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锌副族 铜族元素 族元素 本章要求
铜、锌副族 铜 族 元 素 锌 族 元 素 作 业 本 章 要 求
铜族元素 铜族通性 单质的存在和制备 铜族元素的化合物
铜族元素 铜族通性 单 质 的 存 在 和 制 备 铜 族 元 素 的 化 合 物
铜族通性 铜族位于周期系的B族,包括铜、银、金三种 元素。 一、活泼性 IB族的价电子结构为(n-1)d0nsl。最外层电子 数虽然与A族相同但性质上却没有多少共同之处。 I$族的最外层电子的Z*(有效核电荷Z-σ)高, 故第一电离势比碱金属的高。 由于d电子也包含在金属键中,故它们的升华 热和熔点也比碱金属的高得多。其较惰性的特点与 这些因素有关。结果是其化合物有较多的共价性和 较高的晶格能
铜族位于周期系的IB族,包括铜、银、金三种 元素。 一、活泼性 IB族的价电子结构为(n-1)d10ns1。最外层电子 数虽然与IA族相同但性质上却没有多少共同之处。 IB族的最外层电子的Z*(有效核电荷Z-)高, 故第一电离势比碱金属的高。 由于d电子也包含在金属键中,故它们的升华 热和熔点也比碱金属的高得多。其较惰性的特点与 这些因素有关。结果是其化合物有较多的共价性和 较高的晶格能。 铜族通性
铜族通性 二、氧化数 铜、银、金三个元素,每一个元素都有+1、+2和 +3三种氧化数。最常见的氧化数:铜为+2、银为+1、 金为+3。 原因是B族的ns电子和次外层(n-1)d电子能量相 差不大,在与其他元素化合时,不仅s电子能参加反 应,(血-1)d电子也能依反应条件的不同,可以部分参 加反应,即表现出不同的氧化态。如: Cu20、CuO、KCuO2(铜酸钾)、AgNO3、AgF2y Ag[Ag02]等。 而碱金属主要氧化态是+1
铜族通性 二、氧化数 铜、银、金三个元素,每一个元素都有+1、+2和 +3三种氧化数。最常见的氧化数:铜为+2、银为+1、 金为+3。 原因是IB族的ns电子和次外层(n-1)d电子能量相 差不大,在与其他元素化合时,不仅ns电子能参加反 应,(n-1)d电子也能依反应条件的不同,可以部分参 加反应,即表现出不同的氧化态。如: Cu2O、CuO、KCuO2 (铜酸钾)、AgNO3、AgF2、 AgI [AgO2 ]等。 而碱金属主要氧化态是+1
铜族通性 三、标准电极电势 Au3++3e==Au p9=1.42V Ag2++e==Ag p9=1.987V Ag+e-=Ag p9=0.7996V Cuf+e==Cu p9=0.52V K++e==K p9=-2.925V 化学活泼性远小于碱金属; 从上到下,金属活泼性递减 与碱金属的变化 规律相反。 四、氢氧化物的碱性和稳定性 氢氧化物的碱性较弱,且极易脱水形成氧化物, 而碱金属氢氧化物是强碱,对热非常稳定
铜族通性 三、标准电极电势 Au3++3e-==Au =1.42V Ag2++e-==Ag+ =1.987V Ag++e-==Ag =0.7996V Cu++e-==Cu =0.52V K++e-==K =-2.925V 化学活泼性远小于碱金属; 从上到下,金属活泼性递减;与碱金属的变化 规律相反。 四、氢氧化物的碱性和稳定性 氢氧化物的碱性较弱,且极易脱水形成氧化物, 而碱金属氢氧化物是强碱,对热非常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