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第一部分(共24分)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甄选/箴言 溯源/宿愿 背负/背井离乡 模样 /模棱两可 B.逡巡/疏浚 悲怆/创伤 空暇/空口无凭 夺冠 /冠冕堂皇 C. 复辟/媲美 掠影/虐待 劲头/疾风劲草 调 动/调虎离山 D.花蕾/擂鼓 邂逅/松懈 碑帖/俯首帖耳 塞外/ 敷衍塞责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对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不敏,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做些具体的工作尚可, 经理一职实难胜任 B.随着居家装饰的不断升级,居室中最常用的家具,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 种五花八门的新潮家具也相继登堂入室。 C.活动开始之前,天后王菲的歌迷就早早到场守候,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更是 严阵以待,生怕错过了天后出场的那一瞬间。 D在全球创业周峰会上,创新工厂创始人李开复告诫年轻人,要想在中国创业成 功,不能简单的照搬美国的创业模式,勿期望一挥而就。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随着电影业大踏步迈入数字化及3D影院时代,3D影片深受观众所喜爱,然 而日本的 些电子公司却警告观众,观看3D电影有害健康。 B.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李长春说,莫言获得诺贝尔 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 升的体现。 C.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我们要依法保护所有外国投资者在中国的企业和人 身的安全,要保护他们正常的生产经营;对他们受到的各种干扰、破坏,都会依 法处理,这是毫无疑问的。 D.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规定,某些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建立供应商档案和原 料采购登记,以确保产品源头可以追溯。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少年听雨,青年听雨,也在异乡,那是在祖国的北 方 。柔风细 雨,不是北方的个性,只有领略过北方豪雨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北方的魅力 ①忽晴忽雨,豪爽淋漓,一如北方汉子草原牧民的脾性,一如在黄土高坡上高唱 信天游的陕北人 ②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铺天盖地而来,真个是豪气冲天
广东省潮州市 2013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第一部分(共 24 分)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 甄选/箴言 溯源/宿愿 背负/背井离乡 模样 /模棱两可 B. 逡巡/ 疏浚 悲怆/创伤 空暇/空口无凭 夺冠 /冠冕堂皇 C. 复辟/媲美 掠影/虐待 劲头/疾风劲草 调 动/调虎离山 D. 花蕾/擂鼓 邂逅/松懈 碑帖/俯首帖耳 塞外/ 敷衍塞责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 ) A.对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不敏,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做些具体的工作尚可, 经理一职实难胜任。 B.随着居家装饰的不断升级,居室中最常用的家具,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 种五花八门的新潮家具也相继登堂入室。 C.活动开始之前,天后王菲的歌迷就早早到场守候,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更是 严阵以待,生怕错过了天后出场的那一瞬间。 D 在全球创业周峰会上,创新工厂创始人李开复告诫年轻人,要想在中国创业成 功,不能简单的照搬美国的创业模式,勿期望一挥而就。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A.随着电影业大踏步迈入数字化及 3D 影院时代,3D 影片深受观众所喜爱,然 而日本的 一些电子公司却警告观众,观看 3D 电影有害健康。 B.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李长春说,莫言获得诺贝尔 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 升的体现。 C.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我们要依法保护所有外国投资者在中国的企业和人 身的安全,要保护他们正常的生产经营;对他们受到的各种干扰、破坏,都会依 法处理,这是毫无疑问的。 D.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规定,某些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建立供应商档案和原 料采购登记,以确保产品源头可以追溯。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少年听雨,青年听雨,也在异乡,那是在祖国的北 方。 。 。 。 。 。 。柔风细 雨,不是北方的个性,只有领略过北方豪雨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北方的魅力。 ①忽晴忽雨,豪爽淋漓,一如北方汉子草原牧民的脾性,一如在黄土高坡上高唱 信天游的陕北人 ②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铺天盖地而来,真个是豪气冲天
③骑在自行车上,大雨淋了个透,阳光很快就晒干了 ④在风沙弥漫的北方,绝没有细雨如丝,要下就是瓢泼大雨 ⑤那雨从天而下,冲刷一切,荡涤一切,忽而又雨过天晴,阳光灼灼 ⑥在北方,永远不用带伞 A.④②⑤①⑥③B.④⑤③②⑥①C.⑥⑤③②①④D.②⑤④ ③①⑥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吴充,字冲卿,建州浦城人。未冠举进士,入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等辈 多与宗室狎,充齿最少,独以严见惮,相率设席受经。 选人胡宗尧者,翰林学士宿之子,坐小累,不得改京官。判铨欧阳修为之请,仇 家谮修以为党宿,诏出修同州。充言:“修忠直,不宜用谗逐。若以为私,则臣 愿与修同贬。”于是修复留,而充改知太常礼院。张贵妃薨,治丧越式,判寺王 洙命吏以印纸行文书,不令同僚知。充移开封治吏罪,忤执政意,出知高邮军 神宗谕以任用意,知谏院。 王安石参知政事,充子安持,其婿也,引嫌解谏职,为翰林学士。三年,拜枢密 副使。王韶取洮州,蕃酋木征遁去,充请招还故地,縻以爵秩,使自领所部,永 为外臣,无庸复列置郡县,殚财屈力。时方以开拓付韶,充言不用 八年,进枢密使。充不善安石所为,数为帝言政事不便。帝察其中立无与, 欲相之。安石去,遂代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充欲有所变革,乞召还 司马光数十人。光亦以充可告语,与之书曰:“自新法之行,中外汹汹。民困于 烦苛,日夜引领,冀朝廷觉悟,一变敝法。”充深思之,终不能用。 王珪与充并相,忌充,阴掣其肘。而充素恶蔡确,确治相州狱,捕安持及亲 戚、官属考治,欲钩致充语,帝独明其亡他。及确之预政,充与议变法于前,数 为所诎。安南师出无功而知谏院张璪又谓充与郭逵书止其进兵复置狱充既数遭同 列困毁积忧畏疾益侵。元丰三年,罢为观文殿大学士。卒,年六十, 充内行修饬,事兄甚谨。为相务安静,性沉密,对家人语,未尝及国家事, 所言于上,人莫知者。将终,戒妻子勿以私事干朝廷,帝益悲之。世谓充心正而 力不足,讥其知不可而弗能勇退也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一) 5.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相率设席受经 接受, 学习 B.仇家谮修以为党宿,诏出修同州 C.无庸列置郡县,殚财屈力 竭尽,耗尽 D.帝独明其亡他 无,没 有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判铨欧阳修为之请 数为所 B.判寺王洙命吏以印纸行文书 光亦以充可告语 C.民困于烦苛 充与议变法于
③骑在自行车上,大雨淋了个透,阳光很快就晒干了 ④在风沙弥漫的北方,绝没有细雨如丝,要下就是瓢泼大雨 ⑤那雨从天而下,冲刷一切,荡涤一切,忽而又雨过天晴,阳光灼灼 ⑥在北方,永远不用带伞 A.④②⑤①⑥③ B.④⑤③②⑥① C.⑥⑤③②①④ D.②⑤④ ③①⑥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吴充,字冲卿,建州浦城人。未冠举进士,入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等辈 多与宗室狎,充齿最少,独以严见惮,相率设席受经。 选人胡宗尧者,翰林学士宿之子,坐小累,不得改京官。判铨欧阳修为之请,仇 家谮修以为党宿,诏出修同州。充言:“修忠直,不宜用谗逐。若以为私,则臣 愿与修同贬。”于是修复留,而充改知太常礼院。张贵妃薨,治丧越式,判寺王 洙命吏以印纸行文书,不令同僚知。充移开封治吏罪,忤执政意,出知高邮军。 神宗谕以任用意,知谏院。 王安石参知政事,充子安持,其婿也,引嫌解谏职,为翰林学士。三年,拜枢密 副使。王韶取洮州,蕃酋木征遁去,充请招还故地,縻以爵秩,使自领所部,永 为外臣,无庸复列置郡县,殚财屈力。时方以开拓付韶,充言不用。 八年,进枢密使。充不善安石所为,数为帝言政事不便。帝察其中立无与, 欲相之。安石去,遂代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充欲有所变革,乞召还 司马光数十人。光亦以充可告语,与之书曰:“自新法之行,中外汹汹。民困于 烦苛,日夜引领,冀朝廷觉悟,一变敝法。”充深思之,终不能用。 王珪与充并相,忌充,阴掣其肘。而充素恶蔡确,确治相州狱,捕安持及亲 戚、官属考治,欲钩致充语,帝独明其亡他。及确之预政,充与议变法于前,数 为所诎。安南师出无功而知谏院张璪又谓充与郭逵书止其进兵复置狱充既数遭同 列困毁积忧畏疾益侵。元丰三年,罢为观文殿大学士。卒,年六十。 充内行修饬,事兄甚谨。为相务安静,性沉密,对家人语,未尝及国家事, 所言于上,人莫知者。将终,戒妻子勿以私事干朝廷,帝益悲之。世谓充心正而 力不足,讥其知不可而弗能勇退也。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一) 5.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A. 相率设席受经 接受, 学习 B. 仇家谮修以为党宿,诏出修同州 诬陷 C. 无庸列置郡县,殚财屈力 竭尽,耗尽 D. 帝独明其亡他 无,没 有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A. 判铨欧阳修为之请 数为所 诎 B. 判寺王洙命吏以印纸行文书 光亦以充可告语 C. 民困于烦苛 充与议变法于 前
D.自新法之行 及确之预政 7.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表现吴充性格沉稳周密的一组是(3分) A.独以严见惮,相率设席受经 充深思之,终不能用 B.引嫌解谏职,为翰林学士 充移开封治吏罪,忤 执政意 C.充欲有所变革,乞召还司马光等数十人及确之预政,充与议变法于前 D.无庸复列置郡县,殚财屈力 将终,戒妻子勿以私事 干朝廷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吴充还未成年就考中了进士。做吴王宫教授时,得到宠爱。在与皇帝 宗室亲密交往的同事中,要数吴充最年轻。 B.欧阳修因为替胡宗尧讲话被仇家陷害,吴充向皇上进言强调欧阳修的 忠直,使得欧阳修免于外放,得以留在京城 C.吴充虽然是王安石的亲家,但却和王安石的政见不太相同;在王安石 离开朝廷后,吴充也曾想改变他的一些做法,所以请求皇上召回司马光等人 D.吴充很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也尽心尽力为朝廷效力,但世人评价他 是为人正直却能力不足,而且明知道自己无能为力时还不懂得急流勇退。 第二部分(共126分)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安南师出无功而知谏院张璪又谓充与郭逵书止其进兵复置狱充既数遭同列困 毁积忧畏疾益侵。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修忠直,不宜用谗逐。若以为私,则臣愿与修同贬。(3分) ②充不善安石所为,数为帝言政事不便。帝察其中立无与,欲相之。(4分) 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7分) 初发扬子①寄元大校书 [唐]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②,泛泛入烟雾。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②安得住。 【注释】①韦应物曾客游广陵,元大(大是排行,其人名字已不可考)是他在广 陵的朋友,公元763年(代宗广德元年),韦氏被任命为洛阳丞,在乘船离开 陵赴任洛阳的时候,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②亲爱:相亲相爱的朋友,指元大。 ③沿洄:顺流而下为沿,逆流而上为洄。此指指处境的顺逆。 (1)“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描写了怎样的情景?(3分) 答 (2)诗歌的后两联在表达上有何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歌 分析。(4分)
D. 自新法之行 及确之预政 7.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表现吴充性格沉稳周密的一组是(3 分) ( ) A. 独以严见惮,相率设席受经 充深思之,终不能用 B. 引嫌解谏职,为翰林学士 充移开封治吏罪,忤 执政意 C. 充欲有所变革,乞召还司马光等数十人 及确之预政,充与议变法于前 D. 无庸复列置郡县,殚财屈力 将终,戒妻子勿以私事 干朝廷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A. 吴充还未成年就考中了进士。做吴王宫教授时,得到宠爱。在与皇帝 宗室亲密交往的同事中,要数吴充最年轻。 B. 欧阳修因为替胡宗尧讲话被仇家陷害,吴充向皇上进言强调欧阳修的 忠直,使得欧阳修免于外放,得以留在京城。 C.吴充虽然是王安石的亲家,但却和王安石的政见不太相同;在王安石 离开朝廷后,吴充也曾想改变他的一些做法,所以请求皇上召回司马光等人。 D.吴充很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也尽心尽力为朝廷效力,但世人评价他 是为人正直却能力不足,而且明知道自己无能为力时还不懂得急流勇退。 第二部分(共 126 分) 9. 断句和翻译。(10 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 分) 安南师出无功而知谏院张璪又谓充与郭逵书止其进兵复置狱充既数遭同列困 毁积忧畏疾益侵。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7 分) ①修忠直,不宜用谗逐。若以为私,则臣愿与修同贬。(3 分) ②充不善安石所为,数为帝言政事不便。帝察其中立无与,欲相之。(4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7 分) 初发扬子①寄元大校书 [唐]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②,泛泛入烟雾。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②安得住。 【注释】①韦应物曾客游广陵,元大(大是排行,其人名字已不可考)是他在广 陵的朋友,公元 763 年(代宗广德元年),韦氏被任命为洛阳丞,在乘船离开广 陵赴任洛阳的时候,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②亲爱:相亲相爱的朋友,指元大。 ③沿洄:顺流而下为沿,逆流而上为洄。此指指处境的顺逆。 (1)“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描写了怎样的情景?(3 分) 答: (2)诗歌的后两联在表达上有何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歌 分析。(4 分)
答: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 对一空给1分。)(6分) (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杜甫《登岳 阳楼》) (2)千岩万转路不定, 。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韩愈 《师说》)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 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 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诗经》与《伊利亚特》战争审美倾向之比较 倪乐雄 把《诗经》中的战争题材诗篇同《伊利亚特》作一比较,明显会感到东西方两大 民族对战争审美的旨趣迥然相异。战争审美倾向是一个重要环节,它一方面联系 文化背景,并由这种背景所决定,另二方面联系着艺术领域里战争题材作 品的特征和风格,并给以直接的影响。 多少年来,北方各部落一波一波不断地涌向希腊半岛,人口与生存空间的冲突显 示出尖锐性,使地区保持着一股强大而持续的对外扩张力,直到亚历山大远征东 方,这股力量才得以彻底释放。这种环境遵循的是“弱肉强食”的法则,各民族、 部落的关系完全由暴力来决定,即使是平等的关系,也是力量的平衡所致。战争 暴力既是获得生存权利的第一工具,又是保持独立地位的唯一手段。 汉民族因生存空间的幅员辽阔,虽偶有扩张性战争之举,然而极其有限。农耕社 会追求安宁和谐的生活境界,这种生活秩序又被道德伦理所肯定。战争掠夺从根 本上与农耕生活的秩序相悖。因此,从社会控制角度而论,战争是维护农耕社会 秩序的最高手段,并在伦理道德的层面上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在这种社会背景下 决不可能产生以对暴力的崇拜为核心的极端之尚武精神。只能产生以“禁暴除 乱”为目的、包含生活与伦理的合理性在内的一种有节制的尚武精神。所以,古 希腊民族的尚武精神核心是“力”;汉民族尚武精神的核心是“德 一个民族的尚武精神一旦进入艺术领域,必然转化为一种战争审美意识。古希腊 民族尚“力”导致了对战争作无理性节制的纯粹审美观照,把战争审美推向极 端。汉民族尚“德”导致了具有道德节制的战争审美意识,对战争进行有限的审 美观照 首先表现在艺术家们对战争题材的选择上。《伊利亚特》所渲染的故事取材于 次征服性质的战争:特洛伊战争。历代诗人们对这次战争备加颂扬和夸张,并将 之神化,层累地堆聚成一部史诗,世代传颂。《诗经》大都选择保家卫国性质的 战争作为题材。那些为数极少的征服性战争也仅仅为维护中原地区正统地位的等 级秩序。因为这种等级秩序在当时看来是维护中原农耕生活秩序所必须的。在军
答: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答 对一空给 1 分。)(6 分) (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杜甫《登岳 阳楼》) (2)千岩万转路不定, 。熊咆龙吟殷岩泉,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3) ,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韩愈 《师说》)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 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 题答题区”作答。(12 题选对一项给 2 分,选对两项给 5 分。多选不给分) 《诗经》与《伊利亚特》战争审美倾向之比较 倪乐雄 把《诗经》中的战争题材诗篇同《伊利亚特》作一比较,明显会感到东西方两大 民族对战争审美的旨趣迥然相异。战争审美倾向是一个重要环节,它一方面联系 着历史文化背景,并由这种背景所决定,另一方面联系着艺术领域里战争题材作 品的特征和风格,并给以直接的影响。 多少年来,北方各部落一波一波不断地涌向希腊半岛,人口与生存空间的冲突显 示出尖锐性,使地区保持着一股强大而持续的对外扩张力,直到亚历山大远征东 方,这股力量才得以彻底释放。这种环境遵循的是“弱肉强食”的法则,各民族、 部落的关系完全由暴力来决定,即使是平等的关系,也是力量的平衡所致。战争 暴力既是获得生存权利的第一工具,又是保持独立地位的唯一手段。 汉民族因生存空间的幅员辽阔,虽偶有扩张性战争之举,然而极其有限。农耕社 会追求安宁和谐的生活境界,这种生活秩序又被道德伦理所肯定。战争掠夺从根 本上与农耕生活的秩序相悖。因此,从社会控制角度而论,战争是维护农耕社会 秩序的最高手段,并在伦理道德的层面上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在这种社会背景下 决不可能产生以对暴力的崇拜为核心的极端之尚武精神。只能产生以“禁暴除 乱”为目的、包含生活与伦理的合理性在内的一种有节制的尚武精神。所以,古 希腊民族的尚武精神核心是“力”;汉民族尚武精神的核心是“德”。 一个民族的尚武精神一旦进入艺术领域,必然转化为一种战争审美意识。古希腊 民族尚“力”导致了对战争作无理性节制的纯粹审美观照,把战争审美推向极 端。汉民族尚“德”导致了具有道德节制的战争审美意识,对战争进行有限的审 美观照。 首先表现在艺术家们对战争题材的选择上。《伊利亚特》所渲染的故事取材于一 次征服性质的战争:特洛伊战争。历代诗人们对这次战争备加颂扬和夸张,并将 之神化,层累地堆聚成一部史诗,世代传颂。《诗经》大都选择保家卫国性质的 战争作为题材。那些为数极少的征服性战争也仅仅为维护中原地区正统地位的等 级秩序。因为这种等级秩序在当时看来是维护中原农耕生活秩序所必须的。在军
人形象的塑造方面,区别更明显。由于古希腊尚武精神的核心是“力”,战争审 美的本质便是对力量的赞美,所以勇武有力成为塑造典型的最高原则。而汉民族 在军人典型的塑造上,着重于德才兼备、文武双全,所讴歌的人物大都是勇武和 仁厚的结合。因此,《诗经》反映了一个特征:汉民族的伟大军人形象既是有德 的君子,又是杰出的战士。“荷马史诗”中的伟大英雄却个个强悍残忍、好狠斗 勇、野性十足,丝毫感受不到“东方式”的仁厚德性。在战争场面描述上,由于 把战争审美推向极端,《伊利亚特》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对血腥的战争场面作精雕 细琢,对残酷的厮杀场景给予尽情渲染。反观汉民族,所持的是一种有节制的战 争审美意识,故而《诗经》对残酷的血腥场面采取了回避的态度,战争情景的展 示大都侧重军威气势的威武雄壮。在对战争双方关系性质的构成和情感态度方 面,也有显著的差异。《诗经》里战争双方一律构成一种“不对等”关系,即东 方伦理道德意义上的“善”与“恶”的对抗(或者说“东方式”的正义与非正义 的对抗)。《伊利亚特》则不然,冲突双方构成一种“对等性”关系,诗人们对 战争的双方一视同仁,一样地歌颂赞美,一样地同情怜悯。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汉民族与古希腊民族具有不同的尚武精神 B.古希腊所崇尚的平等与现代人崇尚的自由是相同的 C.《伊利亚特》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对血腥的战争场面作精雕细琢,《诗经》则 没有战争残酷场面的描写。 D.在军人形象塑造方面,汉民族比古希腊民族成功 E.《伊利亚特》中战争的双方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 13.对首段划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不同的战争题材作品往往反映出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 B.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决定着不同的战争审美倾向。 C.一个民族的战争审美倾向对其战争题材的作品有影响 D.战争题材作品的特征和风格受到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 14.根据文意,《诗经》与《伊利亚特》对战争题材进行艺术处理时迥然相异, 其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分) 答 15.在作者看来,东西方古代两大民族的战争审美旨趣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4分) 答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做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题 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15分)
人形象的塑造方面,区别更明显。由于古希腊尚武精神的核心是“力”,战争审 美的本质便是对力量的赞美,所以勇武有力成为塑造典型的最高原则。而汉民族 在军人典型的塑造上,着重于德才兼备、文武双全,所讴歌的人物大都是勇武和 仁厚的结合。因此,《诗经》反映了一个特征:汉民族的伟大军人形象既是有德 的君子,又是杰出的战士。“荷马史诗”中的伟大英雄却个个强悍残忍、好狠斗 勇、野性十足,丝毫感受不到“东方式”的仁厚德性。在战争场面描述上,由于 把战争审美推向极端,《伊利亚特》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对血腥的战争场面作精雕 细琢,对残酷的厮杀场景给予尽情渲染。反观汉民族,所持的是一种有节制的战 争审美意识,故而《诗经》对残酷的血腥场面采取了回避的态度,战争情景的展 示大都侧重军威气势的威武雄壮。在对战争双方关系性质的构成和情感态度方 面,也有显著的差异。《诗经》里战争双方一律构成一种“不对等”关系,即东 方伦理道德意义上的“善”与“恶”的对抗(或者说“东方式”的正义与非正义 的对抗)。《伊利亚特》则不然,冲突双方构成一种“对等性”关系,诗人们对 战争的双方一视同仁,一样地歌颂赞美,一样地同情怜悯。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汉民族与古希腊民族具有不同的尚武精神。 B.古希腊所崇尚的平等与现代人崇尚的自由是相同的。 C.《伊利亚特》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对血腥的战争场面作精雕细琢,《诗经》则 没有战争残酷场面的描写。 D.在军人形象塑造方面,汉民族比古希腊民族成功。 E.《伊利亚特》中战争的双方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 13.对首段划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不同的战争题材作品往往反映出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 B.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决定着不同的战争审美倾向。 C.一个民族的战争审美倾向对其战争题材的作品有影响。 D.战争题材作品的特征和风格受到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 14.根据文意,《诗经》与《伊利亚特》对战争题材进行艺术处理时迥然相异, 其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 分) 答: 15.在作者看来,东西方古代两大民族的战争审美旨趣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4 分) 答: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做答前,务必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题 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1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