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电解质溶液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弱电解质的电离 盐类水解 酸碱理论 沉淀溶解平衡 本章要求
第十章:电解质溶液 酸 碱 理 论 作 业 本 章 要 求 弱 电 解 质 的 电 离 盐 类 水 解 沉 淀 溶 解 平 衡 强 电 解 质 溶 液 理 论
10.1强电解质溶液 一、强电解质:理论上100%电离: ①对于正负离子都是一价的电解质, 如NO3、 KC1等,其电离度接近100%; ②正负离子为二价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度较一价的 小; ③电解质溶液越浓,电离度越小。 1923年,Debye及Huckel提出离子氛(ionic atmosphere)概念。 •观点:强电解质在溶液中是完全电离的,但是由于 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每一个离子都受到相反电荷离 子的束缚,这种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使溶液中的离子 并不完全自由,其表现是:溶液导电能力下降,电 离度下降,依数性异常
10.1 强电解质溶液 •一、强电解质:理论上100%电离: •① 对于正负离子都是一价的电解质,如HNO3、 KCl等,其电离度接近100%; •② 正负离子为二价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度较一价的 小; •③ 电解质溶液越浓,电离度越小。 •1923年,Debye及Hückel提出离子氛(ionic atmosphere)概念。 •观点:强电解质在溶液中是完全电离的,但是由于 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每一个离子都受到相反电荷离 子的束缚,这种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使溶液中的离子 并不完全自由,其表现是:溶液导电能力下降,电 离度下降,依数性异常
强电解质溶液 •活度:是指有效浓度,即单位体积电解质溶 液中表现出来的表观离子有效浓度,即扣除 了离子间相互作用的浓度 1、活度与活度系数 以a(activity)表示。 aB=rB X cB (8) ·rB:活度系数。 稀溶液中,rB<1;极稀溶液中,B接近1
强电解质溶液 •活度:是指有效浓度,即单位体积电解质溶 液中表现出来的表观离子有效浓度,即扣除 了离子间相互作用的浓度 •1、活度与活度系数 •以a (activity)表示。 • aB = rB × cB (8) • rB :活度系数。 •稀溶液中,rB < 1;极稀溶液中,rB 接近1
2、离子强度:I=Σbizi2 (9) bi:溶液中第i种离子的浓度,zi:第i种离 子的电荷离子强度I表示了离子在溶液中产 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离子强度越大,正负离子间作用力越大。 ①离子强度越大,离子间相互作用越显著, 活度系数越小;②离子强度越小,活度系数 约为1。稀溶液接近理想溶液,活度近似等于 浓度;③离子电荷越大,相互作用越强,活 度系越小
2、离子强度: I = ½ ∑bizi2 (9) bi:溶液中第i种离子的浓度,zi:第i种离 子的电荷离子强度 I 表示了离子在溶液中产 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离子强度越大,正负离子间作用力越大。 ① 离子强度越大,离子间相互作用越显著, 活度系数越小;② 离子强度越小,活度系数 约为1。稀溶液接近理想溶液,活度近似等于 浓度;③ 离子电荷越大,相互作用越强,活 度系越小
10.2弱电解质的电离 一、一元弱酸弱碱的电离 1、电离常数 HAC+H2OSHO++Ac or HAcSH++Ac 在一定温度下,其平衡关系为: K=H+][AC-/HAc] Ka称为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简称为酸常数。 H,O+NH台NH4+OH K=INHJOHVINH3] K和K是化学平衡常数的一种形式,利用电离常 数数值的大小,可以估计弱电解质电离的趋势。K值越 大,电离常数越大。 通常把K,=102~107的酸称为弱酸,K,<107的酸称 为极弱酸,弱碱亦可按K大小进行分类
10.2 弱电解质的电离 一、一元弱酸弱碱的电离 1、电离常数 HAc+H2OH3O++Ac- or HAcH++Ac- 在一定温度下,其平衡关系为: Ka=[H+ ][Ac- ]/[HAc] Ka称为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简称为酸常数。 H2O+NH3NH4 ++OHKb=[NH4 + ][OH- ]/[NH3 ] Ka和Kb是化学平衡常数的一种形式,利用电离常 数数值的大小,可以估计弱电解质电离的趋势。K值越 大,电离常数越大。 通常把Ka =10-2~10-7的酸称为弱酸,Ka <10-7的酸称 为极弱酸,弱碱亦可按Kb大小进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