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三章 分离机械与设备 第一节 分离机械与设备 一、剥壳去皮机械 (一)剥壳去皮的目的和要求 (二)剥壳去皮的方法 1、撞击法剥壳原理 借助打板或壁面的撞击作用使壳破开 如:离心式剥壳机剥葵花 籽壳。 2、碾搓法剥壳原理 借助粗糙面的碾搓作用破碎皮壳 如:用圆盘式剥壳机剥去棉籽外 壳、用搓板式去皮机去掉大豆皮。用胶辊砻谷机砻掉稻壳等。 3、剪切剥壳原理 借助锐利面的剪要作用使壳破碎。如:核桃剥壳机剥核桃壳。刀 板式剥机剥棉壳等。 4、挤压法剥壳原理 借助轧辊的挤压作用使壳破碎。如:轧辊式剥壳机剥薇麻籽壳等。 注:任何剥壳机往往是一种剥壳方法为主的几种剥壳方法的综合 作用结果。 二、剥壳去皮机械 (一)胶辊砻谷机 砻谷:在稻谷加工过程中,剥除颖壳的过程。 (1)构造:由喂料机构、胶辊、轧距调节机构、谷壳分离机构 及传动机构等组成。 A 进料机构 ①进料斗和流量控制机构
1 第三章 分离机械与设备 第一节 分离机械与设备 一、剥壳去皮机械 (一)剥壳去皮的目的和要求 (二)剥壳去皮的方法 1、撞击法剥壳原理 借助打板或壁面的撞击作用使壳破开 如:离心式剥壳机剥葵花 籽壳。 2、碾搓法剥壳原理 借助粗糙面的碾搓作用破碎皮壳 如:用圆盘式剥壳机剥去棉籽外 壳、用搓板式去皮机去掉大豆皮。用胶辊砻谷机砻掉稻壳等。 3、剪切剥壳原理 借助锐利面的剪要作用使壳破碎。如:核桃剥壳机剥核桃壳。刀 板式剥机剥棉壳等。 4、挤压法剥壳原理 借助轧辊的挤压作用使壳破碎。如:轧辊式剥壳机剥薇麻籽壳等。 注:任何剥壳机往往是一种剥壳方法为主的几种剥壳方法的综合 作用结果。 二、剥壳去皮机械 (一)胶辊砻谷机 砻谷:在稻谷加工过程中,剥除颖壳的过程。 (1)构造:由喂料机构、胶辊、轧距调节机构、谷壳分离机构 及传动机构等组成。 A 进料机构 ①进料斗和流量控制机构
2 ②喂料机构 作用:控制流量,使谷粒按自身长轴方向均匀,快速、准确地进 入两胶辊间的工作区内,以便脱壳。有两块淌板,具有整流、加 速和导向、使稻粒沿轴向均匀排列前进,准确地使谷粒进入两胶 辊之间,第一块倾角小,长度短,一般不超过 35°,第二块倾角 较大对稻谷起整流、加速、导向作用,上窄下宽(60°~70°)。 且倾角可调,使淌板的末端始终对准两胶辊的接触线,从而保证 淌板的准确导向作用。 B 胶辊 两个,铸铁辊筒上覆盖一层一定厚度的橡胶(聚氨酯),两辊转 速不同,形成剪切力,有一移动辊,一为固定辊。 C 辊压调节及松紧辊机构 用以调节两胶辊之间的间隙 ①手控压砣自动紧辊机构 ②电控压砣自动紧辊机构 (2)工作过程 ①谷粒被夹入轧距的条件 谷粒受本身重力 mg 的作用而垂直下落,当与两辊表面接触, 即受到正压力 P1 与 P2,摩擦力 F1与 F2 的作用。接触点 A1与 A2称之为起轧点,起轧点与辊筒中心连线构成的角α1与α2称为 起轧角(或称夹入角)。 根据已知条件: P1=P2=P ;F1=F2=F; α1=α2=α; 若将两 P 力合成,便得一垂直向上的合力 P 合, 其值:P 谷=2Psina。 因该值大大超过谷粒本身重力 mg,故 mg 可忽略不计,则谷粒
2 ②喂料机构 作用:控制流量,使谷粒按自身长轴方向均匀,快速、准确地进 入两胶辊间的工作区内,以便脱壳。有两块淌板,具有整流、加 速和导向、使稻粒沿轴向均匀排列前进,准确地使谷粒进入两胶 辊之间,第一块倾角小,长度短,一般不超过 35°,第二块倾角 较大对稻谷起整流、加速、导向作用,上窄下宽(60°~70°)。 且倾角可调,使淌板的末端始终对准两胶辊的接触线,从而保证 淌板的准确导向作用。 B 胶辊 两个,铸铁辊筒上覆盖一层一定厚度的橡胶(聚氨酯),两辊转 速不同,形成剪切力,有一移动辊,一为固定辊。 C 辊压调节及松紧辊机构 用以调节两胶辊之间的间隙 ①手控压砣自动紧辊机构 ②电控压砣自动紧辊机构 (2)工作过程 ①谷粒被夹入轧距的条件 谷粒受本身重力 mg 的作用而垂直下落,当与两辊表面接触, 即受到正压力 P1 与 P2,摩擦力 F1与 F2 的作用。接触点 A1与 A2称之为起轧点,起轧点与辊筒中心连线构成的角α1与α2称为 起轧角(或称夹入角)。 根据已知条件: P1=P2=P ;F1=F2=F; α1=α2=α; 若将两 P 力合成,便得一垂直向上的合力 P 合, 其值:P 谷=2Psina。 因该值大大超过谷粒本身重力 mg,故 mg 可忽略不计,则谷粒
3 在 P 合作用下有向上离开起轧点 A1与 A2的趋势。因此,摩擦 力 F 的方向必然是从起轧点 A1、A2沿辊筒的切线方向朝下,若 将它们合成,则得一垂直向下的合力 F 合, 其值:F 合=2Fcosα, 该力力图将谷粒拉入辊筒的轧距内。 由上分析可知,要使谷粒进入滚筒工作区内,则必须满足下列 条件: F 合≥P 合 即 2 Fcosα≥2Psinα 但 F=fP 所以 f≥tgα,即 tgφ≥tgα φ≥α 即谷使谷粒进入轧距,起轧角就必须小或等于谷粒与辊筒表面的 摩擦角,若两辊筒转速不等,也必须满足这一条件。 (式中,f 为辊筒与谷粒的摩擦系数,若辊筒与谷粒的摩擦角, 若两辊筒转速不等,也必须满足这一条件。) ②脱壳作用过程分析 <1>滚筒转速相等,方向相反。 若 P1=P2=P ;F1=F2=F; P1与 F1和 P2与 F2的合 力 R1、R2,沿 x、y 轴分解, 其中:R1y、R2y的数值相等,方向相同,只能使谷粒跟随辊筒一 起转动。 R1x、R2y的数值相等,方向相反,使谷粒受到挤压,但不能 使谷壳脱开,因此,当两辊在等速运转下,谷粒无法脱壳的。 <2>辊筒圆周速度不等时, R1、R2 值不等,但因橡胶辊筒的轧距小于谷粒的厚度,因此谷 粒在橡胶辊筒的工作区内不能沿 x 轴方向产生位移,即 R1x
3 在 P 合作用下有向上离开起轧点 A1与 A2的趋势。因此,摩擦 力 F 的方向必然是从起轧点 A1、A2沿辊筒的切线方向朝下,若 将它们合成,则得一垂直向下的合力 F 合, 其值:F 合=2Fcosα, 该力力图将谷粒拉入辊筒的轧距内。 由上分析可知,要使谷粒进入滚筒工作区内,则必须满足下列 条件: F 合≥P 合 即 2 Fcosα≥2Psinα 但 F=fP 所以 f≥tgα,即 tgφ≥tgα φ≥α 即谷使谷粒进入轧距,起轧角就必须小或等于谷粒与辊筒表面的 摩擦角,若两辊筒转速不等,也必须满足这一条件。 (式中,f 为辊筒与谷粒的摩擦系数,若辊筒与谷粒的摩擦角, 若两辊筒转速不等,也必须满足这一条件。) ②脱壳作用过程分析 <1>滚筒转速相等,方向相反。 若 P1=P2=P ;F1=F2=F; P1与 F1和 P2与 F2的合 力 R1、R2,沿 x、y 轴分解, 其中:R1y、R2y的数值相等,方向相同,只能使谷粒跟随辊筒一 起转动。 R1x、R2y的数值相等,方向相反,使谷粒受到挤压,但不能 使谷壳脱开,因此,当两辊在等速运转下,谷粒无法脱壳的。 <2>辊筒圆周速度不等时, R1、R2 值不等,但因橡胶辊筒的轧距小于谷粒的厚度,因此谷 粒在橡胶辊筒的工作区内不能沿 x 轴方向产生位移,即 R1x
4 R2y的数值相等,在同一直线上,是一种挤压力,在 y 轴上,R1y、 R2y为大小不等,方向相反不作用在同直线上的变力。 R1y=R1xtg(φ-αi) R2y=R2xtg(φ+αi) αi――轧角,即轧点(在两辊工作区内谷粒与胶辊的接触点)与 辊筒中心连线和两辊筒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 当谷粒通过工作区上段时 0<αi>α1(起轧角) R1y<R2y 当谷粒通过工作区中点时 αi=0 R1y=R2y 当谷粒通过工作区下段时 0>αi>α2(终轧角) R1y>R2y <3> 脱壳过程 假设稻谷呈单层而无重叠进入辊筒间,则在起轧一瞬间,由于稻 谷处于加速阶段,稻谷速度小于两辊线速度,快、慢辊与稻谷都 有相对滑动,不稻谷被轧住后,由于快、慢辊的两个摩擦力一个 向下,一个向上,对稻谷产生一旋转力矩;若横进,则可能转动; 若直进,则偏转一定角度,稻谷愈细长,偏转角度也愈小,一但 被夹住后,即起轧瞬间,处于加速度阶段,其速度小于两胶辊的 线速度,快、慢辊相对稻粒都有滑动,被轧后,在快、慢辊的摩 擦力作用下,速度很快加速到慢辊的线速度,快辊的摩擦力促使 稻粒继续加速,当摩擦力大于稻壳与糙米的结合力时,稻壳被撕 开(压裂、撕破),在接触快辊一边的稻壳首选脱壳。 稻壳随快辊一道向下运动,与糙米脱离,快辊开始与糙米接触, 因糙米与胶辊的摩擦系数大于糙米与稻壳的摩擦系数,而小于稻 壳与胶辊的摩擦系数,稻壳相对于二胶辊静止。 当通过轧距中点时,糙米的速度介于快、慢辊之间,与快、慢辊 都有相对运动,使稻粒两侧的稻壳同进相对于糙米运动,达到脱 壳。 稻粒通过工作区下段,快辊继续加速糙米,直至与快辊一道运动, 使糙米离开接触慢辊一侧的稻壳,完成脱壳 (3)砻谷工艺效果的影响因素
4 R2y的数值相等,在同一直线上,是一种挤压力,在 y 轴上,R1y、 R2y为大小不等,方向相反不作用在同直线上的变力。 R1y=R1xtg(φ-αi) R2y=R2xtg(φ+αi) αi――轧角,即轧点(在两辊工作区内谷粒与胶辊的接触点)与 辊筒中心连线和两辊筒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 当谷粒通过工作区上段时 0<αi>α1(起轧角) R1y<R2y 当谷粒通过工作区中点时 αi=0 R1y=R2y 当谷粒通过工作区下段时 0>αi>α2(终轧角) R1y>R2y <3> 脱壳过程 假设稻谷呈单层而无重叠进入辊筒间,则在起轧一瞬间,由于稻 谷处于加速阶段,稻谷速度小于两辊线速度,快、慢辊与稻谷都 有相对滑动,不稻谷被轧住后,由于快、慢辊的两个摩擦力一个 向下,一个向上,对稻谷产生一旋转力矩;若横进,则可能转动; 若直进,则偏转一定角度,稻谷愈细长,偏转角度也愈小,一但 被夹住后,即起轧瞬间,处于加速度阶段,其速度小于两胶辊的 线速度,快、慢辊相对稻粒都有滑动,被轧后,在快、慢辊的摩 擦力作用下,速度很快加速到慢辊的线速度,快辊的摩擦力促使 稻粒继续加速,当摩擦力大于稻壳与糙米的结合力时,稻壳被撕 开(压裂、撕破),在接触快辊一边的稻壳首选脱壳。 稻壳随快辊一道向下运动,与糙米脱离,快辊开始与糙米接触, 因糙米与胶辊的摩擦系数大于糙米与稻壳的摩擦系数,而小于稻 壳与胶辊的摩擦系数,稻壳相对于二胶辊静止。 当通过轧距中点时,糙米的速度介于快、慢辊之间,与快、慢辊 都有相对运动,使稻粒两侧的稻壳同进相对于糙米运动,达到脱 壳。 稻粒通过工作区下段,快辊继续加速糙米,直至与快辊一道运动, 使糙米离开接触慢辊一侧的稻壳,完成脱壳 (3)砻谷工艺效果的影响因素
5 ①稻谷工艺性质:品种类型、物理结构、水分、粒大小、均匀度 及饱满程度。水分需合适:粳稻 14-16%、籼稻 13-15%。 ②线速、线速差与速比:过高的线速度,撕剥作用过大,会产生 大量的碎米,米粒表面发毛、染黑、橡胶损耗较多。2.5m/s 左右 碎米较少,大于,碎米量增加,小于,要通过减少距提高脱壳率, 碎米增多。 ③轧距、压砣重量:轧距小、压砣重,受到的压力大、摩擦力大, 工作区长,脱壳率高,但碎米多,还会出现黑米、主要是由橡胶 辊筒大量磨损,染黑米粒表面。一般为 0.7mm,实际生产,要 由脱壳率来断定,一般以 75-85%为宜。 ④流量:流量大,使谷粒重叠进入工作区的机会多,或增加稻谷 横卧进入工作区的数量,降低脱壳率,增加碎米。流量的大小由 稻谷谷壳的结构决定。易于脱壳的流量大些,不易于脱壳的流量 小些。 ⑤胶辊硬度及表面性状:硬度低,弹性好,所受挤压力小,不易 磨损米粒,太低,脱壳率低,同摩擦受热 易变软;硬度大,表 面光滑,弹性差,胶辊受力变形小,受力大,碎米多,变形的工 作区短,脱壳率低。常温以硬度 85°左右。硬度随温度、转速都 有关系。 了解:(二)离心式剥壳机 ①结构 ②进料控制机构 ③转盘的型式 (三)搓板式大豆去皮机 (四)刀板式剥壳机 (五)轧辊式剥壳机 (六)锤击式剥壳机 二 果蔬去皮机械 (一)常用方法 机械法去皮、蒸汽加热法去皮、碱液法去皮
5 ①稻谷工艺性质:品种类型、物理结构、水分、粒大小、均匀度 及饱满程度。水分需合适:粳稻 14-16%、籼稻 13-15%。 ②线速、线速差与速比:过高的线速度,撕剥作用过大,会产生 大量的碎米,米粒表面发毛、染黑、橡胶损耗较多。2.5m/s 左右 碎米较少,大于,碎米量增加,小于,要通过减少距提高脱壳率, 碎米增多。 ③轧距、压砣重量:轧距小、压砣重,受到的压力大、摩擦力大, 工作区长,脱壳率高,但碎米多,还会出现黑米、主要是由橡胶 辊筒大量磨损,染黑米粒表面。一般为 0.7mm,实际生产,要 由脱壳率来断定,一般以 75-85%为宜。 ④流量:流量大,使谷粒重叠进入工作区的机会多,或增加稻谷 横卧进入工作区的数量,降低脱壳率,增加碎米。流量的大小由 稻谷谷壳的结构决定。易于脱壳的流量大些,不易于脱壳的流量 小些。 ⑤胶辊硬度及表面性状:硬度低,弹性好,所受挤压力小,不易 磨损米粒,太低,脱壳率低,同摩擦受热 易变软;硬度大,表 面光滑,弹性差,胶辊受力变形小,受力大,碎米多,变形的工 作区短,脱壳率低。常温以硬度 85°左右。硬度随温度、转速都 有关系。 了解:(二)离心式剥壳机 ①结构 ②进料控制机构 ③转盘的型式 (三)搓板式大豆去皮机 (四)刀板式剥壳机 (五)轧辊式剥壳机 (六)锤击式剥壳机 二 果蔬去皮机械 (一)常用方法 机械法去皮、蒸汽加热法去皮、碱液法去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