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3<CH3CH2—<CH2=CH CH2OH<CH O CH-CH2>C CH3 CH CH 3 CH C=CH>—C—CH3>-CH=CH2>C—CH3>—CH2CH2CH3> H CH2CH3>—CH3 Z,E命名 优先原子或基在同一侧为Z;优先原子或基在异侧为E。 CH CH CH H C-C H CH Z)-2一丁烯 (E)-2—丁烯
Z,E命名 优先原子或基在同一侧为Z;优先原子或基在异侧为E。 (Z)-2-丁烯 (E)-2-丁烯 CH3 <CH3CH2 <CH2 CH CH2OH< CH O CH CH2> C H CH3 CH3 CH3 C H C CH3 H CH3 C H C CH3 H C C H > C CH3 CH3 CH3 > CH CH2 > C H CH3 CH3 > CH2CH2CH3> CH2CH3 > CH3
较优先基团在双键同侧的构型为Z,在异侧的构型为E CH CH2CH2CH3 CH CH(CH3)2 CH3CH2 CH(CH3)2 CH3CH2 CH2 CH3 CH3CH, CH3 CH(CH3)2 >-CH2 CH2CH3 ()-3甲基4异丙基3庚烯 (E)-3-甲基4异丙基3庚烯 Br Br Cl H Z)-1,2二氯溴乙烯 )=1,2二氯溴乙烯 (反)-1,2-二氯溴乙烯 (顺)-1,2-二氯溴乙烯
较优先基团在双键同侧的构型为 较优先基团在双键同侧的构型为 Z,在异侧的构型为 在异侧的构型为 E 。 (Z) - 3 -甲基 - 4 -异丙基 - 3 -庚烯 (E) - 3 -甲基 - 4 -异丙基 - 3 -庚烯 (Z) -1,2 -二氯溴乙烯 (E)- - 1,2 -二氯溴乙烯 (反) -1,2 -二氯溴乙烯 (顺)-1,2 -二氯溴乙烯 CH 3 C CH 3CH 2 C CH 2CH 2CH 3 CH(CH 3 ) 2 CH 3CH 2 > CH 3 CH 3 C CH 3CH 2 C CH(CH 3 ) 2 CH 2CH 2CH 3 CH(CH 3)2 > CH 2CH 2CH 3 B r Cl Cl H B r Cl H Cl
烯炔的命名: 烯炔同时存在,烯在前炔在后。双键先编号。主链碳数放在“烯 前面 CH2=CHCH2-C≡CH 1-戊烯-4炔 CH3-C=C-CH2-CH--CH=CH 3-甲基-1-庚烯-5-炔 CH 若主链的编号有两种不同的系列时,系用最低系列的原则(以 最先遇到的最小位次者为最低系列) CH3CH=CH-C≡CH3-戊烯-1-炔(不叫2戊烯-4炔)
烯炔的命名: CH2 CH CH2 C CH CH3 C C CH2 CH CH CH2 CH3 烯炔同时存在,烯在前炔在后。双键先编号。主链碳数放在“烯” 前面。 1-戊烯-4-炔 3-甲基-1-庚烯-5-炔 若主链的编号有两种不同的系列时,系用最低系列的原则(以 最先遇到的最小位次者为最低系列): CH3 CH CH C CH 3-戊烯-1-炔(不叫2-戊烯-4-炔) 5 4 32 1
三物理性质 烯烃的物理性质与烷烃很相似 随着分子量的增加,烯烃的沸点和熔点升高。 烯烃的物理性质 化合物 英文名称 熔点/C 沸点/C(.MPa 乙烯 ethene, ethylene 16 103.7 丙烯 propene 185.2 47.6 1-丁烯 1-butene -185.3 6.1 (Z)-2-丁烯 (Z)-2-butene 138.9 3.7 (E)-2-丁烯 (E)-2-butene 105.5 0.9 2-甲基丙烯 2-methylpropene 141.0 6.6 1-戊烯 1-pentene 138.0 (Z)-2-戊烯 (Z)-2-pentene 151.4 36,9 (E)-2-戊烯 (E)-2-pentene 136.0 2-甲基-2-丁烯 2-methyl-2-butene 134.1
三.物理性质 烯烃的物理性质与烷烃很相似。 烯烃的物理性质与烷烃很相似。 随着分子量的增加,烯烃的沸点和熔点升高。 随着分子量的增加,烯烃的沸点和熔点升高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一些烯烃分子具有较小的极性,这主要是由于烯键碳原子和 烷基取代基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电负性不对等。 SP杂化轨道中,S轨道成分大,电负性就大:sp>sp>sp H Ch X H CH CH3 C=C H H H H u=0.35D u=0.33D u=0.00D bp:37°C p:0.9°C b mp:-138.9°C mp:1055°C 间题:合理解释顺-2-丁烯和反-2-丁烯熔点和沸点的差异。 CH3CH2-C≡CH CH3 CH2-CH=CH2 CH3C≡CCH =0.8D u=0.3D u=0.0D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一些烯烃分子具有较小的极性,这主要是由于烯键碳原子和 一些烯烃分子具有较小的极性,这主要是由于烯键碳原子和 烷基取代基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电负性不对等。 烷基取代基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电负性不对等。 SP n杂化轨道中, S轨道成分大,电负性就大: 轨道成分大,电负性就大: μ=0.35D .35D μ=0.33D .33D μ=0.00D bp: 3.7 °C C bp: 0.9 ° C mp: -138.9 °C C mp: 105.5 mp: 105.5 °C 问题:合理解释顺 - 2 -丁烯和反 - 2 -丁烯熔点和沸点的差异。 CH 3 C C H H CH 3 sp>sp 2>sp 3 CH 3 H C = C H H CH 3 H C = C CH 3 H _ μ=0.8D μ=0.3D μ=0.0D CH 3CH 2 C CH CH 3CH 2 CH CH 2 CH 3C CCH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