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章绪论 、目的要求 掌握临床药理学的硏究内容,熟悉临床药理学的职能,了解临床药理学的发展概况 二、主要内容 1、临床药理学的概念(重点)。 2、临床药理学的发展概况:沙立度胺事件(重点) 3、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重点) 4、临床药理学的职能。 5、新药的临床药理评价:设计符合的“四性”(重点)。 6、临床实验方法学:临床药理学实验的三大原则(重点) 、学时安排 第二章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 、目的要求 掌握药动学主要参数的临床意义及计算方法,熟悉一、二房室模型,了解一 级和零级动力学特征。 、主要内容 1、药物代谢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的概念(重点):药物的体内过程,其中药物的生物转化(难 点):药代动力学基本概念(重点)。 2、群体药代动力学 3、GLP(重点)。 、学时安排 2学时 第三章治疗药物监测与给药方案 目的要求
《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章 绪论 一、目的要求 掌握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熟悉临床药理学的职能,了解临床药理学的发展概况。 二、主要内容 1、临床药理学的概念(重点)。 2、临床药理学的发展概况:沙立度胺事件(重点)。 3、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重点)。 4、临床药理学的职能。 5、新药的临床药理评价:设计符合的“四性”(重点)。 6、临床实验方法学:临床药理学实验的三大原则(重点)。 三、学时安排 2 学时 第二章 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目的要求 掌握药动学主要参数的临床意义及计算方法,熟悉一、二房室模型,了解一 级和零级动力学特征。 二、主要内容 1、药物代谢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的概念(重点);药物的体内过程,其中药物的生物转化(难 点);药代动力学基本概念(重点)。 2、群体药代动力学。 3、GLP(重点)。 三、学时安排 2 学时 第三章 治疗药物监测与给药方案 一、目的要求
掌握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及毒性反应的相关性,熟悉治疗药物监测在临床中的应用,了解治 疗药物监测方法。 、主要内容 1、治疗药物检测:TDM概念(重点):在哪些情况下,哪些药物需要TDM(难 点):TDM的临床指针:TDM的常用方法。 2、给药方案:稳态一点法:重复一点法 、学时安排 3学时 第四章临床用药中的药效学问题 、目的要求 掌握受体学说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过程,熟悉有关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了解剂量个体化的意 义、实验方法及合理用药的原则 主要内容 1、药物作用“量”的概念:时效曲线(重点)。 2、药物特异作用的机制一一受体学说:受体的反向激动药(难点)。 3、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重点)。 、学时安排 2学时 第五章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设计 目的要求 掌握临床实验的原则、新药审批的程序、新药管理的重要性及新药评价的基本方法,熟悉临 床新药评价及各期临床实验的目的,了解临床实验的设计及分期、新药的概念与分类、知识产权 与新药保护的基本内容。 、主要内容 1、新药临床研究的概念和意义 2、新药的临床试验与设计:Ⅰ、II期临床试验(重点)。 新药的生物等效性试验与设计:生物利用度的概念(重点)
掌握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及毒性反应的相关性,熟悉治疗药物监测在临床中的应用,了解治 疗药物监测方法。 二、主要内容 1、治疗药物检测:TDM 概念(重点);在哪些情况下,哪些药物需要 TDM(难 点);TDM 的临床指针;TDM 的常用方法。 2、给药方案:稳态一点法;重复一点法。 三、学时安排 3 学时 第四章 临床用药中的药效学问题 一、目的要求 掌握受体学说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过程,熟悉有关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了解剂量个体化的意 义、实验方法及合理用药的原则。 二、主要内容 1、药物作用“量”的概念:时效曲线(重点)。 2、药物特异作用的机制——受体学说:受体的反向激动药(难点)。 3、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重点)。 三、学时安排 2 学时 第五章 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设计 一、目的要求 掌握临床实验的原则、新药审批的程序、新药管理的重要性及新药评价的基本方法,熟悉临 床新药评价及各期临床实验的目的,了解临床实验的设计及分期、新药的概念与分类、知识产权 与新药保护的基本内容。 二、主要内容 1、新药临床研究的概念和意义。 2、新药的临床试验与设计:I、II 期临床试验(重点)。 3、新药的生物等效性试验与设计:生物利用度的概念(重点)
、学时安排 第六章特殊人群的用药问题 目的要求 掌握围产期临床用药在药效与药动学方面的特点及药物对胎儿、新生儿的不良反应,熟悉老 年人生理改变及老年人用药的一般原则和注意事项,了解母乳与药物的关系。 主要内容 1、妊娠期合理用药: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重点):药物在胎盘的转运:胎儿 的药代动力学特点(重点):妊娠期合理用药问题(难点);妊娠期常用药物:分娩的临床用药 哺乳期临床合理用药。 2、新生儿的临床用药:新生儿对药物反应的特点:新生儿药代动力学的特点(重 点):新生儿药物检测的重要性及常用药物:母乳哺养的新生儿用药:新生儿用药的特有反应(难 点)::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合理用药 3、老年人的用药问题:衰老的特征与学说:老年人的生理功能、生化功能的特 点:老年人的药效学与药动学方面的改变(重点):老年人用药的一般原则(难点):老年人常 用治疗药物的特点。 三、学时安排 2学时 第七章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 目的要求 掌握药物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不良反应监测的基本手 段,掌握重要脏器的药源性疾病及防治原则,熟悉药源性疾病的概念,了解不良反应中的遗传因 素问题 、主要内容 1、定义、分类和发生机理:发生机理(难点) 2、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诊断:不良反应的可能度(重点)。 3、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检测
三、学时安排 3 学时 第六章 特殊人群的用药问题 一、目的要求 掌握围产期临床用药在药效与药动学方面的特点及药物对胎儿、新生儿的不良反应,熟悉老 年人生理改变及老年人用药的一般原则和注意事项,了解母乳与药物的关系。 二、主要内容 1、妊娠期合理用药: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重点);药物在胎盘的转运;胎儿 的药代动力学特点(重点);妊娠期合理用药问题(难点);妊娠期常用药物;分娩的临床用药; 哺乳期临床合理用药。 2、新生儿的临床用药:新生儿对药物反应的特点;新生儿药代动力学的特点(重 点);新生儿药物检测的重要性及常用药物;母乳哺养的新生儿用药;新生儿用药的特有反应(难 点);;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合理用药。 3、老年人的用药问题:衰老的特征与学说;老年人的生理功能、生化功能的特 点;老年人的药效学与药动学方面的改变(重点);老年人用药的一般原则(难点);老年人常 用治疗药物的特点。 三、学时安排 2 学时 第七章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 一、目的要求 掌握药物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不良反应监测的基本手 段,掌握重要脏器的药源性疾病及防治原则,熟悉药源性疾病的概念,了解不良反应中的遗传因 素问题。 二、主要内容 1、定义、分类和发生机理:发生机理(难点)。 2、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诊断:不良反应的可能度(重点)。 3、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检测
、学时安排 第八章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 目的要求 掌握药物滥用、药物耐受性、药物依赖性的定义和分类,熟悉药物依赖性的主要类型特征, 了解药物滥用的危害及防治原则 主要内容 1、概述:药物滥用和药物依赖性概念(重点) 2、致依赖性药物的分类:药物依赖性的主要类型特征(难点) 3、药物滥用的危害 4、药物滥用的管制与防治 、学时安排 2学时 第九章时间、遗传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目的要求 掌握时间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熟悉机体节律性对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影 响,了解药物作用的遗传多态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主要内容 1、时间药理学与合理用药:时间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机体节律对药动学 和药效学的影响(难点);时间药理学的实际应用(重点):药物毒性的昼夜节律。 2、遗传药理学与合理用药:遗传药理学概述:遗传对药物代谢和效应的影响(重点)。 、学时安排 3学时 第十章药物相互作用 、目的要求 掌握药物相互作用的类型和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熟悉联合用药的内容,了
三、学时安排 3 学时 第八章 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 一、目的要求 掌握药物滥用、药物耐受性、药物依赖性的定义和分类,熟悉药物依赖性的主要类型特征, 了解药物滥用的危害及防治原则。 二、主要内容 1、概述:药物滥用和药物依赖性概念(重点)。 2、致依赖性药物的分类:药物依赖性的主要类型特征(难点)。 3、药物滥用的危害。 4、药物滥用的管制与防治。 三、学时安排 2 学时 第九章 时间、遗传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一、目的要求 掌握时间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熟悉机体节律性对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影 响,了解药物作用的遗传多态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二、主要内容 1、时间药理学与合理用药: 时间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机体节律对药动学 和药效学的影响(难点);时间药理学的实际应用(重点);药物毒性的昼夜节律。 2、遗传药理学与合理用药:遗传药理学概述;遗传对药物代谢和效应的影响(重点)。 三、学时安排 3 学时 第十章 药物相互作用 一、目的要求 掌握药物相互作用的类型和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熟悉联合用药的内容,了
解联合用药及联合用药的 、主要内容 1、体外药物相互作用 2、药代动力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物分布和代谢(难点) 3、药效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严重的不良药物相互作用(重点)。 三、学时安排 第十一章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 、目的要求 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原则,熟悉有关神经系统的疾病。 、主要内容 1、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用药(重点 2、震颤麻痹发病的生化病理机制和临床用药(重点) 3、癫痫治疗的总则和抗癫痫药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难点) 4、镇痛药的分类、作用机制及作用特点 5、失眠的临床用药。 6、惊厥的临床用药。 、学时安排 第十二章精神疾病的临床用药 目的要求 掌握抗精神病与抑郁症临床用药原则和主要药物,了解抗躁狂和抗焦虑药物。 主要内容 1、精神疾病的概述。 2、抗精神病药的临床分类:吩噻嗪类、丁酰苯类、硫杂蒽类及其他类 3、抗精神病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重点) 4、抗抑郁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重点)
解联合用药及联合用药的结果, 二、主要内容 1、体外药物相互作用。 2、药代动力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物分布和代谢(难点)。 3、药效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严重的不良药物相互作用(重点)。 三、学时安排 2 学时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 一、目的要求 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原则,熟悉有关神经系统的疾病。 二、主要内容 1、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用药(重点)。 2、震颤麻痹发病的生化病理机制和临床用药(重点)。 3、癫痫治疗的总则和抗癫痫药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难点)。 4、镇痛药的分类、作用机制及作用特点。 5、失眠的临床用药。 6、惊厥的临床用药。 三、学时安排 2 学时 第十二章 精神疾病的临床用药 一、目的要求 掌握抗精神病与抑郁症临床用药原则和主要药物,了解抗躁狂和抗焦虑药物。 二、主要内容 1、精神疾病的概述。 2、抗精神病药的临床分类:吩噻嗪类、丁酰苯类、硫杂蒽类及其他类。 3、抗精神病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重点) 4、抗抑郁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