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体需要角度制定 2.制定营养生理需要量的依据 人群调查验证+实验研究 1)人群调查验证 ① 调查确证是健康的人群 → 常年膳食中实 际的摄取量 → 需要量(如热能) ② 临床上有明显营养缺乏症或不足的人 (群)→ 补充营养素 → 估计需要量
从机体需要角度制定 2.制定营养生理需要量的依据 人群调查验证+实验研究 1)人群调查验证 ① 调查确证是健康的人群 → 常年膳食中实 际的摄取量 → 需要量(如热能) ② 临床上有明显营养缺乏症或不足的人 (群)→ 补充营养素 → 估计需要量
2)实验研究 ① 氮、Ca平衡实验 → 确定补偿人体正常 代谢所必然损失的量 → 达到该营养素的平 衡 ② 水溶性Vit → 饱和量 →生理需要量 Vit C的饱和量(100mg/d)>> 最低需 要量(6.5mg/d)→ 折中量作为生理需要量
2)实验研究 ① 氮、Ca平衡实验 → 确定补偿人体正常 代谢所必然损失的量 → 达到该营养素的平 衡 ② 水溶性Vit → 饱和量 →生理需要量 Vit C的饱和量(100mg/d)>> 最低需 要量(6.5mg/d)→ 折中量作为生理需要量
二、营养素供给量 二、膳食营养素供给量** 1.从膳食角度提出的,对特定人群的适宜 摄取量 营养生理需要量基础上 + 人群安全率→制定 2.安全率 → 同一人群当中 1)个体差异、应激等特殊情况下需要量的波动 2)食物的消化率、烹调损失 3)各种食物因素和营养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等 4)兼顾社会条件、经济条件等实际问题
二、营养素供给量 二、膳食营养素供给量** 1.从膳食角度提出的,对特定人群的适宜 摄取量 营养生理需要量基础上 + 人群安全率→制定 2.安全率 → 同一人群当中 1)个体差异、应激等特殊情况下需要量的波动 2)食物的消化率、烹调损失 3)各种食物因素和营养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等 4)兼顾社会条件、经济条件等实际问题
实际制定中 膳食营养供给量 略高于 营养生理需要量 (但热能一般不主张再增高)
实际制定中 膳食营养供给量 略高于 营养生理需要量 (但热能一般不主张再增高)
RDA是考虑社区营养实际问题的直接依据 营养学上主张的 合理膳食或平衡膳食(balanced diet) 是指全面达到营养供给量的膳食 这种膳食应达到两个要求(也是制定RDA的基本 原则) 1.摄食者在热能和营养素上达到生理需要量 2.在各种营养素间建立起一种生理上的平衡*
RDA是考虑社区营养实际问题的直接依据 营养学上主张的 合理膳食或平衡膳食(balanced diet) 是指全面达到营养供给量的膳食 这种膳食应达到两个要求(也是制定RDA的基本 原则) 1.摄食者在热能和营养素上达到生理需要量 2.在各种营养素间建立起一种生理上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