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 学” 教 案 学 校 内蒙古科技大学 院 系 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 课程名称 公共关系学A 课程编号 65000201 课程学时 40 授课对象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09 主讲教师 潘桂英
“公 共 关 系 学” 教 案 学 校 内蒙古科技大学 院 系 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 课程名称 公共关系学A 课程编号 65000201 课程学时 40 授课对象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2009 主讲教师 潘桂英
【首页】 课程名称 公共关系学 英文名称 Public Relations 课程编号 65000201 授课对象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09 必修课 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性质 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 目的:提高公关意识, 掌握公关原理、方法,并运用于学习、生活和工作之中: 任务: 1、端正大学生对公共关系的认识: 课程目的和 2、 提高大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 3、 任务 强化大学生公共关系的实践能力: 4、提升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5、完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6、 为营造一个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塑造一个有特色的科大形象发挥 作用。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实践课(√) 考核方式 考试():考查(√) 课程教学 40 学分数 2.5 总学时数 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34 学时: 实践课6 学时 教材名称 公共关系学 出版社及 作者 于朝晖等 北京大学,2008 出版时间 出版社及 现代公共关系学 作者 陈先红 出版时间 高等教育,2010 (美)奥蒂 出版社及 指定参考书 公共关系:职业与 作者 ·巴斯金 出版时间 中国人民大学,2008 实践 等 出版社及 公关经理教程 作者 余明阳 出版时间 复旦大学,2005 授课教师 潘桂英 职称 副教授 单位 经济与管理学院 授课时间 2011年春 注:表中()选项请打“√
【首页】 课程名称 公共关系学 英文名称 Public Relations 课程编号 65000201 授课对象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2009 必修课 公共基础课( );学科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性质 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 课程目的和 任务 目的:提高公关意识,掌握公关原理、方法,并运用于学习、生活和工作之中; 任务: 1、 端正大学生对公共关系的认识; 2、 提高大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 3、 强化大学生公共关系的实践能力; 4、 提升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5、 完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6、 为营造一个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塑造一个有特色的科大形象发挥 作用。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实践课(√)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课程教学 总学时数 40 学 分 数 2.5 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 34 学时; 实践课 6 学时 教材名称 公共关系学 作 者 于朝晖等 出版社及 出版时间 北京大学,2008 现代公共关系学 作 者 陈先红 出版社及 出版时间 高等教育,2010 公共关系:职业与 实践 作者 (美)奥蒂 斯·巴斯金 等 出版社及 指定参考书 出版时间 中国人民大学,2008 公关经理教程 作 者 余明阳 出版社及 出版时间 复旦大学,2005 授课教师 潘桂英 职 称 副教授 单 位 经济与管理学院 授课时间 2011 年春 注:表中( )选项请打“√
自我介绍 魅力展示(2课时) 课题 介绍公共关系职能,进行魅力展示演练: 课型 实践 教学 了解公共关系职能:理解公共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掌握推销自我的方法: 要求 熟练掌握在极端的时间内扬长避短,尽快实现双方的良好沟通。 重点 掌握自我介绍的技巧。 难点 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张显自己的优良个性。 教学 环境 普通课堂 教学 方法 问题导入自我介绍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提问了解:什么是公共关系? 2、提问了解:你对本课程的期望是什么? 二、介绍公共关系的职能 三、学生上台自我介绍进行魅力展示 四、教师点评布置课后练习 课下经常练习自我介绍,虚心听取同学或家人的建议和意见,逐渐掌握展示自身魅力的技巧。 绪论(4课时) 课题 公共关系最基本的原理 课型 理论 实践 教学 了解公共关系定义,理解公共关系和其他相关概念、活动的关系,掌握公共关系含 要求 义和基本特征。 重点 难点 公共关系含义、基本特征。 教学 环境 多媒体 教学 问题导入讲解辩论 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提问了解:公共关系有什么职能? 二、导入 以“识别真假公关”案例为切入点,引出“公共关系”。 三、讲解 1公共关系 11公共关系定义
自我介绍 魅力展示(2 课时) 课题 介绍公共关系职能,进行魅力展示演练。 课型 实践 教学 要求 了解公共关系职能;理解公共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掌握推销自我的方法; 熟练掌握在极端的时间内扬长避短,尽快实现双方的良好沟通。 重点 难点 掌握自我介绍的技巧。 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张显自己的优良个性。 教学 环境 普通课堂 教学 方法 问题导入 自我介绍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导入 1、提问了解:什么是公共关系? 2、提问了解:你对本课程的期望是什么? 二、介绍公共关系的职能 三、学生上台自我介绍 进行魅力展示 四、教师点评 布置课后练习 课下经常练习自我介绍,虚心听取同学或家人的建议和意见,逐渐掌握展示自身魅力的技巧。 绪论(4 课时) 课题 公共关系最基本的原理 课型 理论 实践 教学 要求 了解公共关系定义,理解公共关系和其他相关概念、活动的关系,掌握公共关系含 义和基本特征。 重点 难点 公共关系含义、基本特征。 教学 环境 多媒体 教学 方法 问题导入 讲解 辩论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复习 1、提问了解:公共关系有什么职能? 二、导入 以“识别真假公关”案例为切入点,引出“公共关系”。 三、讲解 1 公共关系 1.1 公共关系定义
1.2公共关系涵义 1.3公共关系基本特征 14公共关系与其他相关活动的关系 2公共关系学 2.1公共关系学及其研究对象 2.2公共关系学的特点 2.3公共关系学的学习方法 四、布置课后练习 1、谈谈你对公共关系的理解。 2、在实际生活中,为什么庸俗关系还有市场? 3、以你熟悉的一个组织为例,用本章所学过的理论分析其公共关系状态,并提出解决问题 的初步方案。 五、分组辩论 “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哪个更有用” 第1章公共关系历史 (4课时) 课题 公关历史 课型 理论 实践 教学 了解公共关系的历史进程:掌握现代公共关系各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公关思想,公 要求 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和趋势,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原因。 重点 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原因。 难点 现代公共关系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公关思想,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原因。 教学 环境 多媒体 教学 举例说明 方法 课堂讲授 专题讨论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讲解 1现代社会以前的公共关系 1.1中国 1.2外国 2现代公共关系 2.1产生、发展的几个阶段 2.2在其他地区的传播 2.3产生的一般社会条件 二、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评 “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于美国的特殊社会条件” 三、布置课后练习 1、从公共关系理论的角度,分析你所感兴趣的中外历史上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2、用公共关系原理,观察、分析你周围的人和事。 3、课后查阅资料作读书笔记: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1.2 公共关系涵义 1.3 公共关系基本特征 1.4 公共关系与其他相关活动的关系 2 公共关系学 2.1 公共关系学及其研究对象 2.2 公共关系学的特点 2.3 公共关系学的学习方法 四、布置课后练习 1、谈谈你对公共关系的理解。 2、在实际生活中,为什么庸俗关系还有市场? 3、以你熟悉的一个组织为例,用本章所学过的理论分析其公共关系状态,并提出解决问题 的初步方案。 五、分组辩论 “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哪个更有用” 第 1 章 公共关系历史(4 课时) 课题 公关历史 课型 理论 实践 教学 要求 了解公共关系的历史进程;掌握现代公共关系各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公关思想,公 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和趋势,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原因。 重点 难点 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原因。 现代公共关系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公关思想,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原因。 教学 环境 多媒体 教学 方法 举例说明 课堂讲授 专题讨论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讲解 1 现代社会以前的公共关系 1.1 中国 1.2 外国 2 现代公共关系 2.1 产生、发展的几个阶段 2.2 在其他地区的传播 2.3 产生的一般社会条件 二、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点评 “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于美国的特殊社会条件” 三、布置课后练习 1、从公共关系理论的角度,分析你所感兴趣的中外历史上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2、用公共关系原理,观察、分析你周围的人和事。 3、课后查阅资料作读书笔记: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第2章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6课时) 课题 公众的分类、心理特点传播沟通策略 课型 理论 教学 了解公众的定义、特征和分类,传播沟通的特征、模式、种类以及在组织和公众传播沟 要求 通过程中的种种障碍:掌握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开展公关的必要性。 重点 社会组织开展公关的必要性。 难点 充分认识组织开展公共关系的重要意义:组织如何克服传播沟通过程中的种种障碍, 有效地开展与公众的信息传播活动。 教学 环境 多媒体 教学 方法 课堂讲授 案例分析 情景模拟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讲解 1公共关系主体一社会组织 1.1社会组织的定义 1.2社会组织的分类及其公关任务 1.3社会组织与环境 2公共关系客体一公众 2.1公众的含义 2.2公众的基本特征 2.3公众的分类 2.4公众的心理 3公共关系手段-传播沟通 3.1传播的涵义 3.2传播的模式 3.3传播的类别 3.4克服传播沟通过程中的障碍 3.5整合营销传播 二、布置课后练习 1、以一个熟悉的组织为例,分析其环境,列出其各类公众,并找出恰当的沟通措施。 2、试比较“谁没买票?”和“谁没买到票?”的区别。 第3章 公关机构和公关人员(6课时) 课题 公关部和公关公司的特点公关人员素质 课型 理论 实践 教学 了解公共关系机构的构成:掌握组织设置公关机构的必要性,成为一名优秀公关人 要求 员应具备的条件。 重点 组织设置公关机构的必要性
第 2 章 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6 课时) 课题 公众的分类、心理特点 传播沟通策略 课型 理论 教学 要求 了解公众的定义、特征和分类,传播沟通的特征、模式、种类以及在组织和公众传播沟 通过程中的种种障碍;掌握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开展公关的必要性。 重点 难点 社会组织开展公关的必要性。 充分认识组织开展公共关系的重要意义;组织如何克服传播沟通过程中的种种障碍, 有效地开展与公众的信息传播活动。 教学 环境 多媒体 教学 方法 课堂讲授 案例分析 情景模拟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讲解 1 公共关系主体-社会组织 1.1 社会组织的定义 1.2 社会组织的分类及其公关任务 1.3 社会组织与环境 2 公共关系客体-公众 2.1 公众的含义 2.2 公众的基本特征 2.3 公众的分类 2.4 公众的心理 3 公共关系手段-传播沟通 3.1 传播的涵义 3.2 传播的模式 3.3 传播的类别 3.4 克服传播沟通过程中的障碍 3.5 整合营销传播 二、布置课后练习 1、以一个熟悉的组织为例,分析其环境,列出其各类公众,并找出恰当的沟通措施。 2、试比较“谁没买票?”和“谁没买到票?”的区别。 第 3 章 公关机构和公关人员(6 课时) 课题 公关部和公关公司的特点 公关人员素质 课型 理论 实践 教学 要求 了解公共关系机构的构成;掌握组织设置公关机构的必要性,成为一名优秀公关人 员应具备的条件。 重点 组织设置公关机构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