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国际发展援助第一节国际发展援助概述一、国际发展援助的概念是指发达国家和高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及其所属机构、国际有关部门组织、社会团体以提供资金、物资、设备、技术或资料等方式,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和提高社和福利的具体活动二、国际发展援助的方式(一)按援助的流通领域划分1、双边援助2、多边援助(二)按援助的方式划分1、财政援助2、技术援助(三)按原款使用方向划分1、项目援助2、方案援助三、国际发展援助的发展历程(一)国际发展援助的起源联合国的建立是国际发展援助的起源1945年10月《联合国宪章》联合国使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保障人类基本权利消除饥饿、贫国与富国应通过合作,改善所有人的生活(二)国际发展援助的发展第一阶段:二战后——(20世纪50年代)“马歇尔计划”、“莫洛托夫计划”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1 第 七 章 国际发展援助 第一节 国际发展援助概述 一、国际发展援助的概念 是指发达国家和高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及其所属机构、国际有关部门组织、社 会团体以提供资金、物资、设备、技术或资料等方式,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和 提高社和福利的具体活动 二、国际发展援助的方式 (一)按援助的流通领域划分 1、双边援助 2、多边援助 (二)按援助的方式划分 1、财政援助 2、技术援助 (三)按原款使用方向划分 1、项目援助 2、方案援助 三、国际发展援助的发展历程 (一)国际发展援助的起源 联合国的建立是国际发展援助的起源 1945 年 10 月《联合国宪章》 联合国使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保障人类基本权利 消除饥饿、贫国与富国应通过合作,改善所有人的生活 (二)国际发展援助的发展 第一阶段:二战后——(20 世纪 50 年代) “马歇尔计划”、“莫洛托夫计划” 第二阶段:20 世纪 60 年代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 OPEC成为援助主体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 援助的规模变小 四、国际发展援助的特点 (一)政治色彩日益浓厚 (二)附加条件日益增多 (三)援助规模停滞不前 (四)大部分国家没有达到联合国标准 (五)援助的格局发生了变化 (六)援助的方式发生变化 (七)双边发展援助的对象基本稳定 (八)援助中赠与的成分不断增加 (九)援助国加强了对项目的管理与评估 (十)发达国家往往收益最多 (十一)安全援助受到各援助国的重视 (十二)发展援助政策在不断的调整和变化 (十三)减债正在成为援助的主要方式 (十四)环境保护与发展援助的联系加强 1990年联合国援助主题可持续发展 1992年世界银行援助主题可持续发展 1994年生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发达国家不承担具体削减义务,但承 担为发展中国家进行资金、技术援助的义务。 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 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发达国 家有义务提供资金、技术援助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会议:在今后3年内,由发达国家每年拿出100亿美元资金 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2 第三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 OPEC 成为援助主体 第四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援助的规模变小 四、国际发展援助的特点 (一)政治色彩日益浓厚 (二)附加条件日益增多 (三)援助规模停滞不前 (四)大部分国家没有达到联合国标准 (五)援助的格局发生了变化 (六)援助的方式发生变化 (七)双边发展援助的对象基本稳定 (八)援助中赠与的成分不断增加 (九)援助国加强了对项目的管理与评估 (十)发达国家往往收益最多 (十一)安全援助受到各援助国的重视 (十二)发展援助政策在不断的调整和变化 (十三)减债正在成为援助的主要方式 (十四)环境保护与发展援助的联系加强 1990 年 联合国 援助主题 可持续发展 1992 年 世界银行 援助主题 可持续发展 1994 年生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发达国家不承担具体削减义务,但承 担为发展中国家进行资金、技术援助的义务。 1997 年 12 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 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发达国 家有义务提供资金、技术援助 2009 年 12 月哥本哈根会议:在今后 3 年内,由发达国家每年拿出 100 亿美元资金 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第二节联合国发展系统和主要援助国 、联合国发展系统 (一)概念 是联合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援助的机构体系 (二)分类 1、政策性指导机构 联合国大会、经社理事会 2、筹资机构 开发计划署、人口基金会、儿童基金会 3、执行机构 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三)实施程序 制定国别方案 编制项目文件 项目的实施 项目的评价 项目的后续活动 (四)案例 2009年8月20日联合国粮农组织8月20日表示,由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提供 贷款、粮农组织负责实施的一个以分发优质种子为主的农业援助项目显著提高了海 地的粮食产量。海地是受粮食危机冲击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首都太子港等地在2008 年4月曾因为粮食价格不断上涨而爆发骚乱。同年8月至9月间,海地接连遭到四 场风暴的重创,许多种子或者被水冲走,或者被饥饿的民众当做食物吃掉。 因此,海地政府将缺乏优质种子列为该国增加粮食生产、降低对进口粮食依赖 性的一个主要障碍,并请求联合国方面提供援助。因此,联合国粮农组织与国际农 业发展基金合作推出了这个价值1020万美元的援助项目,当时预计将有25万海地 农民从中获益
3 第二节 联合国发展系统和主要援助国 一、联合国发展系统 (一)概念 是联合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援助的机构体系 (二)分类 1、政策性指导机构 联合国大会、经社理事会 2、筹资机构 开发计划署、人口基金会、儿童基金会 3、执行机构 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三)实施程序 制定国别方案 编制项目文件 项目的实施 项目的评价 项目的后续活动 (四)案例 2009 年 8 月 20 日 联合国粮农组织 8 月 20 日表示,由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提供 贷款、粮农组织负责实施的一个以分发优质种子为主的农业援助项目显著提高了海 地的粮食产量。海地是受粮食危机冲击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首都太子港等地在 2008 年 4 月曾因为粮食价格不断上涨而爆发骚乱。同年 8 月至 9 月间,海地接连遭到四 场风暴的重创,许多种子或者被水冲走,或者被饥饿的民众当做食物吃掉。 因此,海地政府将缺乏优质种子列为该国增加粮食生产、降低对进口粮食依赖 性的一个主要障碍,并请求联合国方面提供援助。因此,联合国粮农组织与国际农 业发展基金合作推出了这个价值 1020 万美元的援助项目,当时预计将有 25 万海地 农民从中获益
仅在2008年冬季,援助方案耗资30万美元采购和分发的优质豆种就使海地农 民获得了价值500万美元的收成。此外,粮农组织还在帮助农民繁殖玉米、高粱、 木薯、红薯等作物的种子,并向农民提供基本工具、建议和培训。 二、主要国家的发展援助 OECD于2009年3月30日发布2008年援助统计,据悉,2008年全球援助金 额达1196亿美元,较2007年增长11.9%,但0ECD国家平均只将其国民收入的0.3% 用于援助,仍大大低于联合国设定的07%标准。其中,美国和日本最为吝啬,其援 助金额只占国民收入的0.18%,而德国、法国和英国分别达到了0.38%、0.39%和 0.43%。只有瑞典、卢森堡、丹麦、挪威和荷兰超过了07%标准。 根据2012年OECD报告,2011年 OECD援助1256亿美元占GNI0.2% 欧盟的0ECD成员援助637亿美元占0.42% 美国305亿美元占0.19% 超过0.7%的有丹麦、卢森堡、荷兰、挪威、瑞典 同比下降最大的是希腊(-39.3%)西班牙(-32.7%)奥地利(-14.3%)比利时(-13.3%) 日本(-10.8%) 说明OECD国家包括 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丹麦、法国、德国、希腊、冰岛、爱尔兰、意大利、 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英国和美国。下列 国家按时间顺序分别在示于其后的日期加入0ECD:日本(1964年),芬兰(1969 年),澳大利亚(1971年),新西兰(1973年)和墨西哥(1994年),捷克共和国(1995 年),匈牙利(1996年),波兰(1996年),韩国(1996年),斯洛伐克(2000),智 利、爱沙尼亚、以色列和斯洛文尼亚(2010年)。 欧盟成员包括 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葡萄 牙、西班牙、奥地利、瑞典、芬兰、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 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4 仅在 2008 年冬季,援助方案耗资 30 万美元采购和分发的优质豆种就使海地农 民获得了价值 500 万美元的收成。此外,粮农组织还在帮助农民繁殖玉米、高粱、 木薯、红薯等作物的种子,并向农民提供基本工具、建议和培训。 二、主要国家的发展援助 OECD 于 2009 年 3 月 30 日发布 2008 年援助统计,据悉,2008 年全球援助金 额达 1196 亿美元,较 2007 年增长 11.9%,但 OECD 国家平均只将其国民收入的 0.3% 用于援助,仍大大低于联合国设定的 0.7%标准。其中,美国和日本最为吝啬,其援 助金额只占国民收入的 0.18%,而德国、法国和英国分别达到了 0.38%、0.39%和 0.43%。只有瑞典、卢森堡、丹麦、挪威和荷兰超过了 0.7%标准。 根据 2012 年 OECD 报告,2011 年 OECD 援助 1256 亿美元 占 GNI 0.2% 欧盟的 OECD 成员 援助 637 亿美元 占 0.42% 美国 305 亿美元 占 0.19% 超过 0.7%的有丹麦、卢森堡、荷兰、挪威、瑞典 同比下降最大的是希腊(-39.3%)西班牙(-32.7%)奥地利(-14.3%)比利时(-13.3%) 日本(-10.8%) 说明OECD国家包括 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丹麦、法国、德国、希腊、冰岛、爱尔兰、意大利、 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英国和美国。下列 国家按时间顺序分别在示于其后的日期加入 OECD:日本(1964 年),芬兰(1969 年),澳大利亚(1971 年),新西兰(1973 年)和墨西哥(1994 年),捷克共和国(1995 年),匈牙利(1996 年),波兰(1996 年),韩国(1996 年),斯洛伐克(2000),智 利、爱沙尼亚、以色列和斯洛文尼亚(2010 年)。 欧盟成员包括 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葡萄 牙、西班牙、奥地利、瑞典、芬兰、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 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第三节我国与国际发展援助 一、我国对外发展援助 我国对外发展援助的主要机构是:商务部、外交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各 专业部委 (一)我国对外发展援助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1950-1963) 朝鲜、越南、阿尔巴利亚等20多个国家 军事援助、经济援助 物资援助、现汇援助 2.发展阶段(1964-1970) 受援助国家增加到30多个,增加了对非洲的援助 军事援助、经济援助 物资援助、技术援助 3.急剧增长阶段(1971-1978) 受援国增加到66国拉美、南太平洋国家 军事援助、经济援助 援助金额比1950-1970增长159% 4.调整改革时期(1979-1994) 既对外提供援助也接受援助 既加强援助有量力而行 投资小、效益高中小项目是重点 管理体制承包制 5.发展改革时期(1995 ) 提供援款方式多样化 选择合适项目 援助与对外贸易、工程承包结合 加强多边合作
5 第三节 我国与国际发展援助 一、我国对外发展援助 我国对外发展援助的主要机构是:商务部、外交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各 专业部委 (一)我国对外发展援助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1950-1963) 朝鲜、越南、阿尔巴利亚等 20 多个国家 军事援助、经济援助 物资援助、现汇援助 2.发展阶段(1964-1970) 受援助国家增加到 30 多个,增加了对非洲的援助 军事援助、经济援助 物资援助、技术援助 3.急剧增长阶段(1971—1978) 受援国增加到 66 国 拉美、南太平洋国家 军事援助、经济援助 援助金额比 1950-1970 增长 159% 4.调整改革时期(1979-1994) 既对外提供援助也接受援助 既加强援助有量力而行 投资小、效益高中小项目是重点 管理体制-承包制 5.发展改革时期(1995——) 提供援款方式多样化 选择合适项目 援助与对外贸易、工程承包结合 加强多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