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 萄 酒 工 艺 学 10.二氧化碳浸渍酿造法
葡 萄 酒 工 艺 学 10.二氧化碳浸渍酿造法
10.二氧化碳浸渍酿造法 ◼ 本章主要讲述二氧化碳浸渍酿造法的原理、 定义、工艺及所酿造的葡萄酒的特点。 ◼ 要求学生了解二氧化碳浸渍酿造法的工艺过 程及操作要点,掌握该方法的原理、适用情 况及所酿酒的特点。 ◼ 教学重点和难点:二氧化碳浸渍酿造法的原 理和特点
10.二氧化碳浸渍酿造法 ◼ 本章主要讲述二氧化碳浸渍酿造法的原理、 定义、工艺及所酿造的葡萄酒的特点。 ◼ 要求学生了解二氧化碳浸渍酿造法的工艺过 程及操作要点,掌握该方法的原理、适用情 况及所酿酒的特点。 ◼ 教学重点和难点:二氧化碳浸渍酿造法的原 理和特点
10.二氧化碳浸渍酿造法 10.1 二氧化碳浸渍酿造法(MC)简介 10.2 CO2浸渍中的生物化学变化 10.3 MC法的工艺及管理 10.4 MC法葡萄酒的特点 10.5 Beaujolais酿造法 思考题
10.二氧化碳浸渍酿造法 10.1 二氧化碳浸渍酿造法(MC)简介 10.2 CO2浸渍中的生物化学变化 10.3 MC法的工艺及管理 10.4 MC法葡萄酒的特点 10.5 Beaujolais酿造法 思考题
10.1 二氧化碳浸渍酿造法(MC)简介 ◼ 原理:如果将整粒的葡萄浆果放在CO2气体中或无 氧条件下,即使没有酵母菌的作用,葡萄浆果本身 也可以将少部分糖转化为酒精,并形成特殊的香气。 ◼ 1872年巴斯德曾注意到该现象,认为可能用于葡 萄酒的酿造。 ◼ 1935年Flanzy经实验提出了MC法,即将完整的葡 萄放入充满CO2的密闭罐中,数天后葡萄再被压榨 开始酒精发酵。( CO2浸渍+AF) ◼ 70年代以来,由于同位素技术的应用,对CO2浸渍 过程中的厌氧代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0.1 二氧化碳浸渍酿造法(MC)简介 ◼ 原理:如果将整粒的葡萄浆果放在CO2气体中或无 氧条件下,即使没有酵母菌的作用,葡萄浆果本身 也可以将少部分糖转化为酒精,并形成特殊的香气。 ◼ 1872年巴斯德曾注意到该现象,认为可能用于葡 萄酒的酿造。 ◼ 1935年Flanzy经实验提出了MC法,即将完整的葡 萄放入充满CO2的密闭罐中,数天后葡萄再被压榨 开始酒精发酵。( CO2浸渍+AF) ◼ 70年代以来,由于同位素技术的应用,对CO2浸渍 过程中的厌氧代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0.2 CO2浸渍中的生物化学变化 ◼ 有物理的扩散作用,有通过细胞膜的半渗透作用, 有果粒中的各种厌氧代谢活动,也有AF和MLF,是 非常复杂的过程。 1.吸收,用于细胞内代谢。 2.生成酒精:源于细胞内发酵、AF、苹果酸;乙醇的 扩散浸渍了果皮,果皮破裂,果汁的流出量因葡萄 品种、成熟度、葡萄质量、运输条件、浸渍罐容量、 装满程度、温度等而异。佳丽酿,2.7T,25℃, 24hr-15%; 120hr-60%; 168hr-80%。 3.酸组分变化:酒石酸减少-与钾、钙盐析;苹果酸 减少-酒精,MLF。佳丽酿35℃-8天,苹果酸减 少50%。醋酸、琥珀酸增加,pH值升高。 4.游离氨基酸增加:蛋白酶,利于AF, MLF
10.2 CO2浸渍中的生物化学变化 ◼ 有物理的扩散作用,有通过细胞膜的半渗透作用, 有果粒中的各种厌氧代谢活动,也有AF和MLF,是 非常复杂的过程。 1.吸收,用于细胞内代谢。 2.生成酒精:源于细胞内发酵、AF、苹果酸;乙醇的 扩散浸渍了果皮,果皮破裂,果汁的流出量因葡萄 品种、成熟度、葡萄质量、运输条件、浸渍罐容量、 装满程度、温度等而异。佳丽酿,2.7T,25℃, 24hr-15%; 120hr-60%; 168hr-80%。 3.酸组分变化:酒石酸减少-与钾、钙盐析;苹果酸 减少-酒精,MLF。佳丽酿35℃-8天,苹果酸减 少50%。醋酸、琥珀酸增加,pH值升高。 4.游离氨基酸增加:蛋白酶,利于AF, M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