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原子的磁性及物质的顺磁性 第一节 电子的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 第二节 原子磁矩 第三节 稀土及过渡元素的有效玻尔磁子 第四节 轨道角动量的冻结(晶体场效应) 第五节 朗之万顺磁性理论 返回 结束放映
第一节 电子的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 第二节 原子磁矩 第三节 稀土及过渡元素的有效玻尔磁子 第四节 轨道角动量的冻结(晶体场效应) 第五节 朗之万顺磁性理论 返回 结束放映 第二章 原子的磁性及物质的顺磁性
第一节 电子的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 物质的磁性来源于原子的磁性,研究原子磁性是研究 物质磁性的基础。 原子的磁性来源于原子中电子及原子核的磁矩。 原子核磁矩很小,在我们所考虑的问题中可以忽略。 电子磁矩(轨道磁矩、自旋磁矩)一→原子的磁矩。 即: 电子轨道运动产 生电子轨道磁矩 构成原子 物质磁性 电子自旋产生电 的总磁矩 的起源 子自旋磁矩
第一节 电子的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 物质的磁性来源于原子的磁性,研究原子磁性是研究 物质磁性的基础。 原子的磁性来源于原子中电子及原子核的磁矩。 原子核磁矩很小,在我们所考虑的问题中可以忽略。 电子磁矩(轨道磁矩、自旋磁矩) ——→原子的磁矩。 即: 电子轨道运动产 生电子轨道磁矩 电子自旋产生电 子自旋磁矩 构成原子 的总磁矩 物质磁性 的起源
原子的电子壳层与磁性 a.原子中基态电子的分布:用四个量子数n、1、m、m,来 规定每个电子的状态,每组量子数代表一个状态,只允许 有一个电子处于该状态。一组、1量子数相同的电子的状 态是简并的
a. 原子中基态电子的分布:用四个量子数n、l、ml、ms来 规定每个电子的状态,每组量子数代表一个状态,只允许 有一个电子处于该状态。一组n、l量子数相同的电子的状 态是简并的。 原子的电子壳层与磁性
以M壳层的各种电子态为例: >n、1、m、m,四个量子 n M电子壳层(n=3) 数确定以后,电子所处的 位置确定。 >n、1、m三个量子数相 1s电子 p电子 .d电子 同的电子最多只能有两个, 自旋量子数m、不同,取1/2 1m1 0 -2 和-1/2。 >n、两个量子数相同的 电子最多只有2(2什1)个。 m,寺-支:为-多-方黄-在-支方-为-拉-支-老 >凡主量子数n相同的电子 3s2 3p6 3d10 最多只有2n2个
3s2 3p6 3d10 以M壳层的各种电子态为例: n、l、ml、ms四个量子 数确定以后,电子所处的 位置确定。 n、l、ml三个量子数相 同的电子最多只能有两个, 自旋量子数ms不同,取1/2 和-1/2。 n、l两个量子数相同的 电子最多只有2(2l+1)个。 凡主量子数n相同的电子 最多只有2n 2个
b.原子中电子基态分布服从规则: 泡利不相容原理 能量最小原理 c.电子填充方式(依电子组态能量高低) 基态原子的电子在原子轨道中填充的顺序是: 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5f,6d IA-IA IA-VAIB一VB 铜系 周期 IB-IB 铜系 大多数原子 7s 7p 7 基态的电子组态 6p 6d 6 遵循此规律。 5d 5f 5 少数元素有 4d 4f 些变化,如: 3 Cu:…3d10,4s 2 Cr:…3d5,4s 1
b. 原子中电子基态分布服从规则: 泡利不相容原理 能量最小原理 c. 电子填充方式(依电子组态能量高低) 10 1 5 1 u 3d ,4s Cr 3d , 4s 大多数原子 基态的电子组态 遵循此规律。 少数元素有 些变化,如: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