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案 授课 学科 无机化学 年级 2008 授课对象 临床医学、预防、麻醉本科 教师母昭德 职称 副教授 授课方式 课堂 讲授 学时3 课题 第一章绪论 基本教材或 《基础化学(七版)》 (章、节) 主要参考书 人卫出版社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化学与医学的密切关系,认识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基础化学》的必要性。 2、掌握溶液的组成标度的表示方法和有关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本章的主要重点是通过生动的化学与医学的关系事例和其发展史的讲解,培养和建立学生 对《基础化学》的兴趣。难点是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和有关计算。 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学:溶液的组成标度。 2、启发式教学:联系“基础化学的研究对象与医学的关系”。 大体进程: 第一章绪论 、基础化学的地位和作用 (80分钟) 、化学是一门中心学科 2、怎样学好《基础化学》 3、《基础化学》考试安排 、溶液的组成标度 (40分钟) 1、物质的量 2、物质的量浓度 3、摩尔分数和质量摩尔浓度
1 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案 学科 无机化学 授课 年级 2008 授课对象 临床医学、预防、麻醉本科 教师 母昭德 职称 副教授 授课方式 课堂 讲授 学时 3 课题 (章、节) 第一章 绪论 基本教材或 主要参考书 《基础化学(七版)》 人卫出版社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化学与医学的密切关系,认识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基础化学》的必要性。 2、掌握溶液的组成标度的表示方法和有关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本章的主要重点是通过生动的化学与医学的关系事例和其发展史的讲解,培养和建立学生 对《基础化学》的兴趣。难点是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和有关计算。 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学:溶液的组成标度。 2、启发式教学:联系“基础化学的研究对象与医学的关系”。 大体进程: 第一章 绪论 一、基础化学的地位和作用 (80分钟) 1、化学是一门中心学科 2、怎样学好《基础化学》 3、《基础化学》考试安排 二、溶液的组成标度 (40分钟) 1、 物质的量 2、 物质的量浓度 3、 摩尔分数和质量摩尔浓度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 时间分配 第一章绪论 、化学是一门中心科学(Chemistry is a entral sciene) l.什么是化学?(What is Chemistry?) 10分钟 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 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化学的发展史(The history of Chemistry) (1)17世纪中叶以前的古代和中古时期 这一时期, 人类的化学知识来源于以实用为目的的具体工艺 程的体验,如炼金术、炼丹术、医药学等,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尚 未诞生。 (2)17什纪后坐叶到19什纪末的近代化学时期 这一时期,科学元素论和原子一分子论相继提出,元素周期有 被发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无机化学体系和化学理论体系。同时, 碳的四体结构和苯的六员环结构的建立,使有机化学得以发展。 借助于物理学的成就建立起了物理化学理论。原子量(现称为相为 原子质量)的测定和物质成分的分析促进了分析化学的发展。这 时期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四大基础学科相 维建立,化学实现了从经哈到理论的重大飞跃,直正被确立为一 门独立的科学】 (3)20世纪开始的现代化学时期。 时期,无论在化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实验技术以及应 用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四大基础学科已容纳不下新 新的分 如高分 程华还与箕学科 化地续秘缘学科 算化学等等 密切,它对农业、电子学、生物学、药学、环境科学】 计算机 科学、工程学、地质学、物理学、治金学,以及其他的许多领域 都有重大贡献。化学已被公认为是一门中心科学(central science) 3.化学与医学的关系(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emistry and Medical ciences) 20分钟 医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体中生理、心理和病理现象的规律,从而 寻求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以保障人类健康。这些都 离不开化学。例如,研究生命活动的生物化学就是从无机化学、有 机化学和生理学发展起来的 它利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佛 各组织的组成、亚细胞结构和功能、物质代谢和能量变化等生命活 动。 2
2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 时间分配 第一章 绪论 一、化学是一门中心科学(Chemistry is a central science) 1.什么是化学?(What is Chemistry ?) 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 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化学的发展史(The history of Chemistry) (1)17 世纪中叶以前的古代和中古时期。 这一时期,人类的化学知识来源于以实用为目的的具体工艺过 程的体验,如炼金术、炼丹术、医药学等,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尚 未诞生。 (2)17 世纪后半叶到 19 世纪末的近代化学时期。 这一时期,科学元素论和原子-分子论相继提出,元素周期律 被发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无机化学体系和化学理论体系。同时, 碳的四体结构和苯的六员环结构的建立,使有机化学得以发展。 借助于物理学的成就建立起了物理化学理论。原子量(现称为相对 原子质量)的测定和物质成分的分析促进了分析化学的发展。这一 时期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四大基础学科相 继建立,化学实现了从经验到理论的重大飞跃,真正被确立为一 门独立的科学。 (3)20 世纪开始的现代化学时期。 这一时期,无论在化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实验技术以及应 用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四大基础学科已容纳不下新 发展的事物,从而衍生出了新的分支,如高分子化学、核化学和 放射化学、生物化学等。化学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还与其他学科 交叉形成多种边缘学科,如环境化学、农业化学、医化学、材料 化学、地球化学、计算化学等等。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也愈来 愈密切,它对农业、电子学、生物学、药学、环境科学、计算机 科学、工程学、地质学、物理学、冶金学,以及其他的许多领域, 都 有 重 大 贡 献 。 化 学 已 被 公 认 为 是 一 门 中 心 科 学 (central science)。 3.化学与医学的关系(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emistry and Medical sciences) 医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体中生理、心理和病理现象的规律,从而 寻求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以保障人类健康。这些都 离不开化学。例如,研究生命活动的生物化学就是从无机化学、有 机化学和生理学发展起来的。它利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体 各组织的组成、亚细胞结构和功能、物质代谢和能量变化等生命活 动。 10 分钟 20 分钟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 时间分配 4.《基础化学》的任务和目的(The function of basical 10分钟 Chemistry) 基础化学的任务是给一年级学生提供与医学相关的现代化学基 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的知识,在上述相关领域打下较广泛和 较深入的基础。还要通过实验课的训练,让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 建立定量概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基础化学的目的,一方面是有利于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如有机 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等,另一方面是帮助学生提高独立思考的 寄新清释字生将来从事专业工作的史多想路和方法,船安学翻 5.《基础化学》的内容 一基础理论:各种水溶液的性质、有关理论和应 用,化学反应的规律性及其应用,物质 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滴定分析和分光 《基础化学》 光度法。(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 化学及胶体化学中医学专业所需的内容 组成的。)此45学时。 C基础实验:共12次实验,36学时。 二、怎样学好《基础化学》 40分钟 1.尽快适应大学学习方法。 2.作好预习,安排好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3.认真听课,做好笔记。 4.课后复习。 5.重视实哈,认直操作。 《基础化学》考试安排 第三节溶液的组成标度 一、物质的量nm(Amount of subtance) 1.含义:表示物质数量的基本物理量。 2.单位:摩尔m0l,某 一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elementary entity) 40分钟 数与0.012kg碳12的原子数目相等,则该系统物质的量为1摩尔。 3.物质的量的计算 ng-mp/Mp 式中:mg.物质的质量,单位:kg或g Mg-B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kg/mg 或/mol 4.使用物质的量时的注意事项 (1)“物质的量”是一个整体的专用名词,文字上不能分开使用和理 解。 (2)摩尔是物质量的单位,不是质量的单位。 (3)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基本单元。基本单元可以是原子、分子 离子、电子及其它粒子,或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3
3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 时间分配 4 .《基础化学》的任务和目的 (The function of basical Chemistry) 基础化学的任务是给一年级学生提供与医学相关的现代化学基 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的知识,在上述相关领域打下较广泛和 较深入的基础。还要通过实验课的训练,让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 建立定量概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基础化学的目的,一方面是有利于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如有机 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等,另一方面是帮助学生提高独立思考的 能力、提供学生将来从事专业工作的更多思路和方法,启发学生的 创新精神。 5.《基础化学》的内容 基础理论:各种水溶液的性质、有关理论和应 用,化学反应的规律性及其应用,物质 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滴定分析和分光 《基础化学》 光度法。(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 化学及胶体化学中医学专业所需的内容 组成的。)共 45 学时。 基础实验:共 12 次实验,36 学时。 二、怎样学好《基础化学》 1.尽快适应大学学习方法。 2.作好预习,安排好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3.认真听课,做好笔记。 4.课后复习。 5.重视实验,认真操作。 三、《基础化学》考试安排 第三节 溶液的组成标度 一、物质的量 nB(Amount of subtance) 1.含义:表示物质数量的基本物理量。 2.单位:摩尔(mol),某一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elementary entity) 数与 0.012kg 碳 12 的原子数目相等,则该系统物质的量为 1 摩尔。 3.物质的量的计算 nB=mB/MB 式中:mB-物质的质量,单位:kg 或 g MB-B 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kg/mol 或 g/mol 4.使用物质的量时的注意事项 (1)“物质的量”是一个整体的专用名词,文字上不能分开使用和理 解。 (2)摩尔是物质量的单位,不是质量的单位。 (3)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基本单元。基本单元可以是原子、分子、 离子、电子及其它粒子,或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10 分钟 40 分钟 40 分钟
辅助手段和 基本内容 时间分配 二、物质的量浓度cg(Amount-of-substance concentration) 1.定义: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有的物质的量。表示为: CB=na/V 式中:ng-物质的量,单位:mol V一溶液的体积,单位:L 2.单位:mol-Lmmol-Lμmol-L 3。在使用物质的量浓度时,必须指明物质的基本单元。 三、摩尔分数和质量摩尔浓度 (一)摩尔分数x(mole fraction):B的物质的量与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表示为: X8= ,+。+n+. ∑n 物质的摩尔分数的单位是一。 如果溶液由溶剂A和溶质B组成,则溶质B的摩尔分数为: Xa= 显然有:X4十xB=1 n+ng (二)质量摩尔浓度b(molarity):单位质量的溶剂中所含有的溶质B的物 质的量。表示为: 6s m 质量摩尔浓度的单位常用molL 例1-4将7.00g结晶草酸(HC204H0)溶于93.0%水中,求草酸的 质量摩尔浓度bHCO)和摩尔分数xC0)。 本章小结: 一、物质的量nB(Amount of subtance) 二、物质的量浓度ca(Amount-of-substance) ,摩尔分数和质量摩尔浓度 (一)摩尔分数xa(mole fraction) (二)质量摩尔浓度be(molarity) 本章习题: Pg:7,8,9,12,11,12
4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 时间分配 二、物质的量浓度 cB(Amount-of-substance concentration) 1.定义: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有的物质的量。表示为: cB = nB/V 式中:nB-物质的量,单位:mol V-溶液的体积,单位:L 2.单位:mol·L-1 ,mmol·L-1 ,μmol·L-1 3.在使用物质的量浓度时,必须指明物质的基本单元。 三、摩尔分数和质量摩尔浓度 (一)摩尔分数 xB(mole fraction):B 的物质的量与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表示为: = + + + = A A B A B C B B n n n n n n x 物质的摩尔分数的单位是一。 如果溶液由溶剂 A 和溶质 B 组成,则溶质 B 的摩尔分数为: A B B B n n x x + = 显然有: xA + xB =1 (二)质量摩尔浓度 bB(molarity):单位质量的溶剂中所含有的溶质 B 的物 质的量。表示为: A B B m n b = 质量摩尔浓度的单位常用 mol·L-1 例 1-4 将 7.00g 结晶草酸(H2C2O4·H2O)溶于 93.0g 水中,求草酸的 质量摩尔浓度 b(H2C2O4)和摩尔分数 x(H2C2O4)。 本章小结: 一、物质的量 nB(Amount of subtance) 二、物质的量浓度 cB(Amount-of-substance concentration) 三、摩尔分数和质量摩尔浓度 (一)摩尔分数 xB(mole fraction) (二)质量摩尔浓度 bB(molarity) 本章习题: P9:7,8,9,12,11,12
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案 学科无机化学 年级2008 授课对象 临床医学、预防、麻醉本科 教师母昭德职称副教授 授课方式 课题 基本教材或 (章、节) 第二章稀溶液的依数性 《基础化学(七版)》 主要参考书 人卫出版社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渗透现象以及产生的条件: 2、熟悉渗透浓度的含义及有关计算:“溶血”和“栓塞”的形成条件。 3、了解依数性的含义: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溶液的沸点升高: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渗透压。等渗、低 渗和高渗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 教学难点:稀溶液的依数性的有关计算。渗透压的含义。 教学方法: 1、大课教学 2、启发性教学 大体讲程: 第二章稀溶液的依数性 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20分钟) 1、溶液的蒸气压 2、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30分钟) 】、溶液的沸点升高 2、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三、溶液的渗透压力 (50分钟) 1、渗透现象和渗透压力 2、溶液的渗透压力与浓度及温度的关系 3、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 (2) 渗透浓度 (3)体液渗透压力的测定 (4)签逸、高逸和低渗溶液 (5) 晶体渗透压力和胶体渗透压力 小结 (20分钟) 5
5 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案 学科 无机化学 年级 2008 授课对象 临床医学、预防、麻醉本科 教师 母昭德 职称 副教授 授课方式 课堂 讲授 学时 3 课题 (章、节) 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 基本教材或 主要参考书 《基础化学(七版)》 人卫出版社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渗透现象以及产生的条件; 2、熟悉渗透浓度的含义及有关计算;“溶血”和“栓塞”的形成条件。 3、了解依数性的含义;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溶液的沸点升高;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渗透压。等渗、低 渗和高渗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 教学难点:稀溶液的依数性的有关计算。渗透压的含义。 教学方法: 1、大课教学 2、启发性教学 大体进程: 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 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20 分钟) 1、 溶液的蒸气压 2、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二、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30 分钟) 1、 溶液的沸点升高 2、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三、溶液的渗透压力 (50 分钟) 1、 渗透现象和渗透压力 2、 溶液的渗透压力与浓度及温度的关系 3、 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 (1)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 (2) 渗透浓度 (3) 体液渗透压力的测定 (4) 等渗、高渗和低渗溶液 (5) 晶体渗透压力和胶体渗透压力 小结 (20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