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讲 第五章酸碱滴定法 15-1 第五章酸碱滴定法 酸碱滴定法是以质子传递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 析方法。是滴定分析中重要的方法之 般的酸、碱以及能与酸、碱直接或间接发生 质子传递反应的物质、几乎都可以利用酸碱滴定法 进行测定。所以,酸碱滴定法是应用广泛的基本方 法之一。 5-1酸碱质子理论 基本概念
第十五讲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15-1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酸碱滴定法是以质子传递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 析方法。是滴定分析中重要的方法之一。 一般的酸、碱以及能与酸、碱直接或间接发生 质子传递反应的物质、几乎都可以利用酸碱滴定法 进行测定。所以,酸碱滴定法是应用广泛的基本方 法之一。 5-1 酸碱质子理论 一、基本概念
第十五讲 第五章酸碱滴定法_ 15-2 根据布朗斯特的酸碱理论质子理论,酸是 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碱是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 种碱B接受质子后其生成物(HB+便成为酸;同理, 种酸给出质子后剩余的部分便成为碱。酸与碱的 这种关系可表示如下: B+ H=HBt base (acid) 可见,酸与碱是彼此是不可分的,而是处于一种相 互依存的关系,即HB与B是共轭的,HB+是B的共 轭酸,B是HB+的共轭碱,HB+B称为共轭酸碱对。 酸给出质子形成共轭碱,或碱接受质子形成共 轭酸的反应称为酸碱半反应。下面是一些酸或碱的 半反应:
第十五讲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15-2 根据布朗斯特的酸碱理论——质子理论,酸是 能给出质子(H+ )的物质,碱是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 一种碱B接受质子后其生成物(HB+ )便成为酸;同理, 一种酸给出质子后剩余的部分便成为碱。酸与碱的 这种关系可表示如下: B + H+ =HB+ (base) (acid) 可见,酸与碱是彼此是不可分的,而是处于一种相 互依存的关系,即HB+与B是共轭的,HB+是B的共 轭酸,B是HB+的共轭碱,HB+—B称为共轭酸碱对。 酸给出质子形成共轭碱,或碱接受质子形成共 轭酸的反应称为酸碱半反应。下面是一些酸或碱的 半反应:
第十五讲 第五章酸碱滴定法 15-3 酸质子碱 HAc H++Ac NH+ Ht+NH Fe(H0)= ht Fe(H2O)s(oh) 从上述酸碱的半反应可知,质子理论的 酸碱概念较电离理论的酸碱概念具有更为广 泛的含义,即酸或碱可以是中性分子,也可 以是阳离子或阴离子。另外,质子理论的酸 碱概念还具有相对性
第十五讲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15-3 酸 质子 碱 HAc = H++ AcNH4 + = H+ + NH3 Fe(H2O)6 3+= H+ + Fe(H2O)5 (OH)2+ 从上述酸碱的半反应可知,质子理论的 酸碱概念较电离理论的酸碱概念具有更为广 泛的含义,即酸或碱可以是中性分子,也可 以是阳离子或阴离子。另外,质子理论的酸 碱概念还具有相对性
第十五讲 第五章酸碱滴定法 154 例如在下列两个酸碱半反应中, H++HPO4=H,PO4 HPO2-=H++PO 3 同一HPO2在H2PO4HPO2共轭酸碱对中为 碱,而在HPO42-PO43共轭酸碱对中为酸,这类 物质为酸或为碱,取决它们对质子的亲合力的相 对大小和存在的条件。因此,同一物质在不同的 环境(介质或溶剂)中,常会引起其酸碱性的改变。 如HNO3在水中为强酸,在冰醋酸中其酸性大大 减弱,而在浓H2SO中它就表现为碱性了
第十五讲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15-4 例如在下列两个酸碱半反应中, H++HPO4 2-=H2PO4 - HPO4 2-=H++PO4 3- 同一HPO4 2-在H2PO4 -—HPO4 2-共轭酸碱对中为 碱,而在HPO4 2- -PO4 3-共轭酸碱对中为酸,这类 物质为酸或为碱,取决它们对质子的亲合力的相 对大小和存在的条件。因此,同一物质在不同的 环境(介质或溶剂)中,常会引起其酸碱性的改变。 如HNO3在水中为强酸,在冰醋酸中其酸性大大 减弱,而在浓H2SO4中它就表现为碱性了
第十五讲 第五章酸碱滴定法_ 15-5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酸与碱之间的质子转移作用, 是两个共轭酸碱对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HCl在水 中的离解,便是HC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质子转移 作用,是由HCCl与H2O+-H2O两个共轭酸碱 对共同作用的结果。即HCHH2O=H2O+Cr 作为溶剂的水分子同时起着碱的作用,否则HC就 无法实现其在水中的离解。质子(H+)在水中不能单 独存在、而是以水合质子状态存在,常写为HO+。 为了书写方便,通常将H3O简写成H离子。于是 上述反应式可写成如下形式:HC=H+C1 上述反应式虽经简化,但不可忘记溶剂水分子所起 的作用,它所代表的仍是一个完整的酸碱反应
第十五讲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15-5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酸与碱之间的质子转移作用, 是两个共轭酸碱对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HCl在水 中的离解,便是HCl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质子转移 作用,是由HCl—C1 -与H3O+—H2O两个共轭酸碱 对共同作用的结果。即 HCl+H2O=H3O++Cl- 作为溶剂的水分子同时起着碱的作用,否则HCl就 无法实现其在水中的离解。质子(H+ )在水中不能单 独存在、而是以水合质子状态存在,常写为H3O+ 。 为了书写方便,通常将H3O+简写成H+离子。于是 上述反应式可写成如下形式: HCl=H++C1 - 上述反应式虽经简化,但不可忘记溶剂水分子所起 的作用,它所代表的仍是一个完整的酸碱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