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国际经济合作总论第一节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一、什么是国际经济合作有不同的认识主要观点(一)王世浚(四川大学,1991)的定义是指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为了在经济上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或为了取得某种经济利益)而进行相互协调的有效机制。(二)陈建(人民大学,1998)的定义是指超越国界的经济主体,根据协商确定的方式,在侧重生产领或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相结合的领域,进行的合作活动或政策协调活动(三)卢荣忠(厦门大学,2003)的定义是指各国或各地区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组织在国际交往中就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利用资源、国际资金融通等一系列国际经济事务以及本国经济发展战略等问题所进行的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四)湛柏明(复旦大学,2007)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家界限的自然人与法人为了共同利益,以平等互利为原则,在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侧重生产领域)内所进行的以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合理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的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国家间的经济政策协调也是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五)卢进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的定义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家界限的自然人与法人为了共同利益在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侧重生产领域)内所进行的以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合理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的较长期的经济协调活动。1
1 第一章 国际经济合作总论 第一节 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 一、什么是国际经济合作 有不同的认识 主要观点 (一)王世浚(四川大学,1991)的定义 是指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为了在经济上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或为了取得某 种经济利益)而进行相互协调的有效机制。 (二)陈建(人民大学,1998)的定义 是指超越国界的经济主体,根据协商确定的方式,在侧重生产领或生产与交换、 分配、消费相结合的领域 ,进行的合作活动或政策协调活动 (三)卢荣忠(厦门大学,2003)的定义 是指各国或各地区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组织在国际交往中就科 学技术研究、开发与利用资源、国际资金融通等一系列国际经济事务以及本国经济 发展战略等问题所进行的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 (四)湛柏明(复旦大学,2007 ) 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家界限的自然人与 法人为了共同利益,以平等互利为原则 ,在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侧重生产领域) 内所进行的以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合理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的较长期的经济 协作活动;国家间的经济政策协调也是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 (五)卢进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 )的定义 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家界限的自然人与 法人为了共同利益在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侧重生产领域)内所进行的以生产要素 的国际移动和重新合理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的较长期的经济协调活动
不同定义的比较我们的结论: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家界限的个人与法人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在生产领域或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相结合领域所进行的以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合理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的较长时期的经济合作与政策协调活动。二、国际经济合作的含义房面内容主体政府、经济组织、自然人、法人,跨国界原则平等互利范围生产领域、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结合领域实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时期较长时期方式除纯贸易外的其他方式第二节国际经济合作的类型与方式一、国际经济合作的类型标准分类经济内容广义的国际经济合作、狭义的国际经济合作合作主体本宏观国际经济合作、微观国际经济合作参加方双边国际经济合作、、多边国际经济合作经济水平水平型国际经济合作、垂直型国际经济合作
2 不同定义的比较 我们的结论: 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家界限的个人与法 人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在生产领域或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相结合领域所进行 的以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合理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的较长时期的经济合作与 政策协调活动。 二、国际经济合作的含义 方面 内 容 主体 政府、经济组织、自然人、法人,跨国界 原则 平等互利 范围 生产领域、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结合领域 实质 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国际经济政策协调 时期 较长时期 方式 除纯贸易外的其他方式 第二节国际经济合作的类型与方式 一、国际经济合作的类型 标准 分 类 经济内容 广义的国际经济合作、狭义的国际经济合作 合作主体 宏观国际经济合作、微观国际经济合作 参加方 双边国际经济合作、多边国际经济合作 经济水平 水平型国际经济合作、垂直型国际经济合作
二、国际经济合作的方式(一)国际工程承包(二)国际劳务合作(三)国际技术合作(四)国际发展援助(五)国际直接投资(六)国际间接投资(七)其他方式第三节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一、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一)早期的国际交往与联系汉萨同盟(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经济合作二战之前一百年(三)当代国际经济合作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二战之后国际经济合作的特点1、国际经济合作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2、国际经济合作的参加国增加。3、国际经济合作的方式多样化。4、更注重合作之间的互助与协调第四节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与国际经济合作一、生产要素的概念目前对什么是生产要素有不同的认识,主要观点有3
3 二、国际经济合作的方式 (一)国际工程承包 (二)国际劳务合作 (三)国际技术合作 (四)国际发展援助 (五)国际直接投资 (六)国际间接投资 (七)其他方式 第三节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 一、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一)早期的国际交往与联系 汉萨同盟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经济合作 二战之前一百年 (三)当代国际经济合作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二战之后国际经济合作的特点 1、国际经济合作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2、国际经济合作的参加国增加。 3、国际经济合作的方式多样化。 4、更注重合作之间的互助与协调。 第四节 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与国际经济合作 一、生产要素的概念 目前对什么是生产要素有不同的认识,主要观点有:
(一)储祥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生产要素是生产的基本元素,即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资源。(二)李虹(东北财大,2002)是产品和服务等生产过程中得以正常进行所必备的一切物质投入和非物质投入。(三)卢进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是指使具体的生产过程得以正常进行所必需的各种物质条件和非物质条件。二、生产要素的内容名称内容一要素劳动力二要素劳动力、土地三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四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六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技术、信息三、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一)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的概念狭义的:生产要素直接移动广义的:生产要素的直接移动+生产要素的间接移动(二)国际生产要素移动的原因1、各国(地区)间生产要素供给存在差异慕赋差异、异质性、变动性2、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对要素的需求不同3、同一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的价格不同
4 (一)储祥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 生产要素是生产的基本元素,即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资源。 (二)李虹(东北财大,2002) 是产品和服务等生产过程中得以正常进行所必备的一切物质投入和非物质投 入。 (三)卢进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是指使具体的生产过程得以正常进行所必需的各种物质条件和非物质 条件。 二、生产要素的内容 名 称 内 容 一要素 劳动力 二要素 劳动力、土地 三要素 劳动力、土地、资本 四要素 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 六要素 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技术、信息 三、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 (一)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的概念 狭义的:生产要素直接移动 广义的:生产要素的直接移动+ 生产要素的间接移动 (二)国际生产要素移动的原因 1、各国(地区)间生产要素供给存在差异 禀赋差异、异质性、变动性 2、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对要素的需求不同 3、同一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的价格不同
供求规律的作用4、各国(地区)政府的干预“两免三减”(三)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的经济效应1、生产要素价格趋向均等化甲要素甲国:充裕→大量使用—→供不应求一价格上涨-乙国:短缺弃置不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2、提高社会福利水平要素输入国使用价格低廉的生产要素,有利于要素输入国生产成本下降,价格下降。消费者可以消费价格更低的商品四、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与国际经济合作的内在关系生产要素的国际直接移动与重新合理配置是国际经济合作的实质与主要内容五、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的联系与区别(一)区别1、研究对象不同2、开展领域不同3、交易方式不同4、表现形式不同5、所起作用不同(二)联系1、是一国对外交往的两种主要形式2、都与生产要素慕赋有关3、常结合在一起使用
5 供求规律的作用 4、各国(地区)政府的干预 “两免三减” (三)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的经济效应 1、生产要素价格趋向均等化 甲要素 甲国:充裕 大量使用 供不应求 价格上涨 乙国:短缺 弃置不用 供过于求 价格下降 2、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要素输入国使用价格低廉的生产要素,有利于要素输入国生产成本下降,价格 下降。消费者可以消费价格更低的商品 四、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与国际经济合作的内在关系 生产要素的国际直接移动与重新合理配置是国际经济合作的实质与主要内容 五、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的联系与区别 (一)区别 1、研究对象不同 2、开展领域不同 3、交易方式不同 4、表现形式不同 5、所起作用不同 (二)联系 1、是一国对外交往的两种主要形式 2、都与生产要素禀赋有关 3、常结合在一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