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概述 高谒、高正 cn NHCI 2-氰基-4-硝基苯胺是制备分散染料等的中间体,原 料2-氰基-4-硝基氯苯是由邻氯甲苯经氨氧化得到邻氯苯 腈,再经过混酸硝化而制得。 用液氨进行氨解反应的缺点是:操作压力高,过量的液 氨较难再以液态氨的形式回收
第一节 概述 2-氰基-4-硝基苯胺是制备分散染料等的中间体,原 料2-氰基-4-硝基氯苯是由邻氯甲苯经氨氧化得到邻氯苯 腈,再经过混酸硝化而制得。 用液氨进行氨解反应的缺点是:操作压力高,过量的液 氨较难再以液态氨的形式回收
第一节概述 2.氨水 氨在常压和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4.1%(质量分 数)、在30℃时为29%,在40℃时为25.3%。由此可见, 在一定压力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氨在水中的溶解度逐 渐下降,为了减少和避免氨水在贮存运输中的挥发损失, 工业氨水的浓度一般为25%。随着压力的增大,氨在水中 的溶解度增加。因此,使用氨水的氨解反应可在高温、 高压下进行。这时甚至可以向25%氨水中通入一部分液氨 或氨气以提高氨水的浓度
第一节 概述 2.氨水 氨在常压和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4.1%(质量分 数)、在30℃时为29%,在40℃时为25.3%。由此可见, 在一定压力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氨在水中的溶解度逐 渐下降,为了减少和避免氨水在贮存运输中的挥发损失, 工业氨水的浓度一般为25%。随着压力的增大,氨在水中 的溶解度增加。因此,使用氨水的氨解反应可在高温、 高压下进行。这时甚至可以向25%氨水中通入一部分液氨 或氨气以提高氨水的浓度
第一节概述 对于液相氨解过程,氨水是最广泛使用的氨解剂。 它的优点是操作方便,过量的氨可以用水吸收而循环使 用,适用面广。另外氨水还能溶解芳磺酸盐以及氯蒽醌 氨解时所用的催化剂(铜盐或亚铜盐)和还原抑制剂 (氯酸钠、间硝基苯磺酸钠)。氨水的缺点是对某些芳 香族被氨解物溶解度小,水的存在有时会引起水解副反 应。所以,工业生产中常常采用较浓的氨水作氨解剂, 并适当降低反应温度
第一节 概述 对于液相氨解过程,氨水是最广泛使用的氨解剂。 它的优点是操作方便,过量的氨可以用水吸收而循环使 用,适用面广。另外氨水还能溶解芳磺酸盐以及氯蒽醌 氨解时所用的催化剂(铜盐或亚铜盐)和还原抑制剂 (氯酸钠、间硝基苯磺酸钠)。氨水的缺点是对某些芳 香族被氨解物溶解度小,水的存在有时会引起水解副反 应。所以,工业生产中常常采用较浓的氨水作氨解剂, 并适当降低反应温度
第二节氨解反应基本原理 脂肪族化合物的氨解反应历程 氨与有机化合物反应时氨通常是过量的,反应前后 氨的浓度变化较小,因此常常可以按一级反应处理,而 实际上是一个二级反应。 当进行酯的氨解时,几乎仅得到酰胺一种产物。而 脂肪醇与氨反应则可以得到伯、仲、叔胺的平衡混合物, 因此研究较多的是酯类氨解的反应历程。酯氨解的反应 历程可以表示如下: R-o NE -(+.H.1B2R-H+E0==(R=9…1王AH-0 H H R, CONH ROH ROH 式中ROH代表含羟基的催化剂,R和R2表示酯中的脂 肪烃或芳烃基团
第二节 氨解反应基本原理 一、脂肪族化合物的氨解反应历程 氨与有机化合物反应时氨通常是过量的,反应前后 氨的浓度变化较小,因此常常可以按一级反应处理,而 实际上是一个二级反应。 当进行酯的氨解时,几乎仅得到酰胺一种产物。而 脂肪醇与氨反应则可以得到伯、仲、叔胺的平衡混合物, 因此研究较多的是酯类氨解的反应历程。酯氨解的反应 历程可以表示如下: 式中ROH代表含羟基的催化剂,R1和R2表示酯中的脂 肪烃或芳烃基团
第二节氨解反应基本原理 必须注意,在进行酯氨解反应时,水的存在将会使 氨解反应产生少部分水解副反应。另外,酯中烷基的结 构对氨解反应速度的影响很大。表10-2是各种醋酸酯在 进行氨解时的相对速度。 表10-2醋酸氨解的相对反应速度(25℃,以酸甲酯为基准) 100h 酯 苯酯 3650 1440醋酸乙酯 0358 0300 醋酸乙烯酯 70酯酸正丁酯 0.185 100酷酸异丁酯0136 縱苄酯 0678 酯髅叔丁酯 00750 由上表可知,酯中烷基或芳基的分子量越大,结构 越复杂,则氨解反应速度越慢。 在酯的氨解反应中,乙二醇是较好的催化剂,因为 它能形成如下环状氢键结构 H
第二节 氨解反应基本原理 必须注意,在进行酯氨解反应时,水的存在将会使 氨解反应产生少部分水解副反应。另外,酯中烷基的结 构对氨解反应速度的影响很大。表10-2是各种醋酸酯在 进行氨解时的相对速度。 由上表可知,酯中烷基或芳基的分子量越大,结构 越复杂,则氨解反应速度越慢。 在酯的氨解反应中,乙二醇是较好的催化剂,因为 它能形成如下环状氢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