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计算机数控系统的基本原理 三、速度计算 1.开环系统进给速度的计算 开环系统,每输出一个脉冲,步进电机就转过一个角度,驱动 坐标轴进给一个脉冲对应的距离(称为脉冲当量),插补程序根据零 件轮廓尺寸和编程进给速度的要求,向各坐标轴分配脉冲,脉冲的频 率决定了进给速度。进给速度F(mm/min)与进给脉冲频率f的关系 F=×60 各坐标轴的速度由分解可得,同时”=60f6 y,=60f,δ 则可求得各坐标轴的频率 主页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后退 退出
三、速度计算 第二节 计算机数控系统的基本原理 1.开环系统进给速度的计算 开环系统,每输出一个脉冲,步进电机就转过一个角度,驱动 坐标轴进给一个脉冲对应的距离(称为脉冲当量),插补程序根据零 件轮廓尺寸和编程进给速度的要求,向各坐标轴分配脉冲,脉冲的频 率决定了进给速度。进给速度F(mm/min)与进给脉冲频率f的关系 F= 各坐标轴的速度由分解可得,同时 则可求得各坐标轴的频率 f 60 y y x x v f v f 60 60 = =
第二节 计算机数控系统的基本原理 三、速度计算 ☒无法显示该国片, 2.闭环、 半闭环系统的速度计算 在闭环、半闭环系统中,速度计算的任务是确定一个采样周期的轮廓补偿和各 坐标轴的递给步长。 B'() >Bx,⅓) AV, a A(x,名) C(IJ) 主页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后退 退出
三、速度计算 第二节 计算机数控系统的基本原理 2.闭环、半闭环系统的速度计算 在闭环、半闭环系统中,速度计算的任务是确定一个采样周期的轮廓补偿和各 坐标轴的进给步长
第二节 计算机数控系统的基本原理 四、位置控制原理 【☒于法是示该保片】 插补输出 速度指令 插补输出 跟随误差 △x1△y 队、2 1新当新 △3△3 f(·】 1旧y1a 实际位置 反馈位置增量 2iny3 七1衍)2新 △x2,△y2 主页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后退 退出
四、位置控制原理 第二节 计算机数控系统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计算机数控系统的基本原理 五、误差补偿原理 数控机床在加工时,指令的输入、译码、计算以及控制电动机的运动都是由数控系 统统一控制完成的,从而避免了人为误差。但是由于整个加工过程都是自动进行的, 人工几乎不能干预,操作者不能对误差加以补偿,这就需要数控系统提供各种补偿功 能,以便在加工过程中自动地补偿一些有规律的误差,提高加工零件的精度。 1、反转间隙补偿 2、螺距误差间隙补偿 螺距误差补偿的基本原理是将数控机床某轴的指令位置与位置测量系统所测得的实际 位置相比较,计算出在全行程上的误差分布曲线,将误差以表格的形式输入数控系统 中。以后数控系统在控制该轴运动的时候,会自动考虑到该差值并加以补偿。 LEADSCREW ERROR COMPENSATION X1--△X- 机宋零 机休参考点 X:=_△X= 补信区 X=△X0 主页 目录 一页 一 后退 退出
第二节 计算机数控系统的基本原理 五、误差补偿原理 数控机床在加工时,指令的输入、译码、计算以及控制电动机的运动都是由数控系 统统一控制完成的,从而避免了人为误差。但是由于整个加工过程都是自动进行的, 人工几乎不能干预,操作者不能对误差加以补偿,这就需要数控系统提供各种补偿功 能,以便在加工过程中自动地补偿一些有规律的误差,提高加工零件的精度。 1、反转间隙补偿 2、螺距误差间隙补偿 螺距误差补偿的基本原理是将数控机床某轴的指令位置与位置测量系统所测得的实际 位置相比较,计算出在全行程上的误差分布曲线,将误差以表格的形式输入数控系统 中。以后数控系统在控制该轴运动的时候,会自动考虑到该差值并加以补偿
第二节数控系统的基本原理 六、插补 1、插补的概念 插补就是根据给定速度和给定轮廓线形的要求,在轮廓的已知点 之间,确定一些中间点的方法,即:数据密化的过程。 2、插补的实现 硬件插补:采用硬件的数字逻辑电路来完成插补工作。 软件插补:由软件完成插补工作。 3、软件插补的方法 按输出驱动信号方式的不同,软件插补方法可分为两大类: 脉冲增量插补,如:逐点比较法, DDA法,比较积分法: 数据采样插补,如:直接函数法,时间分割法,角度逼近插补法 主页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后退 退出
第二节 数控系统的基本原理 1、插补的概念 插补就是根据给定速度和给定轮廓线形的要求,在轮廓的已知点 之间,确定一些中间点的方法,即:数据密化的过程。 数据采样插补,如:直接函数法,时间分割法 ,角度逼近插补法。 脉冲增量插补,如:逐 点比较法, DDA 法,比较积分法; 六、插补 2、插补的实现 硬件插补:采用硬件的数字逻辑电路来完成插补工作。 软件插补:由软件完成插补工作。 3、软件插补的方法 按输出驱动信号方式的不同,软件插补方法可分为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