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B) (注意:所有问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否则不予评阅) 一、单项选择题(1X1X40=40分。从每一个问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在 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把它涂黑。例如,“41”题正确答案是“c”,在答题卡把41“℃”涂黑) 1.交换是价值的 A.基础和内容 B.表现形式 C.物质承担者 D.根据和原因 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实质是 A.劳动过程 B.价值形成过程 C.价值增殖过程 D.新价值形成过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来源是 A.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4.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法是 A.认真读书 B.理论联系实际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用什么学什么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6.人的存在方式是 A.实践 B.运动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 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8.货币的第一种职能是 A.流通手段 B.价值尺度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9.时间的特性是 A.一维性 B.二维性 C.三维性 D.四维性 10.“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是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200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B) (注意:所有问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否则不予评阅) 一、单项选择题(1X1X40=40 分。从每一个问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在 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把它涂黑。例如,“41”题正确答案是“C”, 在答题卡把 41“C”涂黑) 1.交换是价值的 A.基础和内容 B.表现形式 C.物质承担者 D.根据和原因 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实质是 A.劳动过程 B.价值形成过程 C.价值增殖过程 D.新价值形成过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来源是 A.19 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B.17 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4.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法是 A.认真读书 B.理论联系实际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用什么学什么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6.人的存在方式是 A. 实践 B.运动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 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8. 货币的第一种职能是 A.流通手段 B.价值尺度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9.时间的特性是 A.一维性 B.二维性 C.三维性 D.四维性 10.“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是
A.朴素唯物主义方法 B.形而上学方法 C.辩证法方法 D.唯心主义方法 1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A.联系B.运动 C.变化D.发展 12.“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做法,主要体现了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矛盾分析的方法 C.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D.抓住主要矛盾的原理 13.新旧事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 A.它们出现时间的先后 B.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C.它们在形式上是否新颖 D.人们是否认可它们 14.“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15.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感性认识一一理性认识 一一感性认识 B.实践一一认识一一实践 C.感觉一一知觉一一表象 D.概念一一判断一一推理 1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1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过剩 B.生产绝对过剩 C.生产相对过剩 D.生产供过于求 18.下列比例关系属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是 A.90C+10V B.80C+20V C.70C+30V D.60C+40V 19.对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 A.正确的思想理论 B.科学的逻辑推理 C.客观存在的事实 D.人类的社会实践 20.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 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A.感觉 B.知觉C.表象 D.分析 21.经济基础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 A.生产方式 B.生产资料所有制 C.人们之间的互助合作关系 D.分配以及消费关系
A.朴素唯物主义方法 B.形而上学方法 C.辩证法方法 D.唯心主义方法 1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A.联系 B.运动 C.变化 D.发展 12.“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做法,主要体现了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矛盾分析的方法 C.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D.抓住主要矛盾的原理 13.新旧事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 A.它们出现时间的先后 B.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C.它们在形式上是否新颖 D.人们是否认可它们 14.“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15.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B.实践——认识——实践 C.感觉——知觉——表象 D.概念——判断——推理 1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17.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过剩 B. 生产绝对过剩 C.生产相对过剩 D.生产供过于求 18.下列比例关系属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是 A.90C+10V B. 80C+20V C. 70C+30V D.60C+40V 19.对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 A.正确的思想理论 B.科学的逻辑推理 C.客观存在的事实 D.人类的社会实践 20.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 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分析 21.经济基础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 A.生产方式 B.生产资料所有制 C.人们之间的互助合作关系 D.分配以及消费关系
2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根本原因在于 A.人民群众是个历史范畴 B.人民群众是居民中的大多数 C.人民群众具有切合实际的思想 D.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 2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于普通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 A.它被消费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也消失 B.它被使用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会转移到产品中去 C.它被消费时,使用价值不变,价值也不变 D.它被使用时,能创造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24.资本主义工资是 A.劳动的报酬 B.劳动的价值 C.劳动的价格 D.劳动力的价值 25.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 A.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延长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 B.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 C.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延长工人工作日实现的 D.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缩短工人工作日实现的 26.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 A.具体劳动 B.抽象劳动C.私人劳动 D.社会劳动 27.剩余价值率是 A.剩余价值和不变资本的比率 B.剩余价值总额和社会资本总额的比率 C.年剩余价值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D.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28.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思想文化 D.科学技术 29.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实现社会公平 30.对社会性质和面貌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国家政权 D.思想文化 31.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 A.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B.固定资本与流通资本 C.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D.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 3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是 A.生产过程的周期性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周期性 C.固定资本更新的周期性 D.消费过程的周期性 33.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利润是 A.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B.生产成本的转化形式
2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根本原因在于 A.人民群众是个历史范畴 B.人民群众是居民中的大多数 C.人民群众具有切合实际的思想 D.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 2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于普通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 A.它被消费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也消失 B.它被使用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会转移到产品中去 C.它被消费时,使用价值不变,价值也不变 D.它被使用时,能创造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24.资本主义工资是 A.劳动的报酬 B.劳动的价值 C.劳动的价格 D. 劳动力的价值 25.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 A.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延长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 B.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 C.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延长工人工作日实现的 D.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缩短工人工作日实现的 26.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 A.具体劳动 B. 抽象劳动 C. 私人劳动 D.社会劳动 27.剩余价值率是 A.剩余价值和不变资本的比率 B.剩余价值总额和社会资本总额的比率 C.年剩余价值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D.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28.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思想文化 D.科学技术 29.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实现社会公平 30.对社会性质和面貌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国家政权 D.思想文化 31.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 A.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B.固定资本与流通资本 C.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D.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 3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是 A.生产过程的周期性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周期性 C.固定资本更新的周期性 D.消费过程的周期性 33.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利润是 A.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B.生产成本的转化形式
C.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D.生产价格的转化形式 33.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 A.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B.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 C.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 34.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 A.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两个阶段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一般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C.资本主义国内垄断和资本主义国际垄断两个阶段 D.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35.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生产力 B.生产方式 C.社会基本矛盾D.阶级斗争 36.关于共产主义理想,下列提法正确的有 A.共产主义是渺茫的 B.共产主义是能够迅速实现的 C.在社会主义阶段不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D.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的过程 37.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阶级矛盾 B.阶级斗争 C.社会革命 D.政治斗争 38.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C.价值 D.价值形式 39.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运动性 B.客观实在性 C.系统性 D.规律性 40.真理的根本特点是 A.绝对性 B.相对性C.客观性 D.具体性 二、简答题(1X55=25分。每个问题的答案都写在答题纸上) 4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理论意义。 42、简述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43、简述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 44、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45、简述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及其变动规律。 三、辨析题(1X4X416分。每个问题的答案都写在答题纸上。首先判断命题是“正确” 或者是“错误”,判断占2分然后指出“正确”或“错误”的理由,写出正确答案,这部 分内容占2分) 46、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47、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8、社会生活的本质是物质资料生产。 49、在同样劳动强度下,一个用机器进行纺纱的女工在8小时工作日创造的新价值比一 个用手挠纺车进行纺纱的女工在8小时工作日创造的新价值要多得多
C.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D.生产价格的转化形式 33.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 A.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B.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 C.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 34.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 A.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两个阶段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一般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C.资本主义国内垄断和资本主义国际垄断两个阶段 D.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35.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生产力 B.生产方式 C.社会基本矛盾 D.阶级斗争 36.关于共产主义理想,下列提法正确的有 A.共产主义是渺茫的 B.共产主义是能够迅速实现的 C.在社会主义阶段不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D.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的过程 37.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阶级矛盾 B.阶级斗争 C.社会革命 D.政治斗争 38.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值形式 39.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运动性 B.客观实在性 C.系统性 D.规律性 40.真理的根本特点是 A.绝对性 B.相对性 C.客观性 D.具体性 二、简答题(1X5X5=25 分。每个问题的答案都写在答题纸上) 4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理论意义。 42、简述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43、简述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 44、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45、简述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及其变动规律。 三、辨析题(1X4X4=16 分。每个问题的答案都写在答题纸上。首先判断命题是“正确” 或者是“错误”,判断占 2 分;然后指出“正确”或“错误”的理由,写出正确答案,这部 分内容占 2 分) 46、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47、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8、社会生活的本质是物质资料生产。 49、在同样劳动强度下,一个用机器进行纺纱的女工在 8 小时工作日创造的新价值比一 个用手挠纺车进行纺纱的女工在 8 小时工作日创造的新价值要多得多
四、论述题(在50、52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10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50、试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意义。 51、试述社会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五、综合理解题(9分。内容写在答题纸上,不少于400字) 52、谈谈这学期你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主要收获和对进一步搞好教 学工作的建议
四、论述题(在 50、52 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10 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50、试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意义。 51、试述社会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五、综合理解题(9 分。内容写在答题纸上,不少于 400 字) 52、谈谈这学期你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主要收获和对进一步搞好教 学工作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