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蛋白质饲料
第十二章 蛋白质饲料
❖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动物性蛋白质饲料 ❖单细胞蛋白质饲料 ❖非蛋白氮饲料
❖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动物性蛋白质饲料 ❖单细胞蛋白质饲料 ❖非蛋白氮饲料
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营养特性 1.蛋白质含量高,为20%~50%, 因种类不同差异较大。 2.粗脂肪含量变化大,油料籽实 (如大豆)含量在30%以上,非油 料籽实类只有1%左右。 3.粗纤维含量一般不高,基本上与 谷类籽实近似,饼粕类要高些。 4.矿物质含量与谷类近似,钙少磷 多,且主要是植酸磷。 5.维生素含量与谷类近似,B族维生 素较丰富,而维生素A、D较缺乏。 6.大多数均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 影响其饲喂价值。 种类 主要包括: 1、豆科和油料作物籽实 2、饼粕类 饼:油料作物经压榨法制油时所 得饼状渣; 粕:油料作物用溶剂浸提制油后 的副产品。 3、糟渣类 常见:豆腐渣、玉米面筋(玉 米蛋白粉)、酒糟、粉渣等
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营养特性 1.蛋白质含量高,为20%~50%, 因种类不同差异较大。 2.粗脂肪含量变化大,油料籽实 (如大豆)含量在30%以上,非油 料籽实类只有1%左右。 3.粗纤维含量一般不高,基本上与 谷类籽实近似,饼粕类要高些。 4.矿物质含量与谷类近似,钙少磷 多,且主要是植酸磷。 5.维生素含量与谷类近似,B族维生 素较丰富,而维生素A、D较缺乏。 6.大多数均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 影响其饲喂价值。 种类 主要包括: 1、豆科和油料作物籽实 2、饼粕类 饼:油料作物经压榨法制油时所 得饼状渣; 粕:油料作物用溶剂浸提制油后 的副产品。 3、糟渣类 常见:豆腐渣、玉米面筋(玉 米蛋白粉)、酒糟、粉渣等
全脂大豆、豆饼、豆粕 概况 1.大豆 我国食用大豆国家标准 (GB1352-86)将大豆按种皮颜色分为: 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其它大豆和 饲用豆(秣食豆)五类 。 大豆及其饼粕的营养特点 大豆由种皮、胚乳和胚芽组成,胚芽包括 子叶、幼芽、胚轴和幼根。各部分比例与 谷类籽实不同,胚乳仅作为薄的组织残存 下来;子叶极大,占90%;种皮占8%;胚 轴和幼芽等约占2%。 (1)大豆含蛋白质高(36.1%~37%), 主要由球蛋白和清蛋白组成,品质较好; 赖氨酸高达2%以上,但蛋氨酸含量相对较 少。 (2)大豆粗纤维含量不高,在4%左右。 粗脂肪高达17%~20%,因而可利用能 值高于玉米,属高能高蛋白质饲料。 (3)无氮浸出物仅26%左右,其中蔗糖占 27%、水苏糖占16%、阿拉伯树胶18%、半 乳聚糖22%,纤维18%。低碳糖——水苏糖 和棉籽糖的含量因大豆部位、品种不同而异。 (4)粗灰分含量与谷类籽实相似,钙少磷 多,且大部分是植酸磷,但钙含量高于玉米。 微量元素仅铁的含量较高,特别是黑大豆, 但变异很大。 2.豆饼、豆粕 脂肪减少。粕比饼Pr和AA略高。 1.大豆
全脂大豆、豆饼、豆粕 概况 1.大豆 我国食用大豆国家标准 (GB1352-86)将大豆按种皮颜色分为: 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其它大豆和 饲用豆(秣食豆)五类 。 大豆及其饼粕的营养特点 大豆由种皮、胚乳和胚芽组成,胚芽包括 子叶、幼芽、胚轴和幼根。各部分比例与 谷类籽实不同,胚乳仅作为薄的组织残存 下来;子叶极大,占90%;种皮占8%;胚 轴和幼芽等约占2%。 (1)大豆含蛋白质高(36.1%~37%), 主要由球蛋白和清蛋白组成,品质较好; 赖氨酸高达2%以上,但蛋氨酸含量相对较 少。 (2)大豆粗纤维含量不高,在4%左右。 粗脂肪高达17%~20%,因而可利用能 值高于玉米,属高能高蛋白质饲料。 (3)无氮浸出物仅26%左右,其中蔗糖占 27%、水苏糖占16%、阿拉伯树胶18%、半 乳聚糖22%,纤维18%。低碳糖——水苏糖 和棉籽糖的含量因大豆部位、品种不同而异。 (4)粗灰分含量与谷类籽实相似,钙少磷 多,且大部分是植酸磷,但钙含量高于玉米。 微量元素仅铁的含量较高,特别是黑大豆, 但变异很大。 2.豆饼、豆粕 脂肪减少。粕比饼Pr和AA略高。 1.大豆
豆粕
豆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