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药学相关专业使用) 前言 无机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其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本课程 包括普通化学原理和元素化学两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为后期课程的学习 打好基础,也使学生掌握药学专业必需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本教学大纲是根据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卫生部规划教 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张天蓝主编的《无机化学》第五版以及学校教学计划和学 时安排,并结合我校多年教学经验编写而成的。其指导思想是进一步加强“三基” (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体现“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 启发性和实用性)原则,精选内容,拓宽知识面,注重联系生命科学中的化学问 题,为培养高等药学专业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知识。 教学方式基本上可分为理论讲授和实验教学两种方式。理论课72学时。 本大纲对教学目的要求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内容:要求教师深入讲解,学生能掌握讲授内容,理论联系实际, 具体运用。 2、熟悉内容:教师有重点讲解,学生有较全面理解。 3、了解内容:教师简要讲解或让学生自学,学生对该内容一般了解。 各层次分别表示对各章节基础化学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能的要求程度,同时突出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各章编写有一定量的启 发性思考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药学相关专业使用) 前言 无机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其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本课程 包括普通化学原理和元素化学两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为后期课程的学习 打好基础,也使学生掌握药学专业必需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本教学大纲是根据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卫生部规划教 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张天蓝主编的《无机化学》第五版以及学校教学计划和学 时安排,并结合我校多年教学经验编写而成的。其指导思想是进一步加强“三基” (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体现“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 启发性和实用性)原则,精选内容,拓宽知识面,注重联系生命科学中的化学问 题,为培养高等药学专业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知识。 教学方式基本上可分为理论讲授和实验教学两种方式。理论课72学时。 本大纲对教学目的要求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内容:要求教师深入讲解,学生能掌握讲授内容,理论联系实际, 具体运用。 2、熟悉内容:教师有重点讲解,学生有较全面理解。 3、了解内容;教师简要讲解或让学生自学,学生对该内容一般了解。 各层次分别表示对各章节基础化学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能的要求程度,同时突出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各章编写有一定量的启 发性思考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教材:《无机化学》第5版,张天蓝主编,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药学类专 业用,普通高等教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 主要参考书: (1)《化学发展简史》编写组,化学发展简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2)许善锦,无机化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华形文,陈景祖等,普通化学原理(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无机化学(第3版),高等教有出版社,2001 (5)魏祖期,基础化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次 讲课内容 学时数 绪论 1 第1音 溶液 第2章 化学反应速率 5 第3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 5 第4音 化学平衡 第5章 酸碱平衡与沉淀平衡 12 第6章 氧化还原反应 8 第7音 原子结构 第8章 分子结构 6 第9宣 配位化合物 6 第10章 S风元素 第11章 D区、ds区和f区元索 第12草 P区元素 8 合计 72 具体章节要求 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安排,认识学习《无机化学》的必要性。 主要内容]
教材:《无机化学》第 5 版, 张天蓝主编,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 供药学类专 业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 主要参考书: (1)《化学发展简史》编写组,化学发展简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2)许善锦,无机化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华彤文,陈景祖等,普通化学原理(第 3 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无机化学(第 3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魏祖期,基础化学(第 7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次 讲课内容 学时数 绪论 1 第 1 章 溶液 4 第 2 章 化学反应速率 5 第 3 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 5 第 4 章 化学平衡 5 第 5 章 酸碱平衡与沉淀平衡 12 第 6 章 氧化还原反应 8 第 7 章 原子结构 6 第 8 章 分子结构 6 第 9 章 配位化合物 6 第 10 章 S 区元素 2 第 11 章 D 区、ds 区和 f 区元素 4 第 12 章 P 区元素 8 合计 72 具体章节要求 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安排,认识学习《无机化学》的必要性。 [主要内容]
一、无机化学的发展和研究内容(一般讲解) 二、化学与药学 (一般讲解) 三、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自学为主) 四、中国法定计量单位(一般讲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无机化学发展史、培养和建立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兴趣。 第一章溶液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摩尔分数、质量摩尔浓度、质量浓度的定义、 表示方法及计算。掌握溶液渗透压的概念、渗透浓度的含义及有关计算及其在医 学、药学上的意义。 2.熟悉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的原因和规律;熟悉强电 解质溶液的表观电离度和活度、离子强度等概念。 3.了解活度系数的计算方法 [主要内容] 一、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及相互换算(一般讲解) 1.质量分数、摩尔分数、质量浓度 2.质量摩尔浓度和物质的量浓度 二、稀溶液的依数性 (重点讲解) 1.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2.溶液的沸点升高 3.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4.溶液的渗透压 三、电解质在水中的存在状态(一般讲解)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2.强电解质溶液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浓度的表示及换算:溶液的蒸汽压下降:溶液的沸点升高:
一、无机化学的发展和研究内容 (一般讲解) 二、化学与药学 (一般讲解) 三、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自学为主) 四、中国法定计量单位 (一般讲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无机化学发展史、培养和建立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兴趣。 第一章 溶液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摩尔分数、质量摩尔浓度、质量浓度的定义、 表示方法及计算。掌握溶液渗透压的概念、渗透浓度的含义及有关计算及其在医 学、药学上的意义。 2.熟悉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的原因和规律;熟悉强电 解质溶液的表观电离度和活度、离子强度等概念。 3.了解活度系数的计算方法。 [主要内容] 一、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及相互换算(一般讲解) 1.质量分数、摩尔分数、质量浓度 2.质量摩尔浓度和物质的量浓度 二、稀溶液的依数性 (重点讲解) 1.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2.溶液的沸点升高 3.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4.溶液的渗透压 三、电解质在水中的存在状态 (一般讲解)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2.强电解质溶液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浓度的表示及换算;溶液的蒸汽压下降;溶液的沸点升高;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在医学、药学中的意义。强电解质理 论。 2.教学难点:稀溶液的依数性的相互计算。渗透压的含义和渗透浓度的计 算。 [思考题] 1.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哪些内容?各自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临床上的等渗、低渗、高渗是怎么规定的?“溶血”和“栓塞”现象是 怎么产生的? 3.影响活度系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碰撞理论、过渡状态理论与活化能的概念:浓度、温度及催化剂对 反应速率的影响: 2.熟悉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简单反应与总反应,反应级数的 概念:催化剂作用原理。 3.了解反应机理的概念:生物催化剂酶。 [主要内容] 一、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一般讲解 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2.反应机理概念 二、反应速率理论(重点讲解) 1.碰撞理论 2.过渡状态理论 3.实验活化能 三、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重点讲解) 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 3.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在医学、药学中的意义。强电解质理 论。 2. 教学难点:稀溶液的依数性的相互计算。渗透压的含义和渗透浓度的计 算。 [思考题] 1.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哪些内容?各自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临床上的等渗、低渗、高渗是怎么规定的?“溶血”和“栓塞”现象是 怎么产生的? 3.影响活度系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碰撞理论、过渡状态理论与活化能的概念;浓度、温度及催化剂对 反应速率的影响; 2.熟悉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简单反应与总反应,反应级数的 概念;催化剂作用原理。 3.了解反应机理的概念;生物催化剂⎯酶。 [主要内容] 一、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一般讲解) 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2.反应机理概念 二、反应速率理论(重点讲解) 1.碰撞理论 2.过渡状态理论 3.实验活化能 三、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重点讲解) 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 3.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瞬时反应速率:碰撞理论:过渡状态理论:活化能;质量作 用定律:温度、催化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 2.教学难点:阿仑尼乌斯方程及相关计算。 [思考题] 1.活化能和活化分子的概念。 2.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的关系。 3.有效碰撞的条件。 第三章化学热力学初步 散学目的与要求刺 1.掌握内能、焓、熵、自由能等状态函数的概念和其改变量的物理意义: 掌握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标准 2.熟悉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方法和标准状态下自由能的计算。 3.了解自发反应的推动力。 [主要内容]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般讲解) 1.基本概念 2.热力学第一定律 二、化学反应热效应 (重点讲解) 1.等容反应热和等压反应热 2.反应进度概念 3.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4.反应热的计算 三、吉布斯能和化学反应的方向(重点讲解) 1.自发过程 2.熵和熵变 3.吉布斯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状态函数特征、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热效应及计算,化学反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瞬时反应速率;碰撞理论;过渡状态理论;活化能;质量作 用定律;温度、催化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 2.教学难点:阿仑尼乌斯方程及相关计算。 [思考题] 1.活化能和活化分子的概念。 2.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的关系。 3.有效碰撞的条件。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内能、焓、熵、自由能等状态函数的概念和其改变量的物理意义; 掌握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标准。 2.熟悉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方法和标准状态下自由能的计算。 3.了解自发反应的推动力。 [主要内容]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般讲解) 1.基本概念 2.热力学第一定律 二、化学反应热效应 (重点讲解) 1.等容反应热和等压反应热 2.反应进度概念 3.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4.反应热的计算 三、吉布斯能和化学反应的方向 (重点讲解) 1.自发过程 2.熵和熵变 3.吉布斯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状态函数特征、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热效应及计算,化学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