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讲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2讲 化学计量点时 化学计量点时,已加入20.00毫升010mo/Ce4+ 标准溶液,因达到了计量点,f=1,两电对的电位相等, 即 Fe3+/F2+=ECe4/Ce3+Esp E3p=0.68+0.059gCFe3+CFe2+ Ep-14410.059gCc4/Ccs3将两式相加,得: 02Esp=212+0.059gC-3+CFe2+0.059gCc4Ccs3 再根据反应式可以看出,计量点溶液中 2+ 3+ 3+ Fe F 将以上有关浓度代入上式后,得: E=106V
⚫三、化学计量点时 ⚫ 化学计量点时,已加入20.00毫升0.10mol/L Ce4+ 标准溶液,因达到了计量点,f=1,两电对的电位相等, 即 ⚫ EFe3+/Fe2+=ECe4+/Ce3+ =Esp ⚫ Esp =0.68+0.059lgC Fe3+ /C Fe2+ ⚫ Esp =1.44+0.059lgCCe4+ /CCe3+将两式相加,得: ⚫2 Esp = 2.12+0.059lgC Fe3+ /C Fe2+ +0.059lgCCe4+ /CCe3+ ⚫ 再根据反应式可以看出,计量点溶液中: ⚫ CCe 4+=CFe 2+ CCe 3+=CFe 3+ ⚫将以上有关浓度代入上式后,得: ⚫ Esp =1.06V 第25讲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2讲
第25讲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2讲 四、计量点后 计量点后的滴定中,溶液电极电位的变化,可 用Ce4/Ce3+电对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如下。 加入Ce4溶液的体积滴定分数 体系的电极电位 V/ml f/ E/V 1.00 5.00 0.60 10.00 50.00 0.68 18.00 90.00 0.74 1980 9900 0.80 19.98 9990 086 20.00 100.0 1.06 ●20.02 100.1 126 22.00 10.0 32 30.00 150.0 1.42 40.00 200.0 1.44
⚫四、计量点后 ⚫ 计量点后的滴定中,溶液电极电位的变化,可 用Ce4+/Ce3+电对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如下。 ⚫ ⚫加入Ce4+溶液的体积 滴定分数 体系的电极电位 ⚫ V/ml f/% E/V ⚫ 1.00 5.00 0.60 ⚫ 10.00 50.00 0.68 ⚫ 18.00 90.00 0.74 ⚫ 19.80 99.00 0.80 ⚫ 19.98 99.90 0.86 ⚫ 20.00 100.0 1.06 ⚫ 20.02 100.1 1.26 ⚫ 22.00 110.0 1.32 ⚫ 30.00 150.0 1.42 ⚫ 40.00 200.0 1.44 第25讲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2讲
第25讲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2讲 ●可以看出,从 1.40 化学计量点前 Fe2剩余0.1%到 化学计量点后 1.1 Ce4过量0.1%, ±0,1% 电位增加了126 >1.00上 0.86=040伏, 0。9 有一个相当大的 0.80 突跃范围。知道 这个突跃范围 060 对选择氧化还原 C,5 的t指示剂很有用处。 加入Ce4溶液的黷/
⚫ 可以看出 , 从 化 学 计 量 点 前 Fe 2 +剩余 0 . 1 % 到 化 学 计 量 点 后 Ce 4 +过量 0 . 1 % , 电位增加了 1 .26 - 0 .86 = 0 .40 伏 , 有一个相当大的 突跃范围 。知道 这个突跃范围 , 对选择氧化还原 指示剂很有用处 。 第25 讲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 2 讲
第25讲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2讲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突跃的长短和氧化剂与还原 剂两电对的条件电位(或标准电位)相差的大小有关。 电位差较大,滴定突跃较长,电位差较小,滴定突 跃较短。那么,两电对电位之差多大时,滴定曲线 上才有明显的突跃呢? 一般来说,两个电对的条件电位(或标准电位)之 差大于0.20伏时,突跃范围才明显,才有可能进行滴 定。差值在0.20-0.40伏之间,可采用电位法确定终 点;差值大于0.40伏,可选用氧化还原指示剂(当然 也可以用电位法指示终点
⚫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突跃的长短和氧化剂与还原 剂两电对的条件电位(或标准电位)相差的大小有关。 电位差较大,滴定突跃较长,电位差较小,滴定突 跃较短。那么,两电对电位之差多大时,滴定曲线 上才有明显的突跃呢? ⚫ 一般来说,两个电对的条件电位(或标准电位)之 差大于0.20伏时,突跃范围才明显,才有可能进行滴 定。差值在0.20—0.40伏之间,可采用电位法确定终 点;差值大于0.40伏,可选用氧化还原指示剂(当然 也可以用电位法)指示终点。 第25讲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2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