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首页 第_1次课 授课时间2005523 教案完成时间:2005519 课程名称|临床药理学年级2001专业、层次 本科 专业技 授课教师胡成穆 术职讲师 授课方式大班学时 (大、小班) 授课题目(章,节) 第8章妊娠期合理用药 1.临床药理学(第3版)徐叔云主编 2.实用妇产药物治疗学郭燕燕主编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3.妇产科合理用药 王少华主编 4.内科学(第5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 2、掌握药物经胎盘对胎儿及新生儿的药理作用 3、掌握妊娠期常用药物 4、掌握分娩期及哺乳期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5分钟 2.药物在胎盘的转运 5分钟 3.胎儿的药代动力学特点5分钟 4.妊娠期合理用药问题5分钟 5.妊娠期常用药物 5分钟 6分娩期临床用药 5分钟 7.哺乳期临床合理用药5分钟 8总结 5分钟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 日 (教案续页)
教案首页 第 1 次课 授课时间 2005.5.23 教案完成时间:2005.5.19 课程名称 临床药理学 年 级 2001 专业、层次 本科 授课教师 胡成穆 专业技 术职 务 讲师 授课方式 (大、小班) 大班 学时 1 授课题目(章,节) 第 8 章 妊娠期合理用药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 临床药理学(第 3 版) 徐叔云主编 2. 实用妇产药物治疗学 郭燕燕主编 3. 妇产科合理用药 王少华主编 4. 内科学(第 5 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 2、 掌握药物经胎盘对胎儿及新生儿的药理作用 3、 掌握妊娠期常用药物 4、 掌握分娩期及哺乳期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 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 5 分钟 2.药物在胎盘的转运 5 分钟 3. 胎儿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5 分钟 4. 妊娠期合理用药问题 5 分钟 5.妊娠期常用药物 5 分钟 6.分娩期临床用药 5 分钟 7.哺乳期临床合理用药 5 分钟 8.总结 5 分钟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教案续页)
辅助手段和 基本内容 时间分配 第1节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 妊娠期药代 因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孕妇体内各系统发生一系列适应性的生理变动力学特点 化。胎儿、胎盘的存在及激素的影响。药物在孕妇体内的吸收、分布、5分钟 代谢和排泄过程,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强调妊娠期 1.药物的吸收药物口服时,生物利用度与其吸收相关。妊娠期间胃酸药代动力学 分泌减少,胃排空时间延长、胃肠道平滑肌张力减退,肠蠕动减慢、减特点 弱、使口服药物的吸收延缓,吸收峰值后推且峰值常偏低。另外,早孕 时有些呕吐频繁的孕妇其口服药物的效果更受影响 2.药物的分布妊娠期孕妇血容量约增加35%~50%,血浆增加多于红 细胞増加,血液稀释,心排岀量增加,体液总量平均增加8000m,故妊 娠期药物分布容积明显增加 3.药物与蛋白结合妊娠期白蛋白减少,使药物分布容积增大。妊娠期 很多蛋白结合部位被内分泌素等物质所占据,游离型药物比例增加,使 孕妇用药效力增高。体外试验表明妊娠期药物非结合型增加的常用药有: 地西泮,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利多卡因,哌替啶,地塞米松,普萘洛 尔,水杨酸,磺胺异嗯唑等。 4.药物的代谢妊娠期肝微粒体酶活性有较大的变化。妊娠期高雌激素 水平的影响,使胆汁郁积,药物排出减慢,从肝清除速度减慢;妊娠期 苯妥英钠等药物羟化过程加快,可能与妊娠期间胎盘分泌的孕酮的影响 有关。 5.药物的排泄孕妇随心搏出量和肾血流量的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 加约50%,肌酐清除率也相应增加,从肾排出的过程加快,尤其某些 主要从尿中排出的药物,如注射用硫酸镁、地高辛和碳酸锂等。但晚 期和妊高症患者肾血流量减少,肾功能受影响,又使由肾排出的药物 作用延缓,药物排泄减慢减少,反使药物容易在体内蓄积。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 时间分配 第 1 节 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 因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孕妇体内各系统发生一系列适应性的生理变 化。胎儿、胎盘的存在及激素的影响。药物在孕妇体内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过程,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l. 药物的吸收 药物口服时,生物利用度与其吸收相关。妊娠期间胃酸 分泌减少,胃排空时间延长、胃肠道平滑肌张力减退,肠蠕动减慢、减 弱、使口服药物的吸收延缓,吸收峰值后推且峰值常偏低。另外,早孕 时有些呕吐频繁的孕妇其口服药物的效果更受影响。 2.药物的分布 妊娠期孕妇血容量约增加 35%~50%,血浆增加多于红 细胞增加,血液稀释,心排出量增加,体液总量平均增加 8000m1,故妊 娠期药物分布容积明显增加。 3.药物与蛋白结合 妊娠期白蛋白减少,使药物分布容积增大。妊娠期 很多蛋白结合部位被内分泌素等物质所占据,游离型药物比例增加,使 孕妇用药效力增高。体外试验表明妊娠期药物非结合型增加的常用药有: 地西泮,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利多卡因,哌替啶,地塞米松,普萘洛 尔,水杨酸,磺胺异嗯唑等。 4.药物的代谢 妊娠期肝微粒体酶活性有较大的变化。妊娠期高雌激素 水平的影响,使胆汁郁积,药物排出减慢,从肝清除速度减慢;妊娠期 苯妥英钠等药物羟化过程加快,可能与妊娠期间胎盘分泌的孕酮的影响 有关。 5.药物的排泄 孕妇随心搏出量和肾血流量的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 加约 50%,肌酐清除率也相应增加,从肾排出的过程加快,尤其某些 主要从尿中排出的药物,如注射用硫酸镁、地高辛和碳酸锂等。但晚 期和妊高症患者肾血流量减少,肾功能受影响,又使由肾排出的药物 作用延缓,药物排泄减慢减少,反使药物容易在体内蓄积。 妊娠期药代 动力学特点 5 分钟 强调妊娠期 药代动力学 特点 (教案续页)
辅助手段和 基本内容 时间分配 第2节药物在胎盘的转运 药物在胎盘 在妊娠的整个过程中,母体胎盘胎儿形成一个生物学和药代动力的转运 学的单位,三者中胎盘这一胎儿的特殊器官起着重要的传送作用 5分钟 、药物在胎盘的转运部位 胎盘功能极为复杂。它不但有代谢和内分泌功能,且具有生物模特举例说明 性,故相当多的药物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药物在胎盘的转运 部位是血管合体膜( vascular- syncytical membrane,VSM),膜的厚度与药 物的转运呈负相关,与绒毛膜表面积呈正相关。妊娠晚期时ⅤSM厚度 仅为早期妊娠的10%左右。 胎盘转运药物的方式 1.简单扩散作用葡萄糖等的转运即属此类型 2.主动转运需消耗能量,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及钙、铁等,在胎 儿血中浓度均高于母血,通过此形式经胎盘转运。 3.胞饮作用药物可通过合体细胞吞饮作用进入胎体。 三、药物通过胎盘的影响因素 胎盘对药物转运的程度和速度受以下因素影响 1.药物的脂溶性脂溶性高的药物易经胎盘扩散进入胎儿血循环。如安 替比林,硫喷妥钠 2.药物分子的大小小分子量如250~500药物比大分子量的扩散速度 快,易通过胎盘。 3.药物的离解程度离子化程度低的经胎,盘渗透较快 4.与蛋白的结合力药物与蛋白的结合力与通过胎盘的药量成反比 5.胎盘血流量胎盘血流量对药物经胎盘的转运有明显影响,如孕 妇患感染性疾病,合并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症等,使胎盘的渗透及转 运发生变化,使正常情况下不易通过胎盘屏障的药物变得容易通过。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 时间分配 第 2 节 药物在胎盘的转运 在妊娠的整个过程中,母体-胎盘-胎儿形成一个生物学和药代动力 学的单位,三者中胎盘这一胎儿的特殊器官起着重要的传送作用。 一、药物在胎盘的转运部位 胎盘功能极为复杂。它不但有代谢和内分泌功能,且具有生物模特 性,故相当多的药物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药物在胎盘的转运 部位是血管合体膜(vasculo-syncytical membrane,VSM),膜的厚度与药 物的转运呈负相关,与绒毛膜表面积呈正相关。妊娠晚期时 VSM 厚度 仅为早期妊娠的 10%左右。 二、胎盘转运药物的方式 1.简单扩散作用 葡萄糖等的转运即属此类型。 2.主动转运 需消耗能量,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及钙、铁等,在胎 儿血中浓度均高于母血,通过此形式经胎盘转运。 3.胞饮作用 药物可通过合体细胞吞饮作用进入胎体。 三、药物通过胎盘的影响因素 胎盘对药物转运的程度和速度受以下因素影响: 1. 药物的脂溶性 脂溶性高的药物易经胎盘扩散进入胎儿血循环。如安 替比林,硫喷妥钠。 2. 药物分子的大小 小分子量如 250~500 药物比大分子量的扩散速度 快,易通过胎盘。 3.药物的离解程度 离子化程度低的经胎,盘渗透较快。 4.与蛋白的结合力 药物与蛋白的结合力与通过胎盘的药量成反比。 5.胎盘血流量 胎盘血流量对药物经胎盘的转运有明显影响,如孕 妇患感染性疾病,合并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症等,使胎盘的渗透及转 运发生变化,使正常情况下不易通过胎盘屏障的药物变得容易通过。 药物在胎盘 的转运 5 分钟 举例说明 (教案续页)
辅助手段和 基本内容 时间分配 第3节胎儿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胎儿的药代 尤其当并用苯巴比妥时,药酶被诱导,苯妥英钠转化量增多,致畸动力学特点 作用也增强 5分钟 药物在胎儿体内的吸收 2.胎儿药物分布 3.胎儿的药物代谢 4.胎儿的药物排泄妊娠11~14周开始胎儿肾虽已有排泄功能。 5.胎儿药物治疗学为治疗孕妇宫内的胎儿而用药的新课题——胎 儿治疗学。如给孕妇间断吸O2并用药治疗胎儿心律失常,用肾上腺 皮质类固醇,促胎肺成熟,防治肺玻璃样变等。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 时间分配 第 3 节 胎儿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尤其当并用苯巴比妥时,药酶被诱导,苯妥英钠转化量增多,致畸 作用也增强。 1.药物在胎儿体内的吸收 2.胎儿药物分布 3.胎儿的药物代谢 4.胎儿的药物排泄 妊娠 11~14 周开始胎儿肾虽已有排泄功能。 5.胎儿药物治疗学 为治疗孕妇宫内的胎儿而用药的新课题——胎 儿治疗学。如给孕妇间断吸 O2 并用药治疗胎儿心律失常,用肾上腺 皮质类固醇,促胎肺成熟,防治肺玻璃样变等。 胎儿的药代 动力学特点 5 分钟 (教案续页)
辅助手段和 基本内容 时间分配 第4节妊娠期合理用药问题 妊娠期合理用药 问题5分钟 孕妇用药治疗疾病,使其尽早痊愈,有利于胚胎和胎儿的生长发育,强调妊娠期合理 但所用药物有时却对胚胎、胎儿有损害,其损害程度又与用药时的胎龄用药原则 密切有关。不同孕期用药适应证常常不同,不同孕期用药时对胎儿的损 害也有很大差别。 1.妊娠早期用药受精卵着床于子宫内膜前谓之着床前期。此期虽然 对药物高度敏感,但如受到药物损害严重,可造成极早期的流产,此期 曾短期服用少量药物,不必过分忧虑。关键在于受孕后的3~12周左右 是胚胎、胎儿各器官处于高度分化、迅速发育阶段,药物影响此过程, 可能导致某些系统和器官畸形。妊娠12周内是药物致畸最敏感的时期。 故此期用药应特别慎重 (1)用药与致畸的关系:畸形主要发生在器官形成期。妊娠4个月以后, 胎儿绝大多数器官已形成,药物致畸的敏感性降低,虽然不致造成严重 畸形,但对尚未分化完全的器官(如生殖系统)仍有可能受损;神经系统 在整个妊娠期间持续分化、发育,故药物的影响一直存在。此外,有些 药物对胎儿的致畸不良影响,不表现在新生儿期,而是在若干年后才显 出来。如孕妇服用乙烯雌酚致生殖道畸形或阴道腺癌,至青春期才明 显表现出来。 (2)药物致畸性的评定:致畸因素很多,致畸原因往往不明确。现将经临 床实践证明有致畸作用的药物简述如下: 乙醇早孕期日用量超过2g/天,先天畸形发生率增加2~3倍。 抗肿瘤药物如白消安、苯丁酸氮芥、消卡芒芥、氮芥、环磷酰胺 等:甲氨蝶呤,氟尿嘧啶,硫嘌呤,溶癌灵等。 抗生素青霉胺、四环素、氯霉素等。 性甾体激素如乙烯雌酚、氯米芬等。 戊酸钠、三甲双酮、苯妥英钠、沙立度胺(反应停)及香豆素类,(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 时间分配 第 4 节 妊娠期合理用药问题 孕妇用药治疗疾病,使其尽早痊愈,有利于胚胎和胎儿的生长发育, 但所用药物有时却对胚胎、胎儿有损害,其损害程度又与用药时的胎龄 密切有关。不同孕期用药适应证常常不同,不同孕期用药时对胎儿的损 害也有很大差别。 1.妊娠早期用药 受精卵着床于子宫内膜前谓之着床前期。此期虽然 对药物高度敏感,但如受到药物损害严重,可造成极早期的流产,此期 曾短期服用少量药物,不必过分忧虑。关键在于受孕后的 3~12 周左右, 是胚胎、胎儿各器官处于高度分化、迅速发育阶段,药物影响此过程, 可能导致某些系统和器官畸形。妊娠 12 周内是药物致畸最敏感的时期。 故此期用药应特别慎重。 (1)用药与致畸的关系:畸形主要发生在器官形成期。妊娠 4 个月以后, 胎儿绝大多数器官已形成,药物致畸的敏感性降低,虽然不致造成严重 畸形,但对尚未分化完全的器官(如生殖系统)仍有可能受损;神经系统 在整个妊娠期间持续分化、发育,故药物的影响一直存在。此外,有些 药物对胎儿的致畸不良影响,不表现在新生儿期,而是在若干年后才显 示出来。如孕妇服用乙烯雌酚致生殖道畸形或阴道腺癌,至青春期才明 显表现出来。 (2)药物致畸性的评定:致畸因素很多,致畸原因往往不明确。现将经临 床实践证明有致畸作用的药物简述如下: 乙醇 早孕期日用量超过 2g/天,先天畸形发生率增加 2~3 倍。 抗肿瘤药物 如白消安、苯丁酸氮芥、消卡芒芥、氮芥、环磷酰胺 等;甲氨蝶呤,氟尿嘧啶,硫嘌呤,溶癌灵等。 抗生素 青霉胺、四环素、氯霉素等。 性甾体激素 如乙烯雌酚、氯米芬等。 戊酸钠、三甲双酮、苯妥英钠、沙立度胺(反应停)及香豆素类,(如 妊娠期合理用药 问题 5 分钟 强调妊娠期合理 用药原则 (教案续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