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学院: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部 2009-2010学年第1学期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序号 GB-1200130 学分/总学时 48学时 课程类型 √公共课口专业课 专业年级 08级 修读方式 √必修口限选口任选 出题教师 娜日斯 考试方式 √闭卷口开卷口考查 注:1、出题教师负责制定课程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列出答案要点即可),不够可另附页 2、阅卷结束后,将本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与试卷一同装订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注: 1.一、二题为机器阅读评卷,两题总分共50分,机读成绩均填入答题纸 得分表格第一栏中,第二栏不填。 2.试卷答题纸第一题、第二题得分和评卷人栏日均不填。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A)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40分) 1.C2.B3.A4.D5.D6.B7.C8.D9.D10.D11.A 12.D13.A14.C15.A16.D17.D18.D19.C20.A21.A22.D 23.B24.D25.D26.D27.D28.C29.D30.B31.D32.D 33.B34.C35.A36.B37.D38.D39.A40.A 二、判断题(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每题1分,共10分) 41.A42.B43.A44.A45.A46.B47.B48.B49.B50.A 三、简答题(1×6×5=30分) 51.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或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2分)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3分) 52.什么是辩证的否定观?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3分) (2)辩证的否定是扬弃。(2分) 53.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本性就在于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3分) (注:答出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可得2分) (2)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分) 54.简述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 (1)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3分) (注:答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可得2分) (2)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分) -1-
- 1 - 内蒙古农业大学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学 院: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部 2009-2010 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序号 GB-1200130 学分/总学时 48 学时 课程类型 √ 公共课 □专业课 专业年级 08 级 修读方式 √ 必修 □ 限选□任选 出题教师 娜日斯 考试方式 √ 闭卷□开卷□考查 注:1、出题教师负责制定课程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列出答案要点即可),不够可另附页。 2、阅卷结束后,将本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与试卷一同装订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注: 1.一、二题为机器阅读评卷,两题总分共 50 分,机读成绩均填入答题纸 得分表格第一栏中,第二栏不填。 2.试卷答题纸第一题、第二题得分和评卷人栏目均不填。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A)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 1. C 2. B 3. A 4.D 5. D 6. B 7.C 8.D 9. D 10. D 11. A 12. D 13. A 14.C 15.A 16.D 17.D 18.D 19.C 20.A 21.A 22.D 23. B 24.D 25.D 26.D 27.D 28.C 29.D 30.B 31.D 32.D 33.B 34.C 35.A 36.B 37.D 38.D 39.A 40.A 二、判断题(正确的涂 A,错误的涂 B;每题 1 分,共 10 分) 41. A 42.B 43.A 44.A 45.A 46.B 47.B 48.B 49.B 50.A 三、简答题(1×6×5=30 分) 51.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或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2 分) (2)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3 分) 52.什么是辩证的否定观?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3 分) (2) 辩证的否定是扬弃。(2 分) 53.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本性就在于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3 分) (注:答出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可得 2 分) (2) 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 分) 54.简述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 (1)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3 分) (注:答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可得 2 分) (2)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 分)
55.商品的价值量由什么决定? (1)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3分) (2)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2分) 56如何理解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1)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表现在: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 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3 分) (注:答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可得2分) (2)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2分) (注:答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也可得2分) 四、论述题(在57、58、59三道题中任选2题作答,每题10分,共20分) 57.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应该如何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1)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3分) (2)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2分) (3)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2分) (4)联系实际。(3分) 58.试述为什么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 要前提。(3分) (2)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 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生活。(2分) (3)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 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2分) (4)联系实际。(3分) 59.试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4分)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 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2分)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 重要的理论品质。(2分) (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2分) (注:答出其中任何两条,并能联系实际可给7分:若能答出其中一条,并能联系实际可给5分) -2-
- 2 - 55.商品的价值量由什么决定? (1)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3 分) (2)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2 分) 56.如何理解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1)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表现在: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 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3 分) (注:答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可得 2 分) (2)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2 分) (注:答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也可得 2 分) 四、论述题(在 57、58、59 三道题中任选 2 题作答,每题 10 分,共 20 分) 57.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应该如何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1)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3 分) (2)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2 分) (3)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2 分) (4)联系实际。(3 分) 58.试述为什么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 要前提。(3 分) (2)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 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生活。(2 分) (3) 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 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2 分) (4)联系实际。(3 分) 59.试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4 分)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 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2 分) (3)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 重要的理论品质。(2 分) (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2 分) (注:答出其中任何两条,并能联系实际可给 7 分;若能答出其中一条,并能联系实际可给 5 分)