33.5 33.8 34.0 34.3 34.4 34.8 35.1 35.3 35 32.6 32.8 33.1 33.3 33.5 33.7 34.0 34.2 34.5 34.7 35.0 35.3 35.5 35.8 36.1 36.3 36 35.5 33.8 34.0 34.3 34.5 34.7 34.9 35.2 35.6 35.7 36.0 36.2 36.5 36.7 37.0 37.3 计算举例:牛乳试样温度为 18℃,用 20℃/4℃的乳稠计测得读数为 28°,换算成温度 20℃时的相对密度,查表 7-2-1(18℃,28°读数)应为 27.5°,代入式(7-2-1)计算得 20℃ 时的牛乳相对密度为 1.0275。 (三)生乳冰点的测定 按 GB 5413.38—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生乳冰点的测定》进行测定。 1. 定义 生乳冰点 FPD(freezing point depression):使用本标准规定测得的数值为原料 乳的冰点,单位以摄氏千分之一度(m℃)表示。 2. 原理 样品管中放入一定量的乳样,置于冷阱中,于冰点以下制冷。当被测乳样制冷 到-3℃时,进行引晶,结冰后通过连续释放热量,使乳样温度回升至最高点。并在短时间 内保持恒定,为冰点温度平台,该温度即为该乳样的冰点值。 3.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或以上规格,水为 GB/T 6682 规定的一级水。 (1)氯化钠(NaCl):磨细后置于干燥炉中,130℃±5℃干燥 24 h 以上,于干燥器中冷 却至室温。 (2)乙二醇(C2H6O2)。 (3)校准液:选择两种不同冰点的氯化钠标准溶液,氯化钠标准溶液与被测牛奶样品 的冰点值相近,且所选择的两份氯化钠标准溶液的冰点值之差不得少于 100 m℃,表 7-3-2。 ① 校准液 A(20℃~25℃室温下):称取 6.731 g(精确至 0.0001 g)氯化钠,溶于少量 水中,定容至 1 000 mL 容量瓶中。其冰点值为-0.400℃。 ② 校准液 B(20℃室温下):称取 9.422 g(精确至 0.0001 g)氯化钠,溶于少量水中, 定容至 1000 mL 容量瓶中。其冰点值为-0.557℃。 表 7-2-2 氯化钠标准溶液的冰点(20℃) 氯化钠溶液(g/L ) 氯化钠溶液(g/kg ) 冰点(m℃) 6.731 6.868 7.587 8.444 8.615 8.650 8.787 8.959 9.130 9.302 9.422 10.161 6.763 6.901 7.625 8.489 8.662 8.697 8.835 9.008 9.181 9.354 9.475 10.220 -400.0 -408.0 -450.0 -500.0 -510.0 -512.0 -520.0 -530.0 -540.0 -550.0 -557.0 -600.0
4.仪器和设备 (1)天平:感量为0.1m (2)热敏电阻冰点仪:带 有热敏电阻控制的冷却装置(冷阱),热敏电阻探头,搅拌器 和引晶装置(图7-2-1)及温度显示仪。 1项杆:2样品管:3搅神金属稀:4热敏探头 图7-21热敏电阻冰点仪检测装置 ①拾测装置,温度传成器和相应的电子线路:温度传成婴为省径为160mm出04mm的 玻璃探头,在0℃时的电阻在3Q和30kQ之间。当探头在测量位置时,热敏电阻的顶部应 位于样品管的中轴线,且顶部离内壁与管底保持相等距离(图7-2-1)。温度传感器和相应的 电子线路在一400m℃至一600m℃之间测量分辨率为1m℃或更好。 仪器正常工作时,此循环系统在一400m℃到一600mC范围之间任何一个点的线性误 差应不超过1m℃。 ②搅拌金属棒:耐腐蚀,在冷却过程中搅拌测试样品 搅拌金属棒应根据相应仪器的安放位置来调整振幅。正常搅拌时金属棒不得碰撞玻璃传 感器或样品管壁。 ③引品装置:操作时,测试样品达到一3.0℃时启动引品的机械振动装置在引品时使搅 拌金属棒在1s一2s内加大振幅,使其碰撞样品管壁。 (3)样品管:硼硅玻璃,长度50.5mmt0.2mm,外部直径为16.0mm0.2mm,内部 直径为13.7mm0.3mm (4)称量瓶。 (5)容量瓶:1000mL。 (6)烘箱:温度可控制在150℃±5℃。 (7)千燥器。 (8)移液器:1mL~5mL 5.分析步骤 (1)试样制备:测试样品要保存在0C到6℃的冰箱中,样品抵达实验室时立即检测效 果最好。测试前样品温度到达室温,且测试样品和氯化钠标准溶液测试时的温度应一致
4. 仪器和设备 (1)天平:感量为 0.1 mg。 (2)热敏电阻冰点仪:带有热敏电阻控制的冷却装置(冷阱),热敏电阻探头,搅拌器 和引晶装置(图 7-2-1)及温度显示仪。 1.顶杆;2.样品管; 3.搅拌金属棒;4.热敏探头 图 7-2-1 热敏电阻冰点仪检测装置 ① 检测装置,温度传感器和相应的电子线路:温度传感器为直径为 1.60 mm±0.4 mm 的 玻璃探头,在 0℃时的电阻在 3 Ω 和 30 kΩ 之间。当探头在测量位置时,热敏电阻的顶部应 位于样品管的中轴线,且顶部离内壁与管底保持相等距离(图 7-2-1)。温度传感器和相应的 电子线路在-400 m℃至-600 m℃之间测量分辨率为 1 m℃或更好。 仪器正常工作时,此循环系统在-400 m℃到-600 m℃范围之间任何一个点的线性误 差应不超过 1 m℃。 ② 搅拌金属棒:耐腐蚀,在冷却过程中搅拌测试样品。 搅拌金属棒应根据相应仪器的安放位置来调整振幅。正常搅拌时金属棒不得碰撞玻璃传 感器或样品管壁。 ③ 引晶装置:操作时,测试样品达到-3.0℃时启动引晶的机械振动装置在引晶时使搅 拌金属棒在 1 s~2 s 内加大振幅,使其碰撞样品管壁。 (3)样品管:硼硅玻璃,长度 50.5 mm±0.2 mm,外部直径为 16.0 mm±0.2 mm,内部 直径为 13.7 mm±0.3mm。 (4)称量瓶。 (5)容量瓶:1 000 mL。 (6)烘箱:温度可控制在 150℃±5℃。 (7)干燥器。 (8)移液器:1 mL~5 mL。 5. 分析步骤 (1)试样制备:测试样品要保存在 0℃到 6℃的冰箱中,样品抵达实验室时立即检测效 果最好。测试前样品温度到达室温,且测试样品和氯化钠标准溶液测试时的温度应一致
(2)仪器预冷:开启冰点仪,等待冰点仪传感探头升起后,打开冷阱盖,按生产商规 定加入相应体积冷却液,盖上盖子,冰点仪进行预冷。预冷30mn后,开始测量。 (3)常规仪器校准 ①A校淮:用移液器分别吸取2.20mL校淮液A,依次放入三个样品管中,在启动后的 冷阱中插入装有校准液A的样品管。当重复测量值在一0.400℃±0.0020℃校准值时,完成校 准。 ②B校准:用移液墨分别吸取220L校准液B.依次放入3个样品管中,在启动后 的冷阱中插入装有校淮液B的样品管。当重复测量值在一0.557C±0.0020℃校准值时,完成 校准。 (4)样品测定将样品2.20mL转移到一个干燥清洁的样品管中,将待测样品管放到 仪器上的测量孔中。冰点仪的显示器显示当前样品温度,温度呈下降趋势,测试样品达到一 3.0℃时启动引晶的机械振动,搅拌金属棒开始振动引晶,温度上升,当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时,冰点仪停止测量,传感头升起,显示温度即为样品冰点值。 测试结束后,应保证探头和搅拌金属棒清洁、干燥,必要时,可用柔软洁净的纱布仔细 擦拭 如果引晶在达到一3.0℃之前发生,则该测定作废,需重新取样。测定结束后,移走样品 管,并用水冲洗温度传感器和搅拌金属棒并擦拭干净。 每一样品至少进行两次平行测定,绝对差值<4m℃时,可取平均值作为结果。 6.分析结果的表述 常规校准检查的结果证实仪器校准的有效性,则取两次测定 结果的平均值,保留3位有效数字, 7.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4m℃。 8.其他本标准的方法检出限为2m℃。 (四)生乳、巴氏杀南乳、灭南乳中脂肪的测定 GB54133一-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淮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脂肪的测定》中规定了两种 乳脂防的检测方法 其中第一法是用乙醚和石油醚抽提样品的碱水解液,通过蒸馏或蒸发 除溶剂,测定溶于溶剂中的抽提物的质量:第二法是在乳中加入硫酸破环乳胶质性和覆盖在 脂肪球上的蛋白质外膜,离心分离脂肪后测量其体积。由于第二法更加简便快捷,在这里只 介绍第二法。 1试剂和材料 (1)硫酸(HS04):分析纯,pm约1.84gL。 (2)异戊醇(CHz0):分析纯。 2.仪器和设备 (1)乳脂离心机 (2)盖勃氏乳脂计:最小刻度值为0.1%,如图7-2-2。 (3)10.75mL单标乳吸管 3.操作步骤于乳脂瓶中先加入10mL疏酸,再沿着管壁小心准确加入1mL试样 使试样与硫酸不要混合,然后加1mL异戊醇,砻上橡皮塞,使瓶口向下,同时用布裹以防 冲出,用力振摇使呈均匀棕色液体,静止数分钟(瓶口向下),置65℃~70℃水浴中5mi, 取出后放乳脂离心机中以1000rmin的转速离心5min,再置65℃70℃水浴中,注意水浴 面应高于乳脂计脂肪层,5mn后取出,立即读数,即为脂肪的百分数。 4.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 的5%
(2)仪器预冷:开启冰点仪,等待冰点仪传感探头升起后,打开冷阱盖,按生产商规 定加入相应体积冷却液,盖上盖子,冰点仪进行预冷。预冷 30 min 后,开始测量。 (3)常规仪器校准 ① A 校准:用移液器分别吸取 2.20 mL 校准液 A,依次放入三个样品管中,在启动后的 冷阱中插入装有校准液 A 的样品管。当重复测量值在-0.400℃±0.0020℃校准值时,完成校 准。 ② B 校准:用移液器分别吸取 2.20 mL 校准液 B,依次放入 3 个样品管中,在启动后 的冷阱中插入装有校准液 B 的样品管。当重复测量值在-0.557℃±0.0020℃校准值时,完成 校准。 (4)样品测定 将样品 2.20 mL 转移到一个干燥清洁的样品管中,将待测样品管放到 仪器上的测量孔中。冰点仪的显示器显示当前样品温度,温度呈下降趋势,测试样品达到- 3.0℃时启动引晶的机械振动,搅拌金属棒开始振动引晶,温度上升,当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时,冰点仪停止测量,传感头升起,显示温度即为样品冰点值。 测试结束后,应保证探头和搅拌金属棒清洁、干燥,必要时,可用柔软洁净的纱布仔细 擦拭。 如果引晶在达到-3.0℃之前发生,则该测定作废,需重新取样。测定结束后,移走样品 管,并用水冲洗温度传感器和搅拌金属棒并擦拭干净。 每一样品至少进行两次平行测定,绝对差值≤4 m℃时,可取平均值作为结果。 6. 分析结果的表述 如果常规校准检查的结果证实仪器校准的有效性,则取两次测定 结果的平均值,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7.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 4 m℃。 8.其他 本标准的方法检出限为 2 m℃。 (四)生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中脂肪的测定 GB 5413.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脂肪的测定》中规定了两种 乳脂肪的检测方法,其中第一法是用乙醚和石油醚抽提样品的碱水解液,通过蒸馏或蒸发去 除溶剂,测定溶于溶剂中的抽提物的质量;第二法是在乳中加入硫酸破坏乳胶质性和覆盖在 脂肪球上的蛋白质外膜,离心分离脂肪后测量其体积。由于第二法更加简便快捷,在这里只 介绍第二法。 1. 试剂和材料 (1)硫酸(H2SO4):分析纯,ρ20约 1.84 g/L。 (2)异戊醇(C5H12O):分析纯。 2. 仪器和设备 (1)乳脂离心机。 (2)盖勃氏乳脂计:最小刻度值为 0.1%,如图 7-2-2。 (3)10.75 mL 单标乳吸管。 3. 操作步骤 于乳脂瓶中先加入 10 mL 硫酸,再沿着管壁小心准确加入 11 mL 试样, 使试样与硫酸不要混合,然后加 1 mL 异戊醇,塞上橡皮塞,使瓶口向下,同时用布裹以防 冲出,用力振摇使呈均匀棕色液体,静止数分钟(瓶口向下),置 65℃~70℃水浴中 5 min, 取出后放乳脂离心机中以 1 000 r/min 的转速离心 5 min,再置 65℃~70℃水浴中,注意水浴 面应高于乳脂计脂肪层,5 min 后取出,立即读数,即为脂肪的百分数。 4.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 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