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教学大纲(2018年修订版)安徽大学经济学院2018年一9月
《财政学》教学大纲 (2018 年修订版) 安 徽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2 0 1 8 年 9 月
前言财政学是经济学专业高等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以阐明财政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为逻辑起点。以经济和管理类本科生为讲授对象,是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设置财政学课程的目的在于使经济类相关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更为健全合理,使学生通过对财政学知识的掌握,拓宽其知识的视野,提高其分析认识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将微观与宏观社会经济问题结合起来加以认识理解,能从全局的角度去认识理解社会经济问题。因此,通过财政学课程的教学,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并为培养合格的经济学专门人才创造重要的基础性条件。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本课程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介绍与分析;(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与实践分析结合,尽可能使用案例教学;方法上注重启发式,同时,应注重运用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的方式;应安排教学实践活动,到实际部门或在实验室模拟亲身体验财政实践活动。(3)学生在学习(预习、听课和复习)过程中应重点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积极参与案例分析,并将学过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案例分析之中。先修课程要求:本课程的先导课程是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等。本课程计划 54 学时,3 学分。选用教材:钟晓敏,财政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方法:由于《财政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是宏观经济理论的组成部分,同时,财政政策又是重要的经济杠杆。因此,在财政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结合现实的财政政策、制度、财政改革实践等方面的案例来进行教学。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财政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
1 前 言 财政学是经济学专业高等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以阐明财政的基本知识和基 本理论为逻辑起点。以经济和管理类本科生为讲授对象,是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 一体的学科。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设置财政学课程的目的在于使经济类相关专业学生的 知识结构更为健全合理,使学生通过对财政学知识的掌握,拓宽其知识的视野, 提高其分析认识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将微观与宏观社会经济问题结合起来 加以认识理解,能从全局的角度去认识理解社会经济问题。因此,通过财政学课 程的教学,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并为培养合 格的经济学专门人才创造重要的基础性条件。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 (l)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本课程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 介绍与分析;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与实践分析结合,尽可能使用案例教学; 方法上注重启发式,同时,应注重运用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的方式;应安排教学 实践活动,到实际部门或在实验室模拟亲身体验财政实践活动。 (3)学生在学习(预习、听课和复习)过程中应重点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积极参与案例分析,并将学过的理论知识运用 到案例分析之中。 先修课程要求:本课程的先导课程是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统计学等。 本课程计划 54 学时,3 学分。 选用教材:钟晓敏,财政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方法:由于《财政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是宏观经济理论的组 成部分,同时,财政政策又是重要的经济杠杆。因此,在财政学的教学过程中, 必须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结合现实的财政政策、制度、财政改革实践 等方面的案例来进行教学。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财政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 主学习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
课堂提问、讨论、作业、指定或推荐教学参考书及学术论文、实事评论文章等方法进行教学。闭卷考核方法:期末笔试4
2 课堂提问、讨论、作业、指定或推荐教学参考书及学术论文、实事评论文章等方 法进行教学。 考核方法:期末 笔试 闭卷
教学进程安排表如下:周次学时数教学主要内容教学方法备注第一章导论讲授、讨论1讲授、讨论2第二章政府目标与财政职能3讲授、讨论3第三章公共产品?第四章 外部性讲授、讨论公共产品与外部性问题案例讨论5讲授、讨论【(含实践)第五章财政支出概论讲授、讨论67第六章主要财政支出(一般公共服务、讲授、讨论国防、基础设施投资等)第六章主要财政支出(国防、教育、讲授、讨论8社会保障、节能环保)9财政支出热点问题讨论讲授、讨论(含实践)讲授、讨论10 第七章财政收入概论11第八章主要财政收入(税收收入)讲授、讨论12第八章主要财政收入(非税收入)讲授、讨论13 财政收入热点问题讨论讲授、讨论(含实践)14 第九章 财政平衡与政府预算讲授、讨论15第十章政府间财政关系讲授、讨论16 第十一章财政政策与公共选择讲授、讨论17财政政策热点问题讨论讲授、讨论(含实践)318复习总结讲授、讨论
3 教学进程安排表如下: 周次 学时数 教 学 主 要 内 容 教学方法 备注 1 3 第一章 导论 讲授、讨论 2 3 第二章 政府目标与财政职能 讲授、讨论 3 3 第三章 公共产品 讲授、讨论 4 3 第四章 外部性 讲授、讨论 5 3 公共产品与外部性问题案例讨论 讲授、讨论 (含实践) 6 3 第五章 财政支出概论 讲授、讨论 7 3 第六章 主要财政支出(一般公共服务、 国防、基础设施投资等 ) 讲授、讨论 8 3 第六章 主要财政支出(国防、教育、 社会保障、节能环保) 讲授、讨论 9 3 财政支出热点问题讨论 讲授、讨论 (含实践) 10 3 第七章 财政收入概论 讲授、讨论 11 3 第八章 主要财政收入(税收收入) 讲授、讨论 12 3 第八章 主要财政收入(非税收入) 讲授、讨论 13 3 财政收入热点问题讨论 讲授、讨论 (含实践) 14 3 第九章 财政平衡与政府预算 讲授、讨论 15 3 第十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讲授、讨论 16 3 第十一章 财政政策与公共选择 讲授、讨论 17 3 财政政策热点问题讨论 讲授、讨论 (含实践) 18 3 复习总结 讲授、讨论
第一章导论一、学习目的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财政现象,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财政范畴;领会政府活动与私人活动的异同之处;知晓国家治理中的政府角色和财政功能;了解《财政学》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财政学》和怎样学习《财政学》。本章计划3课时。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二)研究对象(三)教学要求第二节政府活动(一)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1.政府的干预方式2.政府干预失败的原因第三节政府财政收支概览(一)政府财政收支活动(二)政府财政收支规模(三)政府财政收支结构三、重点和难点提示(一)本章重点1.掌握财政的基本含义和财政的基本特征2.掌握政府干预的手段及政府干预失效的表现3.掌握市场失灵及其表现形式(二)本章难点1.财政学建设的指导思想2.财政学含义4
4 第一章 导论 一、学习目的 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财政现象,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财政范畴;领会政府活 动与私人活动的异同之处;知晓国家治理中的政府角色和财政功能;了解《财政 学》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财政学》和怎样学习《财政学》。本章计划 3 课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二)研究对象 (三)教学要求 第二节 政府活动 (一)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 1.政府的干预方式 2.政府干预失败的原因 第三节 政府财政收支概览 (一)政府财政收支活动 (二)政府财政收支规模 (三)政府财政收支结构 三、重点和难点提示 (一)本章重点 1.掌握财政的基本含义和财政的基本特征 2.掌握政府干预的手段及政府干预失效的表现 3.掌握市场失灵及其表现形式 (二)本章难点 1.财政学建设的指导思想 2.财政学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