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轭酸碱对 >根据质子理论,酸和碱是相互联系的: 酸+碱三共轭碱+共轭酸 HCl+H,O→CI+H,O NH:+H,ONH,+HO* HAc+H,O Ac+HO H,S03+H,0=HS03+H,0 HCO+H,0、=CO3+H,O AI(H,O)+H,OAI(OH)(H,O)+H.O >共轭关系: 左边的酸是右边碱的共轭酸(conjugate acid),右边 的碱是左边酸的共轭碱(conjugate base)
共轭酸碱对 ⚫ 化
共轭酸碱对的相互关系 酸越容易给出质子,其对应的共轭碱就越 难得到质子,即酸越强,其共轭碱越弱;碱越 容易得到质子,其对应的共轭酸就越难失去质 子,即碱越强,其对应的共轭越弱。 酸碱关系是有酸才有碱,有碱才有酸 一一对应、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物质的酸性或碱性要通过给出质子或接受 质子来体现
共轭酸碱对的相互关系 酸越容易给出质子,其对应的共轭碱就越 难得到质子,即酸越强,其共轭碱越弱;碱越 容易得到质子,其对应的共轭酸就越难失去质 子,即碱越强,其对应的共轭越弱。 酸碱关系是有酸才有碱,有碱才有酸—— 一一对应、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物质的酸性或碱性要通过给出质子或接受 质子来体现
常见的共轭酸碱对 Acid,HA Base,A Stronger HCIO Strong acids. CIO Very weak bases. Weaker acid HCI 100%dissociated cr Negligible tendency base HSO in aqueous HSO to be protonated in HNO: solution. NO3 aqueous solution. H.O HO HSO S0,2 H.POa H2PO HNO2 NO2 HF Weak acids. F Weak bases. CHCO2H Exist in solution CH CO2 Moderate tendency H.CO as a mixture of HCO to be protonated in HS HA,A and HO. HS aqueous solution. NH" NHs HCN CN- HCO3 C02 HO OH- NH3 Very weak acids NH2 Strong bases Weaker OH Negligible tendency 02- 100%protonated in Stronger acid Ha to dissociate. H aqueous solution. base
常见的共轭酸碱对 ⚫ 化
两性电解质 酸和碱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阳离子或阴 离子; 有些物质,如HCO3、H2O,既能给出质子, 也能结合质子,是具有酸碱两性的物质,称为 两性电解质。两性电解质在遇到比他们更强的 酸时,他们结合质子,表现出碱的性质;当遇 到比他们更强的碱时,他们给出质子,表现出 酸的性质
两性电解质 酸和碱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阳离子或阴 离子; 有些物质,如HCO3 -、H2O,既能给出质子, 也能结合质子,是具有酸碱两性的物质,称为 两性电解质。两性电解质在遇到比他们更强的 酸时,他们结合质子,表现出碱的性质;当遇 到比他们更强的碱时,他们给出质子,表现出 酸的性质
质子理论解释酸碱反应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在酸碱反应中,一定同时 发生质子的给予和接受。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两 个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传递反应。如 H+ HCI+NH,NH+CI 反应实质:强碱夺取了强酸放出的质子,转化为 较弱的共轭酸和共轭酸碱。 H* Acid1+base2-acid2+basel
质子理论解释酸碱反应 ⚫ 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