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醇、酚、醚 学习要求: 1、掌握醇、酚、醚的结构及命名: 2、理解醇、酚、醚的的物理性质及醇、酚的光谱性质: 3、掌握醇、酚、醚的化学性质及醇、苯酚、醚的制备: 4、掌握B-消除反应历程及消除反应与亲核取代反应的竞争: 5、了解一些重要的醇、酚、醚的用途。 醇、酚、醚都是烃的含氧衍生物,故合在一起讨论。 §10一1醇 一、醇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1.结构 醇可以看成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OH)取代后生成的衍生物(R-OH)。 、H日一p0原子为p杂化 由于在sp杂化轨道上有未共用电子对, 西之间产生诉力.使得不子 2.分类 1)根据羟基所连碳原子种类分为:一级醇(伯醇)、二级醇(仲醇)、三级 醇(叔醇)。 2)根据分子中烃基的类别分为:脂肪醇、脂环醇、和芳香醇(芳环侧链 有羟基的化合物,羟基直接连在芳环上的不是醇而是酚)。 3)根据分子中所含羟基的数目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 两个羟基连在同一碳上的化合物不稳定,这种结构会自发失水,故同碳二 醇不存在。另外,烯醇是不稳定的,容易互变成为比较稳定的醛和酮,这在前 面已讨论过。 ·109·
·109· 第十章 醇、酚、醚 学习要求: 1、掌握醇、酚、醚的结构及命名; 2、理解醇、酚、醚的的物理性质及醇、酚的光谱性质; 3、掌握醇、酚、醚的化学性质及醇、苯酚、醚的制备; 4、掌握β-消除反应历程及消除反应与亲核取代反应的竞争; 5、了解一些重要的醇、酚、醚的用途。 醇、酚、醚都是烃的含氧衍生物,故合在一起讨论。 § 10—1 醇 一、 醇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1.结构 醇可以看成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OH)取代后生成的衍生物(R-OH)。 2.分类 1) 根据羟基所连碳原子种类分为:一级醇(伯醇)、二级醇(仲醇)、三级 醇(叔醇)。 2) 根据分子中烃基的类别分为:脂肪醇、脂环醇、和芳香醇(芳环侧链 有羟基的化合物,羟基直接连在芳环上的不是醇而是酚)。 3) 根据分子中所含羟基的数目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 两个羟基连在同一碳上的化合物不稳定,这种结构会自发失水,故同碳二 醇不存在。另外,烯醇是不稳定的,容易互变成为比较稳定的醛和酮,这在前 面已讨论过。 R C O H H H 108.9° sp ° 3 sp 3 原子为 sp 3 O 杂化 由于在 杂化轨道上有未共用电子对, 两对之间产生斥力,使得∠C-O-H 小于 109.5 sp 3
3.醇的命名 1)俗名 如乙醇俗称酒精,丙三醇称为甘油等。 2)简单的一元醇用普通命名法命名。 例如: 异丁醇 叔丁醇 环己醇 苄醇 3)系统命名法 结构比较复杂的醇,采用系统命名法。选择含有羟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以羟基的位置最小编号,.称为某醇。 例如: OH CH-CH-CH-CH2-CH-CH3 2-甲基5-氯-3己醇 CH3 CI CH+CH-CH2-CH=CH2 4-戊烯-2-醇 OH CH-CH-CHOH 3-苯基-2-丙烯醇 C8Hc 1苯基乙醇6~苯乙醇) CH&-CHOH 2-苯基乙醇B~苯乙醇) 多元醇的命名,要选择含O州尽可能多的碳链为主链,羟基的位次要标明。 例如: CH2C-CHa OHOH 1,3丙二醇 OH 顺1乙基1,2-环己二醇 110
·110· 3.醇的命名 1) 俗名 如乙醇俗称酒精,丙三醇称为甘油等。 2) 简单的一元醇用普通命名法命名。 例如: 3) 系统命名法 结构比较复杂的醇,采用系统命名法。选择含有羟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以羟基的位置最小编号,.称为某醇。 例如: 多元醇的命名,要选择含-OH 尽可能多的碳链为主链,羟基的位次要标明。 例如: CH3 CH CH2OH CH3 CH3 C OH CH3 CH3 OH CH2OH 异丁醇 叔丁醇 环己醇 苄醇 CH3 -CH-CH-CH2 -CH-CH3 CH3 Cl OH CH3 -CH-CH2 -CH=CH2 OH 2-甲基 -5- 氯-3-己醇 4 - 戊烯 -2-醇 CH=CH-CH2OH 3 -苯基- 2 - 丙烯醇 CH-CH3 OH CH2 -CH2OH 1 - 苯基乙醇 2 -苯基乙醇 α β 苯乙醇 ( 苯乙醇) ( ) CH2 -CH2 -CH2 OH OH OH CH3 OH 1,3 丙二醇 顺 1 乙基 1,2 环己二醇
二、醇的物理性质 1.性状:C一CR醇有酒味和流动液体;C,一C1的醇具有不愉快气味的油 状液体:C2以上的醇为无臭无味的蜡状固体。 2.沸点: 1)比相应的烷烃的沸点高100120℃(形成分子间氢键的原因),如乙烷 的沸点为-88.6℃,而乙醇的沸点为78.3℃ 2)比分子量相近的烷烃的沸点高,如乙烷(分子量为30)的沸点为-88.6℃, 甲醇(分子量32)的沸点为64.9℃。 3)含支链的醇比直链醇的沸点低,如正丁醇(117.3)、异丁醇(108.4)、 叔丁醇(88.2)。 3.溶解度: 甲、乙、丙醇与水以任意比混溶(与水形成氢键的原因):C4以上则随着碳 链的增长溶解度减小(烃基增大,其遮蔽作用增大,阻碍了醇羟基与水形成氢 键):分子中羟基越多,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沸点越高。如乙二醇(b=197℃)、 丙三醇(bp=290℃)可与水混溶。 4.结品醇的形成 低级醇能和一些无机盐(MgCl2、CaCl2、CuS0,等)作用形成结晶醇,亦称醇 化物。 如:MgC·6CHOH CaC2·4CzH,0H 不溶于有机溶剂,溶于水。 结品醇: CaCl2·4CH,OH 可用于除去有机物中的少量醇 5.密度:烷醇的密度大于烷烃,但小于1:芳香醇的密度大于1。 三、醇的光谱性质 IR中OH有两个吸收峰 36403610cm未缔合的0H的吸收带,外形较锐
·111· 二、醇的物理性质 1.性状:C1—C4R 醇有酒味和流动液体;C5—C11的醇具有不愉快气味的油 状液体;C12 以上的醇为无臭无味的蜡状固体。 2.沸点: 1)比相应的烷烃的沸点高 100~120℃(形成分子间氢键的原因), 如乙烷 的沸点为-88.6℃,而乙醇的沸点为 78.3℃。 2) 比分子量相近的烷烃的沸点高,如乙烷(分子量为 30)的沸点为-88.6℃, 甲醇(分子量 32)的沸点为 64.9℃。 3)含支链的醇比直链醇的沸点低,如正丁醇(117.3)、异丁醇(108.4)、 叔丁醇(88.2)。 3.溶解度: 甲、乙、丙醇与水以任意比混溶(与水形成氢键的原因);C4 以上则随着碳 链的增长溶解度减小(烃基增大,其遮蔽作用增大,阻碍了醇羟基与水形成氢 键);分子中羟基越多,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沸点越高。如乙二醇(bp=197℃)、 丙三醇(bp=290℃)可与水混溶。 4.结晶醇的形成 低级醇能和一些无机盐(MgCl2、CaCl2、CuSO4等)作用形成结晶醇,亦称醇 化物。 如: 5.密度:烷醇的密度大于烷烃,但小于 1;芳香醇的密度大于 1。 三、醇的光谱性质 IR 中 -OH 有两个吸收峰 3640~3610cm-1未缔合的 OH 的吸收带,外形较锐。 MgCl2 6CH3OH CaCl 2 4C2H5OH CaCl 2 4CH3OH 结晶醇: 不溶于有机溶剂,溶于水。 可用于除去有机物中的少量醇
3600^3200cm缔合0H的吸收带,外形较宽。 C-0的吸收峰在10001200cm:伯醇在10601030cm 仲醇在1100cm附近 叔醇在1140cm附 NR中O一H的核磁共振信号由于受氢键、温度、溶剂性质等影响,可 出现8值在15.5的范围内。 酚的C一0吸收峰出现在1230cm。 醚则表现了C一O伸缩谱带,一OH而无吸收带】 四、醇的化学性质 醇的化学性质主要由羟基官能团所决定,同时也受到烃基的一定影响,从化 学键来看,反应的部位有COH、0一H、和C一H。 下在 氧化反应形成C+,发生取代及消除反应 分子中的C0键和0一H键都是极性键,因而醇分子中有两个反应中心。又 由于受C一O键极性的影响,使得α一H具有一定的活性,所以醇的反应都发生 在这三个部位上。 1.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CH,CH,OH Na →CH;CH-ONa+1/2H2 粘稠固体(溶于过量乙醇中) N与醇的反应比与水的反应缓慢的多,反应所生成的热量不足以使氢气自 然,故常利用醇与N的反应销毁残余的金属钠,而不发生燃烧和爆炸。 CHCH-O的碱性OH强,所以醇钠极易水解。 CH;CH2ONa H2O →CH;CH2OH+NaOH 较强罐 较强酸 较弱酸 较弱减
·112· 3600~3200cm-1缔合 OH 的吸收带,外形较宽。 C-O 的吸收峰在 1000~1200cm-1: 伯醇在 1060~1030cm-1 仲醇在 1100cm-1附近 叔醇在 1140cm-1附 NMR 中 O—H 的核磁共振信号由于受氢键、温度、溶剂性质等影响,可 出现δ值在 1~5.5 的范围内。 酚的 C—O 吸收峰出现在 1230cm -1。 醚则表现了 C—O 伸缩谱带,—OH 而无吸收带。 四、醇的化学性质 醇的化学性质主要由羟基官能团所决定,同时也受到烃基的一定影响,从化 学键来看,反应的部位有 C—OH、O—H、和 C—H。 分子中的 C—O 键和 O—H 键都是极性键,因而醇分子中有两个反应中心。又 由于受 C—O 键极性的影响,使得α—H 具有一定的活性,所以醇的反应都发生 在这三个部位上。 1.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Na 与醇的反应比与水的反应缓慢的多,反应所生成的热量不足以使氢气自 然,故常利用醇与 Na 的反应销毁残余的金属钠,而不发生燃烧和爆炸。 CH3CH2O - 的碱性- OH 强,所以醇钠极易水解。 R C O H H H δ δ δ 酸性,生成酯 氧化反应 形成 C ,发生取代及消除反应 CH3CH2OH + Na CH3CH2ONa + 1/2 H2 K K 粘稠固体( 溶于过量乙醇中) CH3CH2ONa + H2O CH3CH2OH + NaOH 较强键 较强酸 较弱酸 较弱减
醇的反应活性:CHOH>伯醇(乙醇)>仲醇〉叔醇 pKa15.09 15.93 >19 羟基的氢原子活性取决于O一H键的断裂难易程度。叔醇羟基的氧受到三 个供电子基团()的影响,使氧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较高,氢原子和氧原子结 合得也较牢。而伯醇羟基的氧原子只受到一个供电子基团(R)的影响,使氧原 子上的电子云密度较低,0一H的氢受到的束缚较小,所以易被取代。 醇钠(RONa)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碱性试剂。 醇钠的用途: a.醇钠在有机合成中用作碱性试剂,其碱性比NaOH还强。 b.醇钠也常作分子中引入烷基(0)的亲核试剂。 D.还可与其它活泼金属反应:如Mg,A1-Hg 金属镁、铝也可与醇作用生成醇镁、醇铝。 CH3 CH3 6CH6-CH-OH+2N一2CH-OH-O)3AN+3H时 还原剂 有机合成中常用的试剂 2.与氢卤酸反应(制卤代烃的重要方法) R-OH HX →R-X+H0 1)反应速度与氢肉酸的活性和醇的结构有关。 HⅨ的反应活性: HI>HBr HCI 例如aH,CH,CH,CH,oH+HⅢ%△一GH,CH,CH,CH+H,0 +CHCH.CH.CHBr+H2O +HCI ZICL CH,CH.CH.CH.CI+H.O 醇的活性次序:烯丙式醇>叔醇>仲醇〉伯醇〉CH0H 113
·113· 醇的反应活性: CH3OH > 伯醇(乙醇) > 仲醇 > 叔醇 pKa 15.09 15.93 > 19 羟基的氢原子活性取决于 O—H 键的断裂难易程度。叔醇羟基的氧受到三 个供电子基团(R)的影响,使氧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较高,氢原子和氧原子结 合得也较牢。而伯醇羟基的氧原子只受到一个供电子基团(R)的影响,使氧原 子上的电子云密度较低,O—H 的氢受到的束缚较小,所以易被取代。 醇钠(RONa)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碱性试剂。 醇钠的用途: a. 醇钠在有机合成中用作碱性试剂,其碱性比 NaOH 还强。 b. 醇钠也常作分子中引入烷基(RO-)的亲核试剂。 D.还可与其它活泼金属反应: 如 Mg,Al-Hg 金属镁、铝也可与醇作用生成醇镁、醇铝。 2.与氢卤酸反应(制卤代烃的重要方法) 1) 反应速度与氢卤酸的活性和醇的结构有关。 HX 的反应活性: HI > HBr > HCl 例如: 醇的活性次序: 烯丙式醇 > 叔醇 > 仲醇 > 伯醇 > CH3OH CH3 CH OH CH3 6 + 2Al 2 CH3 CH O CH3 ( )3 Al + 3H2 还原剂 有机合成中常用的试剂 R-OH + HX R-X + H2O CH3CH2CH2CH2OH + HI (47%) CH3CH2CH2CH2 I + H2O CH3CH2CH2CH2Br + H2O CH3CH2CH2CH2Cl + H2O + HBr + HCl (48%) H2 SO4 ZnC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