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及内容 1、概念: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产生于公元13世纪意大利地中海沿海一带城市,最 初是借贷资本家为记录其货币的存入和借出而设计的,对于存款记在 “贷主”名下,表示债务:对于借出的款项记在“借主”名下,表示 债权,当时,“借、贷”二字表示债权、债务关系的变化。随着资本 主义的发展,借贷记账法也不断完善和发展,还用来记录财产物资和 其他各项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化,从此,“借、贷”二字就失去了原有 的含义而转化为纯粹的记账符号,成为会计专用术语。 2、记账符号 记账符号是会计核算采用的一种抽象标记,代表经济活动内容增 减变化的方向。 “借”表示计入账户的借方:“贷”表示计入账户的贷方;在借 贷记账法下,“借”、“贷”两字对会计恒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 相反的含义。 资产十费用=负债十所有者权益十收入 “借”→增加增加减少 减少 减少 “贷”→减少 减少增加 增加 增加 3、账户结构 资产账户和费用、成本账户 借方 会计科目(账户名称) 贷方 期初余额 ××× 本期减少额 XXX 6
6 二、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及内容 1、概念: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产生于公元 13 世纪意大利地中海沿海一带城市,最 初是借贷资本家为记录其货币的存入和借出而设计的,对于存款记在 “贷主”名下,表示债务;对于借出的款项记在“借主”名下,表示 债权,当时,“借、贷 ”二字表示债权、债务关系的变化。随着资本 主义的发展,借贷记账法也不断完善和发展,还用来记录财产物资和 其他各项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化,从此,“借、贷”二字就失去了原有 的含义而转化为纯粹的记账符号,成为会计专用术语。 2、记账符号 记账符号是会计核算采用的一种抽象标记,代表经济活动内容增 减变化的方向。 “借”表示计入账户的借方;“贷”表示计入账户的贷方;在借 贷记账法下,“借”、“贷”两字对会计恒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 相反的含义。 资产 + 费用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借” 增加 增加 减少 减少 减少 “贷” 减少 减少 增加 增加 增加 3、账户结构 资产账户和费用、成本账户 借方 会计科目(账户名称) 贷方 期初余额 ××× 本期减少额 ×××
本期增加额X×X 本期发生额合计×× 本期发生颜合计 期末余颜 X×× 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金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货方发生额 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和收入、成果账户 借方 会计科目(账户名称) 贷方 本期减少颜 ××× 期初余额 X×X 本期增加额 X×× 本期发生颜合计X×× 本期发生颜合计 期末余颜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期末余额=期初金额十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上述如属于费用、成本账户,在通常情况下,期末没有余额。 4、记账规律 根据复式记账的原理,记账时,对每项经济业务必须用相等的金 额,一方面计入一个或几个有关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记入一个或几 个账户的贷方,计入账户借方和贷方的金额必然相等,这就形成了借 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例】(1)收到投入资金2万元,存入银行: (2)以银行存款归还短期借款1万元 (3)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1000元,偿还应付账款: (4)以银行存款5000元购买原材料: (二)会计分录和账户的对应关系 1、会计分录:是对每项经济业务支出应登记的账户和记账方向 与金额的一种记录。 〔会计科目 会计分录要素 记账方向 、变动金额
7 本期增加额 ××× 本期发生额合计 ××× 本期发生额合计 ××× 期末余额 ××× 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金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和收入、成果账户 借方 会计科目(账户名称) 贷方 本期减少额 ××× 期初余额 ××× 本期增加额 ××× 本期发生额合计 ××× 本期发生额合计 ××× 期末余额 ×××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期末余额=期初金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上述如属于费用、成本账户,在通常情况下,期末没有余额。 4、记账规律 根据复式记账的原理,记账时,对每项经济业务必须用相等的金 额,一方面计入一个或几个有关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记入一个或几 个账户的贷方,计入账户借方和贷方的金额必然相等,这就形成了借 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例】(1)收到投入资金 2 万元,存入银行; (2)以银行存款归还短期借款 1 万元; (3)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 1000 元,偿还应付账款; (4)以银行存款 5000 元购买原材料; ( 二)会计分录和账户的对应关系 1、会计分录:是对每项经济业务支出应登记的账户和记账方向 与金额的一种记录。 会计科目 会计分录要素 记账方向 变动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