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第二节 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
一、 生物转化作用的概念 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非营养物质排 出体外之前在肝脏进行的代谢转变过程。 部位:主要在肝 非营养性物质: 既不构成组织细胞的结构成分,也不能氧化供 能的物质 来源: 「内源性:激素、神经递质、代谢产物 外源性:药物、胃肠道腐败产物 食用色素、食品添加剂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非营养物质排 出体外之前在肝脏进行的代谢转变过程。 部位:主要在肝 一、生物转化作用的概念 非营养性物质: 既不构成组织细胞的结构成分,也不能氧化供 能的物质。 来源: 内源性:激素、神经递质、代谢产物 外源性:药物、胃肠道腐败产物 食用色素、食品添加剂
生理意义 非营养物质转化,使其生物学活性降低或消除(灭活) 使有毒物质毒性减低或消除(解毒)溶解性增加,易与排 出体外。 例-1 例-2 对硫磷 黄曲霉素B1 (俗称1605,一种简代有机磷农药) 生物转化 (活化) (解毒) 对氧磷 (水溶性增加100倍,毒性 2,3-环氧黄曲霉素B1黄曲霉素B1醇 加强) (致癌物) UDPGA PAPS 有些反而毒性增加或溶解性下降。 结合解毒产物 有些转化后才有活性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生理意义 非营养物质转化,使其生物学活性降低或消除(灭活) 使有毒物质毒性减低或消除(解毒)溶解性增加,易与排 出体外。 对硫磷 (俗称1605,一种硫代有机磷农药) 例-1 生 物 转 对氧磷化 (水溶性增加100倍,毒性 加强) 例-2 黄曲霉素B1 2,3-环氧黄曲霉素B1 (致癌物) 生物转化 黄曲霉素B1醇 结合解毒产物 UDPGA PAPS (活 化) (解 毒) 有些反而毒性增加或溶解性下降。 有些转化后才有活性
二、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 ①氧化 ②还原 第一相反应 ③水解反应 ④结合反应 第二相反应 目的:增加极性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①氧化 ②还原 ③水解反应 ④结合反应 目的:增加极性 二、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 第一相反应 第二相反应
第一相反应 1、氧化反应 最多见的反应 (1)加单氧酶系:微粒体 RH 02 NADPH H+ ROH NADP+H20 作用物 氧化产物 (2)单胺氧化酶系:线粒体 RCH2NH2 +02+H20 RCHO NH3+H202 (3)脱氢酶系:细胞液、微粒体 RCH2OH 醇脱氢酶 RCHO 醛脱氢酶 RCOOH 乙醇 乙醛 乙酸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1、氧化反应 (1)加单氧酶系:微粒体 RH + O2 + NADPH + H+ ROH + NADP+ + H2O 作用物 氧化产物 第一相反应 (2)单胺氧化酶系:线粒体 RCH2NH2 + O2 + H2O RCHO + NH3 + H2O2 (3)脱氢酶系:细胞液、微粒体 RCH2OH RCHO RCOOH 乙醇 乙醛 乙酸 醇脱氢酶 醛脱氢酶 最多见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