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齿轮传动的 作用力和计算 找荷。 四、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考核以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为主要目的,以检查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为 重要内容。 (一)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有闭卷笔试,考试课程成绩由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构成。 (二)课程成绩 1,考核环节及说明 成绩构成 考核说明 平时成绩 (1)平时成绩满分为100分,占总成绩的40% (2)针对平时成绩对应的课程目标,由作业、测验、课堂表现构成。 期末考试 (1)考试方式及占比: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成绩100分,占课程考核成绩的60%。 (2)评定依据:考试成续的评定根据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进行。 (3)考试趣型:包含单项选择趣、填空题、简答趣、计算趣。 (④)考试内容:针对期末考试对应的课程日标。 2.考核与评价方式 成绩比例(平时成绩40%+明末成绩60%) 课程目标 平时成绩(40%) 期末成锁 作业 测验 课堂活动 (609% (15%) (15% (10%) 1 0 0 5% 10% 159% 2 5% 5% 0 109% 20% 3 5% 5% 5% 20% 35% 4 5% 5% 0 209% 30% 合计成绩构成) 15% 15% 10% 609% 100% 五、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与案例式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理论授课时注重教学互动形 式,即采用启发式提问,学生讨论后回答的方式加强交流,使教学模式生动多样。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包括主讲教材和参考书)、课件(包括主讲 老师对全书的系统讲授,还有重要内容的文字提示与电子教学幻灯片)以及网络综合平台的 互动。 9
9 柱齿轮传动的 作用力和计算 载荷。 四、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考核以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为主要目的,以检查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为 重要内容。 (一)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有闭卷笔试,考试课程成绩由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构成。 (二)课程成绩 1.考核环节及说明 成绩构成 考核说明 平时成绩 (1)平时成绩满分为 100 分,占总成绩的 40% (2)针对平时成绩对应的课程目标,由作业、测验、课堂表现构成。 期末考试 (1)考试方式及占比: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成绩 100 分,占课程考核成绩的 60%。 (2)评定依据:考试成绩的评定根据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进行。 (3)考试题型:包含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 (4)考试内容:针对期末考试对应的课程目标。 2.考核与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 成绩比例(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 合计 平时成绩(40%) 期末成绩 (60%) 作业 (15%) 测验 (15%) 课堂活动 (10%) 1 0 0 5% 10% 15% 2 5% 5% 0 10% 20% 3 5% 5% 5% 20% 35% 4 5% 5% 0 20% 30% 合计(成绩构成) 15% 15% 10% 60% 100% 五、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与案例式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理论授课时注重教学互动形 式,即采用启发式提问,学生讨论后回答的方式加强交流,使教学模式生动多样。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包括主讲教材和参考书)、课件(包括主讲 老师对全书的系统讲授,还有重要内容的文字提示与电子教学幻灯片)以及网络综合平台的 互动
六、参考材料 参考教材 1.苏猛,王春华,李凤平,《机械工程基础》,中国矿业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 阅读书目 1、何柏海,《机械工程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1山年2月,第1版 2、李铁成,孟速,《机械工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第3版 主撰人:高丽 审核人:申春资 英文校对:高丽 教学副院长:金银哲 日期:2022年9月25日 10
10 六、参考材料 参考教材 1.苏猛,王春华,李凤平,《机械工程基础》,中国矿业出版社,2010 年 3 月,第 1 版 阅读书目 1、何柏海,《机械工程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年 2 月,第 1 版 2、李铁成,孟逵,《机械工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年 8 月,第 3 版 主撰人:高丽 审核人:申春赟 英文校对:高丽 教学副院长:金银哲 日 期:2022 年 9 月 25 日
附件:各类考核与评价标准表 1.作业评分标准 成绩 优秀 良妍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分数290分) (78≤分数(90) (68≤分数<78 (60s分数<68 (分数<60分)】 限程目标 丁程材料及热丁程材魁及热 丁积材赵及热丁积材料及热 工程材料及热 处理的基木知 处的基本知 处理的基木知 处理的基本知 处理的基本知 识掌全而 识拿我较全而 掌握较少,解 本概念正确、论 基本概念较1 概念基本正 念基本正确、 题过程不完 述逻辑清楚、层 确,论述比较清 论述比较清楚 述基本清楚、解 答案正硝率低 次分明.解讨 禁。解攫时程较 解椒讨程基木 过程基本完 于60%。不能准 程完整,答案正 完整,答较正 完整,答案基才 整,答案大部分 确进行典型零 课程目标2 (5% 确,书写流 确。能够较准确 正确,能够基术 正确。能够部分 件的选材 能够正确过 进行典型零1 准确进行典 进行典型零件 理工艺路线 典型零件选材 的选材、热处 零件的选材、盐 的选材、热处 选择、制定和分 热处理工艺路 工艺路线的透 处理工艺路线 工艺路线的选 析,解决方案不 线的洗择,制定 制定和分 的洗择、制定利 怪。制定和分 正确,或存在作 和分析解决方 析,解决方案 分析,解决方 析,解决方案还 业抄袭现象 案正确 本正确。书写清 基本正确 步完善 常用机构的基 常用机构的基 常用机构的寿 常用机构的基 常用机构的基 本知识及概念 木知识及据弯 太知识及得参 太知和及辉 太识及得今, 掌提较全而,能 堂料基本全而 堂提程府一般 不会运用,解 课程目标3 得当,解愿过程 正确运用,解恩 能够运用,解 并不能正确是 过程错误且不 正确、完整,逻 过程较正确、完 过程基本正确 用,解愿过程 完整,答案正确 辑性强,书写清整,逻辑性较 完整,答案基才 存在错误,答案 率低于60%. 嘴,担范。 强。书写清渐。 正确, 大部分正确。 机运动的基机械运动的基 机城运动的基 机械运动的基 没有机械 本理论、通用机 本理论、通用机 本理论通用机 木理论、通用机 运动的基本知 械零件的设 械零件的设1 械零件的设计 依零件的设 识、机械运动 原理和机械设 原理和机械货 原理和机械设 原理和机设 基本理论、,通用 计的基本知识 计的基本知识 计的基本知识 计的基本知识 机械零件的设 课程日标4 及概念掌操全 及概念掌提较 及极念掌操 及概念掌捉程 计原理和机械 (5) 面,运用得当, 会面.能正确 本全面,能够远 度一般,并不能 设计的甚太 过程正确 用,解避过程 用 解过程 运用,解是 不 完整,逻辑性 正确、完整, 本正确、完整 过程中存在铝 运用公式,解冠 强,答案正确率 辑性较强,书写 答案基本正确 误,答案大分 过程错误且不 超过90%,书写清嘛。 正确 完整,答案正确 率低于60%。 11
11 附件:各类考核与评价标准表 1.作业评分标准 成绩 课程目标 优秀 (分数≥90 分) 良好 (78≤分数<90) 中等 (68≤分数<78) 及格 (60≤分数<68) 不及格 (分数<60 分) 课程目标 2 (5%) 工程材料及热 处理的基本知 识掌握全面,基 本概念正确、论 述逻辑清楚、层 次分明,解题过 程完整,答案正 确,书写清晰。 能够正确进行 典型零件选材、 热处理工艺路 线的选择、制定 和分析解决方 案正确。 工程材料及热 处理的基本知 识掌握较全面, 基本概念较正 确、论述比较清 楚,解题过程较 完整,答案较正 确。能够较准确 进行典型零件 的选材、热处理 工艺路线的选 择、制定和分 析,解决方案基 本正确。书写清 晰。 工程材料及热 处理的基本知 识掌握较全面, 概念基本正确、 论述比较清楚, 解题过程基本 完整,答案基本 正确。能够基本 准确进行典型 零件的选材、热 处理工艺路线 的选择、制定和 分析,解决方案 基本正确。 工程材料及热 处理的基本知 识掌握一般,概 念基本正确、论 述基本清楚、解 题过程基本完 整,答案大部分 正确。能够部分 进行典型零件 的选材、热处理 工艺路线的选 择、制定和分 析,解决方案还 需进一步完善。 工程材料及热 处理的基本知 识掌握较少,解 题过程不完整, 答案正确率低 于 60%。不能准 确进行典型零 件的选材、热处 理工艺路线的 选择、制定和分 析,解决方案不 正确,或存在作 业抄袭现象。 课程目标 3 (5%) 常用机构的基 本知识及概念 掌握全面,运用 得当,解题过程 正确、完整,逻 辑性强,书写清 晰,规范。 常用机构的基 本知识及概念 掌握较全面,能 正确运用,解题 过程较正确、完 整,逻辑性较 强,书写清晰。 常用机构的基 本知识及概念 掌握基本全面, 能够运用,解题 过程基本正确、 完整,答案基本 正确。 常用机构的基 本知识及概念 掌握程度一般, 并不能正确运 用,解题过程中 存在错误,答案 大部分正确。 常用机构的基 本知识及概念, 不会运用,解题 过程错误且不 完整,答案正确 率低于 60%。 课程目标 4 (5%) 机械运动的基 本理论、通用机 械零件的设计 原理和机械设 计的基本知识 及概念掌握全 面,运用得当, 解题过程正确、 完整,逻辑性 强,答案正确率 超过 90%,书写 清晰,规范。 机械运动的基 本理论、通用机 械零件的设计 原理和机械设 计的基本知识 及概念掌握较 全面,能正确运 用,解题过程较 正确、完整,逻 辑性较强,书写 清晰。 机械运动的基 本理论、通用机 械零件的设计 原理和机械设 计的基本知识 及概念掌握基 本全面,能够运 用,解题过程基 本正确、完整, 答案基本正确。 机械运动的基 本理论、通用机 械零件的设计 原理和机械设 计的基本知识 及概念掌握程 度一般,并不能 正确运用,解题 过程中存在错 误,答案大部分 正确。 没有掌握机械 运动的基本知 识、机械运动的 基本理论、通用 机械零件的设 计原理和机械 设计的基本知 识及概念,不会 运用公式,解题 过程错误且不 完整,答案正确 率低于 60%
2.测验评价标准 成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分数≥90分) (78≤分数<90 68≤分数<78) (60s分数<68 (分数<60分 银程日标 然练掌据工程力较好堂据工程力 基本掌料工程力部分掌批工程力工程力学的基 ,能学的基本概念 学的基本心 的基本概念 本概念的掌 计对轴向 对轴 能针对轴向 时轴向 还需加强 切、扭转、弯曲等 压、剪切、扭转 压、剪切、扭转 、剪切、扭转 轴向拉压、剪 材料受力和变形弯曲等材料曼力 弯曲等材料受力 弯曲等材料受力 切、扭转、弯出 特古。建立正确的和亦形特点,建 和恋形特占,建恋形特占。捷 竿材料母力和 果程日标 ( 学模型,并恰当立正确的教学模立的数学模型基 立的数学模型基 李形特点,律 用于推演和分机 本正确,部分用本正确, 少部分 数学模型 食品质量安全 推演和分析食品 于推演和分析 能够用于推演 正确 下能够 域复杂工程问题, 质量安全领域复 品质量安全领域 分析食品质量多 于推演和分析 杂工程句题。 复杂工程问模。 全领域复杂工程 食品质量安全 问两, 领域复杂工程 常用机构的基本 常用机构的基 常用机构的基 常用机构的基本 常用机构的 知识及概念掌据 知识及念程 知识及概念掌握知识及概念掌据 本知识及概 课程目标3 全而。运用得当」 较全面,能正确基木全面。能感界府一。并不 不会运用。解翼 银题讨得正确、完运用。解讨程运用,解题过程能正确运用,解 过程错误且不 (5%) 较正确、完整。 基本正确、完整,题过程中存在错 完整,答案正确 答案大部分 率低于60%. 正确。 3.课堂活动评价标准 成绩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分数290分) (78≤分数<90 68≤分数<78 60分<68 裸程目标 (分数<60分) 参与静力学基 参与静力学基才 参与静力学基 能在督促下参 参与静力学 概含和物体受刀 板念和物体受 概念和物体受力参与静力学基本 本股之和物树 分析、构件受力变分析、构件受力分析、构件受力概念和物体受力 受力分析、构 形及其应力分析变形及其应力分变形及其应力分分析、构件受力受力变形及 所开展的随堂测析所开展的随堂析所开展的随 变形及其应力分应力分析所开 课程目标 验、讨论 测验 讨论 测验、讨论、句 析所开展的随 为随堂测坠 (5%) 抢答等课堂活动 卷、抢答等课 卷、抢答等课堂 测验、讨论、问讨论、问卷、邦 积极主动,国答正活动。较积极主 活动。回答有少素、拾答第里贵 答等课堂话动, 确,并独立、准确动,回答较正确 量错误,能表达活动,回答基本 不积极主动,回 和充分表达自己能准确表达自己 白己的迎占 正确,表达占 签问错误多 的观点 的观点 不够准确。 不能表达自 的观点
12 2.测验评价标准 成绩 课程目标 优秀 (分数≥90 分) 良好 (78≤分数<90) 中等 (68≤分数<78) 及格 (60≤分数<68) 不及格 (分数<60 分) 课程目标 1 (5%) 熟练掌握工程力 学的基本概念,能 针对轴向拉压、剪 切、扭转、弯曲等 材料受力和变形 特点,建立正确的 数学模型,并恰当 用于推演和分析 食品质量安全领 域复杂工程问题。 较好掌握工程力 学的基本概念, 能 针 对 轴 向 拉 压、剪切、扭转、 弯曲等材料受力 和变形特点,建 立正确的数学模 型,并较好用于 推演和分析食品 质量安全领域复 杂工程问题。 基本掌握工程力 学的基本概念, 能 针 对 轴 向 拉 压、剪切、扭转、 弯曲等材料受力 和变形特点,建 立的数学模型基 本正确,部分用 于推演和分析食 品质量安全领域 复杂工程问题。 部分掌握工程力 学的基本概念, 能 针 对 轴 向 拉 压、剪切、扭转、 弯曲等材料受力 和变形特点,建 立的数学模型基 本正确,少部分 能够用于推演和 分析食品质量安 全领域复杂工程 问题。 工 程 力 学 的 基 本 概 念 的 掌 握 还需加强,针对 轴 向 拉 压 、 剪 切、扭转、弯曲 等 材 料 受 力 和 变形特点,建立 的 数 学 模 型 不 正确,不能够用 于 推 演 和 分 析 食 品 质 量 安 全 领 域 复 杂 工 程 问题。 课程目标 3 (5%) 常用机构的基本 知识及概念掌握 全面,运用得当, 解题过程正确、完 整。 常用机构的基本 知识及概念掌握 较全面,能正确 运用,解题过程 较正确、完整。 常用机构的基本 知识及概念掌握 基本全面,能够 运用,解题过程 基本正确、完整。 常用机构的基本 知识及概念掌握 程度一般,并不 能正确运用,解 题过程中存在错 误,答案大部分 正确。 常 用 机 构 的 基 本 知 识 及 概 念 不会运用,解题 过 程 错 误 且 不 完整,答案正确 率低于 60%。 3.课堂活动评价标准 成绩 课程目标 优秀 (分数≥90 分) 良好 (78≤分数<90) 中等 (68≤分数<78) 及格 (60≤分数<68) 不及格 (分数<60 分) 课程目标 1 (5%) 参与静力学基本 概念和物体受力 分析、构件受力变 形及其应力分析 所开展的随堂测 验、讨论、问卷、 抢答等课堂活动, 积极主动,回答正 确,并独立、准确 和充分表达自己 的观点。 参与静力学基本 概念和物体受力 分析、构件受力 变形及其应力分 析所开展的随堂 测验、讨论、问 卷、抢答等课堂 活动,较积极主 动,回答较正确, 能准确表达自己 的观点。 参与静力学基本 概念和物体受力 分析、构件受力 变形及其应力分 析所开展的随堂 测验、讨论、问 卷、抢答等课堂 活动,回答有少 量错误,能表达 自己的观点。 能在督促下参与 参与静力学基本 概念和物体受力 分析、构件受力 变形及其应力分 析所开展的随堂 测验、讨论、问 卷、抢答等课堂 活动,回答基本 正确,表达观点 不够准确。 参 与 静 力 学 基 本 概 念 和 物 体 受力分析、构件 受 力 变 形 及 其 应 力 分 析 所 开 展的随堂测验、 讨论、问卷、抢 答等课堂活动, 不积极主动,回 答问题错误多, 不 能 表 达 自 己 的观点
参与平而连杆机参与平而连杆机参与平面连杆机能在督促下参与参与平而连杆 构、凸轮机构、构、凸轮机构 构、凸轮机构 参与平面连杆机机构、凸轮 运动机构所开 向运动机构 司歇运动机构开 凸轮机构 构、间数运动市 的随堂测验、讨 开展的随堂 展的随堂测验 间歌运动机构 构所开展的 课程目标 论、问在、抢答等验、可论、问卷、 讨论、问卷、抢开展的随堂测 堂测验、时论、 (5%) 里堂活动,积极丰抢答等果堂荒 答第课赏活动, 坠验、讨论、司春 问卷、拾答等评 动,回答正确,并动,较积极主动,回答有少量错抢答等课堂活堂括动,不积积 独立,准确和布分 回答较正确,能 误,能表达自己动,回答基本正 主动,回答问 表达自己的观点 商表达自己 的观点。 表达观点不 错误多,不能表 观点, 够准确。 达自己的观点, 4.期末考试评价标准 成绩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分数≥90分) (60s分数(68】 误程目标 (78≤分数<90) (68≤分数<78) (分数<60分) 程力较好堂振力木堂干程力部分堂积力力的 学的基本概念 能学的基本概念 学的基本概念 学的基本概念 本概念的掌 针对轴向拉压、剪 能针对轴向 能针对轴向拉 能针对轴向 还需加强,针及 切、扭转、弯曲等压、剪切、扭转 压、剪切、扭转、压、蜂切、扭转、 轴向拉压、剪 材料号力和变形弯曲笃材料母月 唐曲第材料母力弯曲笃材料母力 切、扭转、弯由 特点,建立正确的和形特点,建和变形特点,建和变形特点,建材料受力系 课程目标1 (10 数学模型,并恰当 立正确的数学模 的数 模型垫 的数号 变形特点,建立 用于推演和分机 并较好用 本正确,部分用 本止确,少部 的数学模型 食品质量安全氨 推演和分析食品 于推演和分析 能够用于推演和 正确,不能够 域复杂工程问双 质品宏会城复品所量安会领情补析會品压量省 于推演瑞和分相 杂工程闰题。 复杂工程间模。 全领域复杂工程 食品质量安全 问题 领域复杂工程 问题 能够正确进行奥能够较准确进餐 能够基本准确进能够部分进行典 不能准确进 型零件热处理工 典型零热处理 行典型零件热处型零件热处理丁 典型零件热 课程目标2 艺路线的选择、制艺路线的选择」 理工艺路线的选艺路线的选择 理工艺路线的 (10% 定和分析,解决方制定和分析 ,解 样制定和分 制定和分析 洗样。制定和5 案正确 解决方案基本 决方案还需 解决方案 步完善。 正确。 教练堂根常用机梦好警据常用机基木堂据意用机其木堂捉素用机不能堂根常用 构的结构、特性等构的结构、特性构的结构、特性构的结构、特性机构的结构、转 等基本概念与知等基本概念与知 识 课程目标 能够运用机械 能够运用机 能够运用机 识, 可知识 程基础的基本 程基出的 械工程基础的基程基础的基本局 械工程基础 (20%) 理,正确表达食品本原理,较好表 本原理,对食品 理,对食品质量 基本原理,对 质量与安全中机达食品质量与安质量与安全中机 与安全中机构相品质量与安全 构相关的杂 全中机构相关的构相关的写杂 关的复杂工程问 机构相关 复杂工程问避, 程问避的表达基 的表达还需加 复杂工程问 13
13 课程目标 3 (5%) 参与平面连杆机 构、凸轮机构、间 歇运动机构所开 展的随堂测验、讨 论、问卷、抢答等 课堂活动,积极主 动,回答正确,并 独立、准确和充分 表达自己的观点。 参与平面连杆机 构、凸轮机构、 间歇运动机构所 开 展 的 随 堂 测 验、讨论、问卷、 抢 答 等 课 堂 活 动,较积极主动, 回答较正确,能 准确表达自己的 观点。 参与平面连杆机 构、凸轮机构、 间歇运动机构开 展的随堂测验、 讨论、问卷、抢 答等课堂活动, 回 答 有 少 量 错 误,能表达自己 的观点。 能在督促下参与 参与平面连杆机 构、凸轮机构、 间歇运动机构所 开 展 的 随 堂 测 验、讨论、问卷、 抢 答 等 课 堂 活 动,回答基本正 确,表达观点不 够准确。 参 与 平 面 连 杆 机 构 、 凸 轮 机 构、间歇运动机 构 所 开 展 的 随 堂测验、讨论、 问卷、抢答等课 堂活动,不积极 主动,回答问题 错误多,不能表 达自己的观点, 4.期末考试评价标准 成绩 课程目标 优秀 (分数≥90 分) 良好 (78≤分数<90) 中等 (68≤分数<78) 及格 (60≤分数<68) 不及格 (分数<60 分) 课程目标 1 (10%) 熟练掌握工程力 学的基本概念,能 针对轴向拉压、剪 切、扭转、弯曲等 材料受力和变形 特点,建立正确的 数学模型,并恰当 用于推演和分析 食品质量安全领 域复杂工程问题。 较好掌握工程力 学的基本概念, 能 针 对 轴 向 拉 压、剪切、扭转、 弯曲等材料受力 和变形特点,建 立正确的数学模 型,并较好用于 推演和分析食品 质量安全领域复 杂工程问题。 基本掌握工程力 学的基本概念, 能 针 对 轴 向 拉 压、剪切、扭转、 弯曲等材料受力 和变形特点,建 立的数学模型基 本正确,部分用 于推演和分析食 品质量安全领域 复杂工程问题。 部分掌握工程力 学的基本概念, 能 针 对 轴 向 拉 压、剪切、扭转、 弯曲等材料受力 和变形特点,建 立的数学模型基 本正确,少部分 能够用于推演和 分析食品质量安 全领域复杂工程 问题。 工 程 力 学 的 基 本 概 念 的 掌 握 还需加强,针对 轴 向 拉 压 、 剪 切、扭转、弯曲 等 材 料 受 力 和 变形特点,建立 的 数 学 模 型 不 正确,不能够用 于 推 演 和 分 析 食 品 质 量 安 全 领 域 复 杂 工 程 问题。 课程目标 2 (10%) 能够正确进行典 型零件热处理工 艺路线的选择、制 定和分析,解决方 案正确。 能够较准确进行 典型零热处理工 艺路线的选择、 制定和分析,解 决 方 案 基 本 正 确。 能够基本准确进 行典型零件热处 理工艺路线的选 择、制定和分析, 解决方案基本正 确。 能够部分进行典 型零件热处理工 艺路线的选择、 制定和分析,解 决方案还需进一 步完善。 不 能 准 确 进 行 典 型 零 件 热 处 理 工 艺 路 线 的 选择、制定和分 析,解决方案不 正确。 课程目标 3 (20%) 熟练掌握常用机 构的结构、特性等 基本概念与知识, 能够运用机械工 程基础的基本原 理,正确表达食品 质量与安全中机 构相关的复杂工 程问题。 较好掌握常用机 构的结构、特性 等基本概念与知 识,能够运用机 械工程基础的基 本原理,较好表 达食品质量与安 全中机构相关的 复杂工程问题。 基本掌握常用机 构的结构、特性 等基本概念与知 识,能够运用机 械工程基础的基 本原理,对食品 质量与安全中机 构相关的复杂工 程问题的表达基 基本掌握常用机 构的结构、特性 等基本概念与知 识,运用机械工 程基础的基本原 理,对食品质量 与安全中机构相 关的复杂工程问 题的表达还需加 不 能 掌 握 常 用 机构的结构、特 性 等 基 本 概 念 与知识,运用机 械 工 程 基 础 的 基本原理,对食 品 质 量 与 安 全 中 机 构 相 关 的 复 杂 工 程 问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