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集
1 习题集
绪论 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 A.19世纪四十年代 B.19世纪五十年代 C.19世纪六十年代 D.19世纪七十年代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 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A.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己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起义 D.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4.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新陈代谢 B.科学性与革命性 C.合逻辑性 D.与时俱进 5.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 C.消灭国家 D.消灭两极分化 6.黑格尔哲学是() A.唯心主义辩证法 B.辩证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不可知论 7.不属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代表的是() A.圣西门 B.亚当·斯密 C.傅立叶 D.欧文 8.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的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是()
2 绪 论 1.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 ) A.19 世纪四十年代 B.19 世纪五十年代 C.19 世纪六十年代 D.19 世纪七十年代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 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 B. 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 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 3.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 A.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 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 C. 工人起义 D.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4.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A. 新陈代谢 B. 科学性与革命性 C. 合逻辑性 D. 与时俱进 5.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 A. 实现共产主义 B. 消灭阶级 C. 消灭国家 D. 消灭两极分化 6. 黑格尔哲学是( ) A. 唯心主义辩证法 B. 辩证唯物主义 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 不可知论 7. 不属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代表的是( ) A. 圣西门 B. 亚当·斯密 C. 傅立叶 D. 欧文 8.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的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是( )
A.唯物主义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 D.决定论思想 9.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A.马克思和亚当·斯密 B.马克思和大卫·李嘉图 C.马克思和恩格斯 D.马克思和费尔巴哈 10.马克思主义是() A.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B.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总汇 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 D.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 1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 A.革命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B.批判性与变动性的统一 C.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 D.逻辑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1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 A.逻辑性 B.理论性 C.战斗性 D.实践性 13.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A.认真阅读经典原著 B.深入进行调查研究 C.理论联系实际 D.善于独立思考 14.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己的哲学的过程中,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采取了正确的科学的态度。这种态度是() A.全盘否定和抛弃 B.全盘肯定和继承 C.把二者结合起来 D.批判地继承 15.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是() A.实践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3 A. 唯物主义思想 B. 辩证法思想 C. 可知论思想 D. 决定论思想 9.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 A. 马克思和亚当·斯密 B. 马克思和大卫·李嘉图 C. 马克思和恩格斯 D. 马克思和费尔巴哈 10. 马克思主义是( ) A. 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B. 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总汇 C. 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 D. 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 11.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 ) A. 革命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B. 批判性与变动性的统一 C. 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D. 逻辑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12.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 ) A. 逻辑性 B. 理论性 C. 战斗性 D. 实践性 13.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 A. 认真阅读经典原著 B. 深入进行调查研究 C. 理论联系实际 D. 善于独立思考 14.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己的哲学的过程中,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采取了正确的科学的态度。这种态度是( ) A. 全盘否定和抛弃 B. 全盘肯定和继承 C. 把二者结合起来 D. 批判地继承 15. 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是( ) A. 实践的观点 B. 发展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辩证的观点 16.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 A.唯物主义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 D.决定论思想 17.“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基本内容 B.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功能作用 C.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理论品质 D.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实践基础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是()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C.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 A.对于自然现象的基本观点 B.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C.对于人生意义的独特见解 D.对于社会问题的具体看法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A.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 B.各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具体过程 C.人们的具体心理过程 D.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4.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显著标志在于它具有() A.客观性 B.矛盾性 C.实践性 D.社会性 5.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这一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 A.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 B.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4 C. 矛盾的观点 D. 辩证的观点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 ) A. 唯物主义思想 B. 辩证法思想 C. 可知论思想 D. 决定论思想 17.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 ) A.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基本内容 B.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功能作用 C.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理论品质 D.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实践基础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是( ) A.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C. 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 D.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 ) A. 对于自然现象的基本观点 B. 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C. 对于人生意义的独特见解 D. 对于社会问题的具体看法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 B. 各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具体过程 C. 人们的具体心理过程 D. 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显著标志在于它具有( ) A. 客观性 B. 矛盾性 C. 实践性 D. 社会性 5.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这一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 ) A. 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 B.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C.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 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出了否证 6.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7.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 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划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 8.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内容作否定回答的是() A.不可知论者 B.所有唯心主义者 C.唯物主义者 D.可知论者 9.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10.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11.“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12.所有唯心主义都主张()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理在事先” C.“心者,天地万物之主” D.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1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5
5 C.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 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出了否证 6.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7.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 ) A.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 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 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 划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 8.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内容作否定回答的是( ) A. 不可知论者 B. 所有唯心主义者 C. 唯物主义者 D. 可知论者 9.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 A. 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 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 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 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10. 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 A. 朴素唯物主义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 D. 庸俗唯物主义 11. “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唯物主义”,这是指( ) A. 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 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 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 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12. 所有唯心主义都主张( ) A. “存在就是被感知” B. “理在事先” C. “心者,天地万物之主” D. 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13.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