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15届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高三语文试题 2014.12.20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叱咤/诧异贩卖/皈依噱头/戏谑 B.诅咒/狙击原宥/彩釉字帖/碑帖 C.杂烩/市侩怪癖/毗邻采撷/诙谐 D.教诲/隐晦强迫/勉强大度/忖度 答案:A【A.zha/cha,fan/gu,xue/xue;B.z/j,you,tie,; C. hui/kud, pi/p1, xie; D. hui, giang, du/duo)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不能容忍异类的现象,时时可见。蜂拥而上的党同伐异和_的语言暴力,正说明 我们缺少起码的宽容心态。一个高度发达、受人尊敬的大国,首先要有宽宏大量 的国民_,最起码要能容忍那些并不妨碍别人、又不 法律的异类行为。 对于一个健全发展的体系,异类的存在正常 必需 A.随心所欲气概违反不仅…而且 B.肆无忌惮气度违犯不仅…而且 C.随心所欲气度违反因为…所以 D.肆无忌惮气概违犯因为…所以 谷案:B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互联网金融不但冲击传统金融,而且可能成为洗黑钱的温床,因此,必须对 它实行分类监管,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也急需完善和建立公司管理制度。 B.“雾霾”“反腐”“逆袭”等词成为年度热词。“雾霾”“反腐”,老百姓 几乎天天都在谈论,但“逆袭”对许多百姓还是比较陌生的。 C.海水淡化虽然具有洁净、环保、供给稳定等特点,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但是目前还没有被广大沿海地区所采用 D.人们通过网络进行搜索无可非议,但当网络搜索上升为“人肉搜索”时,这 已经不再局限于网络行为,它给某些当事人带来了物质上的损失和精神上的伤 害,已与传统暴力事件性质接近。 答案:D【A.语序不当,应该是“建立和完辔”;B.主客体颠倒;C.句式杂 糅,改为“被广大沿海地区采用”。】 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 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 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答案: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谦敬辞的用法,谦辞,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 自称。敬辞,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用于对方及他人。本题中 的谦词主要有:“涂鸦之作”、“小子”、“敝校”、“忝为”、“家母” 略备”;本题中的敬辞主要有“先生”、“赐正”、“躬临”、“恭柷 “璧人”、“光临”、“敬答”。很显然B项中的“敝校”和“躬临”使用不 得体。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 2015 届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高三语文试题 2014.12.20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叱咤/诧异 贩卖/皈依 噱头/戏谑 B. 诅咒/狙击 原宥/彩釉 字帖/碑帖 C. 杂烩/巿侩 怪癖/毗邻 采撷/诙谐 D. 教诲/隐晦 强迫/勉强 大度/忖度 答案:A 【A.zhà/chà,fàn/ɡuī,xuē/xuè ;B.zǔ/jū,yòu,tiè,; C.huì/kuà, pǐ/pí,xié;D.huì,qiang ,dù/duó】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不能容忍异类的现象,时时可见。蜂拥而上的党同伐异和 的语言暴力,正说明 我们缺少起码的宽容心态。一个高度发达、受人尊敬的大国,首先要有宽宏大量 的国民 ,最起码要能容忍那些并不妨碍别人、又不 ________法律的异类行为。 对于一个健全发展的体系,异类的存在 正常 ________必需。 A.随心所欲 气概 违反 不仅…而且 B.肆无忌惮 气度 违犯 不仅…而且 C.随心所欲 气度 违反 因为…所以 D.肆无忌惮 气概 违犯 因为…所以 答案:B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互联网金融不但冲击传统金融,而且可能成为洗黑钱的温床,因此,必须对 它实行分类监管,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也急需完善和建立公司管理制度。 B.“雾霾”“反腐”“逆袭”等词成为年度热词。“雾霾”“反腐”,老百姓 几乎天天都在谈论,但“逆袭”对许多百姓还是比较陌生的。 C.海水淡化虽然具有洁净、环保、供给稳定等特点,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但是目前还没有被广大沿海地区所采用。 D.人们通过网络进行搜索无可非议,但当网络搜索上升为“人肉搜索”时,这 已经不再局限于网络行为,它给某些当事人带来了物质上的损失和精神上的伤 害,已与传统暴力事件性质接近。 答案:D 【A.语序不当,应该是“建立和完善”;B.主客体颠倒;C.句式杂 糅,改为“被广大沿海地区采用”。】 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 分)( )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 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 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答案:B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谦敬辞的用法,谦辞,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 自称。敬辞,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用于对方及他人。本题中 的谦词主要有:“涂鸦之作”、“小子”、“敝校”、“忝为”、“家母”、 “略备”;本题中的敬辞主要有“先生”、“赐正”、“躬临”、“恭祝”、 “璧人”、“光临”、“敬答”。很显然 B 项中的“敝校”和“躬临”使用不 得体。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口”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小题。 唐昭宗景福元年辛丑,司徒王建遣族子嘉州刺史宗裕、雅州刺史王宗侃、威信都 指挥使华洪、茂州刺史王宗瑶将兵五万攻彭州,杨晟逆战口败,宗裕等围之。久 不下,民皆窜匿山谷;诸寨日出俘掠,谓之“淘虏”,都将先择其善者,余则士 卒分之,以是为常。 军士王先成者,新津人,本书生也,世乱,□兵,度诸将惟北寨王宗侃最贤,乃 往说之曰:“彭州本西川之巡属也,陈、田召杨晟,割四州以授之,伪署观察使, 与之共拒朝命。今陈、田已平而晟犹据之,州民皆知西川乃其大府而司徒乃其主 也,故大军始至,民不入城而入山谷避之,以俟招安。今军至累月未闻招安之命 军十复从而掠之与盗贼无异夺其赀财驱其畜产分其老弱妇女以为奴婢使父孑兄 弟流离愁怨;其在山中者暴露于暑雨,残伤于蛇虎,孤危饥渴,无所归诉。彼始 以杨晟非其主而不从,今司徒不加存恤,彼更思杨氏矣。”宗侃侧然,不觉屡移 其床前问之,矍然曰:“此诚有之,将若之何? 先成请条列为状以白王建,事凡四条:“其一,乞招安山中百姓。其二,乞禁诸 寨军士及子弟无得一人辄出淘虏,仍表诸寨之旁七里内听樵牧,敢越表者斩。其 三,乞置招安寨,中容数千人,以置所招百姓,宗侃请选所部将校谨干者,为招 安将使,将三十人,昼夜执兵巡卫。其四,彭州土地宜麻,百姓未入山时多沤藏 者,宜令县令晓谕,各归田里,出所沤麻鬻之,以为资粮,必渐复业。”建得之 大喜,即行之,悉如所申。 明日,榜帖至,威令赫然,无敢犯口。三日,山中民竞出,赴招安寨如归市,寨 不能容,斥而广之;浸有市井,又出麻鬻之。民见村落无抄暴之患,稍稍复故业 月余,招安寨皆空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九,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伪署观察使署:部署 B.今司徒不加存恤存:抚恤 C.仍表诸寨之旁七里内听樵牧听:听凭 D.斥而广之斥:扩大 答案:A(署:委任) 6.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杨晟逆战口败,宗裕等围之 军士王先成者,新津人,本书生也,世乱,口兵, 明日,榜帖至,威令赫然,无敢犯口 A.而于者B.以于焉 C.而为者D.以为焉 答案:C(“而”:表转折关系,却;“为”:动词,做:“者”,代词,… 的人。)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军至累月/未闻招安之命/军士复从而掠之与盗贼/无异夺其赀财/驱其畜产/ 分其老弱妇女以为奴婢使/父子兄弟流离愁怨 B.今军至累月/未闻招安之命军士/复从而掠之/与盗贼无异/夺其赀财/驱其畜产 /分其老弱妇女以为奴婢使/父子兄弟流离愁怨 C.今军至累月/未闻招安之命军士/复从而掠之与盗贼/无异夺其赀财/驱其畜产/ 分其老弱妇女以为奴婢/使父子兄弟流离愁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 5-9 小题。 唐昭宗景福元年辛丑,司徒王建遣族子嘉州刺史宗裕、雅州刺史王宗侃、威信都 指挥使华洪、茂州刺史王宗瑶将兵五万攻彭州,杨晟逆战□败,宗裕等围之。久 不下,民皆窜匿山谷;诸寨日出俘掠,谓之“淘虏”,都将先择其善者,余则士 卒分之,以是为常。 军士王先成者,新津人,本书生也,世乱,□兵,度诸将惟北寨王宗侃最贤,乃 往说之曰:“彭州本西川之巡属也,陈、田召杨晟,割四州以授之,伪署观察使, 与之共拒朝命。今陈、田已平而晟犹据之,州民皆知西川乃其大府而司徒乃其主 也,故大军始至,民不入城而入山谷避之,以俟招安。今军至累月未闻招安之命 军士复从而掠之与盗贼无异夺其赀财驱其畜产分其老弱妇女以为奴婢使父子兄 弟流离愁怨;其在山中者暴露于暑雨,残伤于蛇虎,孤危饥渴,无所归诉。彼始 以杨晟非其主而不从,今司徒不加存恤,彼更思杨氏矣。”宗侃侧然,不觉屡移 其床前问之,矍然曰:“此诚有之,将若之何?” 先成请条列为状以白王建,事凡四条:“其一,乞招安山中百姓。其二,乞禁诸 寨军士及子弟无得一人辄出淘虏,仍表诸寨之旁七里内听樵牧,敢越表者斩。其 三,乞置招安寨,中容数千人,以置所招百姓,宗侃请选所部将校谨干者,为招 安将使,将三十人,昼夜执兵巡卫。其四,彭州土地宜麻,百姓未入山时多沤藏 者,宜令县令晓谕,各归田里,出所沤麻鬻之,以为资粮,必渐复业。”建得之 大喜,即行之,悉如所申。 明日,榜帖至,威令赫然,无敢犯□。三日,山中民竞出,赴招安寨如归市,寨 不能容,斥而广之;浸有市井,又出麻鬻之。民见村落无抄暴之患,稍稍复故业。 月余,招安寨皆空。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九,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伪署观察使 署:部署 B.今司徒不加存恤 存:抚恤 C.仍表诸寨之旁七里内听樵牧 听:听凭 D.斥而广之 斥:扩大 答案:A(署:委任) 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杨晟逆战□败,宗裕等围之 军士王先成者,新津人,本书生也,世乱,□兵, 明日,榜帖至,威令赫然,无敢犯□ A.而 于 者 B.以 于 焉 C.而 为 者 D.以 为 焉 答案:C(“而”:表转折关系,却;“为”:动词,做;“者”,代词,…… 的人。)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今军至累月/未闻招安之命/军士复从而掠之与盗贼/无异夺其赀财/驱其畜产/ 分其老弱妇女以为奴婢使/父子兄弟流离愁怨 B.今军至累月/未闻招安之命军士/复从而掠之/与盗贼无异/夺其赀财/驱其畜产 /分其老弱妇女以为奴婢使/父子兄弟流离愁怨 C.今军至累月/未闻招安之命军士/复从而掠之与盗贼/无异夺其赀财/驱其畜产/ 分其老弱妇女以为奴婢/使父子兄弟流离愁怨
D.今军至累月/未闻招安之命/军士复从而掠之/与盜贼无异/夺其赀财/驱其畜产 /分其老弱妇女以为奴婢/使父子兄弟流离愁怨 谷案:D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王建派兵五万围攻彭州,很久不能攻克,彭州老百姓都逃窜藏匿在山谷之中 B.王先成一共提出了革除“淘虏”弊端的四项建议,王建非常髙兴地全都采纳 了 C.王建两天后就颁布了安民条令,躲藏在山中的老百姓竞相出来,奔赴招安寨。 D.有了街市之后,百姓可以通过出售沤制的麻来换取钱粮,渐渐就离开了招安 寨 答案:C(“明日”指第二天)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宗侃侧然,不觉屡移其床前问之,矍然曰:“此诚有之,将若之何?”(4分) 答案:王宗侃十分悲戚,不由得一再移动他坐着的床向前询问王先成,惊慌地 说:“这种情况确实有,该怎么办好呢!” (4分。“侧然”、“诚”、“将若之何”各1分,大意1分) ②民见村落无抄暴之患,稍稍复故业。(3分) 答案:老百姓看到自己村落没有被残暴抢掠的灾难,渐渐地(回乡)重操旧业 (3分。“抄暴之患”、“稍稍”各1分,大意1分) (2)请简要概括彭州老百姓窜匿山谷不出的原因。(3分) 答案:①等待着王建的招抚(以俟招安) ②王建没有及时招安(今军至累月,未闻招安之命) ③“淘虏”残害老百姓,使得他们无所归诉(军士复从而掠之,与盗贼无异 夺其赀财,驱其畜产,分其老弱妇女以为奴婢,使父子兄弟流离愁怨;其在山 中者暴露于暑雨,残伤于蛇虎,孤危饥渴,无所归诉) (3分。一点两分,两点3分) 10.阅读下而这首清词,完成8~9题。(8分) 南乡子·捣衣 顾贞观 嘹唳夜鸿惊,叶满阶除欲二更。一派西风吹不断,秋声,中有深闺万里情。 片石冷于冰,两袖霜华旋欲凝。今夜戍楼归梦里,分明,纤手频呵带月迎。 (1).请简要概括“秋声”的内容。(3分) 谷案:秋声包括:鸿雁的哀鸣声、落叶的飘堕声、夜半的更鼓声、刺骨的风声、 连绵的思妇捣衣声(每点1分,答对3点满分) (2).有人赏析最后三句的技巧,说:“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请简要 分析。(4分) 答案:最后三句运用了曲笔(想象、虚写)的手法(1分)。思妇想象丈夫在成 楼思念自己,在思妇的想象中,她的丈夫思念妻子到了极点,做起了思乡梦, 在梦中妻子出来迎接他,一边走,一边给冰冷的纤手呵气(1分),表现了思妇 对丈夫深切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夫妇团圆的渴望(2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 分) (1)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D.今军至累月/未闻招安之命/军士复从而掠之/与盗贼无异/夺其赀财/驱其畜产 /分其老弱妇女以为奴婢/使父子兄弟流离愁怨 答案:D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建派兵五万围攻彭州,很久不能攻克,彭州老百姓都逃窜藏匿在山谷之中。 B.王先成一共提出了革除“淘虏”弊端的四项建议,王建非常高兴地全都采纳 了。 C.王建两天后就颁布了安民条令,躲藏在山中的老百姓竞相出来,奔赴招安寨。 D.有了街市之后,百姓可以通过出售沤制的麻来换取钱粮,渐渐就离开了招安 寨。 答案:C(“明日”指第二天)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 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 分) ①宗侃侧然,不觉屡移其床前问之,矍然曰:“此诚有之,将若之何?”(4 分) 答案:王宗侃十分悲戚,不由得一再移动他坐着的床向前询问王先成,惊慌地 说:“这种情况确实有,该怎么办好呢!” (4 分。“侧然”、“诚”、“将若之何”各 1 分,大意 1 分) ②民见村落无抄暴之患,稍稍复故业。(3 分) 答案:老百姓看到自己村落没有被残暴抢掠的灾难,渐渐地(回乡)重操旧业。 (3 分。“抄暴之患”、“稍稍”各 1 分,大意 1 分) (2)请简要概括彭州老百姓窜匿山谷不出的原因。(3 分) 答案:①等待着王建的招抚(以俟招安) ②王建没有及时招安(今军至累月,未闻招安之命) ③“淘虏”残害老百姓,使得他们无所归诉(军士复从而掠之,与盗贼无异, 夺其赀财,驱其畜产,分其老弱妇女以为奴婢,使父子兄弟流离愁怨;其在山 中者暴露于暑雨,残伤于蛇虎,孤危饥渴,无所归诉) (3 分。一点两分,两点 3 分) 10.阅读下而这首清词,完成 8~9 题。(8 分) 南乡子·捣衣 顾贞观 嘹唳夜鸿惊,叶满阶除欲二更。一派西风吹不断,秋声,中有深闺万里情。 片石冷于冰,两袖霜华旋欲凝。今夜戍楼归梦里,分明,纤手频呵带月迎。 (1).请简要概括“秋声”的内容。(3 分) 答案:秋声包括:鸿雁的哀鸣声、落叶的飘堕声、夜半的更鼓声、刺骨的风声、 连绵的思妇捣衣声(每点 1 分,答对 3 点满分) (2).有人赏析最后三句的技巧,说:“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请简要 分析。(4 分) 答案:最后三句运用了曲笔(想象、虚写)的手法(1 分)。思妇想象丈夫在戍 楼思念自己,在思妇的想象中,她的丈夫思念妻子到了极点,做起了思乡梦, 在梦中妻子出来迎接他,一边走,一边给冰冷的纤手呵气(1 分),表现了思妇 对丈夫深切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夫妇团圆的渴望(2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则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 (3),,参差十万人家。(柳永《望海潮》) (4)看万山红遍,;漫江碧透,。(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谷案:(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3)烟柳画桥风帘翠幕(4)层林尽染百舸争流 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文学的功能 鲁枢元 ①在中国古代,从孔子开始便十分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孔子认为“诗”有四种 基本作用,即“兴、观、群、怨”,此外还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近代, 梁启超认为小说亦有四种功能,即“熏、浸、刺、提”。可以说,重视文学的功 能与作用,是中国文论的一个重要传统。一般认为,文学的功能是以三种方式体 现出来的,即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与美悦作用。 ②文学的认识功能,即文学帮助人们获得多方面社会和人生知识,丰富人们的生 活经验,加深人们对某些社会规律和社会关系的理解的功能。文学的认识功能首 先体现在对生活形态的认识上。由于文学以形象、审美的方式反映生活,具有生 动、具体、感性化的特点,无论它反映什么,都会显得十分细致,使人如见其人、 如临其境。比如,人们阅读了杜甫的“三吏”、“三别”这一组诗稿,就能够了 解到唐代“安史之乱”时期许多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其次,通过阅读文学作品, 可以了解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是怎样生产、生活、劳动,看到他们的风 俗习惯、伦理观念、宗教信仰等。《诗经》中的《七月》这首叙事诗。几乎描述 了一年的劳动过程。文学不是历史,它并不单纯记录史实,但是当它生动细致描 绘社会生活的时候,就常常会起到历史所难以承担的作用。文学的认识功能还体 现在对社会关系的认识上,即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的真理和规律。正是在这个意义 上,恩格斯指出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 特别是‘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列宁称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 面镜子。 ③文学的教育功能就是文学作品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净化人们心灵与灵魂,增 强人们的道德感的功能。古往今来众多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总是通过对现实的 描绘和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探索,揭示真理,歌颂美好,批判邪恶,嘲弄愚蠢,告 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从而产生很大的思想影响和教育作用,据此人们常称作家 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文学的教育功能是潜移默化发生的,并不是作品 中赤裸裸的说教所能达到的,更不是耳提面命式的教训,而是通过生动具体的形 象来反映、说明、评价生活。文学的教育方法不在于教训,而主要是通过形象感 染,它只有通过审美才能实现。两千多年前古罗马的贺拉斯把“寓教于乐”作为 条艺术法则提出来,旨在说明文学的教育作用必须通过“乐”即审美来进行, 因为文学首先是文学,如果是单纯的道德或政治说教就会失去文学的特性,变成 非文学的东西了。优秀的作品,常常以娱乐为契机和外形,产生吸引力,引导读 者或观众欣赏。 ④我们欣赏艺术形象和艺术意境时,在感情上受到触动,得到美的享受,从而净 化了灵魂,这就是文艺的美悦功能。文学之为文学,就必须是美的结晶的体现, 这是文学最主要的本质所在。正是文学家创造的美的作品,让人们领略到具有审
(2)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 (杜甫《登岳阳楼》) (3) , ,参差十万人家。 (柳永《望海潮》) (4)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答案:(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3)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4)层林尽染百舸争流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 文学的功能 鲁枢元 ①在中国古代,从孔子开始便十分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孔子认为“诗”有四种 基本作用,即“兴、观、群、怨”,此外还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近代, 梁启超认为小说亦有四种功能,即“熏、浸、刺、提”。可以说,重视文学的功 能与作用,是中国文论的一个重要传统。一般认为,文学的功能是以三种方式体 现出来的,即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与美悦作用。 ②文学的认识功能,即文学帮助人们获得多方面社会和人生知识,丰富人们的生 活经验,加深人们对某些社会规律和社会关系的理解的功能。文学的认识功能首 先体现在对生活形态的认识上。由于文学以形象、审美的方式反映生活,具有生 动、具体、感性化的特点,无论它反映什么,都会显得十分细致,使人如见其人、 如临其境。比如,人们阅读了杜甫的“三吏”、“三别”这一组诗稿,就能够了 解到唐代“安史之乱”时期许多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其次,通过阅读文学作品, 可以了解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是怎样生产、生活、劳动,看到他们的风 俗习惯、伦理观念、宗教信仰等。《诗经》中的《七月》这首叙事诗。几乎描述 了一年的劳动过程。文学不是历史,它并不单纯记录史实,但是当它生动细致描 绘社会生活的时候,就常常会起到历史所难以承担的作用。文学的认识功能还体 现在对社会关系的认识上,即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的真理和规律。正是在这个意义 上,恩格斯指出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 特别是‘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列宁称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 面镜子。 ③文学的教育功能就是文学作品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净化人们心灵与灵魂,增 强人们的道德感的功能。古往今来众多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总是通过对现实的 描绘和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探索,揭示真理,歌颂美好,批判邪恶,嘲弄愚蠢,告 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从而产生很大的思想影响和教育作用,据此人们常称作家 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文学的教育功能是潜移默化发生的,并不是作品 中赤裸裸的说教所能达到的,更不是耳提面命式的教训,而是通过生动具体的形 象来反映、说明、评价生活。文学的教育方法不在于教训,而主要是通过形象感 染,它只有通过审美才能实现。两千多年前古罗马的贺拉斯把“寓教于乐”作为 一条艺术法则提出来,旨在说明文学的教育作用必须通过“乐”即审美来进行, 因为文学首先是文学,如果是单纯的道德或政治说教就会失去文学的特性,变成 非文学的东西了。优秀的作品,常常以娱乐为契机和外形,产生吸引力,引导读 者或观众欣赏。 ④我们欣赏艺术形象和艺术意境时,在感情上受到触动,得到美的享受,从而净 化了灵魂,这就是文艺的美悦功能。文学之为文学,就必须是美的结晶的体现, 这是文学最主要的本质所在。正是文学家创造的美的作品,让人们领略到具有审
美价值的生活。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 鸯”,诗中的自然花草本身就是美的,能直接激发人们的美感。 ⑤但这并不是说文学只能描写美的事物,描写丑的事物同样能引起人们美的感 受。文学作品的美,并不在于文学描写了美的事物还是丑的东西,而在于是否提 供了美的信息,是否具备了审美价值。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莫里哀在《吝啬鬼》 中塑造了守财奴阿巴贡的形象,作家通过对他的讥讽、嘲弄,否定了他的丑恶行 为,衬托出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所以生活中的丑一旦进入艺术领域,就获得了 种特殊的审美价值,也就是通过对丑的否定,达到了对艺术美的表现 ⑥文学的美悦功能是十分广泛的,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首先,它发展人的感受 能力,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审美趣味,丰富人的想象力。文学用感性的艺术 形象来反映生活和表现思想,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增强人的艺术感觉能力,培养和 丰富人的情感。其次,文学有助于人们提高识别真假、美丑、善恶、是非的能力, 净化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崇髙的生活理想,激励人们为争取美好的 社会生活而奋斗。 (选自《文学理论》,鲁枢元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 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关于“文学的功能”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孔子说的“兴、观、群、怨”,指的是文学的认识功能。 B.文学的认识功能,要求作家单纯记录史实。 C.文学的教育作用要通过审美来实现 D.文学具有美悦功能,因此作家被认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E.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丰富人的情感,这属于文学的美悦功能 答案:CE(A项,孔子说的“兴观群怨”并非都是文学的认识功能,阅读第一段 即可知。B,文学不是历史,因此作家在不能单纯记录史实。D,作家被称为“人 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因为文学的教育功能。) 1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阅读《诗经》中的农事诗,可以了解当时的生产劳动状况,这是文学的认识 功能。 B.阅读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可以了解法国当时的阶层状况,这是文学的 教育功能 C.阅读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可以知道什么是善良,从而产生思想影响,这 是文学的美悦功能。 D.阅读王维的山水诗,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得到美的享受,这是文学的教育功 能 答案:A(B、C、D分别应为:文学的认识、教育、美悦功能。) 14.文学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文意概括。(4分) 谷案: (1)两者都通过具体的、感性的方式认识生活、评价生活。(2)两种功能都 要通过形象与审美的方式实现。(每点2分,能够围绕“具体、感性、形象、 审美”等方面分析,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15.结合文中的观点,谈谈你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4分)
美价值的生活。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 鸯”,诗中的自然花草本身就是美的,能直接激发人们的美感。 ⑤但这并不是说文学只能描写美的事物,描写丑的事物同样能引起人们美的感 受。文学作品的美,并不在于文学描写了美的事物还是丑的东西,而在于是否提 供了美的信息,是否具备了审美价值。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莫里哀在《吝啬鬼》 中塑造了守财奴阿巴贡的形象,作家通过对他的讥讽、嘲弄,否定了他的丑恶行 为,衬托出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所以生活中的丑一旦进入艺术领域,就获得了一 种特殊的审美价值,也就是通过对丑的否定,达到了对艺术美的表现。 ⑥文学的美悦功能是十分广泛的,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首先,它发展人的感受 能力,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审美趣味,丰富人的想象力。文学用感性的艺术 形象来反映生活和表现思想,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增强人的艺术感觉能力,培养和 丰富人的情感。其次,文学有助于人们提高识别真假、美丑、善恶、是非的能力, 净化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崇高的生活理想,激励人们为争取美好的 社会生活而奋斗。 (选自《文学理论》,鲁枢元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有删改)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选对一项给 2 分,选对两项给 5 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关于“文学的功能”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 分) A.孔子说的“兴、观、群、怨”,指的是文学的认识功能。 B.文学的认识功能,要求作家单纯记录史实。 C.文学的教育作用要通过审美来实现。 D.文学具有美悦功能,因此作家被认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E.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丰富人的情感,这属于文学的美悦功能。 答案:CE(A 项,孔子说的“兴观群怨”并非都是文学的认识功能,阅读第一段 即可知。B,文学不是历史,因此作家在不能单纯记录史实。D,作家被称为“人 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因为文学的教育功能。) 1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阅读《诗经》中的农事诗,可以了解当时的生产劳动状况,这是文学的认识 功能。 B.阅读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可以了解法国当时的阶层状况,这是文学的 教育功能。 C.阅读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可以知道什么是善良,从而产生思想影响,这 是文学的美悦功能。 D.阅读王维的山水诗,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得到美的享受,这是文学的教育功 能。 答案:A(B、C、D 分别应为:文学的认识、教育、美悦功能。) 14. 文学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文意概括。(4 分) 答案: (1)两者都通过具体的、感性的方式认识生活、评价生活。(2)两种功能都 要通过形象与审美的方式实现。(每点 2 分,能够围绕“具体、感性、形象、 审美”等方面分析,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15. 结合文中的观点,谈谈你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